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18 工业药剂学 3.1者体半简介 第三章散剂、颗粒剂 3.2散剂 33颗粒剂 与胶囊剂 3.4胶囊剂 王萌 3.1粉体学剪介 31粉体学菊介 粉体:无数个细小体拉子组成的集合体, 体学 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 粒径≤100m一粉未,粒径>100m一颗粒。 研究差体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来、粉粒原粒都属于粉体学范副 园体剂型制备过程中粉体粒子的粒轻。形态、比表积和多 单个粒子国一级粒子 面状态不同,影响原料在生 过程及各种剂型的成型。还影响药 物的拉定性,径放及效 聚结粒子国二级拉了 [31粉体季简介 粒径与鞋度分布 粉体拉子的性质 粒径的表示方法: 1、拉轻与拉度分出 2。教子形本 1、几何学粒径 3、粒子的比表面积 2、球相当径 4、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6、粉体的流动性与左填性 3、饰分径 6、登体的吸湿件与泡湿性 7、粉体的压蜜性、明性与瑟整性 1
2019/3/18 1 工业药剂学 第三章 散剂、颗粒剂 与胶囊剂 王萌 目录 3.1 粉体学简介 3.2 散剂 3.3 颗粒剂 3.4 胶囊剂 3.1 粉体学简介 粉体:无数个细小固体粒子组成的集合体。 粒子:粉体运动的最小单元。 粒径≤100μm—粉末,粒径>100μm—颗粒。 单个粒子叫一级粒子 聚结粒子叫二级粒子 3.1 粉体学简介 粉体学—— 研究粉体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粉末、粉粒或颗粒都属于粉体学范畴。 固体剂型制备过程中粉体粒子的粒径、形态、比表面积和表 面状态不同,影响原料在生产中的粉碎、过筛、混合、结晶、 沉降、过滤、干燥等工艺过程及各种剂型的成型,还影响药 物的稳定性、释放及疗效。 3.1 粉体学简介 粉体粒子的性质 1、粒径与粒度分布 2、粒子形态 3、粒子的比表面积 4、粉体的密度与空隙率 5、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6、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7、粉体的压缩性、黏附性与凝聚性 粒径与粒度分布 粒径的表示方法: 1、几何学粒径 2、球相当径 3、筛分径
2019/3/18 [粒与粒分布 粒径与柱分布 1、几何学粒径 三轴径 一定方向接线径D ©7 几何学粒于径 定方向径 定方向等分径D 合B90 定方向最大径D, 1各种直径的表示方 投影面积圆相当经心, 「粒轻与粒度分有 粒轻与粒度分布 久、球相当径 3、能分径 又称细尚过相当径.当子通过粗饰网且被载留在细饰 等体积球相当径 网时,粗细孔的直径的术创平均监称为分径d >等表面积球相当径 等比表面积相当径 算术平均径:d=(ab 几何平均径:d-b >沉降速相当径 粒与粒度分布 粗径与粒废分布 粒度分布 平均粒径 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是指由不同粒径组成的粒子 一频率分布:表示某一粒径 群的平均粒径。 或某一粒径范田内的粒子在 中位径是最常用的平均径 全部粒子中所占的比例。 4 也叫中值径,在累积分布 紫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力 紫积丝正好为50%所对应的 于装一粒径的粒子在全部刺 子轻,常用D0表示。 子中所古的比例。 2
2019/3/18 2 粒径与粒度分布 1、几何学粒径 几何学粒子径 三轴径 定方向径 投影面积圆相当经DH 定方向接线径DF 定方向等分径DM 定方向最大径DK 粒径与粒度分布 图 4-1 各种直径的表示方法 (a)三轴径 (b)定方向接线径DF(c)定方向最大径 DK, (d)定方向等分径DM (e)投影面积圆相当径DK 粒径与粒度分布 2、球相当径 等体积球相当径 等表面积球相当径 等比表面积相当径 沉降速率相当径 粒径与粒度分布 3、筛分径 又称细孔通过相当径。当粒子通过粗筛网且被截留在细筛 网时,粗细筛孔的直径的算术或几何平均值称为筛分径, d。 算术平均径: d = (a+b)/2 几何平均径: d =√ab (a—粒子通过的粗筛网直径;b—粒子被截留的细筛网直 径) 粒径与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 反映粒子大小的均匀程度。 频率分布:表示某一粒径 或某一粒径范围内的粒子在 全部粒子中所占的比例。 累积分布:表示小于或大 于某一粒径的粒子在全部粒 子中所占的比例。 粒径与粒度分布 平均粒径 是指由不同粒径组成的粒子 群的平均粒径。 中位径是最常用的平均径, 也叫中值径,在累积分布中 累积值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 子径,常用D50表示
2019/3/18 粒轻与粒康分布 [粉休定 者体的密度 教径的测定方法与话用范围 不含外空 表示方法 测定方法 粒径)定方法拉径m ()真密度:A=W 光学撒黄0,500 库尔特计数法160 (3)堆密度:A=W八 0.01-10 粉体的流动性与克填性 粉体的流功性与亮填性 粉体的流动性 上条止角。 的因素:子形状、大小 表而状态、密 当能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 同时受到重力 和子 摩 力达到平衡时,粒子处 粉体的流动性是园体制剂制备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性质 此时 而与 的夹 ,对颗粒剂、散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整异以及正盆的 粉体流 竖作影响根大。 动性好:30 流动性较好:>40流动性 用休止角、波出速速和压地度来衔量。 金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携性 粉体的洗动性与充携性 2、流出速率 者体流动性影响因武及改普方法: 校子何黏着力、摩指力、范德华力、静电力等, 1、增大粒子大不 2、善子形态及表而和度,球形粒子 计算压缩度C 水分增加粒子间若力 压缩度20%流动性较好,压缩度>40%时流动性极差。 3
