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君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 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 (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 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 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 君) 此五位天神,盖源于古之“五帝”传说。战国成书的 《周礼·天官·大宰》云:“祀五帝”。唐贾公彦疏云:“五帝 者,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弩,中央黄帝含枢纽,西 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贾疏实据两汉纬书,《河 图》云:“东方青帝灵威仰,木帝也;南方赤帝赤熛怒,火帝 也:中央黄帝含枢纽,土帝也;西方白帝白招拒,金帝也;北 方黑帝叶光纪,水帝也”。②《诗含神雾》等有类似记载。由此 可见经学家以纬解经之真面。 道教出现后,对纬书之五帝略加修饰而成五方五老。南 朝宋前所出之《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卷上云:“东 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姓阎讳开明,字灵威仰。头 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 官将九十万人。……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
五 老 君 五 老 君 是 早 期 道 教 尊 奉 的 五 位 天 神 : 东 方 安 宝 华 林 青 灵 始 老 君 ( 简 称 青 灵 始 老 苍 帝 君 ) , 南 方 梵 宝 昌 阳 丹 灵 真 老 君 ( 简 称 丹 灵 真 老 赤 帝 君 ) , 中 央 玉 宝 元 灵 元 老 君 ( 简 称 元 灵 元 老 黄 帝 君 ) , 西 方 七 宝 金 门 皓 灵 皇 老 君 ( 简 称 皓 灵 皇 老 白 帝 君 ) , 北 方 洞 阴 朔 单 郁 绝 五 灵 玄 老 君 ( 简 称 五 灵 玄 老 黑 帝 君 ) 。 ① 此 五 位 天 神 , 盖 源 于 古 之 “ 五 帝 ” 传 说 。 战 国 成 书 的 《 周 礼 · 天 官 · 大 宰 》 云 : “ 祀 五 帝 ” 。 唐 贾 公 彦 疏 云 : “ 五 帝 者 , 东 方 青 帝 灵 威 仰 , 南 方 赤 帝 赤 熛 弩 , 中 央 黄 帝 含 枢 纽 , 西 方 白 帝 白 招 拒 , 北 方 黑 帝 叶 光 纪 。 ” 贾 疏 实 据 两 汉 纬 书 , 《 河 图 》 云 : “ 东 方 青 帝 灵 威 仰 , 木 帝 也 ; 南 方 赤 帝 赤 熛 怒 , 火 帝 也 ; 中 央 黄 帝 含 枢 纽 , 土 帝 也 ; 西 方 白 帝 白 招 拒 , 金 帝 也 ; 北 方 黑 帝 叶 光 纪 , 水 帝 也 ” 。 ② 《 诗 含 神 雾 》 等 有 类 似 记 载 。 由 此 可 见 经 学 家 以 纬 解 经 之 真 面 。 道 教 出 现 后 , 对 纬 书 之 五 帝 略 加 修 饰 而 成 五 方 五 老 。 南 朝 宋 前 所 出 之 《 元 始 五 老 赤 书 玉 篇 真 文 天 书 经 》 卷 上 云 : “ 东 方 安 宝 华 林 青 灵 始 老 , 号 曰 苍 帝 , 姓 阎 讳 开 明 , 字 灵 威 仰 。 头 戴 青 精 玉 冠 , 衣 九 气 青 羽 衣 。 常 驾 苍 龙 , 建 鹑 旗 , 从 神 甲 乙 , 官 将 九 十 万 人 。 … … 上 导 九 天 之 和 气 , 下 引 九 泉 之 流 芳 , 养
中国道教 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 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 气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 运天精之南夏”:“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姓通班,讳 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 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 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西方七宝金门 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 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 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 灵衢”;“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 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 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 安。”