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自录 (2)集合犯.398 二、 对目的刑论的批判 一、常习犯(惯犯).398 .409 营业犯、职业犯 398 三、世界的倾向. 410 (3)接续犯. 399 2. 一般预防说与持别预防说 (4)狭义的包括一罪.399 .410 (5)其他. 399 (1)意义.410 4.不可罚的事后行为、不可罚 (2) 般预防说.10 的事前行为 400 基于执行刑罚的一般 (1)不可窃的事后行为. 400 预访说.10 (2)不可罚的事前行为. 400 心理强制说.411 5.科刑上的一罪 400 三、基于规律机能的一般 (1)观念的竞合(想像的竞 预纺. 411 合).400 (3)特别预防说.411 ()牵连犯. 401 格罗尔曼的特别预防 (3)积刑上的一罪. 10 (4)连续犯· . 403 李斯特的特别预防说 6.并合罪. 403 .12 (1)意义. 403 三、批判的考察.412 (2)并合罪处断的各种原则 (4)一般预防说、特别预防说 4. 40 与报应刑论、教育刑论的 一、 吸收主义. 04 关系.412 、并科主义. 404 3.社会防卫说.412 三、加重单一刑主义. 404 (1)意义. 412 (3)现行法的立扬. 404 (2)新社会防卫论. 413 刑 到 国际社会防卫协会会 议.414 第一节刑罚的本质.06 最低限度原则.4l4 1.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 406 三对新社会防卫论的批 (1)意义. 406 判.415 “·、报应刑论的意义. 406 4.刑罚的个别化.416 二、目的刑论的意义.407 (1)意义.416 (2)对报应刑论和目的刑论 (2)犯罪学的发展和刑罚的个 的批判. 408 别化.416 一、对报应刑论的批判 (3)现代刑法与刑罚的个别 e,4,0e4nee408 化.47
目录21 第二节刑罚的种类.418 四、由犯罪行为所产生之 1,生命刑、自由刑、财产刑.418 物. 430 (1)生命刑.4:8 五、因犯罪行为所得之物 (2)自由刑.48 作为犯罪行为的报 (3)财产刑*+.4!9 所得之物.,430 2.主刑、附抛别. 419 六,作为前款所列之物的 3.死刑废止论 420 代价而取得之物.430 (1)意义. 420 (3)特别规定.430 〔2)死刑废止论的历史及其 9.追缴.431 影响. 420 (1)性质. 431 一、 死刑废止论的展开 (2)追缴的耳的. 431 420 (3)允许追缴的情况.431 二、世界上废止死刑的国 (4)追缴的价额.431 421 第三节刑罚的适用. 432 (3)死刑废止论的根据. 421 1,法定刑、处断刑、宜告刑·432 4.惩役、监禁、拘留. 423 (1)法定刑.432 5.自由刑的单一化 4440▣4400e。424 (2)处断刑. 432 (1)意义.424 (3)宣告刑. 432 一、国际刑法及刑事会议 2.刑的加重、减轻. 433 的决议和比较法的考 (1)义. 433 察. 424 (2)刑的加重. 433 二、对自由刑单一化赞成 (3)刑的减轻. 433 与否的见解. 425 3.累犯 433 (2)关于日本刑法的立法论 (1)意义 433 (2)要件. 33 6.罚金、罚款.26 (3)处分.*.434 7。拘押在劳役场. 27 4。常习犯. 435 8.没收 428 (1)意义 135 (1)没收的意义,性质. 428 (2)立法例. 135 (2)能够没收的物.429 (3)现行法的立场.36 总说4.4.429 (4)准备草案.436 二、 构成犯罪行为之物 5.自首、认罪. 136 .429 6.酌量减轻 137 三、供给或准备供给实行 7。加减例. 438 犯罪行为之物.430 8.别的量定 39