2019/3/18 3 粒径与粒度分布 粒径的测定方法与适用范围 测定方法 粒径(μm) 测定方法 粒径(μm) 光学显微镜 0.5~500 电子显微镜 0.001~10 筛分法 40~ 离心沉降法 0.01~10 库尔特计数法 1~600 重力沉降法 1~100 气体吸附法 0.001~10 粉体密度 粉体的密度 表示方法 (1) 真密度: ρt =W/Vt (2) 粒密度:ρg=W/Vg (3) 堆密度:ρb=W/V ρt ≥ ρg >ρb 不含内、外空 隙体积Vt 包括开孔及闭孔体 积(有效颗粒密度) Vg。 粉体所占容器 的体积V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粉体的流动性 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粒子形状、大小、表面状态、密 度、空隙率、颗粒间内摩擦力、黏附力等 粉体的流动性是固体制剂制备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性质 ,对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制剂的重量差异以及正常的 操作影响很大。 用休止角、流出速率和压缩度来衡量。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1、休止角: 当粒子在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上滑动时,同时受到重力 和粒子间摩擦力的作用,当这些力达到平衡时,粒子处于 静止状态,此时粉体堆积层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休止角越小,摩擦力越小,流动性越好。θ≤30o,粉体流 动性好; 30o<θ≤40o流动性较好; θ> 40o流动性差。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2、流出速率 单位时间内粉体通过一定孔径流出的量。 3、压缩度 将一定量的粉体在没有任何振动的情况下装入量筒后测量 最初松体积,计算最松密度ρo,采用轻巧法使粉体处于紧 密状态,测量最终体积,计算最紧密度ρf,计算压缩度C : 压缩度<20%流动性较好; 压缩度>40%时流动性极差。 C % f f 100 0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粉体流动性影响因素及改善方法: 粒子间黏着力、摩擦力、范德华力、静电力等。 1、增大粒子大小。 2、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 。球形粒子。 3、控制粒子湿度。水分增加粒子间黏着力。 4、加入适当助流剂。加入0.5%~2%滑石粉、微粉硅胶等 助流剂可大大改善粉体的流动性。但过多使用反而增加阻 力
2019/3/18 [粉体的流功性与充蝶性 粉体的暖性与涧性 粉体的充填性: 吸漫性 充填性是粉体集合体的基本性质,在片剂、胶囊制的填 圆体表面吸阴水分的现象 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松密度与空望率反映粉体充填状 结、洞湿。液化等,甚至 影响粉体充填性的因素 1、袋效应。 近壁的颗粒疏松。 阿来志 P-Pu 颗拉圆形度降低,空隙增大:租陆 浆势务做泵分定空气中,所合 4、度大小。在一定范内,径越小,空率越大 物料 粉体的减湿性与涧湿性 粉体的暖湿性与洞湿性 淘海性 水靠性药妆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平不吸湿,面 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逐性急制增加,一般把这 指体界面由气界面变为调液界面的我象」 个吸湿量开始急则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对片剂、颗粒剂等体制剂的解性、溶解性等具有原题 (CR出·水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吸湿性更强, 意义 用休的狗跟件用接时角表示。 CRHB一CRH-CRHa,与各成分的量无关, =,完全润混:=18即完全不润混:0-9,可以润 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而缓发生 湿:90180,不洞湿.4 粉体的压缩性、粘附性与瓶承性 粉体的压嫡性、粘册性与兼秉性 压表示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 度形性表示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能为。厂压集形性 整附性:指不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粒子与器壁间 围体物料氏姿度形机: 的用。 1.压缩后粒子间距离很近。产生粒子间吸引力 展素性(增性) 指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小,如粉体粒子 2粒子在受压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使粒子间接触面积增大 3粒子受压破醉面产生的新生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白由能 范德华力与静电力 4粒子在受压变形而相互帐合产生机械结合力 面在在水分形 液体桥或由于水 5物料在受压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而产生热。使培点较低的 分发面产生固体杯发挥作用 物料帮分熔融,解除压力后重新化在粒子何形成因体切 解决方法:增大粒径感加人助溢。 水溶性成份在拉子的接触点处析出结晶形成周体 4
2019/3/18 4 粉体的流动性与充填性 粉体的充填性: 充填性是粉体集合体的基本性质,在片剂、 胶囊剂的填 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松密度与空隙率反映粉体充填状 态。 影响粉体充填性的因素: 1、壁效应。靠近壁的颗粒疏松。 2、物料的含水量。 3、粉体颗粒形状。颗粒圆形度降低,空隙率增大;粗糙 度越高,空隙率越大。 4、粒度大小。在一定范围内,粒径越小,空隙率越大。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吸湿性 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 危害:可使粉末流动性下降、固结、润湿、液化等,甚至 促进化学反应而降低药物稳定性。 p=pw时吸湿与干燥达动态平衡, 此时水分称平衡水分。 物料长期放置一定空气中,所含 水分为平衡水分。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水溶性药物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几乎不吸湿,而 当相对湿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吸湿性急剧增加,一般把这 个吸湿量开始急剧增加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 (CRH) 。 水 溶 性 物 质 的 混 合 物 吸 湿 性 更 强 , CRHAB=CRHA·CRHB,与各成分的量无关。 