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 间120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拮据(j)享受( xiang)歼灭(jian)销声匿迹(ni) B.绯红(fei)热忱(chen)追溯(shuo)面面相觑(qu) C.倔强( jiang)宛转(wan)魅力(mei)惟妙惟肖(xio) D.干涸(he)贮臧(zhu) 和煦(xu) 不屑置辩(xie)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初生牛犊反馈B.丰攻伟绩跻身 C.再接再励挑衅D.消声匿迹天堑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 重视。 B、小邹真是别出心裁,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1 2008 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 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10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 间 120 分钟。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 不能超过 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4.其余事项见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 20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拮据.(jū) 享.受(xiǎng) 歼.灭(jiān) 销声匿.迹(nì) B.绯.红(fēi) 热忱.(chén) 追溯.(shuò) 面面相觑.(qū) C.倔强.(jiàng) 宛.转(wǎn) 魅.力(mèi) 惟妙惟肖.(xiāo) D.干涸.(hé) 贮.藏(zhū) 和煦.(xū) 不屑.置辩(xiè) 2.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初生牛犊 反馈 B.丰攻伟绩 跻身 C.再接再励 挑衅 D.消声匿迹 天堑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 ....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 重视。 B、小邹真是别出心裁 ....,制作的飞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 ....,把大家的学习热情鼓动起来。 D、他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 ....的程度。 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5-10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本性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蹴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 D、此之谓失其本心:丧失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 选取正义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 东西没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 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 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采用这些方法去做就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 用它。 8.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翻译正确的是( A.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 呢? B.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授给我,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加在我身上干什么 呢? C.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加在我身上干什么 呢? D.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授给我,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 呢 9.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2 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 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D.“熟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第 5—10 题。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 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本性 B、所欲有甚.于生者:超过 C、蹴.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吆喝 D、此之谓失.其本心:丧失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 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生命而 选取正义。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也是我喜爱的东西,然而我喜爱的 东西没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偷生的事情。 C、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 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 D、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采用这些方法去做就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 用它。 8.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翻译正确的是( ) A.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 呢? B.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授给我,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加在我身上干什么 呢? C.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它,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加在我身上干什么 呢? D.丰厚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授给我,那么,这丰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 呢? 9.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 ) A、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 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 亦我所恶” 10.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 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三、现代文及名著阅读(共35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1至21题。 五猖会 1、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 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 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 2、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 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 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 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3、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 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 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 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 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 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 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4、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5、“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6、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 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7、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8、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3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 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受“万钟”。 D、“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直接原因是“生亦我所欲”、“死 亦我所恶”。 10.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 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 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0 分) 三、现代文及名著阅读(共 35 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1 至 21 题。 (一) 五猖会 1、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 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 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 完了。 2、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 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 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 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 3、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 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 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 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 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 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 “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4、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5、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6、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 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7、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8、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9、“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1、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12、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 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 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 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3、应用的物件己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 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 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 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4、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5、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 梦似的就背完了 16、“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7、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 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18、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 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9、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 明如昨日事。 20、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l1、请归纳选文的主要情节。(2分) 12、分析选文第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分) 13、怎样理解第19段中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3分) 14、上文选自哪本名著?作者是谁?我们还学过其中的哪一篇课文?(3分) 江南古镇 ①要硏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 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②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 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 qlan quan缠绵难分之意)缠绵处 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
4 9、“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10、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1、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12、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 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 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 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13、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 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 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 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14、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15、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 梦似的就背完了。 16、“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17、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 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18、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 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19、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 明如昨日事。 20、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11、请归纳选文的主要情节。(2 分) 12、分析选文第 3 段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 13、怎样理解第 19 段中的“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3 分) 14、上文选自哪本名著?作者是谁?我们还学过其中的哪一篇课文?(3 分) (二) 江南古镇 ①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就不能不读江南的古镇。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曲委婉柔丽、 行云流水般的乐章,那么古镇就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乐段。 ②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 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缱绻(qiǎn quǎn 缠绵难分之意)缠绵处 就是一座古镇。假如说长江黄河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那么一条条委婉曲流就是滋养古镇
文明的凊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 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③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岀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 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干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 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 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 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 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欻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 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 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④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 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晩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 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下, 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 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yan)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 酣睡一夜,蓄养岀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座古镇, 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 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 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 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⑤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 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士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
5 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举帆落帆,扬桨收桨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 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③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 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傍。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发亮,把一段 邈远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之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 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曲折曲折地延伸过去,把整一座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 有了音乐的节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就该由古镇的小 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 载去你的遐想和憧憬。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宛若一帧行草书法,笔墨淋 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④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 的搏斗,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 港湾里。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 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酒店里坐下来,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 喝。把余下的一丝精力蘸着酽(yàn)浓的酒液,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 酣睡一夜,蓄养出勃勃的精力,再供明天的风浪去销蚀。明天路程的终点也许还是一座古镇, 就那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一座座的古镇就钩连着他们的今天、明天和后天,在时空 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古镇的性格异常温顺,就如羞于表达的 朴实纯正的村姑,眉宇举止间却还是掩饰不住那脉脉的柔情。吊脚楼下笼着的一片幽水,正 是她那诚挚的情怀,临河的一扇扇木窗,启阖之间,纳下片片匆匆去来的帆影。 ⑤在古镇的人流里,你若驻足细听一听,就会发现许多还没有完全同化的口音,他们的 祖先或许来自戈壁瀚海,漠漠黄土,因为那贫瘠的土地难以负载他们生存的沉重叹息,遂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