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包价旅游 预付客房、早餐和接送服务费用,而导游服务、风味餐、节目欣赏和参观游览活动则属 于自由选择,不在包价之内。现今旅游业涉及面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多,吃、住、行等环 节无所不在。把有个性地方特色、民族意味的东西留给旅客自主选择、安排,不失为明智之 (六)零包价旅游 只提供游客的来回机票,给予优惠并统一代办签证,一般在发达国家中这种组合形态较 多。签证、订票等环节相对繁琐,耗时较多,将其交由旅行社待办方便省力,中间游程又不 受羁绊,是现今乃至将来一大发展趋势。 (七)组合旅游 指由目的地把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组织起来,由当地旅行社负责接待,有“团体接待”(人 数不限)甚至只有一人的“铁定出发”都属此种类型。另外,还有分散出发、目的地集中, 或者集中出发、目的地各自分散等不同形式 第三节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线路概念 个或多个旅游区域内的若干景点各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对这些景点游览或活动参与的 先后顺序与连接方式,可有多种不同的串联方式,由此产生组合而形成不同的旅游线路。旅 游线路是旅行社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它虽然是一种观念形态或信息形态,但其构成要素及 表现却是物质形态的,这些构成线路的物质就是各种形态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交通工 具等。 二、研究进展 与景区(点)相比较,旅游线路是依赖于景区(点)分布的线型产品,这种产品的简单 结构是通过道路对景点之间的有限连接。保继刚、楚义芳等指出,旅游线路设计分为大尺度 跨区域的线路设计与景区内线路设计两种;陈青光,周茂权等认为,旅游线上的景点并非孤 立的点而必须整体看待:许兴臣、冯玉清对线路制作及其向旅行社的推销进行了探讨;居怀 祥、蒋祖云分别进行了区域旅游线路的实际设计,如此等等,各有特点,不一而足。 三、设计模式 旅游线路实际上是旅行系统在线性轨迹上的投射,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到区域
(五)小包价旅游 预付客房、早餐和接送服务费用,而导游服务、风味餐、节目欣赏和参观游览活动则属 于自由选择,不在包价之内。现今旅游业涉及面越来越广,层次越来越多,吃、住、行等环 节无所不在。把有个性地方特色、民族意味的东西留给旅客自主选择、安排,不失为明智之 举。 (六)零包价旅游 只提供游客的来回机票,给予优惠并统一代办签证,一般在发达国家中这种组合形态较 多。签证、订票等环节相对繁琐,耗时较多,将其交由旅行社待办方便省力,中间游程又不 受羁绊,是现今乃至将来一大发展趋势。 (七)组合旅游 指由目的地把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组织起来,由当地旅行社负责接待,有“团体接待”(人 数不限)甚至只有一人的“铁定出发”都属此种类型。另外,还有分散出发、目的地集中, 或者集中出发、目的地各自分散等不同形式。 第三节 旅游线路设计 一、旅游线路概念 一个或多个旅游区域内的若干景点各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对这些景点游览或活动参与的 先后顺序与连接方式,可有多种不同的串联方式,由此产生组合而形成不同的旅游线路。旅 游线路是旅行社产品的主要形式之一,它虽然是一种观念形态或信息形态,但其构成要素及 表现却是物质形态的,这些构成线路的物质就是各种形态的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交通工 具等。 二、研究进展 与景区(点)相比较,旅游线路是依赖于景区(点)分布的线型产品,这种产品的简单 结构是通过道路对景点之间的有限连接。保继刚、楚义芳等指出,旅游线路设计分为大尺度 跨区域的线路设计与景区内线路设计两种;陈青光,周茂权等认为,旅游线上的景点并非孤 立的点而必须整体看待;许兴臣、冯玉清对线路制作及其向旅行社的推销进行了探讨;居怀 祥、蒋祖云分别进行了区域旅游线路的实际设计,如此等等,各有特点,不一而足。 三、设计模式 旅游线路实际上是旅行系统在线性轨迹上的投射,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到区域
