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15分) 、(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东突”一—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 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 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 国。8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 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 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世纪以 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 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 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 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 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 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 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 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 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30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 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 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 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东突”分裂势力
2008 高考最后冲刺语文模拟试卷(一) 满分 150 分 完成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共 15 分) 一、(6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东突”——历史与现实 长期以来,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有一批民族分裂分子想通过暴力恐 怖的手段,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也称“东土耳 其斯坦”),我们称之为“东突”恐怖分子。 突厥是历史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在中亚一带建立了东、西两个突厥汗 国。8 世纪中叶,东、西两个突厥汗国相继灭亡,其后裔融入到了其他民族之中。 西突厥的两个部落迁到小亚细亚半岛定居,他们的后代建立了辉煌一时的奥特曼 伊斯兰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11 世纪以 后,有的史籍上提到的“突厥”已不限定于原先的突厥人,而是对一切操阿尔泰 语系突厥语族诸民族的共称。与这一概念相关的“突厥斯坦”是一个地名,在锡 尔河边,原来是泛指中亚古突厥人的发祥地。19 世纪末有人主张把生活在博斯 普鲁斯海峡至阿尔泰山脉之间的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突厥帝 国”,进而有的人把新疆称为“东突厥斯坦”,以达到分裂中国的目的。 19 世纪中期,阿富汗人哲马丁鲁提出了联合所有伊斯兰教国家,创立统 一的伊斯兰政治实体的主张,这是泛伊斯兰主义传播的开始。在沙俄统治下受泛 斯拉夫主义压迫的鞑靼人,为了独立,主张建立统一的突厥帝国,于是泛突厥主 义运动也开始兴起了。受这两种思潮的影响,20 世纪初,新疆开始出现鼓吹建 立“政教合一的东突厥斯坦”的分裂势力,并于 30 年代初在喀什建立了“东突 厥斯坦回教共和国”。这个政权仅存在了三个月,但它成为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的开始,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一直承袭至今。 “东突”分子目前主要有两个活动中心,一个在西方(主要集中在德国、 意大利),另一个在中亚(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等国)。受极端主义、 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20 世纪 90 年代,“东突”分裂势力
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 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0—2001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了200多起暴力事件。 造成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 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 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 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一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 上建立的。 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 突厥人的发祥地。 C.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30年代初在 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D.“东突”民族分裂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 外国政府的纵容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 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寯州。太子 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 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 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
开始建立恐怖组织,使用爆炸、暗杀、纵火、投毒、袭击等手段, 在境内外策划和实施了一系列血腥恐怖的暴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0—2001 年,“东突”恐怖势力仅在新疆境内,就制造了 200 多起暴力事件。 造成 160 多人丧生,440 多人受伤。尽管“东突”恐怖势力组织比较分散,并受 到相关各国的打击和压制,但它已成为威胁我国社会治安、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的潜在力量。我们要借国际反恐的形势,不遗余力地铲除这些恐怖分子和分裂势 力. 1.下列对“东突”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突”是“东突厥斯坦”或“东土耳其斯坦”民族分裂势力的简称。 B.“东突”分裂势力的目标是在新疆建立“东突厥斯坦”,从而达到分裂中 国的目的。 C.“东突”分裂分子都是历史上东突厥汗国的突厥人分散到各地的后裔。 D.“东突”分裂分子目前主要的活动中心在国外: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中亚。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一战后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是西突厥人的后裔在奥特曼伊斯兰帝国的废墟 上建立的。 B.“突厥斯坦”最初的意思是指一个地名,在现今中亚的锡尔河河边,是古 突厥人的发祥地。 C.新疆的民族分裂主义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最明显的标志是 30 年代初在 喀什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回教共和国”。 D.“东突”民族分裂势力之所以承袭至今,主要是受到了国外势力的支持和 外国政府的纵容。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7 题。 王珪,字叔玠。高祖入关,李纲荐署世子府谘议参军事。建成为皇太子,授 中舍人,迁中允,礼遇良厚。太子与秦王有隙,帝责珪不能辅导,流巂州。太子 已诛,太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正主御邪臣,不可以致治;正臣事邪主, 亦不可以致治。唯君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 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
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 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 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 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 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 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 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 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 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 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 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王珪传》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固:本来 、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坐:因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其以士为轻乎 路曼曼其修远兮 B、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朕夙夜庶几于前圣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王问珪何以为忠孝 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 被李世民流放到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
