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三11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讲评时要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论断,引发了人们对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关系的热议。有人认 为很难说清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异;有人认为两者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区别。显然,这些认识 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所谓“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现实世界中,人的主体形态多层次、 多样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并不存在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而 “普世价值”,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经历了从西方宗 教的普世主义,到西方神学家倡导的普世伦理,到而今代表西方强势话语、专指西方政治理 念和制度模式的演变过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坦言:“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 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 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 揭露“普世价值”的本来面目,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相反,承认共同 价值,才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规律。人类的深层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具有共性,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难免会碰到相同的问题,因而形成一些共同的 价值观念。正因如此,不同文明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念。所以,共同 价值的存在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把共同价值混同于“普世价值”,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倡导主体方面,我国 是前者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代表的是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为广泛 的爱好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世界民众:美国是后者的倡导者,代表的是 西方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条件方面,前者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文明的多样性 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后者则是打着西方人本主义的旗号,鼓吹的是西方文明中心 论。在战略目的方面,前者的提出,旨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谋求开放 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从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后者的提出,则意欲确立资本主义
- 1 - 2018—2019 学年高三 11 月月考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讲评时要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 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论断,引发了人们对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关系的热议。有人认 为很难说清两者究竟有什么差异;有人认为两者没有也不应该有任何区别。显然,这些认识 将两者混为一谈了。 所谓“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意义。现实世界中,人的主体形态多层次、 多样化,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并不存在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念。而 “普世价值”,是以西方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经历了从西方宗 教的普世主义,到西方神学家倡导的普世伦理,到而今代表西方强势话语、专指西方政治理 念和制度模式的演变过程。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坦言:“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 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作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 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 揭露“普世价值”的本来面目,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类共同价值的存在。相反,承认共同 价值,才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规律。人类的深层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具有共性, 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时难免会碰到相同的问题,因而形成一些共同的 价值观念。正因如此,不同文明在相互隔绝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念。所以,共同 价值的存在真实地反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 把共同价值混同于“普世价值”,没有认识到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倡导主体方面,我国 是前者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代表的是一大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为广泛 的爱好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世界民众;美国是后者的倡导者,代表的是 西方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在形成条件方面,前者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主张文明的多样性 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后者则是打着西方人本主义的旗号,鼓吹的是西方文明中心 论。在战略目的方面,前者的提出,旨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谋求开放 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从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后者的提出,则意欲确立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共同体,其目的绝非帮助其他国家走上康庄大道,而是为了颠覆不符合自 身意愿和利益的他国政权,以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和战略资源。 总之,共同价值反映的是不同个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性。