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142分) 语文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蒙骗/蒙汗药模样/模棱两可荫凉/绿树成荫 B、差生/差强人意咀嚼/咬文嚼字吐血/扬眉吐气 C、粘连/粘信封连累/罪行累累强迫/强词夺理 D、劈柴/嗜酒成癖菲薄/蜚声文坛契友/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老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转,不能独辟蹊径,师心自用,怎能写出好文章? B.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弥补工作上的失误,他总能够在前面的事做得不够好时,狗尾续貂,补上一个 精彩的结尾。 C.张某的有关市场经济的长篇大论,乍听起来很有新意,但仔细分析一下,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 实际上都是拾人牙慧 D.海鲜大酒楼的王师傅号称本市第一名厨,但我却不敢苟同。昨天,我吃了他做的活水鱼,又酸又 涩,简直味同嚼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 府特别重视 B、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 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10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经过一年的调查取证,有关专家已证实位于巴山墩地的陕西省 镇坪县可能确实存在野生华南虎 D、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 解 4、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一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 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1)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 (3分)(不超过20字 记忆的数量(百分数 天数
1 2008 年南京市高三第四次模拟测试 语文试题 甲、必考题(142 分) 一、语文文字运用(18 分)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蒙.骗/蒙.汗药 模.样/模.棱两可 荫.凉/绿树成荫. B、差.生/差.强人意 咀嚼./咬文嚼.字 吐.血/扬眉吐.气 C、粘.连/粘.信封 连累./罪行累.累 强.迫/强.词夺理 D、劈.柴/嗜酒成癖. 菲.薄/蜚.声文坛 契.友/锲.而不舍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写文章也要有创新精神,老跟着人家的屁股后面转,不能独辟蹊径,师心自用 ....,怎能写出好文章? B.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弥补工作上的失误,他总能够在前面的事做得不够好时,狗尾续貂 ....,补上一个 精彩的结尾。 C.张某的有关市场经济的长篇大论,乍听起来很有新意,但仔细分析一下,很多观点都似曾相识, 实际上都是拾人牙慧 ....。 D.海鲜大酒楼的王师傅号称本市第一名厨,但我却不敢苟同。昨天,我吃了他做的活水鱼,又酸又 涩,简直味同嚼蜡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挑选合适的培训基地是该市“阳光工程”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市政 府特别重视。 B、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 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C 10 月 l2 日,记者从陕西省林业厅获悉,经过一年的调查取证,有关专家已证实位于巴山墩地的陕西省 镇坪县可能确实存在野生华南虎。 D、用语不妥贴,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误解甚至费 解。 4、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 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 (1) 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 (3 分)(不超过 20 字
(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2分) 、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5分) 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 命历程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9分)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 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戌皆望风 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 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庯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 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遺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 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 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 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 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遺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 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 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 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 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 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 。