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帝可,乃诏谏官随中书、门下及三品 官入阁。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帝益任之。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 曰:“孝孙,修谨士,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 “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 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 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明日,语房玄龄曰:“昔武王不用夷、 齐,宣王杀杜伯,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朕夙夜庶几于前圣,昨责珪等,痛自悔, 公等勿惩是不进谏也!” 进封郡公。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帝念名臣,俄召拜礼部尚书兼魏王 泰师。王见之,为先拜,珪亦以师自居。王问珪何以为忠孝,珪曰:“陛下,王 之君,事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事思尽孝。忠孝可以立身,可以成名。”王曰: “忠孝既闻命矣,愿闻所习。”珪曰:“汉东平王苍称‘为善最乐’,愿王志之。” 帝闻,喜曰:“儿可以无过矣!” 十三年,病。帝遣公主就第省视,复遣民部尚书唐俭增损药膳。卒,年六十九。 节选自《新唐书 王珪传》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与秦王有隙. 隙:隔阂 B、古者,天子有争.臣七人 争:同“诤”,规劝 C、自古帝王纳谏固.难矣 固:本来 D、坐.漏禁近语,左除同州刺史 坐:因为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其.以士为轻乎 路曼曼其.修远兮 B、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朕夙夜庶几于.前圣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D、王问珪何.以为忠孝 徐公何.能及君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珪曾经是皇太子李建成的属官,因为不能化解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矛盾, 被李世民流放到巂州。李世民即位后,仍然起用王珪为谏议大夫。王珪很得李世
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 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谢罪, 而王珪拒绝谢罪。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 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 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第Ⅱ卷(共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 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 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 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一)翻译画线句子(7分) ①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4分) ②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3分) 这段话表达了儒家什么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华清宫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民的信任。 B、太常少卿祖孝孙因为教宫女音乐不力,多次被皇帝责备。温彦博、王珪就 同时向皇帝进谏,认为这是看轻士人。皇帝大怒,责备两人。温彦博就惶恐谢罪, 而王珪拒绝谢罪。 C、对王珪等人的谴责,皇帝第二天也很后悔,他告诉房玄龄,自古帝王纳谏 就困难,你们不要因为我谴责了王珪等人,就引起警戒不进谏了。 D、王珪贬官后不久就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同时兼任魏王李泰的老师。他希望 李泰记住汉代东平王刘苍“为善最乐”这句话,做一个忠孝兼备的人。 第Ⅱ卷(共 135 分) 三、(32 分) 6.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0 分) 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①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②为己忧 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 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 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选自《孟子·滕文公上》) 注:①皋陶:人名,舜时的司法官。②易:治。 (一)翻译画线句子(7 分) ①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4 分) 译: ②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3 分) 译: (2) 这段话表达了儒家什么样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3 分) 7.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 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3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8.默写。(6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穷且益坚, (唐·王勃《滕王阁序》 (2)沧海月明珠有泪, 。(唐·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吾尝终日而思矣, (战国·荀子《劝学》) (5)据亿丈之城, 以为固。(汉·贾谊《过秦论》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错的两项是()()(5分) A、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 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 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 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惇果然 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 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 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B、在《子夜》中,冯云卿是地主兼投机资本家的形象。作为封建地主,他 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他拥有两三千亩土地,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 作为投机资本家,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但他在公债魔王面前只有一败 涂地。他为了挽回败局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为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伯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 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3 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 分) 8.默写。(6 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穷且益坚,_______。(唐·王勃《滕王阁序》) (2)沧海月明珠有泪, _______。(唐·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战国·荀子《劝学》) (5)据亿丈之城,_________,以为固。(汉·贾谊《过秦论》)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9、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错的两项是( ) ( )(5 分) A、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 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 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 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 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 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 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B、在《子夜》中,冯云卿是地主兼投机资本家的形象。作为封建地主,他 是笑里藏刀的“笑面虎”。他拥有两三千亩土地,利用放高利贷,盘剥压榨农民; 作为投机资本家,在金融市场上自称“公债通”。但他在公债魔王面前只有一败 涂地。他为了挽回败局施用“美人计”,把唯一的女儿冯眉卿送给了赵伯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