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A教案 书一幸电塔模型和电感定体 射一章皂离型尾定襣 敕学基本要求 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用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 其中的过程。因为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构成的,因而整个电路的表现如何既要看元件的 连接方式,又要看每个元件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电路中各电流、电压要受两种基本规 律的约束,即: (1)电路元件性质的约束。也称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VCR),它仅与元件性质 有关,与元件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无关。 (2)电路连接方式的约束。也称拓扑约束,它仅与元件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有关, 与元件性质无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是概括这种约束关 系的基本定律。 本章学习的内容有: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 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的数学模型及特性,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受控源的概 念及分类,结点、支路、回路的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内容是所有章节的基础,学习时要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预习知识: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本章的重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是本章学习 的重点。 难点: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电路 器件的联系和差别。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的联系和差别: S1一1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实际电路 实际电路是由电器设备组成(如电动机、变压器、 晶体管、电容等等),为完成某种预期的目的而设计、 连接和安装形成电流通路。 1.电路的组成 图1是最简单的一种实际照明电路。它由三部分 组成: 第1页 共17页
电路 A 教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 1 页 共 17 页 教学基本要求 电路理论主要研究电路中发生的电磁现象,用电流、电压和功率等物理量来描述 其中的过程。因为电路是由电路元件构成的,因而整个电路的表现如何既要看元件的 连接方式,又要看每个元件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电路中各电流、电压要受两种基本规 律的约束,即: (1)电路元件性质的约束。也称电路元件的伏安关系(VCR),它仅与元件性质 有关,与元件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无关。 (2)电路连接方式的约束。也称拓扑约束,它仅与元件在电路中连接方式有关, 与元件性质无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是概括这种约束关 系的基本定律。 本章学习的内容有: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 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的数学模型及特性,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及特点,受控源的概 念及分类,结点、支路、回路的概念和基尔霍夫定律。 本章内容是所有章节的基础,学习时要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预习知识:物理学中的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本章的重点: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路元件特性和基尔霍夫定律是本章学习 的重点。 难点: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联系和差别。理想电路元件与实际电路 器件的联系和差别。独立电源与受控电源的联系和差别。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一、实际电路 实际电路是由电器设备组成(如电动机、变压器、 晶体管、电容等等),为完成某种预期的目的而设计、 连接和安装形成电流通路。 1. 电路的组成 图 1 是最简单的一种实际照明电路。它由三部分 组成:
电路A教案 弟一幸电塔棋型和电塔定体 (1)提供电能的能源(图中为干电池),简称电源或激励源或输入,电源把其 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2)用电设备(图中为灯泡),简称负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连接导线,导线提供电流通路。 电路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这三个组成部分。 2.电路的功能: (1)进行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电路)。 (2)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如电话道路和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协、检波等 等)。 (3)测量电路(如万用表电路)。 (4)贮存信息(计算机存放数据、程序电路)。 尽管实际电路的外貌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设计方法各不相同,但遵循同一理论基 础,即电路理论。 所谓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及元件性质的情况下,找出输入(激励)与输 出(响应)之间的关系,即己知输入求输出或己知输出求输入。 二、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是由电气元件相互连接而成,其特点是具有供作电气连接的外伸端点和 通电以后内部会出现这种或那种的电磁过程。 在研究电路理论时,采用把实际电路抽象为理想化的模型,用对理想化模型的分 析代替对实际电路的分析,并称实际电路的理想化模型为电路模型简称电路,因此在 电路理论中,实际电路和电路在概念上是有差异的,不可混为一谈。 1.电路模型足以反映实际电路中电工设备和器件(实际部件)的电磁性能的 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 2.理想电路元件抽掉了实际部件的外形、尺寸等差异性,反映其电磁性能共 性的电路模型的最小单元。 电路中应用的实际电气元件种类很多,每一种元件都有其特性,它们的特性与电 路中所发生的电磁现象和过程有关。发生在实际电路器件中的电磁现象按性质可分 为: 消耗电能:供给电能:储存电场能量:储存磁场能量。 但是任何一个实际元件的电磁性能是多方面的,即同时存在几种电磁现象,因而 第2页 共17页
