国际金融讲义国际金融课程组
国 国际金融讲义 国 国际金融课程组
前言国际金融学,也可称为开放宏观经济学,它的萌芽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它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形成于本世纪6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国家之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也日益发展。在此情况下,产生出日益增多的独立于国际贸易学的国际货币金融问题,国际金融遂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有系统的学科。第一节国际金融的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以前国际金融实务及理论基本上从属于国际贸易实务及理论。当时各国普遍注重国际商业与贸易往来,在经济理论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重贸易轻金融的倾向。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前,各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货币汇率由铸币平价决定,相对稳定。国际收支通过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而自发调节,没有出现较长时间的不平衡。因此,作为国际金融学最主要研究内容的汇率和国际收支理论也就不被人们所重视。(二)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一20世纪60年代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中,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出现了许多研究纸币流通条件下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多数是古典理论的翻版,仍然以贸易理论为基础。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际金融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其有关内容只
前言 国际金融学,也可称为开放宏观经济学,它的萌芽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它 是在国际贸易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形成于本世纪 60 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国家之 间的货币金融关系也日益发展。在此情况下,产生出日益增多的独立于国际贸易 学的国际货币金融问题,国际金融遂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有系统的学科。 第一节 国际金融的形成和发展 国际金融学形成于 20 世纪 60 年代。其形成历史源远流长,大致可以分为以 下几个阶段: (一)20 世纪 30 年代以前 国际金融实务及理论基本上从属于国际贸易实务及理论。 当时各国普遍注重国际商业与贸易往来,在经济理论上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 重贸易轻金融的倾向。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前,各国基本上实行的是金本位制。货币汇率由铸币 平价决定,相对稳定。国际收支通过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而自发调节,没有 出现较长时间的不平衡。因此,作为国际金融学最主要研究内容的汇率和国际收 支理论也就不被人们所重视。 (二)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后—20 世纪 60 年代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中,金本位制彻底崩溃,于是出现了许多研究纸币流 通条件下汇率决定和国际收支调节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多数是古典理论的翻 版,仍然以贸易理论为基础。 直到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国际金融学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其有关内容只
是出现在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被视作开放条件下的货市银行学或货币银行学对国外的延伸。(三)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金融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偏离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量:国际信贷规模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资本流量不断扩大,方向也呈多样化;一大批离岸金融中心出现在贸易与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发达国家经济萧条甚至衰退时期,国际金融市场仍然迅速发展。(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国际金融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许多在六十年代悬而未决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而且在汇率理论、国际投资理论及对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政策方面的研究均有了重大发展,并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重要性日益增强。第二节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一、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关系的。对外经济交往必然涉及货币的国际运动。外国货币的收入、外国货币的支出、外国货币收支差额和本国货币涉外收支差额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调节办法,是国际金融学的一大研究对象。其次,两种不同货币发生关系,必然要涉及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兑换问题以及兑换的比价问题。比价的确定、比价的调整、比价高低对本国经济的影响等等,是国际金融学研究的第二个对象。第三,国际经济往来的加强,要
是出现在西方国家货币银行学教科书中,被视作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银行学或货币 银行学对国外的延伸。 (三) 20 世纪 60 年代后 国际金融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发生了较大偏离: 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量大大超过了国际贸易量; 国际信贷规模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 国际资本流量不断扩大,方向也呈多样化; 一大批离岸金融中心出现在贸易与经济并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在发达国家经济萧条甚至衰退时期,国际金融市场仍然迅速发展。 (四)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国际金融学得到进一步 发展。不仅许多在六十年代悬而未决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而且在汇率理论、 国际投资理论及对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货币政策方面的研究均有了重大发展,并 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重要性日益增强。 第二节 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对象 一、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首先,国际金融学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关系的。对外经济交往必然涉及 货币的国际运动。外国货币的收入、外国货币的支出、外国货币收支差额和本国 货币涉外收支差额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以及调节办法,是国际金融学 的一大研究对象。其次,两种不同货币发生关系,必然要涉及到它们之间的相互 兑换问题以及兑换的比价问题。比价的确定、比价的调整、比价高低对本国经济 的影响等等,是国际金融学研究的第二个对象。第三,国际经济往来的加强,要
