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的经济理论 府提供的有序稳定,理性行为便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政治体制是有效发 挥作用的,亦即只要它是理性的,政府便将继续提供这样的稳定性。 这样,政治理性便是所有形式理性行为的先决条件。 当然,政治理性不必是以-一种民主的方式实行的,就像在我们的模 型中那样。只要不确定性减少了,引进并保持了稳定的秩序,理性的行 动便是可能的,即便在专制制度下也是如此。此外,政治理性不必是完 美的,既然大多数政治体制在没有清除所有无效率的条件下,也能在令 人可接受的水平上运行。尽管如此,在每一个大规模社会中,一种高度 的政治理性是必要的,如果这个社会要成功地解决它的问题的话。 第二节模型的结构 我们的模型建立在下述假设的基础上:每一个政府寻求最大化政治 支持。我们进一步假定,政府存在于一个定期举行选举的民主社会 中,它的首要目标是连任,而当选则是那些在野党的目标。在每次选 举中,得到最多选票(虽然不一定是多数票)的政党将控制整个政府直至 下次选举,没有由全体选民或国会进行的中问投票。执政党在宪法规 定的界限内享有不受限制的行动自由。 这些界限中,最主要的是政府,亦即执政党,不能阻碍其他政党的活 动。[门它不能限制他们的言论自由、他们积极进行竞选运动的能力和任何选 民反对任何政党的言论自由,它也不能变更定期举行的选举的时间表。[⑧例 然而,从经济上看,对政府的权力不存在任何限制。它可以对所 有东西实行国有化,或将所有东西交给私人团体,或是寻求这两个极端 间的任何平衡,它可以随心所欲地课税和支出。对此仅有的限制是保 持政治自由,因此,它绝不能借助于旨在损害它的竞争对手的经济政策 来使他们失去力量,它也必须在经济上支持公民的投票权。闯 也许会有一些政治理论家对此提出异议:这样的政府显得同它 10
第一章导论 要操纵的国家间很少有联系。社会学家也许会提出进一步的反对意 见,连任本身对任何人均无价值,因此,在它后面必定有者更深刻 的动机。我们将在第2章中处理这两类批评意见。同时,我们假 定每一政府的目标是争取连任,不论这一政府是中央政府还是省或 市的政府。【0 赋予政府一个目的后,我们便可以发现可用来实现这一目的的最优 手段。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建立··个模型来说明·个理性的政府在我 们以上所勾画的民主国家中是怎样活动的。然而,我们首先需要更多 地了解我们的模型政府在其中发挥功能的世界。 这个世界不同于通常的一般均衡世界,因为它包含有不确定性。 减然,为了研究我们的政治经济中的决策的基本逻辑,我们在第3章、 第4章中将假定完全的知识。然而,这两章仪仪是为以后的当不确定 性占主导地位时的行为分析作准备。 我们强调不确定性的理由是,根据我们的看法,它是影响所有人类 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力量,对付不确定性是社会中几乎每 一个重要制度的一项主要功能。因此,它确定了其中每一个的性质。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货币,凯恩斯助爵和其他人曾表明,货币是对不确 定性的一种反应,是联系现在与不确定知道的未来之间的一个环 节。山仅仅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研究货币,并希望发现它的本质, 那将是荒谬的—事实上,这样做的企图引致了内在的矛盾。 类似地,虽然我们通过分析“确定的”世界中的政府,可以就 理性政府如何运行发现一些东西,但通过面对不确定性以及它提出 的问题,我们可以得知更多的东西。这些问题中有许多同获取信息 的成本有关。因此,我们专用几章来考察这种成本是怎样影响理性 的政治行为的。 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将不仅为经济学家,而且也为研究民主政治 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们结论中很少有什么是新的,事实 上,其中一些结论在李普曼(Walter Lippmann))论述公共舆论和民主政府 11
民主的经济理论 间的关系的三部光辉著作中已得到了专门陈述。]然而,我们之试图 追踪既作为公民又处于政府中的理性人将做什么,就我们所知是新的。 我们试图从逻辑上证明李普曼和其他人通过对政治生活的经验上的观察 所得出的论点。 这样,我们的模型便可以描述为从经济角度对政治理性所做的研 究。通过比较在这-一研究中揭示的理性行为的图景与已知的实际政治 行为,读者应该得出些关于民主政治运行的有趣结论。 第三节我们的模型与先前关于政府的经济模型 的关系 ·大多数有关政府的经济理论所关心的是其在特定领域的政策,诸如 货币控制、维持就业、稳定价格、管制垄断和国际贸易。有关整个政 府活动的很少一些分析也大部分是规范性的,即这些分析只是从关于政 府的固有功能的某些基本伦理原则推演出政府应当采纳的一些行动的 类型。 