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一)叶绿体的结构 被膜:外膜:非选择性 叶绿体 内膜: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 维持叶绿体内微环境。 基质(间质):高度流动态,碳同化场所。 基粒(类囊体):类囊体垛叠, 收集、传递光能,引起光反应
一 . 叶绿体的结构和成分 (一)叶绿体的结构 叶绿体 被膜:外膜:非选择性 内膜: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 维持叶绿体内微环境。 基质(间质):高度流动态,碳同化场所。 基粒(类囊体):类囊体垛叠, 收集、传递光能,引起光反应
基质多种酶 Rubisco约占1/2 类囊体色素和酶 内膜 ATP合酶 基粒 外膜
内膜 外膜 基质多种酶 Rubisco约占1/2 基粒 类囊体色素和酶 ATP合酶
Thylakoid vesicle Outer membrane Inner membrane Intermembrane 类囊体结构 space Granum' Stroma (stack of thylakoids) Thylakoid lumen >类囊体腔彼此相通, 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网 状膜结构
类囊体结构 类囊体腔彼此相通, 形成一个完整的三维网 状膜结构
> 类囊体 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膜厚度5~7nm,囊腔空间为10nm左 右,片层伸展的方向为叶绿体的长轴方向 类囊体分类: 基质类囊体(基质片层):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 基粒类囊体(基粒片层):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 成基粒。 堆叠区片层与片层互相接触的部分, ,非堆叠区片层与片层非互相接触的部分。 类囊体片层堆叠的生理意义: (1)意味着捕获光能机构高度密集,更有效地收集光能。 (2)膜系统常是酶排列的支架,堆叠易构成代谢的连接带,使 代谢高效地进行
类囊体 类囊体分类: 基质类囊体(基质片层):伸展在基质中彼此不重叠; 基粒类囊体(基粒片层):可自身或与基质类囊体重叠,组 成基粒。 堆叠区 片层与片层互相接触的部分, 非堆叠区 片层与片层非互相接触的部分。 由单层膜围起的扁平小囊,膜厚度5~7nm,囊腔空间为10nm左 右,片层伸展的方向为叶绿体的长轴方向 类囊体片层堆叠的生理意义: (1)意味着捕获光能机构高度密集,更有效地收集光能。 (2)膜系统常是酶排列的支架,堆叠易构成代谢的连接带,使 代谢高效地进行
类囊体膜的成分 0喻星-0里-000-黑0-0星-o星 00-0-0- ● Thylakoid lumen 黑ATP synthase Photosystem I Stacked granum Stroma-exposed Cytochrome b6f thylakoid ●Photosystem IⅡ 蛋白复合体等在膜上的分布不均匀
类囊体膜的成分 蛋白复合体等在膜上的分布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