(2 分) 5、仿照下面的句式和辞格,从“春”“夏”“秋”中任选一个季节、写一句话。(5 分) 冬天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虽默默无语,却思想深邃,在冷峻的思考中,静静地回顾自己的生 命历程。 二、古诗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6-9 题。(9 分) 铁铉,邓人。洪武中,由国子生授礼科给事中,调都督府断事。尝谳疑狱,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 石”。建文初,为山东参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景隆兵败白沟河,单骑走德州,城戍皆望风 溃。铉与参军高巍感奋涕泣,自临邑趋济南,偕盛庸、宋参军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铉。德 州陷,燕兵收其储蓄百余万,势益张。遂攻济南,景隆复大败,南奔。铉与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 筑长围,昼夜攻击。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又遣千人出城诈降。燕王大喜,军中皆欢呼。铉伏壮 士城上,候王入,下铁板击之。别设伏、断桥。既而失约,王未入城板骤下。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 断,王鞭马驰去。愤甚,百计进攻。凡三月,卒固守不能下。当是时,平安统兵二十万,将复德州,以绝 燕饷道。燕王惧,解围北归。 燕王自起兵以来,攻真定二日不下,即舍去。独以得济南,断南北道,即画疆守,金陵不难图。故乘 大破景隆之锐,尽力以攻,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帝闻大悦,遣官慰劳,赐金币,封其三世。铉入 谢,赐宴。凡所建白皆采纳。擢山东布政使。寻进兵部尚书。以盛庸代景隆为平燕将军,命铉参其军务。 是年冬,庸大败燕王于东昌,斩其大将张玉。燕王奔还北平。自燕兵犯顺,南北日寻干戈,而王师克捷, 未有如东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复道山东。 比燕兵渐逼,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绝燕后。文师至直沽,为燕将宋贵等所败,无 一至济南者。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铉与诸将时有斩获。连战至灵璧,平安等师溃被擒。既而 庸亦败绩。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燕王即皇帝位,执之至。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年三十七。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部:统率,指挥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缀:聚集,汇合 D.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屯:驻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 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凡所建白皆采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又封他为山东参政,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他 的器重。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 只有铁铉固守城池坚持作战。 C.燕王朱棣连续三月攻打济南,主要是企图攻占济南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进而 图谋金陵,但是没料到被铁铉挫败,只好兵退北平。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 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3分) (2)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3分) (3)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1】有青山豁我怀【2】。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1】赖:依赖,凭借。【2】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0.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赏析。(4分) 11.“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 瘦”这两个字的意蕴。(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转轴拨弦三两声 (自居易《琵琶行》) (2)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3 A.尝谳疑狱.,立白 狱:案件 B.帝命辽东总兵官杨文将所部.十万与铉合 部:统率,指挥 C.四年四月,燕军南缀.王师于小河 缀:聚集,汇合 D.燕兵渡江,铉屯.淮上,兵亦溃 屯:驻扎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李景隆之.北伐也,铉督饷无乏 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B.期于必拔,而.竟为铉等所挫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凡所.建白皆采纳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D.将复德州,以.绝燕饷道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铁铉机智灵敏善决疑狱,太祖朱元璋赐字“鼎石”,又封他为山东参政,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他 的器重。 B.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北伐时,铁铉负责督运粮饷从无匮乏。李景隆兵败后,各城守军皆望风而溃, 只有铁铉固守城池坚持作战。 C.燕王朱棣连续三月攻打济南,主要是企图攻占济南后,即可割断南北,占有整个中原地区,进而 图谋金陵,但是没料到被铁铉挫败,只好兵退北平。 D.朱棣攻济南时,筑堤挡水,引河水灌城。