《五符本行经》也作了类似的叙述,并云:“五老帝君 皆天真自然之神,故曰元始五老,非后学而成真者。”道书 称,有“赤书玉篇真文”五篇,由此五老君掌管。 南宋道教学者金允中在论述五老君的存在时,以道教气 说加以解释。他说:“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 也。及其见于天文者,则为五星,或为五帝座。……凝质具 体,遂为五岳,…是为五岳之帝 下至于物,为金木 水火土,于事为帝,于人为五脏,皆此五气也”故“以理言 之,莫若随五气之所寓而称,在天中则称五老上帝,在天文 则称五帝座及五方五星,在神灵则称五方五帝,在山岳则称
二 仪 以 长 存 , 护 阴 阳 以 永 昌 ” ; “ 南 方 梵 宝 昌 阳 丹 灵 真 老 , 号 曰 赤 帝 , 姓 洞 浮 , 讳 极 炎 , 字 赤 熛 弩 。 头 戴 赤 精 玉 冠 , 衣 三 气 丹 羽 飞 衣 。 常 驾 丹 龙 , 建 朱 旗 , 从 神 丙 丁 , 官 将 三 十 万 人 。 … … 上 导 泰 清 玄 元 之 灵 化 , 下 和 三 气 之 陶 镕 , 令 万 物 之 永 存 , 运 天 精 之 南 夏 ” ; “ 中 央 玉 宝 元 灵 元 老 , 号 曰 黄 帝 , 姓 通 班 , 讳 元 氏 , 字 含 枢 纽 。 头 戴 黄 精 玉 冠 , 衣 五 色 飞 衣 。 常 驾 黄 龙 , 建 黄 旗 , 从 神 戊 己 , 官 将 十 二 万 人 , … … 上 等 自 然 之 和 , 下 旋 五 土 之 灵 , 天 地 守 以 不 亏 , 阴 阳 用 之 不 倾 ” ; “ 西 方 七 宝 金 门 皓 灵 皇 老 , 号 曰 白 帝 , 姓 上 金 , 讳 昌 开 , 字 曜 魄 宝 , 一 字 白 招 拒 。 头 戴 白 精 玉 冠 , 衣 白 羽 飞 衣 。 常 驾 白 龙 , 建 素 旗 , 从 神 庚 辛 , 官 将 七 十 万 人 。 … … 上 导 洪 精 于 上 天 , 下 和 众 生 于 灵 衢 ” ; “ 北 方 洞 阴 朔 单 郁 绝 五 灵 玄 老 , 号 曰 黑 帝 , 姓 黑 节 , 讳 灵 会 , 字 隐 侯 局 , 一 字 叶 光 纪 。 头 戴 玄 精 玉 冠 , 衣 玄 羽 飞 衣 。 常 驾 黑 龙 , 建 皂 旗 , 从 神 壬 癸 , 官 将 五 十 万 人 。 … … 上 导 五 帝 之 流 气 , 下 拯 生 生 之 众 和 , 护 二 仪 而 不 倾 , 保 群 命 以 永 安 。 ” ③ 《 五 符 本 行 经 》 也 作 了 类 似 的 叙 述 , 并 云 : “ 五 老 帝 君 皆 天 真 自 然 之 神 , 故 曰 元 始 五 老 , 非 后 学 而 成 真 者 。 ” ④ 道 书 称 , 有 “ 赤 书 玉 篇 真 文 ” 五 篇 , 由 此 五 老 君 掌 管 。 南 宋 道 教 学 者 金 允 中 在 论 述 五 老 君 的 存 在 时 , 以 道 教 气 说 加 以 解 释 。 他 说 : “ 五 老 上 帝 者 , 五 气 之 根 宗 , 五 行 之 本 始 也 。 及 其 见 于 天 文 者 , 则 为 五 星 , 或 为 五 帝 座 。 … … 凝 质 具 体 , 遂 为 五 岳 , … … 是 为 五 岳 之 帝 。 … … 下 至 于 物 , 为 金 木 水 火 土 , 于 事 为 帝 , 于 人 为 五 脏 , 皆 此 五 气 也 ” 。 ⑤ 故 “ 以 理 言 之 , 莫 若 随 五 气 之 所 寓 而 称 , 在 天 中 则 称 五 老 上 帝 , 在 天 文 则 称 五 帝 座 及 五 方 五 星 , 在 神 灵 则 称 五 方 五 帝 , 在 山 岳 则 称 2 6 中 国 道 教
中国道教 五岳圣帝,在人身则称五脏神君,岂不通理而易行。”0 ①此处所记全名见《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简称见《太 上洞玄灵宝五帝醮祭招真玉诀》 ②《重修纬书集成》卷六第166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3年 ③④⑤⑥《道藏》第1册784~785页,第2册208页,第31册 617页,618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 1988年