它不是某个地域特殊价值 的人为提升,不能由任何人的主观设计而产生,只能在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各 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那种把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殊价值包装成“普世价值” 并强迫其他国家、民族人们遵行的企图和做法,最终会不得人心,也不能得逞。 (摘编自项久雨《莫把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混为 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论断,有人忽视了或无视其与“普 世价值”的差异 B.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的主体形态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所以并不存 在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论,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历经由普世主义、普世伦理 到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演化。 D.普世文明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在文化方面统治其 他社会和某些社会模式作辩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不同文明相互隔绝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念,是因为人类自身某些条件存在共性及所遇 客观情况可能相同 B.倡导共同价值的我国代表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民众:倡导普世价值的美国代 表西方的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C.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认为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世价值以西方文 明为中心,要同化世界文明。 D.共同价值的提出,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普世价值的提出,意欲颠覆他国政权,获 取战略利益和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近平主席有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论 断,明确了人类所追求的共同价值所指。 B.共同价值的存在,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的真实反映;承认而不是否定共 同价值的存在,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规律。 C.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在倡导主体、形成条件、战略目的方面存在本质区别,混淆或故意 混淆二者区别是因未看到普世价值的欺骗性。 D.共同价值反映的是不同个体、民族、国家的共性,它是在人类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在 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 2 - 生产方式下的价值共同体,其目的绝非帮助其他国家走上康庄大道,而是为了颠覆不符合自 身意愿和利益的他国政权,以获取巨大的战略利益和战略资源。 总之,共同价值反映的是不同个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性。它不是某个地域特殊价值 的人为提升,不能由任何人的主观设计而产生,只能在人类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各 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那种把以自我为中心的特殊价值包装成“普世价值” 并强迫其他国家、民族人们遵行的企图和做法,最终会不得人心,也不能得逞。 (摘编自项久雨《莫把共同价值与“普世价值”混为一 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关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论断,有人忽视了或无视其与“普 世价值”的差异。 B.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的主体形态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所以并不存 在超越时空、永恒不变的价值观。 C.普世价值鼓吹西方文明中心论,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历经由普世主义、普世伦理, 到专指西方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演化。 D.普世文明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在文化方面统治其 他社会和某些社会模式作辩护。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不同文明相互隔绝也会产生相似的价值观念,是因为人类自身某些条件存在共性及所遇 客观情况可能相同。 B.倡导共同价值的我国代表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和世界民众;倡导普世价值的美国代 表西方的少数资本主义国家。 C.共同价值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认为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普世价值以西方文 明为中心,要同化世界文明。 D.共同价值的提出,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普世价值的提出,意欲颠覆他国政权,获 取战略利益和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习近平主席有关“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的论 断,明确了人类所追求的共同价值所指。 B.共同价值的存在,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的真实反映;承认而不是否定共 同价值的存在,符合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和发展规律。 C.共同价值和普世价值在倡导主体、形成条件、战略目的方面存在本质区别,混淆或故意 混淆二者区别是因未看到普世价值的欺骗性。 D.共同价值反映的是不同个体、民族、国家的共性,它是在人类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在 各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花 旦
胡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味飘满 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 电话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 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摆满了一桌桌酒席,很高档。酒席旁,坐满了好多单位的人,大大小小,都有 头有脸 舞台很小,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 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花旦侧过脸,看一面屏风。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再之后,花旦 就听到了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一样的饺子,热腾腾出锅后,盛在盘子里,该多么晶 润如玉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神呢,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花旦的脸很俏,就像 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 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是酒精烧的,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花旦看 到局长的腿有点站不稳了,发飘。