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学2008届语文模拟考试 2008.5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共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卷上。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 甲必考部分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闷热倾烦闷 拗口/执拗 横财/横幅 高涨/头昏脑涨 B、重创似伤 应允应战刊载载体 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C、中肯中标 哄抢/骗分散/散漫 仆人/前仆后继 D、奢靡/风靡 停泊/血泊牵强/强迫 弄堂/弄假成真 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抗日战争中,这支队伍的士兵们果敢地承担了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英勇杀敌, 直至弹尽粮绝,表现出困兽犹斗的气概 B、在国际原材料上涨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中小型外贸企业,还是规模较大的连锁企业, 都要有忧患意识,一味地乐天知命的人终将被市场淘汰 C、辩证地讲,成功除了需要主观努力之外,还需要客观因素的配合,正所谓“明火执 仗”,外部条件的及时具备往往可以促进事情的发展。 D、现今的一种普遍现象是,很多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经常旷课, 只是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想起要拾人牙慧,复印同学的课堂笔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纪念希腊士兵斐迪辟从马拉松跑到雅典报捷后死去的事迹,在雅典举行的近代 第一届奥运会中,用这个距离作为一个竞赛项目,定名为马拉松赛跑 B、彩陶保留着儿千年来人类生活变化的痕迹,呈现出人类生活的特点,因而彩陶也被 称作一种浓编的史书 C、当然,任何大胆的革新行为,都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理解,但是误解和攻击终究是 不可避免的 D、真正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不靠奢华的外表和强行的推广就能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 、把下面五句话按照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语意连贯.(4分)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 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 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 ①于此季节,往来湖上,沉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 ②一秋季游人已渐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 ③这当中自然有所以致然的道理
1
④但是春花固然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吗? ③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 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奭”,都是要叫人眷眷不易忘情的。 5、为了打造“书香校园”,学校开展了阅读名著活动,请你从《论语》《史记》《三国演义》 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哈姆莱特》《呐喊》《女神》《孑夜》《家》《雷雨》《围 城》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紧扣名著的内容,能够反映自我的阅 读体验,语言优美,最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120内。(5分) 示例:《论语》是智慧的宝库,温温而雅的孔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如何做人呢? 他告诉我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何学习呢?他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如何追求爽理呢?“朝闲道,夕死可矣” 答 、古代诗文阅读(34分)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一9题 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 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 及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 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眀 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 其任,强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 不得!”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 “公杀之国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养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 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 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 益慕解之行。 洛阳人有相仇者,邑中贤豪居间者以十数,终不听。客乃见郭解。解夜见仇家,仇家 曲听解。解乃谓仇家曰:“吾闻洛阳诸公在此间,多不听者。今子幸而听解,解奈何乃从他 县夺人邑中賢大夫权乎!”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无用待我!待我去,令洛阳豪居其 乃听之 解执恭敬,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 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 常十馀车,请得解客舍养之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践更:服徭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姊子负解之势 负:依恃,凭仗 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稍稍、稍微 C、不可得,各厌其意厌:满足 D、既已振人之命 振:挽救
2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具以实告解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解遣人问其名姓 其皆出于此乎 C、『之旁郡国 驰之沛公军 诸公以故严重之,争为用 何以伐为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郭解姐姐的儿子被人杀死,仇家未获,当郭解从仇家口中得知外甥是强迫他人 而自招杀身之祸后,便不怪罪仇人而放走了仇人。 B、有人对郭解不敬,“箕踞视之”,他的门客要杀掉此人,郭解不但不责怪,反而嘱咐 尉吏免掉此人的徭役。 C、洛阳有相互结仇的人,不听贤人豪士的调解,郭解替他们调停也无用,等郭解离去 后,洛阳的豪士再从中调解,才肯听从 D、文中用了衬托的艺术手法。如“邑中少年及旁近县贤豪,夜半过门,常十馀车,请 得解客舍养之”的情节,衬托出郭解声望很高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益附焉 答2答3答 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晚次乐乡县 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嗷嗷夜猿呜 (1)请具体解说首联的内容,并说说这一联在诗中的作用。(4分) 答: (2)试分析本诗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色。(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兴复汉 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3)日星隐曜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 李白《行路难》)
3
(5) 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股勤为探看。(李 商隐《无题》) (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用之不竭。(苏轼《赤壁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8)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提醒幸福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简而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少。人们常 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蔡毛说,原来我见过地 人们喜爱回味聿福的标本,却怒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往往步履 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着什么 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地震的,没有人预报幸福 其实幸福和世界万物一样,有它的征兆。 幸福常常是朦胧的,很有节制地向我们喷洒甘霖。你不要总希冀赉轰烈烈的幸福,它多 半只是悄悄地扑面而来,你也不要企图把水龙头拧得更大,使聿福很快地流失。你需要静静 地以平和之心,体验幸福的真谛 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 本色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襄起我们 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常常在暗淡中降临。贫因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 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燭夺目 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因圆……它们都酷 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福,幸福有时会很短暂,不像苦难似的笼罩天空。如果把人生 的苦难和聿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但指针一定要 向幸福这一侧倾斜,因为它有生命的黄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扩大也可以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 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注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财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那我们岂不是拥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丰收的季节,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灾年,我们还有漫长的冬季来得及考虑这件事 我们要和朋友们跳舞唱歌,渲染喜悦。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不 要管以后的风霜雨雪,让我们先把麦子磨成面粉,烘一个香喷喷的面包. 所以,当我们从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踌躇片刻后的别离。在今后漫长的 岁月里,有无数孤寂的夜晚可以独自品尝愁绪。现在的每一分钟,都让它像纯净的酒精,燃 烧成聿福的淡蓝色火焰,不留一丝渣滓。让我们一起举杯,说:我们幸福 所以,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 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
4
时光 幸福并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这只是你心灵的感觉。所以,当我们一无所 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 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 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 曾经生活过 (选自《毕淑敏散文》有删节) 12、纵观全文,文章共有三层意思。这三层意思是:.(6分) 13、“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淸香的时刻。〃请根据文意对这句 话加以阐释。(4分) 14、为什么说“机遇、友情、成功、 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 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回答。(4分) 答 15、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提醒幸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个文题的理解。(6分) 乙选考部分 请从以下四、五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科举制度的取消对中国现代化造成的困难在于,原有的形成社会精英的方式由此而发 生突然的断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曾经由科举制度给社会提供的内聚力量,在其后几 十年中一直都没有恢复过来,科举制度的取消既然产生如此多的消极后果,这是否可以褥出 个保守倒還的鲒论,即中国根本不应该进行以科举制为核心的教育体制改革?显然不应得 出这样的结论。变革不适应于时代要求的旧制度,毕竟是历史的大趣势.但采取什么方法, 使制度改革可以取得真正的效果,劂应是改革者考虑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众所周知,在传統中国农村社会,存在着一个以士绅为主体的精英阶级,科举制所造 成的社会流动性,使中国的农村社会存在着独立于城市的文化系统,这一文化乐统是由士绅 地主、宗族组织与相应的宗族学校私塾构成的 在传统科举制度下,农村士绅通过科举所拥有的士绅身份,是保持其在农村中的精英 地位的基础。他们正是借助这一身份与地位,获得社会的尊重,并成为农村社会与文化生活 的主导者与组织者。正如张仲礼先生所指出的,“士钟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 权的社会集团,也承担了若干社会职贵。他们視自己的家乡福利增进与利益保护为己任,在 改府官爽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他们承担了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组织修路筑 桥、开河建堤等公共工程,此外,还组织地方治安,征税,弘扬儒学,兴建学校等农村社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