电路 A 教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 2 页 共 17 页 (1)提供电能的能源(图中为干电池),简称电源或激励源或输入,电源把其 它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 (2)用电设备(图中为灯泡),简称负载,负载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连接导线,导线提供电流通路。 电路中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任何实际电路都不可缺少这三个组成部分。 2. 电路的功能: (1)进行能量的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电路)。 (2)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如电话道路和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协、检波等 等)。 (3)测量电路(如万用表电路)。 (4)贮存信息(计算机存放数据、程序电路)。 尽管实际电路的外貌结构、具体功能以及设计方法各不相同,但遵循同一理论基 础,即电路理论。 所谓电路分析就是在已知电路结构及元件性质的情况下,找出输入(激励)与输 出(响应)之间的关系,即已知输入求输出或已知输出求输入。 二、电路模型 实际电路是由电气元件相互连接而成,其特点是具有供作电气连接的外伸端点和 通电以后内部会出现这种或那种的电磁过程。 在研究电路理论时,采用把实际电路抽象为理想化的模型,用对理想化模型的分 析代替对实际电路的分析,并称实际电路的理想化模型为电路模型简称电路,因此在 电路理论中,实际电路和电路在概念上是有差异的,不可混为一谈。 1. 电路模型 足以反映实际电路中电工设备和器件(实际部件)的电磁性能的 理想电路元件或它们的组合。 2. 理想电路元件 抽掉了实际部件的外形、尺寸等差异性,反映其电磁性能共 性的电路模型的最小单元。 电路中应用的实际电气元件种类很多,每一种元件都有其特性,它们的特性与电 路中所发生的电磁现象和过程有关。发生在实际电路器件中的电磁现象按性质可分 为: 消耗电能;供给电能;储存电场能量;储存磁场能量。 但是任何一个实际元件的电磁性能是多方面的,即同时存在几种电磁现象,因而
电路A教金 帮一章电落模型和电感定律 使分析电路问题复杂化。为了便于分析和数学描述,在研究某些器件时,往往只考虑 起主要作用的电磁现象,忽略次要性质。假定这些现象可以分别研究。将每一种性质 的电磁现象用一理想电路元件来表征,有如下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1)电阻一反映消耗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 →1R 能量的过程(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 (2)电容一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 的特征。 (3)电感一反映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 的特征。 →in (4)电源元件一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3.需要注意的是: (1)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 示。 (2)一个实际元件可以用一个或几个理想元件来代替。 (3)同一实际电路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如在直流情况下,一个线圈的模型可以是一个电 阻元件: 在较低频率下,就要用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 联组合模拟。 在较高频率下,还应计及导体表面的电荷作用, 即电容效应,所以其模型还需要包含电容元件。 4.电路元件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若元件的参数与电压电流无关称为线性元件, 否则成为非线性元件。本书主要讨论线性集总参数电路。 5.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恒定电流电路或直流电 路,否则称为交流电流电路或交流电路。在直流电路中,与电路联系着的磁场和电场 都不随时间变化,因而不必考虑电磁感应现象和与变化电场有关的物理现象,这样对 电路分析就比较容易,且能够突出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因此将从直流电路开始进行 分析。分析电路之前首先要讨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 第3页 共17页
电路 A 教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 3 页 共 17 页 使分析电路问题复杂化。为了便于分析和数学描述,在研究某些器件时,往往只考虑 起主要作用的电磁现象,忽略次要性质。假定这些现象可以分别研究。将每一种性质 的电磁现象用一理想电路元件来表征,有如下几种基本的理想电路元件: (1)电阻-反映消耗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 能量的过程(如电阻器、灯泡、电炉等)。 (2)电容-反映产生电场、储存电场能量 的特征。 (3)电感-反映产生磁场、储存磁场能量 的特征。 (4)电源元件-表示各种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成电能的元件。 3. 需要注意的是: (1)具有相同的主要电磁性能的实际电路部件,在一定条件下可用同一模型表 示。 (2)一个实际元件可以用一个或几个理想元件来代替。 (3)同一实际电路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其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如在直流情况下,一个线圈的模型可以是一个电 阻元件; 在较低频率下,就要用电阻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 联组合模拟。 在较高频率下,还应计及导体表面的电荷作用, 即电容效应,所以其模型还需要包含电容元件。 4. 电路元件分线性和非线性两种。若元件的参数与电压电流无关称为线性元件, 否则成为非线性元件。本书主要讨论线性集总参数电路。 5. 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路,称为恒定电流电路或直流电 路,否则称为交流电流电路或交流电路。在直流电路中,与电路联系着的磁场和电场 都不随时间变化,因而不必考虑电磁感应现象和与变化电场有关的物理现象,这样对 电路分析就比较容易,且能够突出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因此将从直流电路开始进行 分析。分析电路之前首先要讨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
电路A教案 书一幸电塔棋型和电塔定体 $1一2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理论中涉及的物理量主要有电流人、电压八、电荷Q、磁通①、电功率P和 电磁能量W。在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一、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电流的定义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2.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用表达式表示为: △dt 单位:kA、A、mA、uA。1kA=103A1mA=10-3A1μA=10-6A。 3.电流的方向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4.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在导体或电路元件中的实际方向只有两种可能。当有正 电荷的净流量从A端流入B端流出时,则电流的方向从A指向B。在简单直流电路 中,各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容易判定,但在复杂电路中,电流方向往往难以直接标出,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方向。这样便引用 参考方向的概念。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用双下标表示:如iAB,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指向B。 i>参考方向 B→参考方向 B A B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i+参考方向 i◆一参考方向 A一实际方向B A一实际方向B i>0 i<0 需要指出的是: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流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值的 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当电流为正,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同,电流为负时,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第4页 共17页