五 岳 圣 帝 , 在 人 身 则 称 五 脏 神 君 , 岂 不 通 理 而 易 行 。 ” ⑥ 注 : ① 此 处 所 记 全 名 见 《 元 始 五 老 赤 书 玉 篇 真 文 天 书 经 》 , 简 称 见 《 太 上 洞 玄 灵 宝 五 帝 醮 祭 招 真 玉 诀 》 ② 《 重 修 纬 书 集 成 》 卷 六 第 1 6 6 页 , 日 本 明 德 出 版 社 , 昭 和 5 3 年 ③ ④ ⑤ ⑥ 《 道 藏 》 第 1 册 7 8 4 ~ 7 8 5 页 , 第 2 册 2 0 8 页 , 第 3 1 册 6 1 7 页 , 6 1 8 页 , 文 物 出 版 社 、 上 海 书 店 、 天 津 古 籍 出 版 社 联 合 出 版 , 1 9 8 8 年 中 国 道 教 2 7
五星七曜星君 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指日、月及五星。五星为岁星 (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 星(土星)。五星又称五曜,和日、月合称七曜,尊之为星君 日、月及五星之崇拜,起源很古。西汉以前,雍州即有 专门祭祀它们的祠庙。《史记·封禅书》曰:“雍有日、月、参 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 ……之属,百有余庙”。两汉时,多据星象以占验人事。现存 纬书辑文中,即多以日、月、五星运行之位置及表露之颜色 等,以预言人事之吉凶。道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以姓氏、服 色,赋予威权职掌,使之具有完全的拟人神( A nthropomor phic g od)表征而崇拜之。道教以日为大明之神,称为日宫太 丹炎光郁明太阳帝君,或称日宫太阳帝君孝道仙王,作男像, 以金色太阳为饰。以月为夜明之神,称名月宫黄华素曜元精 圣后太阴元君,或称月宫太阴皇君孝道明王,作女像,以白 色月光为饰。《玄门宝海经》曰:“阳精为日,阴精为月,分 日、月之精为星辰。”《云笈七签》卷二十四《总说星》云 五星者,是日月之灵根,天胎之五藏,天地赖以综气,日月 系之而明。东方岁星真皇君,名澄澜,字清凝。……南方荧 惑真皇君,姓皓空,讳维淳,(字)散融。……(西方)太白
五 星 七 曜 星 君 道 教 崇 奉 的 七 位 星 神 。 指 日 、 月 及 五 星 。 五 星 为 岁 星 ( 木 星 ) 、 荧 惑 星 ( 火 星 ) 、 太 白 星 ( 金 星 ) 、 辰 星 ( 水 星 ) 、 镇 星 ( 土 星 ) 。 五 星 又 称 五 曜 , 和 日 、 月 合 称 七 曜 , 尊 之 为 星 君 。 日 、 月 及 五 星 之 崇 拜 , 起 源 很 古 。 西 汉 以 前 , 雍 州 即 有 专 门 祭 祀 它 们 的 祠 庙 。 《 史 记 · 封 禅 书 》 曰 : “ 雍 有 日 、 月 、 参 、 辰 、 南 北 斗 、 荧 惑 、 太 白 、 岁 星 、 填 星 ( 辰 星 ) 、 二 十 八 宿 , … … 之 属 , 百 有 余 庙 ” 。 ① 两 汉 时 , 多 据 星 象 以 占 验 人 事 。 现 存 纬 书 辑 文 中 , 即 多 以 日 、 月 、 五 星 运 行 之 位 置 及 表 露 之 颜 色 等 , 以 预 言 人 事 之 吉 凶 。 道 教 在 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给 以 姓 氏 、 服 色 , 赋 予 威 权 职 掌 , 使 之 具 有 完 全 的 拟 人 神 ( A n t h r o p o m o r N p h i c G o d ) 表 征 而 崇 拜 之 。 道 教 以 日 为 大 明 之 神 , 称 为 日 宫 太 丹 炎 光 郁 明 太 阳 帝 君 , 或 称 日 宫 太 阳 帝 君 孝 道 仙 王 , 作 男 像 , 以 金 色 太 阳 为 饰 。 以 月 为 夜 明 之 神 , 称 名 月 宫 黄 华 素 曜 元 精 圣 后 太 阴 元 君 , 或 称 月 宫 太 阴 皇 君 孝 道 明 王 , 作 女 像 , 以 白 色 月 光 为 饰 。 《 玄 门 宝 海 经 》 曰 : “ 阳 精 为 日 , 阴 精 为 月 , 分 日 、 月 之 精 为 星 辰 。 ” ② 《 云 笈 七 签 》 卷 二 十 四 《 总 说 星 》 云 : “ 五 星 者 , 是 日 月 之 灵 根 , 天 胎 之 五 藏 , 天 地 赖 以 综 气 , 日 月 系 之 而 明 。 东 方 岁 星 真 皇 君 , 名 澄 澜 , 字 清 凝 。 … … 南 方 荧 惑 真 皇 君 , 姓 皓 空 , 讳 维 淳 , ( 字 ) 散 融 。 … … ( 西 方 ) 太 白