水不溶性药物的吸湿性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而缓慢发生 变化,没有临界点,具有加和性。 粉体的吸湿性与润湿性 润湿性 指固体界面由固-气界面变为固-液界面的现象。 对片剂、颗粒剂等固体制剂的崩解性、溶解性等具有重要 意义。 固体的润湿性用接触角θ表示。 θ=0º,完全润湿;θ=180º,完全不润湿;θ=0-90º,可以润 湿;θ=90-180º,不润湿。 粉体的压缩性、黏附性与凝聚性 压缩性表示粉体在压力下体积减少的能力。 成形性表示物料紧密结合成一定形状的能力。 固体物料压缩成形机制: 1. 压缩后粒子间距离很近,产生粒子间吸引力 2.粒子在受压时产生的塑性变形使粒子间接触面积增大 3.粒子受压破碎而产生的新生表面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 4.粒子在受压变形而相互嵌合产生机械结合力 5.物料在受压过程中由于摩擦力而产生热,使熔点较低的 物料部分熔融,解除压力后重新固化在粒子间形成固体桥 6.水溶性成份在粒子的接触点处析出结晶而形成固体桥 压缩成形性 粉体的压缩性、黏附性与凝聚性 黏附性:指不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粒子与器壁间 的黏附。 凝聚性(黏着性):指同分子间产生的引力,如粉体粒子 之间发生黏附而形成聚集体。 产生黏附性和凝聚性的原因: 1、干燥状态下:主要是范德华力与静电力; 2、润湿状态下:粒子表面存在水分形成液体桥或由于水 分蒸发而产生固体桥发挥作用。 解决方法:增大粒径或加入助流剂
2019/3/18 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在 [32剂 散剂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始症、均混金制成的干燥贽水状数 ↓ 根据用途与应用方法,分为内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内服 最剂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为最细粉。 可进一步加工制成颗拉剂、胶童剂、片剂、粉雾剂、软膏 剂、混悬剂等。 32散剂 32散剂 数剂的特点: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迅速吸收,起效 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着球一蜂一爆价一分一一黄 ③剂量易于控制,便于要幼儿和老人服用: ④制备工艺简单,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朝惫性强。型光。热、混不稳定,易打发药物不易制成散 322表荆的制备 32.2教剂的制备 1、粉碎 意义: 是将大块物料借吻机械力破辞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 ①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周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为制剂提供所需粒径的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物科 有利制剂成分湿合均匀 粉碎方法:(1)闭塞粉醉与自由粉碎: ③有利于提高固体 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休中的分 (2)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敬度,提高制剂的质量与药效 (3)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 ④有利于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4)低温粉碎: (5)混合粉碎
2019/3/18 5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3.2 散剂 散剂 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 剂。 根据用途与应用方法,分为内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内服 散剂为细粉,儿科及外用散剂为最细粉。 可进一步加工制成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粉雾剂、软膏 剂、混悬剂等。 3.2 散剂 散剂的特点: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迅速吸收,起效 快; 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③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和老人服用; ④制备工艺简单,储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刺激性强,遇光、热、湿不稳定,易挥发药物不易制成散 剂。 3.2 散剂 散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药物 辅料 粉碎 过筛 混合 分剂量 质量检查 包装 散剂 3.2.2 散剂的制备 1、粉碎 定义:是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 粉末的操作过程。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比表面积,为制剂提供所需粒径的 物料。 粉碎方法:(1)闭塞粉碎与自由粉碎; (2)开路粉碎与循环粉碎; (3)干法粉碎与湿法粉碎; (4)低温粉碎; (5)混合粉碎。 意义: ①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固体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可以 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②有利于制剂各成分混合均匀; ③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 散度,提高制剂的质量与药效; ④有利于天然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3.2.2 散剂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