求有一种“世界”货币,来媒介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货币的作用是什么,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是什么,世界货币的来源和运动规则是什么,本国货币、外国货币与世界货币的相互关系及各种不同类型的世界货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要对象。除此之外,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还包括国与国之间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国际货币金融机构的功能、货币同盟、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及其它一些相关问题。概括起来说,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是不同货币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从货币角度出发的国内宏观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从货币角度出发的世界经济及其相关问题。它是一门研究国际间货币和国际信用流通周转以及其流通的渠道网络和方式的学科二、国际关于国际金融的研究状况1、围绕国际金融市场实务的研究2、根据实务谈技巧3、跨国公司财务的研究4、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5、金融的专题研究6、总体研究货币的运行7、国际金融纳入国际经济学研究三、国内国际金融的研究状况1、早期研究状况:马运初1944年出版了《通货运用》2、现代的研究状况总称论:国际间货币兑换等国际资本移动论:专门学科货币国际运动论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论
求有一种“世界”货币,来媒介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世界货币的作用是什么, 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是什么,世界货币的来源和运动规则是什么,本国货币、外 国货币与世界货币的相互关系及各种不同类型的世界货币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 么,是国际金融研究的又一重要对象。除此之外,国际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还包括国与国之间货币金融政策的协调、国际货币金融机构的功能、货币同盟、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以及其它一些相关问题。概括起来说,国际金融学的研究 对象是不同货币之间的静态和动态关系、从货币角度出发的国内宏观经济与国际 经济的相互关系、以及从货币角度出发的世界经济及其相关问题。它是一门研究 国际间货币和国际信用流通周转以及其流通的渠道网络和方式的学科 二、国际关于国际金融的研究状况 1、围绕国际金融市场实务的研究 2、根据实务谈技巧 3、跨国公司财务的研究 4、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 5、金融的专题研究 6、总体研究货币的运行 7、国际金融纳入国际经济学研究 三、国内国际金融的研究状况 1、早期研究状况:马运初 1944 年出版了《通货运用》 2、现代的研究状况 总称论:国际间货币兑换等国际资本移动论:专门学科 货币国际运动论 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论
第二章国际收支第一节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经济往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货币支付问题。另外,非经济性的国际交往,比如文化、体育、军事、政治的国际交往,也会产生支付问题,由此导致国际收支及其相关问题。一、国际收支的概念一国对外往来会产生货币支付,但不是所有的往来都涉及支付问题,比如,对外国以实物形式提供的无偿援助,以实物形式对外国的投资,等等。这种不涉及货币支付的国际往来在今天已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因此,为了全面反映一国的对外往来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各国均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所谓国际收支,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这个定义,既包括了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也包括了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往来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这就是“系统的货币记录”的含义。而“一定时期”通常是指一年。从这个概念可知“系统的货币记录”显然是个事后的概念,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出来的会计报表。编制原理:(1)买采取复式记帐法该表分借贷双方,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
第二章 国际收支 第一节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增多,形式也越来 越多样化。经济往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货币支付问题。另外,非经济性的国际 交往,比如文化、体育、军事、政治的国际交往,也会产生支付问题,由此导致 国际收支及其相关问题。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一国对外往来会产生货币支付,但不是所有的往来都涉及支付问题,比如, 对外国以实物形式提供的无偿援助,以实物形式对外国的投资,等等。这种不涉 及货币支付的国际往来在今天已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因此,为了全面反映一 国的对外往来情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各国均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 概念。所谓国际收支,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这 个定义,既包括了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来,也包括了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对外往 来。未涉及货币收支的往来须折算成货币加以记录。这就是“系统的货币记录” 的含义。而“一定时期”通常是指一年。从这个概念可知“系统的货币记录”显 然是个事后的概念,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行的记录。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出来的 会计报表。 编制原理: (1) 采取复式记帐法 该表分借贷双方,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交易记入贷方,引起本国外汇支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