铁铉决定以诈降之计,诱杀朱棣,但可惜计划失败,引 发了燕军更加疯狂的攻势。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铉以计焚其攻具,间出兵奋击。(3 分) (2)王惊走,伏发,桥仓卒不可断,王鞭马驰去。(3 分) (3)反背坐廷中嫚骂,令其一回顾,终不可,遂磔于市。(4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1】有青山豁我怀【2】。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1】赖:依赖,凭借。【2】豁我怀:使我开怀、振奋;豁,舒展。 10.写嵩山的出现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诗加以简要赏析。(4 分) 11.“数峰清瘦出云来”是公认的全诗最精彩的一句,特别是“清瘦”二字更是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清 瘦”这两个字的意蕴。(4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 分) 12、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转轴拨弦三两声, 。(自居易《琵琶行》) (2)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4)子曰: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日月忽其不淹兮 (《诗经》 (⑦)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8)夫君予之行,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井冈杜鹃红 刘华 ①“1929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二人 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②我来了,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柔情似水的江南,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林中飘荡的倩影,就像 我落寞的心灵。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淸静,我寻寻觅覓,为了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 ③就这样走,一直走进山的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一直走到林的边緣、崖的边緣、梦的边ε 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④就这么悄然地绽开。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的,拨开潇潇 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舂的来路;一国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 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⑤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云在翻卷、花 在怒放。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那青春的笑顔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 花作浪涌。 ⑥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 ⑦“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夭,昊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 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⑧密密匝匝的鹃林,绵延十里的花廊,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同唱。 ⑨我看到你了,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我看到你了,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把敌人带上 断魂的悬崖?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 ⑩你要走了吗?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你要走了吗?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的花季吗?你 定要去吗? 我目送你走向深邃。深深的荆丛、深深的林瘴、深深的险境。你看到了吗?十里杜鵑林为你轰然点燃, 燃得蓬蓬勃勃,燃得汪洋恣肆。我目送你走向崇高。高高的峰峦,高高的林梢,高髙的悬崖。你听到了吗? 在你的脚下,猎猎飘扬的红,交织在一起,织成彩练,织成灿烂的花季。你一定要去吗? “趁敌不备,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鵑花。人们传说, 那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你纵身跃下,比瀑更果敢,比鹰更刚烈,比云更飖逸。你的秀发栖在绝壁,长成了迎客松;你的声音 洒在谷底,长成了井冈兰;你飞溅的青春,落在山脊是杜鹃树,落在山下是映山红。 我记得,你曾深情凝望。我想,你是在向鹍林中的古松致意。那些多姿的古松,是威武挺立的战士 是凌空长嘶的骏马,是昂首探海的蛟龙。它们是杜鵑眼里的英雄吗?它们是杜鵑心中的怀念吗?千般缱绻万 种风情,令你感动,令你留恋,而你义无反顾。 我记得,你曾回眸一笑。我想,你是看见我了,那笑意照耀了漫长的岁月。含着露、含着情、含着晶 莹的心事,偎着春光、偎着井冈、偎着不败的花季。灿烂而温存、多情且奔放,年年岁岁,以浓墨重彩, 把生命的热情抒发得如此浪漫动人;执著而坚韧、自信且骄傲,岁岁年年,以脉脉深情,把红色的传说演 绎得如此扣人心弦。 一树树的花团锦簇,一树树的火一样的人生。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花与路形影不离,路与 花魂牵梦系,饱经风霜却无怨无悔,岁月无痕却烂漫无涯。一生就为了这一次盛开。开放,便无私地袒露