中国道教 真皇君,姓皓空,名德标。 北方)辰星真皇君,名启 晅,字积原。……(中央)镇星真皇君,名藏睦,字射延。” 此名目又见于《太上五星七元空常诀》及《太上飞步五星 经》等书中。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经》则径直以木、金、火、水、土称 五星君,并对其服饰、职掌作了如下描述:“东方木德真君, 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 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蹑朱履,衣青霞寿鹤之衣,手执 玉简,悬七星金剑,垂白玉环佩”;“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 万物,告成功肃。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服 饰略);“南方火德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如世人运 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北 方水德真君,通利万物,含真娠灵,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 灾滞劾掠之苦。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中央土德真君, 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 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服饰略)。《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 月混常经》又将五星和儒家五常相配,得出十分吉祥的结论。 略云:“木,岁星之精,其性仁,……有所求者,但以心事白 之,无不从允”;“火,荧惑之精,其性礼,……好人求心事, 俯对以礼,是人皆得从志”;“土,镇星之精,其性信,…… 遇者子孙富贵,钱财日自资(滋)长”;“金,太白之精,其 性义,……识者求之,无不称遂”;“水,辰星之精,其性智, …识者求之,以文书术数授与人”。又谓“日者,太阳之精, 有遇者,必得仙术”。“月者,太阴之精,……所求皆得, 有所得者即是度世不死之术
真 皇 君 , 姓 皓 空 , 名 德 标 。 … … ( 北 方 ) 辰 星 真 皇 君 , 名 启 咺 , 字 积 原 。 … … ( 中 央 ) 镇 星 真 皇 君 , 名 藏 睦 , 字 躭 延 。 ” ③ 此 名 目 又 见 于 《 太 上 五 星 七 元 空 常 诀 》 及 《 太 上 飞 步 五 星 经 》 等 书 中 。 《 太 上 洞 真 五 星 秘 授 经 》 则 径 直 以 木 、 金 、 火 、 水 、 土 称 五 星 君 , 并 对 其 服 饰 、 职 掌 作 了 如 下 描 述 : “ 东 方 木 德 真 君 , 主 发 生 万 物 , 变 惨 为 舒 。 如 世 人 运 气 逢 遇 , 多 有 福 庆 , 宜 弘 善 以 迎 之 。 其 真 君 戴 星 冠 , 蹑 朱 履 , 衣 青 霞 寿 鹤 之 衣 , 手 执 玉 简 , 悬 七 星 金 剑 , 垂 白 玉 环 佩 ” ; “ 西 方 金 德 真 君 , 主 就 敛 万 物 , 告 成 功 肃 。 如 世 人 运 气 逢 遇 , 多 有 灾 怪 刑 狱 之 咎 ” ( 服 饰 略 ) ; “ 南 方 火 德 星 君 , 主 长 养 万 物 , 烛 幽 洞 微 。 如 世 人 运 气 逢 遇 , 多 有 灾 厄 疾 病 之 尤 , 宜 弘 善 以 迎 之 ” ( 服 饰 略 ) ; “ 北 方 水 德 真 君 , 通 利 万 物 , 含 真 娠 灵 , 如 世 人 运 气 逢 遇 , 多 有 灾 滞 劾 掠 之 苦 。 宜 弘 善 以 迎 之 ” ( 服 饰 略 ) ; “ 中 央 土 德 真 君 , 主 四 时 广 育 万 类 , 成 功 不 愆 。 如 世 人 运 气 逢 遇 , 多 有 忧 塞 刑 律 之 厄 , 宜 弘 善 以 迎 之 ” ( 服 饰 略 ) 。 ④ 《 太 上 洞 神 五 星 诸 宿 日 月 混 常 经 》 又 将 五 星 和 儒 家 五 常 相 配 , 得 出 十 分 吉 祥 的 结 论 。 略 云 : “ 木 , 岁 星 之 精 , 其 性 仁 , … … 有 所 求 者 , 但 以 心 事 白 之 , 无 不 从 允 ” ; “ 火 , 荧 惑 之 精 , 其 性 礼 , … … 好 人 求 心 事 , 俯 对 以 礼 , 是 人 皆 得 从 志 ” ; “ 土 , 镇 星 之 精 , 其 性 信 , … … 遇 者 子 孙 富 贵 , 钱 财 日 自 资 ( 滋 ) 长 ” ; “ 金 , 太 白 之 精 , 其 性 义 , … … 识 者 求 之 , 无 不 称 遂 ” ; “ 水 , 辰 星 之 精 , 其 性 智 , … … 识 者 求 之 , 以 文 书 术 数 授 与 人 ” 。 ⑤ 又 谓 “ 日 者 , 太 阳 之 精 , … … 有 遇 者 , 必 得 仙 术 ” 。 “ 月 者 , 太 阴 之 精 , … … 所 求 皆 得 , 有 所 得 者 即 是 度 世 不 死 之 术 。 ” ⑥ 中 国 道 教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