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方法分类及作用。 【掌握】衡量组分含量表示方法。 【了解】分析化学发展趋势以及在药学有关各专业中的作用:主要文献。 二、教学内容 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3.分析化学的分类、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4.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一启发式一讨论式一板书 2.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数字的表示及运算法则。 【熟悉】可疑值的舍弃(Q检验和G检验)。 【了解】统计检验的方法(t检验和F检验)。 二、教学内容 1.概述 2.测量误差 3.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4.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一启发式一讨论式一板书 3.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特点及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以及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方法分类及作用。 【掌握】衡量组分含量表示方法。 【了解】分析化学发展趋势以及在药学有关各专业中的作用;主要文献。 二 、教学内容 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3.分析化学的分类 、研究对象及其主要内容 4.分析化学的学习方法 三 、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板书 2.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效数字的表示及运算法则。 【熟悉】可疑值的舍弃(Q 检验和 G 检验)。 【了解】统计检验的方法(t 检验和 F 检验)。 二 、教学内容 1.概述 2.测量误差 3.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4.有限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 三 、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板书 3. 滴定分析法概论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特点及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以及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熟悉】滴定分析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电荷平衡式和质量平衡式的表示方法。 【了解】分布系数与副反应系数。 二、教学内容 1.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 2.标准溶液配制及浓度计算 3.滴定分析的计算实例 4.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一启发式一讨论式一板书 酸碱滴定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质子条件式的表示方法,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指示剂的原则: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条件的判断,滴定误差。 【熟悉】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方法和有关计算,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不同浓度表示方法的换算。 【了解】甲醇钠标准溶液定弱酸的原理和方法:非水酸碱滴定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选择依据 2.强酸(碱)的滴定曲线、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曲线、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 3.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及应用示例计算 4.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5.非水溶剂的分类与性质、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6.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溶剂的选择 7.弱碱、酸的非水滴定,溶剂,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指示剂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一启发式一讨论式一板书 配位滴定法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滴定分析两个基本公式的应用,电荷平衡式和质量平衡式的表示方法。 【了解】分布系数与副反应系数。 二 、教学内容 1.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方式 2. 标准溶液配制及浓度计算 3. 滴定分析的计算实例 4. 分布系数、化学平衡的系统处理 三 、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板书 4. 酸碱滴定法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质子条件式的表示方法,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指示剂的原则;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条件的判断,滴定误差。 【熟悉】各种类型的酸碱滴定方法和有关计算,常用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不同浓度表示方法的换算。 【了解】甲醇钠标准溶液定弱酸的原理和方法;非水酸碱滴定的应用。。 二 、教学内容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选择依据 2.强酸(碱)的滴定曲线、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曲线、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 3.酸碱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及应用示例计算 4.滴定终点误差的计算 5.非水溶剂的分类与性质、溶剂的均化效应和区分效应 6.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溶剂的选择 7.弱碱、酸的非水滴定,溶剂,标准溶液配制和标定,指示剂 三 、教学形式与方法: 多媒体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板书 5. 配位滴定法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