4 (4)子曰:“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5) ,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6) 日月忽其不淹兮, 。(《诗经》) (7)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8)夫君予之行,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三、现代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6 题。 井冈杜鹃红 刘华 ①“1929 年,第三次反围剿期间,井冈山青年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参加了红军。临行前,二人 相约,来年相会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 ②我来了,我已经收到了你的邀约,柔情似水的江南,留不住我茫然的脚步,林中飘荡的倩影,就像 我落寞的心灵。我匆匆前行,为了采摘一片绿盈盈的清静,我寻寻觅觅,为了追回那个红艳艳的花期。 ③就这样走,一直走进山的深处、云的深处、春的深处,一直走到林的边缘、崖的边缘、梦的边缘。 路在崖边断了,花却在崖下红了。 ④就这么悄然地绽开。一枝枝、一簇簇,伫立在村舍边、山溪畔,是娇羞的,也是热切的,拨开潇潇 春雨,撩起蒙蒙晨雾,翘望着春的来路;一团团、一片片,是娴静的,也是野性的,往泉声里躲,往林深 处藏,却是藏不住的春色满山流淌。 ⑤我涉过溪洞寻找你的踪迹,我真切地听到你的山歌了,那妙龄的山歌唱得瀑在奔泻、云在翻卷、花 在怒放。我攀上山岩仰望你的容颜,我清晰地看到你的眉目了,那青春的笑颜映得瀑生虹影,云若霞飞, 花作浪涌。 ⑥我来了,沿着当年你走过的路。你还在守望着山路,约会着花期吗? ⑦“杜鹃花还没有开,林同生已经牺牲在了八面山。当年春天,昊月娥也遭抓捕,敌人逼她带路,吴 月娥将计就计,将敌人引上了悬崖。” ⑧密密匝匝的鹃林,绵延十里的花廊,随着带雨的山风且歌且舞,伴着嶙峋的怪石同吟同唱。 ⑨我看到你了,你就是在这里被捕的吗?我看到你了,你就是这样穿过蓄势待发的花山,把敌人带上 断魂的悬崖?你就是这样以花一样的生命,制成了箭一般的武器? ⑩你要走了吗?你已经不记得相约花期的诺言了吗?你要走了吗?你难道不珍惜合苞待放的花季吗?你 一定要去吗? 我目送你走向深邃。深深的荆丛、深深的林瘴、深深的险境。你看到了吗?十里杜鹃林为你轰然点燃, 燃得蓬蓬勃勃,燃得汪洋恣肆。我目送你走向崇高。高高的峰峦,高高的林梢,高高的悬崖。你听到了吗? 在你的脚下,猎猎飘扬的红,交织在一起,织成彩练,织成灿烂的花季。你一定要去吗? “趁敌不备,吴月娥拖住敌军官跳下了深渊。第二年,井冈山上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人们传说, 那是吴月娥姑娘的鲜血染成的,所以,叫它‘井冈杜鹃’。” 你纵身跃下,比瀑更果敢,比鹰更刚烈,比云更飘逸。你的秀发栖在绝壁,长成了迎客松;你的声音 洒在谷底,长成了井冈兰;你飞溅的青春,落在山脊是杜鹃树,落在山下是映山红。 我记得,你曾深情凝望。我想,你是在向鹃林中的古松致意。那些多姿的古松,是威武挺立的战士, 是凌空长嘶的骏马,是昂首探海的蛟龙。它们是杜鹃眼里的英雄吗?它们是杜鹃心中的怀念吗?千般缱绻万 种风情,令你感动,令你留恋,而你义无反顾。 我记得,你曾回眸一笑。我想,你是看见我了,那笑意照耀了漫长的岁月。含着露、含着情、含着晶 莹的心事,偎着春光、偎着井冈、偎着不败的花季。灿烂而温存、多情且奔放,年年岁岁,以浓墨重彩, 把生命的热情抒发得如此浪漫动人;执著而坚韧、自信且骄傲,岁岁年年,以脉脉深情,把红色的传说演 绎得如此扣人心弦。 一树树的花团锦簇,一树树的火一样的人生。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花与路形影不离,路与 花魂牵梦系,饱经风霜却无怨无悔,岁月无痕却烂漫无涯。一生就为了这一次盛开。开放,便无私地袒露
出全部的美丽,即使搂抱着岩石的虬根也春情漾动,即使是一柄柄花蕊也春意盎然。 在梦的边緣,我踏花归去。你掠过林间,俏立枝头。花在心里昂首,心在花中绽蕊,有许多的秘密被 花映红了,有许多的心愿被花催酲了。短暂的花事,竟是这样的壮观。从三月到五月,从早春到初夏,从 昨天到今天,从丘陵到峭岩,从山野到庭院,从自然到心灵,五彩缤纷的繁花,把次第到来的花期连缀成 个完整的春天。 灿烂的花季,竟是这样的漫长。漫长得像一次精神游历,走过花的季节,走过花的世纪 13.第①自然段,作者以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这一历史画面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6分) 14.怎样理解“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在文中的含意?(4分) 15.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杜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分) 16.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8分) 四、作文.(70分)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 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800字。 乙、选考题(18分) (考生只可选以下两篇文章中的一篇来答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 王学进
5 出全部的美丽,即使搂抱着岩石的虬根也春情漾动,即使是一柄柄花蕊也春意盎然。 在梦的边缘,我踏花归去。你掠过林间,俏立枝头。花在心里昂首,心在花中绽蕊,有许多的秘密被 花映红了,有许多的心愿被花催醒了。短暂的花事,竟是这样的壮观。从三月到五月,从早春到初夏,从 昨天到今天,从丘陵到峭岩,从山野到庭院,从自然到心灵,五彩缤纷的繁花,把次第到来的花期连缀成 一个完整的春天。 灿烂的花季,竟是这样的漫长。漫长得像一次精神游历,走过花的季节,走过花的世纪。 13.第①自然段,作者以林同生告别心上人吴月娥这一历史画面开篇,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 (6 分) 答: 14.怎样理解“路在脚下红了,花在路上伸展”在文中的含意?(4 分) 答: 15.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杜鹃,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 分) 答: 16.联系全文,说说你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8 分) 答: 四、作文.(70 分)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 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 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得抄袭。 ⑤不少于 800 字。 乙、选考题(18 分) (考生只可选以下两篇文章中的一篇来答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 题。 生命教育不是简单的“你死我活” 王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