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3道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应用(24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骛()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 硬的岩石,也要qie()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 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 迷路的ba()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2、下面划线句中有两个句子有明显的毛病,请按要求修改。(2分) ①人工灯光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公里之外。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 扰。②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③有时候鸟 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④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有 近400多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1) (填序号)句中“ ”,应 (2) (填序号)句中“ 3、用课文原句填空。(9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希望“ ,以此 决心奋战沙场,为国家献身 (8)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的心态;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 的气概。 4、看图说话。(3分)
1 2008 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高中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3 道大题,24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量 120 分钟。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应用(24 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假如生命是树,它将心无旁骛.( )地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 硬的岩石,也要 qiè( )而不舍地将根须钻进石缝,汲.( )取生活的源泉。在森林 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当然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 迷路的 bá( )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2、下面划线句中有两个句子有明显的毛病,请按要求修改。(2 分) ①人工灯光有时可以传到数十公里之外。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 扰。②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被它们迷失方向。③有时候鸟 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作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④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有 近 400 多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1) (填序号)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 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填序号)句中“ _________________”,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原句填空。(9 分) (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 (2)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 《爱莲说》) (4)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5) ,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诗人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希望“ , ”,以此 决心奋战沙场,为国家献身。 (8)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大丈夫呢?当他面对个人得失时,要有范仲淹所推崇的“ , ”的心态;当他面对死亡威胁时,要有文天祥所表现出来的 “ , ”的气概。 4、看图说话。(3 分)
(1)用说明的文字介绍这幅题为“书生”的漫画(90字以内)。(2分)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主旨。(1分) 5、探究题(6分 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近年来绞尽脑汁,构想着种种改造地球的方法 现列举“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如下: ①垂直农场。将城市的摩天大楼变为生产水果、蔬菜、甚至粮食的“农场”。 ②改善家畜的肠胃。将某种细菌移植于家畜体内,令其不会排放甲烷。 ③碳收集器。用特殊的装置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 ④造云船。派能将海水制成云的船队云游四海,向空中“播云” ⑤人造火山。用火箭、飞机、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将细小颗粒释放到大气里 (摘自美国著名高科技杂志《连线》) (1)对以上列举的生态实验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实验①可增加绿色植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过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角 度来看,它的作用还只是微乎其微的 B.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杀伤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毎年全球家畜向大气 中排放的甲烷有8000万吨。实验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C.皮纳图博火山1991年喷发,向大气中喷射了1000万吨硫化物,遮挡阳光, 给地球降温。实验⑤的构想可能是受此启发的 D.以上所列举的实验可分为两类:①②③为一类,都是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温室 气体来为地球降温;④⑤为一类,都是通过遮挡太阳光来为地球降温。 (2)依你看,以上所列举的五项“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中,哪一项最有可能取得 成功(或哪一项最不可能取得成功)?请讲明你的理由。(2分)
2 (1)用说明的文字介绍这幅题为“书生”的漫画(90 字以内)。(2 分) (2)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主旨。(1 分) 5、探究题(6 分) 面对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科学家近年来绞尽脑汁,构想着种种改造地球的方法。 现列举“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如下: ①垂直农场。将城市的摩天大楼变为生产水果、蔬菜、甚至粮食的“农场”。 ②改善家畜的肠胃。将某种细菌移植于家畜体内,令其不会排放甲烷。 ③碳收集器。用特殊的装置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 ④造云船。派能将海水制成云的船队云游四海,向空中“播云”。 ⑤人造火山。用火箭、飞机、巨炮,甚至人造火山,将细小颗粒释放到大气里。 ……(摘自美国著名高科技杂志《连线》) (1)对以上列举的生态实验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实验①可增加绿色植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过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角 度来看,它的作用还只是微乎其微的。 B.作为温室气体,甲烷的“杀伤力”是二氧化碳的 20 倍。每年全球家畜向大气 中排放的甲烷有 8000 万吨。实验②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C.皮纳图博火山 1991 年喷发,向大气中喷射了 1000 万吨硫化物,遮挡阳光, 给地球降温。实验⑤的构想可能是受此启发的。 D.以上所列举的实验可分为两类:①②③为一类,都是通过吸收大气中的温室 气体来为地球降温;④⑤为一类,都是通过遮挡太阳光来为地球降温。 (2)依你看,以上所列举的五项“异想天开”的生态实验中,哪一项最有可能取得 成功(或哪一项最不可能取得成功)?请讲明你的理由。(2 分)
(3)防止全球变暖,你有什么妙招?请先简介你的“妙招”,再说明其科学原理。 有创意且合理的可得满分。(2分) 二、阅读(36分) (一)(4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泊秦淮》的作者是 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 的 。(2分)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 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 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 庭花”。 C.“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 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 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晩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二)(10分)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 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