我们的分析是演绎性的,因为它假定了一个基本规则,并由此引申 出结论。然而,它也是实证性的,因为我们企图描述在一定条件下将 会发生什么,而不是应当发生什么。尽管如此,我们将简要地说明我 们的分析怎样与其他经济学家提出的若千规范思想相联系,以及它如何 试图解决这些思想提出的某些问题。 虚假人格化对过度个人主义的问题 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在他的“政府财政的纯粹理论”一 文中,提出了考察政府决策的两种互斥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将国 家视为具有自己目的的独立的个人,这种目的不一定同个人目的相联 系。它通过操纵政府支出和税收,使得进一步支出的边际收益等于进 12
第一章导论 一步征税的边际损失来使它自己的福利或效用最大化。这些收益和成 本是社会的一为人格化的国家所感觉到,它们并不是个人收益与损失 的某种形式的加总。 虽然这种“有机体的”方法是聪明灵巧的,但正如布坎南所指出 的,它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没有一个人知道国家作为个人的福 利函数像什么,也没有任何人曾经找到它。因此,它对于指导实际决 策是毫无用处的。 布坎南提出的第二种方法仅仅将个人视为具有目的结构。国家没 有它月己的福利函数,它仅仅是个人用以集体地满足他们的某些需要的 手段。例如,国家对某些服务享有垄断权,但它不是企图最大化利 润,而仅仅寻求在长期内以收抵支。个人从国家购买服务,并仅仅对 他们收到的服务进行支付。这样,一个基本的补偿利益原则便构成了 国家发挥功能的基础,并造成了对它所从事的活动的限制。4 乍一看,关于国家的这种自愿的观点同它在征税中运用强制这一点 并不一致。如果税收仅仅是对提供服务的一种补偿性支付,为什么公 民必须被迫交税呢?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clson)对这个问题给出的 答案是:在这个模型世界中,国家仅仅从事那些提供不可分利益的行 动。既然,每一个人都享受每一政府活动的利益,不论谁为此支付, 每一个人都婚力逃避自己的支付。然而,如果其他所有人都负担他们 的份额,那么他也将愿意负担他的成本份额,因为他确实获得了利益。 所有公民都同意接受强制,因为每一个人所得都更多地抵消了他的费用 份额,如果不是这样便不会获得利益。这样,国家的自愿性质便不再 同它对强制的运用发生矛盾。6 马哥利斯ulius Margolis)强烈地抨击关于国家的这种观念,认为它 是完全不现实的。门他指出,几平没有什么国家从事的活动提供纯粹 不可分的利益。即使像国防这样的作为不可分利益的典型例子,也是 对一些人提供的帮助比对另一些人更多。在国防上的边际支出实际上 可能损害一些公民。大多数其他政府活动产生的是明显可分的利益,例
民主的经济理论 如,公民B至Z中越多的人使用政府建造的道路,这些道路就变得越拥 挤,公民A从使用它们中得到的效用就越少。由政府而不是私人企业从 事这样的活动的事实绝不能用萨缪尔森的标准来解释。马哥利斯指出, 萨缪尔森的模型将国家限制于如此之少的·些活动,以至于这一模型甚 至不能被认为是关于政府活动的一个规范理论。我们同意这一点。 我们自己对于布坎南一萨缪尔森方法的批评是,它在两种观点间造 成了··个虚假的两分,其中一种是完全虚假的,另一种只表达了部分真 理。一方面,关于政府的有机体观点是不真实的,因为它建立在.个 神秘实体的基础上:一个与个别的人相分离的国家。另一方面,个人 主义的观点是不完全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个人间的联盟。 如我们将在第2章中看到的,当组成联盟的一小群人操纵国家机器 时,我们可以合理地谈论作为一个与一般个体公民相分离的决策者的政 府。这样,我们既避免了单纯精神构造的虚拟人格化,又避免了对社 会的过度个人主义的观点。然而,我们仍然面临着发现一般个体的目 的与并不将政府局限干提供不可分利益的联盟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的问 题。我们的模型将试图描述这样的-一种关系。 社会福利函数问题 同一问题长期以来恰好就是新福利经济学争论的中心,亚伯拉罕· 伯格森(Abram Bergson))提出“社会福利函数”作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 法。【伯格森摈弃了基数效用和心理学上的个人间比较,并试图用-一 个由个人目的得出社会目的的抽象规则来取代它们。他将这一规则称 为“社会福利函数”。 这一无定形的实体受到了两个主要的批评。一个批评意见是,它 并没有消除在达到一个集体目的结构的过程中权衡个人意愿的必要性。 然而,任何这样的权衡事实上就是一种个人间的福利比较,在庇古 (Pgo)早期的分析中,用下述假设服务于同样的函数:所有的人具有同 样的伦理价值。这样,使用社会福利函数并没有解决怎样进行个人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