花旦也有点晕,酒气太浓,让她的嗓子也有些发飘。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是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花 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然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 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突然想起旧时的堂会。戏子 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 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局长 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花旦说我不会喝 酒。领导不信,领导说,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过,只好碰了 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交杯酒。花旦不从,局长说 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 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领导一把拉 住了花旦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 不扫领导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不 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夫的爱》,行 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
- 3 - 胡炎 花旦正在和女儿包饺子。花旦的饺子包得像兰花。花旦的丈夫在厨房里烧菜,香味飘满 了小小的斗室,这时,电话响了。 电话是叫花旦去演出的。 女儿怅怅的,丈夫怅怅的,花旦也怅怅的。 丈夫说,今晚是除夕呢。 花旦眼圈红了,说,等我回来接着过。 大厅里,摆满了一桌桌酒席,很高档。酒席旁,坐满了好多单位的人,大大小小,都有 头有脸。 舞台很小,酒席很近。文化局长对演员说,都卖力点,拿绝活出来,要让各路神仙高兴。 局长说话时,有意无意地瞟着花旦。花旦侧过脸,看一面屏风。 演出开始了。先是一个相声,拜大年,颂政绩。花旦听到了台下的掌声。再之后,花旦 就听到了猜拳声、嬉笑声。 花旦想女儿,想丈夫,想那些兰花一样的饺子,热腾腾出锅后,盛在盘子里,该多么晶 润如玉…… 导演说,快快,还愣什么神呢,该你了。 花旦如梦方醒,哦了声,恍恍惚惚走上前台。 掌声四起,像油锅里沸出的声音。花旦看到了一双双眼睛,很亮。花旦的脸很俏,就像 一杆杆火柴,会把人的眼睛点燃。花旦静静气,唱她的传统段子。花旦看到文化局长在给人 敬酒,局长的脸从来没有这么灿烂,那是酒精烧的,笑容像菊花一样开得层层叠叠。花旦看 到局长的腿有点站不稳了,发飘。花旦也有点晕,酒气太浓,让她的嗓子也有些发飘。 花旦唱完了,就想谢幕,但是下不了台。再来一段。台下的人喊,甚至有人吹口哨。花 旦没想到,这些平常很严肃的脸,竟然会吹出如此嘹亮的口哨。那口哨像一枚薄薄的刀片, 在花旦的皮肤上轻轻地划了一下。 花旦调整了一下气息,又唱了一段。她听到了叫好声。花旦突然想起旧时的堂会。戏子 们唱得煽情,演得风骚,那样可以多得赏银。但她不是,她是在工作。她就想着工作结束, 赶快回到丈夫和女儿身边,吃着饺子,过一个暖融融的除夕。 花旦又唱完了。花旦无论如何要谢幕了。局长冲她招招手,她不明所以,过去了。局长 要她给几个领导敬酒。花旦没拒绝,端起酒杯给领导敬酒。领导要和她碰,花旦说我不会喝 酒。领导不信,领导说,哪有红演员不会喝酒的,不给面子不是?花旦拗不过,只好碰了一 杯,腹中便热辣起来,像烧了一锅开水。领导还不依,非要喝个交杯酒。花旦不从,局长说 不就是做个戏嘛,领导看得起你,明年你的政协委员,还不是一句话的事。花旦愣了愣,坚 决地摇摇头。场面就有些尴尬。局长打圆场,算了算了,别难为我们的花旦了。领导一把拉 住了花旦的手,说走,咱们一起唱个《夫妻双双把家还》。花旦的脸白了,花旦说我不舒服, 不扫领导的兴了,你们玩好。说着,就想抽身。领导显然是多喝了几杯,很有些不达目的不 罢休的劲头,说,今天我非要和你唱一段不可。老的不行,就来现代的,《纤夫的爱》,行 不?花旦捂着胃,用力把手抽出来,什么也没说,大步离开了酒场。局长说你给我回来。花
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导摔了一个酒杯,说,呸,不识抬 举! 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团长的 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花旦说这么重的话,我承受不 了。团长说你把局长的面子捋了,我这个团长的位子怕也坐不稳了。花旦说,我不就是个小 小的花旦吗?团长说你还当你是个什么人物。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 脸青了,一句话也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傻了。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 不住。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是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很会说话。没过一年就红 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一块,站在野外的土 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花旦一家人包饺子、烧菜准备过除夕,表现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引出 下文的演出、敬酒场景,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领导非要和花旦碰杯喝酒,要喝交杯酒,非要和花旦一起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甚至 唱《纤夫的爱》,主要表现了领导的轻浮。 C.剧团的团长来到花旦的家,责备花旦说一个人坏了一盘棋,而且他不依不饶,原因是怕 因局长的面子被捋而使自己团长的位子不保。 D.花旦辞职成立了一个戏班子,演出很红火;团里新来的年轻漂亮的小花旦,很快就红了 两个人不同的做法表现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5.小说在刻画花且时,突出她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6.画线部分的心理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 4 - 旦没有回头。局长给领导赔笑,这女人是不好意思了。领导摔了一个酒杯,说,呸,不识抬 举! 花旦和丈夫、女儿吃起了饺子。饺子的味道很好。饺子吃完,剧团的团长来了。团长的 脸色很不好看。团长说你怎么能这样,你一个人坏了一盘棋。花旦说这么重的话,我承受不 了。团长说你把局长的面子捋了,我这个团长的位子怕也坐不稳了。花旦说,我不就是个小 小的花旦吗?团长说你还当你是个什么人物。咱就是个戏子,能捧红你,也能压死你。花旦 脸青了,一句话也没说。团长咬着牙说,过完年再说,这事儿到不了底!话落,拂袖而去。 年后,花旦递了一份辞呈。团长傻了。团长的气一下泄完了,转过头来留花旦,到底留 不住。花旦成立了个业余戏班子,农村厂矿串着演,竟也很红火。 团里又来了个小花旦,是戏校毕业的,年轻漂亮,戏功不错,很会说话。没过一年就红 了。据说在领导那里说话很有分量。花旦听了,浅笑一下,仍和姐妹们一块,站在野外的土 戏台上,唱得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开头写花旦一家人包饺子、烧菜准备过除夕,表现出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引出 下文的演出、敬酒场景,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B.领导非要和花旦碰杯喝酒,要喝交杯酒,非要和花旦一起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甚至 唱《纤夫的爱》,主要表现了领导的轻浮。 C.剧团的团长来到花旦的家,责备花旦说一个人坏了一盘棋,而且他不依不饶,原因是怕 因局长的面子被捋而使自己团长的位子不保。 D.花旦辞职成立了一个戏班子,演出很红火;团里新来的年轻漂亮的小花旦,很快就红了。 两个人不同的做法表现出不同的人生追求。 5.小说在刻画花旦时,突出她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6.