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青岛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08.0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 能全选。 第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铺排 讣告 颠扑不破 前仆后继 B.殷红 氤氲 万马齐喑 绿草如茵 C.偈语 攻讦 竭泽而渔 断碣残碑 D.漠视 病殁 没齿不忘 拐弯抹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蔓延 渔船 忘年交 鸿篇巨制 B.脉搏 通牒 煞风景 应接不遐 C.松弛 倾泻 倒记时 拾人牙慧 D.服帖 坐阵 爆冷门 一笔勾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利比里亚经历多年内战,道路损毁严重,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 着公路桥梁修建养护的任务。 ②英国《卫报》把塑料购物袋评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很多城市已意识到 塑料袋的危害,呼吁人们少用 ③老张和我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 老家了, 再无消息。 A.担当 乱用 尔后 B.担负 滥用 C.担负
1 2008 年青岛市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08. 0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 卡规 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 能全选。 第Ⅰ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铺.排 讣.告 颠扑.不破 前仆.后继 B.殷.红 氤.氲 万马齐喑. 绿草如茵. C.偈.语 攻讦. 竭.泽而渔 断碣.残碑 D.漠.视 病殁. 没.齿不忘 拐弯抹.角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蔓延 渔船 忘年交 鸿篇巨制 B.脉搏 通牒 煞风景 应接不遐 C.松弛 倾泻 倒记时 拾人牙慧 D.服帖 坐阵 爆冷门 一笔勾销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于利比里亚经历多年内战,道路损毁严重,中国驻利比里亚维和工兵分队 着 公路桥梁修建养护的任务。 ②英国《卫报》把塑料购物袋评为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发明”,很多城市已意识到 塑料袋的危害,呼吁人们少用。 ③老张和我共事多年,工作上我们配合默契,生活中我们是莫逆之交;但退休后他 回老 家了, 再无消息。 A.担当 乱用 尔后 B.担负 滥用 尔后 C.担负 乱用 而后 D.担当 滥用 而后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劳动力资源紧张的时期,公司适当地提高职工的工资待 遇,可以使他们的工作热情水涨船高。 B.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 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准,不知所措 C.4月6日,在上海申花与天津泰达的比赛中,郜林起脚劲射,再进一球,梅开 度,帮助申花队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D.陕西镇坪县野生华南虎事件刚刚尘埃落定,湖北竹溪县又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 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对这些流言蜚语并不在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世界经济复苏 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B.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防止岀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 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清明节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涉及伦理、美学、民俗等诸多领域,兼备祭祀 农事、赏春、游艺等许多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 D.2008年3月24日,对中国观众很陌生而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娜 芙普利,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了圣火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日“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 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 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孑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 适;孟子却亳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岀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 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 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
2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劳动力资源紧张的时期,公司适当地提高职工的工资待 遇,可以使他们的工作热情水涨船高 ....。 B.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 ....,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 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准,不知所措。 C.4 月 6 日,在上海申花与天津泰达的比赛中,郜林起脚劲射,再进一球,梅开.. 二度..,帮助申花队取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D.陕西镇坪县野生华南虎事件刚刚尘埃落定,湖北竹溪县又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 息,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对这些流言蜚语 ....并不在意。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下降,给世界经济复苏 蒙上了一层阴影,造成工农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B.保障市场供给,规范价格秩序,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对于保持我国经济持 续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清明节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涉及伦理、美学、民俗等诸多领域,兼备祭祀、 农事、赏春、游艺等许多功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节日。 D.2008 年 3 月 24 日,对中国观众很陌生而在希腊却家喻户晓的女明星玛利亚•娜 芙普利,在古奥林匹亚遗址为北京奥运会采集了圣火。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 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 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 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 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 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 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 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
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 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 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 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 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 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 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 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 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 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 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 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 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 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
3 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 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 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 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 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 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 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 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 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 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 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 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 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 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 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 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 矩了。 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 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
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 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 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6.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 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 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 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 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 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 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奷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 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
4 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 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 合事实的需要。 (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6.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的主张,给人忧愁不安的紧张感。 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 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 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 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 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 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 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 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提出的“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却更具有平等思想,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 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 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 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 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 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 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书吕震,奇其才,荐授仪制司主事。迁郎中。 苏州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号难治。钟乘传至府。初视事,群吏环立请判 牒。钟佯不省,左右顾问,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谓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诘之
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 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 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 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 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奷伪。置纲 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 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 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 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 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 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 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太守暗,易欺 暗:愚昧 B.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 踵:接连
5 曰:“前某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强我行;若辈舞文久,罪当死。”立捶杀数人, 尽斥属僚之贪虐庸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钟乃除烦苛,立条教,事不便民者,立上 书言之。 当是时,屡诏减苏、松重赋。钟与巡抚周忱悉心计画,奏免七十余万石。凡忱所行 善政,钟皆协力成之。所积济农仓粟岁数十万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间杂办及逋租。其 为政,纤悉周密。尝置二簿识民善恶,以行劝惩。又置通关勘合簿,防出纳奸伪。置纲 运簿,防运夫侵盗。置馆夫簿,防非理需求。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锄豪强,植良善, 民奉之若神。先是,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郡佐以下,动遭笞缚。而卫所将卒, 时凌虐小民。钟在,敛迹不敢肆。虽上官及他省吏过其地者,咸心惮之。 钟虽起刀笔,然重学校,礼文儒,单门寒士多见振赡。有邹亮者,献诗于钟。钟欲 荐之,或为匿名书毁亮。钟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务, 迁御史。初,钟为吏时,吴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为吏部司务,遇钟有恩。至是钟数延 见,执礼甚恭,且令思忠二子给侍,曰:“非无仆隶,欲籍是报公耳。”思忠家素贫,未 尝缘故谊有所干。人皆贤之。 钟尝丁母忧,郡民诣阙乞留。诏起复。正统六年,秩满当迁,部民二万余人,走诉 巡按御史张文昌,乞再任。诏进正三品俸,仍视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 为立祠。 (节选自《明史》卷一六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太守暗.,易欺 暗:愚昧 B.中使织造采办及购花木者踵.至 踵: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