电路 A 教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 4 页 共 17 页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路理论中涉及的物理量主要有电流 I、电压 U、电荷 Q、磁通 Φ、电功率 P 和 电磁能量 W。在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一、电流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电流的定义 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2. 电流强度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用表达式表示为: 单位:kA、A、mA、μA 。1kA=103A 1mA=10-3A 1μA=10-6A。 3. 电流的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4. 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在导体或电路元件中的实际方向只有两种可能。当有正 电荷的净流量从 A 端流入 B 端流出时,则电流的方向从 A 指向 B。在简单直流电路 中,各元件电流的实际方向容易判定,但在复杂电路中,电流方向往往难以直接标出,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不断变化,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方向。这样便引用 参考方向的概念。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用双下标表示:如 i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 A 指向 B。 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的关系: i>0 i<0 需要指出的是: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指定参考方向的用意是把电流看成代数量。在指定的电流参考方向下,电流值的 正和负就可以反映出电流的实际方向。当电流为正,表示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 相同,电流为负时,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
电路A教案 帮一章电落模型和电路定律 在分析电路时,只有标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依此为准进行计算,最后从答案的 正负确定实际方向。显然在没有规定参考方向的情况下,电流的正负毫无意义。 二、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荷在电路中流动,必然有能量交换发生,电荷在电路的某处(电源)获得电能, 而在另一处(电阻元件)失去电能,因此在电路中存在着能量的流动。电源可以提供 能量,有能量流出,电阻元件吸收能量,有能量流入。 电荷依靠什么在电路中流动?这是电场力作功的结果。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作 功的能力,引入电压这个物理量。 L.电压的定义单位正电荷q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或U=严 (直流) 2.电压的单位:kV、V、mV、μV。 1kV=103V 1mV=103V1μV=10-6V 3.电位的定义单位正电荷g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参考点(=0)时电场力做功 的大小。 在电场中有了电位的概念,则A、B两点间的电压,可用电位差来表示: “=P4一PB·如果正电荷由A点移到B点获得能量,则A点电位低即为“一”,B点 电位高即为十”。正电荷在电路中电能的得与失,体现为电位的升高和降低,即电位 升和电位降。 需要指出的是: (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 (2)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 (3)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 压保持不变。 4.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5.电压的参考方向在电路分析中任意假定的电位降低的方向 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 (1)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第5页 共17页
电路 A 教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 5 页 共 17 页 在分析电路时,只有标出电流的参考方向,并依此为准进行计算,最后从答案的 正负确定实际方向。显然在没有规定参考方向的情况下,电流的正负毫无意义。 二、电压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荷在电路中流动,必然有能量交换发生,电荷在电路的某处(电源)获得电能, 而在另一处(电阻元件)失去电能,因此在电路中存在着能量的流动。电源可以提供 能量,有能量流出,电阻元件吸收能量,有能量流入。 电荷依靠什么在电路中流动?这是电场力作功的结果。为了衡量电场力对电荷作 功的能力,引入电压这个物理量。 1. 电压的定义 单位正电荷 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 的大小。用公式表示: dq dw u = 或 Q W U = (直流) 2. 电压的单位:kV、V、mV、μV。 1kV=103V 1mV=10-3V 1μV=10-6V 3. 电位的定义 单位正电荷 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参考点(φ=0)时电场力做功 的大小。 在电场中有了电位的概念,则 A、B 两点间的电压,可用电位差来表示: uAB = A − B 。如果正电荷由 A 点移到 B 点获得能量,则 A 点电位低即为“-”,B 点 电位高即为“+”。正电荷在电路中电能的得与失,体现为电位的升高和降低,即电位 升和电位降。 需要指出的是: (1)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 (2)参考点一经选定,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是唯一的; (3)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 压保持不变。 4. 电压的实际方向 规定为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 5. 电压的参考方向 在电路分析中任意假定的电位降低的方向 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 (1)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