画线部分的心理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 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 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 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 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 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年成立的中国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 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 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 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 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 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 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18.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 的占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28.45%。缺乏 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48.35%的教师认为 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 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 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 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査报告(节选)》,有删改)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 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 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 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 协会对全省35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 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 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 调査,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 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査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 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 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
- 5 - 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通过有关课程和活动开展书 法教育。书法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乃至世俗生活中都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电脑、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交流方式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 变化,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有所削弱,书法教育的状况堪忧。首先,中小学学生书写不 规范、不工整、不美观,字迹潦草;其次,“双姿”不规范的比例很大,坐姿和握笔姿势不 正确;再次,学生普遍缺乏写好字的心态和习惯,多数不在意字写得不好;最后,“提笔忘 字”现象日益严重。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提出,1988 年成立的中国 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积累了丰富的书法教育的经验,各地应借着“书法 进课堂”的东风,扩大书法特色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 (《中国教育报》, 有删改) 材料二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强书法教师队伍建 设。要逐步形成以语文教师为主体、专兼职相结合的书法教师队伍。”目前,广东省中小学 书法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何呢?现有的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需要?为 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面向广东省中小学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接受 问卷调查教师所在的学校中,配备有专职书法教师的占 18.77%,由语文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 的占 27.18%,由美术老师兼任书法教师的占 25.6%,没有配备书法教师的占 28.45%。缺乏 能胜任书法课教学的教师这一现实也在另一项统计结果中反映出来,高达 48.35%的教师认为 目前学校开展书法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可胜任的书法教师”。要解决书法教育师资队伍 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还要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校聘请有书 法专长的校外人员(尤其是当地少年宫和文化站的书法教师),经过适当的教学培训后担任 学校书法教师。 (冯善亮,周凤甫《广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节选)》,有删改) 材料三 当前教育部稳步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成绩显著。近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关 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对“识文断字”基本功提出新的要求,总体目标 是打造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示范标杆,培养学生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但在 继续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落实中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据江西省硬笔书法家 协会对全省 35 所中小学抽样调查显示,86%的学校因没有书法师资、教材等问题,开设的书 法课走过场,形同虚设。如何把书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理 事卢中南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他建议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开设书法课的情况全面 调查,建立相应的督导机制,提高书法的地位,将书法作为推进中小学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建立书法评价机制,并明确列入教育督导和评价中;重视并定期检查书法教学实施情况。成 立专业的书法教育监管小组,每学期、学年到校巡管,检查开课的真实情况,重在监督落实。 对书法获得成果的奖励制度要等同于其他考试科目。要设立书法教师资格证,有明确的书法 专职教师的“入职名额编制”,使书法教师专职化。除提高书法教师地位、保证书法教师专 职教书法外,必须对全体教师进行汉字书写培训,尤其是语文教师。尽快制订师范生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