3 (3)防止全球变暖,你有什么妙招?请先简介你的“妙招”,再说明其科学原理。 有创意且合理的可得满分。(2 分) 二、阅读 (36 分) (一)(4 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泊秦淮》的作者是 ,诗中的《后庭花》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是南朝 的 。(2 分) 7、以下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首句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很 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 第二句承上启下,网络全篇。“夜泊秦淮” 为上一句的景色点出时间、地点, 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也照应了诗题;“近酒家”又引出“商女”、“亡国恨”、“后 庭花”。 C. “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达官贵人。 “隔江犹唱”的“江”是指秦淮河。 D. 本诗表达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 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而这正是衰败的晚唐现实生活的写照。 (二)(10 分)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 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 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
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 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 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⑩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 原宪孔子的弟子。⑥[勉]勤勉,努力。 8、以下4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既加冠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2分) (三)(10分) 生命在于创造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①刚刚散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河边有一个狭窄的池塘。河流又宽
4 几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 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 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庶几]差不多。⑤[子羔、 原宪]孔子的弟子。⑥ [勉]勤勉,努力。 8、以下 4 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A.或.遇其叱咄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 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2 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11、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其共同之处有哪些? 不同之处有哪些? (2 分) (三)(10 分) 生命在于创造 [印度]克里希那穆提 ①刚刚散步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河边有一个狭窄的池塘。河流又宽
又深,水流很平缓。池塘却满是泥泞,是因为没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来的缘故;也 没有鱼,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却充满了生命和元气,自在地流淌。 ②你们觉不觉得人类就是这样:人类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个小池子,停 滞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这种停滞,这种腐败,我们却说是生存。换句话说,我们 想要一种永久,我们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乐永不停止 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 声。但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里的水是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 发现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其实就是这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 对的。我们不想受到打搅,因为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 ④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 事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 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 ⑤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 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 的树木,所有的枝丫都张开,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到,它 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⑥事实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 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安的 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堵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 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 ⑦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 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完 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 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⑧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 居的关系,你和大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 来满足自己。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 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 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真 相是在小池子之外的。 (摘自《年轻人》2007年第10期,有删 12、作者将生命比作河流,又比作落叶、树木,请指出河流、落叶、树木这三者所共 有的特点。(2分) 13、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立足点、障碍、休止符”比喻什么?(1分)
5 又深,水流很平缓。池塘却满是泥泞,是因为没有和河流的生命融通起来的缘故;也 没有鱼,那是一池死水。然而那深深的河流,却充满了生命和元气,自在地流淌。 ②你们觉不觉得人类就是这样:人类在生命急流之外,自己挖了一个小池子,停 滞在里面,死在里面;然而这种停滞,这种腐败,我们却说是生存。换句话说,我们 想要一种永久,我们希望自己欲望不停,希望快乐永不停止。 ③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只要坐在河岸边,就会听到河流歌唱,听到水的潺潺 声。但如果是小池子,就完全不动,小池子里的水是停滞的。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 发现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其实就是这小池子。我们说我们这种小池子的生存状态是 对的。我们不想受到打搅,因为我们追求的就是一种永久。 ④追求永久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意思是要快乐的事一直延长,要不快乐的 事尽快结束。我们希望人人知道我们的名字,通过家族、通过财产一直传下去。我们 希望自己的关系永久、活动永久。 ⑤但是你们知道,生命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生命很短暂,所有的东西都像落叶 一般,没有永久的,永远都有变化,永远都有死亡。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矗立在天空中 的树木,所有的枝丫都张开,叶子全部落光,等待着来年的春天。来年春天一到,它 又长满了树叶,又有音乐了。然后到了一定的季节,又全部掉光。生命就是这个样子。 ⑥事实是,生命就像河流,不停地在动,永远在追寻、探索、推进,溢过河堤, 钻进每一条缝。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心不容许这种事情发生,我们认为这种不安的 状态对生命很危险,所以就在自己身边建了一堵墙:家庭、名声、财产,还有我们培 养的那些小德小性,所有这一切都在墙内,都远离生命。 ⑦心如果追求“永远”,很快就会停滞下来。这样的心就像河边那个小池子一样, 很快就会充满腐臭的东西。心中没有围墙,没有立足点 ...,没有障碍..,没有休止符 ...,完 全随着生命在动,无时无刻不在推进、探索、爆发,只有这样,心才会快乐,历久弥 新,因为这样的心一直在创造。 ⑧我说的你们都懂吗?你懂,你的生命就完全转变了。你和世界的关系,你和邻 居的关系,你和大太或先生的关系已经产生全新的意义。这样你就不会假借什么东西 来满足自己。你们懂了,你们就开始了解生命的非凡真相,了解当中有爱和美,有善 的花朵。但是,心如果追求安全的小池子、“永远”的小池子,只会造成黑暗、腐败。 我们的心一旦坠入这个小池子,就不敢再爬出来追寻、探索。然而,真理、上帝、真 相是在小池子之外的。 (摘自《年轻人》2007 年第 10 期,有删 改) 12、作者将生命比作河流,又比作落叶、树木,请指出河流、落叶、树木这三者所共 有的特点。(2 分) 13、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立足点、障碍、休止符”比喻什么?(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