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 课程代码 PHAR1106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药学 学 分 1.5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扬 修订日期 2021年7月11日 指定教材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使学生通过药剂学实验课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 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 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技术 进步和技术创新。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固体分散的制备 1.1制备固体分散体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Pharmaceutics experiment 课程代码 PHAR1106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药学 学 分 1.5 学 时 54 主讲教师 刘扬 修订日期 2021 年 7 月 11 日 指定教材 《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自编教材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着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宗旨,使学生通过药剂学实验课进一步掌握主要剂型的理论知识、处方设计 原理、制备方法;掌握主要剂型的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考核方法;熟悉不同剂型在体外释药及动物经皮吸收实验方法及其 速度常数测定;了解常用制剂机械。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试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面向未来,面向技术 进步和技术创新。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掌握固体分散的制备 1.1 制备固体分散体
1.2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 课程目标2:液体制剂的制备 2.1掌握溶液型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2.2掌握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程目标3: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3.1掌握片剂制备的过程, 3.2掌握片剂质量考察的方法 课程目标4:微丸的制备 4.1掌握微丸的制备方法 4.2掌握微丸的质量评价 课程目标5:软膏剂的制备 5.1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5.2掌握软膏释放速度的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6:栓剂的制备 6.1掌握两种类型基质的栓剂的制备方法, 6.2掌握置换价的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7:徹囊的制备 7.1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囊
1.2 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 课程目标 2:液体制剂的制备 2.1 掌握溶液型和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2.2 掌握乳剂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程目标 3: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 3.1 掌握片剂制备的过程, 3.2 掌握片剂质量考察的方法 课程目标 4:微丸的制备 4.1 掌握微丸的制备方法 4.2 掌握微丸的质量评价 课程目标 5:软膏剂的制备 5.1 掌握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5.2 掌握软膏释放速度的评价方法 课程目标 6:栓剂的制备 6.1 掌握两种类型基质的栓剂的制备方法, 6.2 掌握置换价的计算方法, 课程目标 7:微囊的制备 7.1 掌握复凝聚法制备微囊
7.2掌握微囊的质量评价 课程目标8: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 8.1掌握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 8.3使用经典恒温法公式计算药物有效期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 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1.1 第一章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课程目标 (一) 1 1.2 第二章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二) 第三章液体型药剂的制备:溶液型、混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 2.1 悬型 选: 课程目标 2 2.2 第四章液体型药剂的制备:乳剂 3.1 第五章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7.2 掌握微囊的质量评价 课程目标 8:药物制剂稳定性实验 8.1 掌握滴定法测定药物含量 8.3 使用经典恒温法公式计算药物有效期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 课程目标 课程子目 标 对应课程内容 对应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1.1 第一章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一)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 选; 1.2 第二章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制备(二) 课程目标 2 2.1 第三章 液体型药剂的制备:溶液型、混 悬型 2.2 第四章 液体型药剂的制备:乳剂 3.1 第五章 阿司匹林片剂的制备
课程目标 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3 3.2 第六章阿司匹林片剂质量因素考察 技术: 4.1 课程目标 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制剂基本设 4 第七章微丸的制备 计能力 4.2 5.1 课程目标 5 第八章软音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实验 5.2 6.1 课程目标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 6 第九章栓剂的制备 选: 6.2 课程目标 7.1 7 第十章微囊的制备 7.2 8.1 课程目标 8 第十一章青霉素G钾盐稳定性实验 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技术: 8.2
课程目标 3 3.2 第六章 阿司匹林片剂质量因素考察 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技术; 课程目标 4 4.1 第七章 微丸的制备 具有一定的新药研发能力,包括药物制剂基本设 计能力 4.2 课程目标 5 5.1 第八章 软膏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实验 掌握药物制剂的制备技术、工艺优化与处方筛 选; 5.2 课程目标 6 6.1 第九章 栓剂的制备 6.2 课程目标 7 7.1 第十章 微囊的制备 7.2 课程目标 8 8.1 第十一章 青霉素 G 钾盐稳定性实验 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的建立与质量控制 技术; 8.2
(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面向专业为工科、师范、医学等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 照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面向其他尚未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 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三、教学内容 (具体描述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 第一章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一)固体分散体制备,标准曲线绘制,含量测定 1.教学目标 掌握共沉淀法及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2.教学重难点 在共沉淀物的制备过程中,溶剂的蒸发过程尽量快速进行。因为溶剂的蒸发速度是影响药物晶析与共沉淀均匀性的重要 因素。加快溶剂的蒸发,则药物的结品不易析出,可获得均匀性较好的共沉淀物。否则,易析出结晶,共沉淀物均匀性较 差,影响药物的溶出。在制备共沉淀物时,应该尽量避免湿气的引入,否则不易干燥,难以粉碎,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具备 旋转蒸发仪,建议将溶解与蒸发操作均用该仪器完成。 3.教学内容 通过共沉淀法和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制备对应的物理混合物。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熔融物)的制备。 4.教学方法 通过PPT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评价
(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通识教育课程含通识选修课程、新生研讨课程及公共基础课程,面向专业为工科、师范、医学等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 照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面向其他尚未有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 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三、教学内容 (具体描述各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验课程可按实验模块描述) 第一章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一)固体分散体制备,标准曲线绘制,含量测定 1.教学目标 掌握共沉淀法及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 2.教学重难点 在共沉淀物的制备过程中,溶剂的蒸发过程尽量快速进行。因为溶剂的蒸发速度是影响药物晶析与共沉淀均匀性的重要 因素。加快溶剂的蒸发,则药物的结晶不易析出,可获得均匀性较好的共沉淀物。否则,易析出结晶,共沉淀物均匀性较 差,影响药物的溶出。在制备共沉淀物时,应该尽量避免湿气的引入,否则不易干燥,难以粉碎,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具备 旋转蒸发仪,建议将溶解与蒸发操作均用该仪器完成。 3.教学内容 通过共沉淀法和熔融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制备对应的物理混合物。 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蛇床子素固体分散体(共熔融物)的制备。 4.教学方法 通过 PPT 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布置学生做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 5.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