的资源,景观与产品的布局情况,也要考虑到旅游者出游旅行的一般规律,将连接客源地和 目的地之间的路径分为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径3种类型,有时候进入路径和返回路 径可能为同一条路线,而游憩路径则是指位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沿途使用一些游憩设施 时留下的移动轨迹 (一) Campbell模型 当从一个中心城市出发的游客的目的地不止一个时,旅游者形成的路线轨迹多为一回路 路径, Campbell根据目的地类型的不同,勾勒了回路中的游憩与度假旅行的模型,将游憩 区、腹地与服务区连为一体,他提出的目的地类型分为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放射状扩散的游憩 设施、区域性非线性型度假群组以及沿公路分布的零星度假服务基地3种,进而提出出游旅 行的路径模式,包括度假路径,游憩性度假路径以及游路径3种具有一定等级差异的空间结 (二) Stewart--Vogt多目的地旅行模式 在问卷调査及理论硏究基础上,构造了5种类型的旅行线路模式,即区域游模式、旅行 链模式、单目的地模式、中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 (三)楚义芳模式 楚义芳在讨论大尺度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时根据旅游者行为和意愿特性,将旅游线路大 致分周游型和逗留型两类,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线路,其行为属性都不外乎属于成本(费用 时间、距离)最小化行为或非成本最小化行为(即单纯的满足最大化行为)。 (四) Lundgren旅行模式 一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线路及其上的旅行模式,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扩大和交通 设施及技术的进步,会发生某种变化。 Lundgren将其间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旅行模式:(1) 普通列车旅行模式,列车在沿途的每个站点停靠,再通过站点与接待设施连接;(2)特快列 车旅行模式,列车在某些站点并不停靠,而直达终点或仅停靠中途的大站;(3)早期汽车旅 行模式,由于公路比铁路建造成本低、灵活性大,因此在空间上具有更密集的网络,可以抵 达许多列车不能前往的地点;(4)现代汽车旅行模式,在原有公路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 系统,城际和景际之间的快速公路交通扩展了旅行的可达性;(5)航空旅行模式,可以横跨 大尺度空间,旅行时间更短,且较少在途中停靠其他站点。 四、线路设计原则 (一)线路设计原则列举 线路设计原则众多,现列举代表性几种如下
的资源,景观与产品的布局情况,也要考虑到旅游者出游旅行的一般规律,将连接客源地和 目的地之间的路径分为进入路径,返回路径和游憩路径 3 种类型,有时候进入路径和返回路 径可能为同一条 路线,而游憩路径则是指位于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沿途使用一些游憩设施 时留下的移动轨迹。 (一)Campbell 模型 当从一个中心城市出发的游客的目的地不止一个时,旅游者形成的路线轨迹多为一回路 路径,Campbell 根据目的地类型的不同,勾勒了回路中的游憩与度假旅行的模型,将游憩 区、腹地与服务区连为一体,他提出的目的地类型分为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放射状扩散的游憩 设施、区域性非线性型度假群组以及沿公路分布的零星度假服务基地 3 种,进而提出出游旅 行的路径模式,包括度假路径,游憩性度假路径以及游路径 3 种具有一定等级差异的空间结 构。 (二)Stewart——Vogt 多目的地旅行模式 在问卷调查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构造了 5 种类型的旅行线路模式,即区域游模式、旅行 链模式、单目的地模式、中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 (三)楚义芳模式 楚义芳在讨论大尺度的旅游线路设计问题时根据旅游者行为和意愿特性,将旅游线路大 致分周游型和逗留型两类,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线路,其行为属性都不外乎属于成本(费用、 时间、距离)最小化行为或非成本最小化行为(即单纯的满足最大化行为)。 (四)Lundgren 旅行模式 一个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交通线路及其上的旅行模式,随着旅游业的规模扩大和交通 设施及技术的进步,会发生某种变化。Lundgren 将其间的模式分为以下几种旅行模式:(1) 普通列车旅行模式,列车在沿途的每个站点停靠,再通过站点与接待设施连接;(2)特快列 车旅行模式,列车在某些站点并不停靠,而直达终点或仅停靠中途的大站;(3)早期汽车旅 行模式,由于公路比铁路建造成本低、灵活性大,因此在空间上具有更密集的网络,可以抵 达许多列车不能前往的地点;(4)现代汽车旅行模式,在原有公路基础上,建立了高速公路 系统,城际和景际之间的快速公路交通扩展了旅行的可达性;(5)航空旅行模式,可以横跨 大尺度空间,旅行时间更短,且较少在途中停靠其他站点。 四、线路设计原则 (一)线路设计原则列举 线路设计原则众多,现列举代表性几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