22目录 (1)刑事贵任与刑的量定 (2)死刑的执行.445 439 (3)自由刑的执行. 445 (2)行为责任与刑的量定 (4)财产刑的执行. 446 2.行别.446 (3)行为人责任与刑的量定 (1)意义.446 439 (2)行刑的发最. 446 ()行为责任与行为者贵任 (3)现行行刑制度的概观 的综合统 440 .447 9.不定期刑.440 ()累进处過制.448 (1)意义. 440 (5)分类处遇制.448 (?)关于不定期刑理论的变 3.缓刑 449 迁. 44 (1)缓刑制度.449 、 刑法学派之争与不定 一、意义.449 期刑.441 二、缓刑制度的机能.449 二、 加重刑和保安收容处 (2)缓刑制度的本质. 450 分的二元主义. 44 理论上的对立.50 三、 是不定期刑还是二元 本质的特征.451 t义影04。+4。+4s。+ 441 (3)现行法上的结构. 451 (3)不定期刑与假释制度 一、缓刑的要件. 451 442 二、 缓刑期间和保护观装 (4)不定期刑的确立及其条 442 三、缓刑的撒销. 452 10。刑的免除 442 4.缓期宣告. 452 (1)免除的种类 442 (1)意义及沿革. 452 (2)免除的性质. 443 (2)与缓刑的比较.453 (3)刑罚执行的免除. 443 (3)准备草案上的缓期宜告 1山.未决前羁押日数的计算方 453 法. 443 5.保护观察 .454 (1)规定的精神. 443 (1)意义.454 (2)任意计算和法定计算 (2)现行法上的保护观察 .443 54 (3)无期刑与未决计算. 444 6. 刑罚执行的减轻、免除. 455 第四节刑罚的执行. 441 (1)受到外国判决的人.456 】.罚的执行. 444 (2)时效. 456 ()总说. 444 7假释. 456
日录23 (1)假释、累进制度、保护现 第七节保安处分.464 赛削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1.保安处分的意义、种类.46到 都甲来4中来中中单4年中。卡中西。年。用 456 (1)意义. 46 (2)累进制度的机能. 456 定义. 464 (3)假释制度的开展.457 二、 必要性.465 三 假释制度的本质.457 三、沿革.465 与保护观察制度的结 四、要件. 466 合 45 (2)种类. 469 之、 现行法上的结构· 458 、 对人的保安处分.467 第五节刑罚的消灭. 458 一、对物的保安处分.468 1.刑罚的消灭 4++”*4 458 2. 一元主义、二元主义” 468 (1)刑罚执行权的消灭. 458 (1)一元主义4. 468 (2)刑罚的宣告的失效. 459 (2)二元主义.68 2。刑的时效. 459 并科主义. 468 3.恩教.460 替换主义.469 (1)大敖、特敖 461 3.刑罚和保安处分的替换性 (2)减刑.46 469 (3)刑罚执行的免除.61 (1)可以认定替换性吗? (4)复权*.462 469 (5)手续.462 (2)被立法所承认的督换性 4.法律上的复权 462 的形态 .470 第六节期间计算. 463 4.保安处分和别罚的异同.470 1.期间的计算方式*. 463 5.少年法上的保护处分.471 2.刑期的计算.463 (1)意义. 471 3.其他期间的计算 464 (2)保护处分 471 汝 论 刑 法 1序 说 侵害国家法益罪 学 第一节危客国款安全罪.479 1.刑法总论与各论的关系 .475 1.内乱罪.479 (1)总说. 479 2.犯罪类型.476 、犯罪性质.479 二、犯罪类型
24目录 (一)内乱罪、内乱未遂 .87 ■ 479 【,妨害执行公务罪 . 487 (二)内乱预备、阴谋 (1)总说 487 480 罪质 (二)内乱帮助罪,内 妨害执行公务罪(狭 乱预备、阴谋帮 义). 487 助罪. .48 三 职务上的强制罪.489 (四)破坏污动防止法 四、损坏封印罪.489 与内乱罪. 481 五、非法避免强制执行 (2)紊乱国宪的目的. 482 罪 89 (3)暴动 . 482 六、妨害拍卖、投标罪 (4)内乱罪与总论中共犯规 .44.89 定的关系.483 七、非法协议罪. 490 2.外患罪. 485 八、 抱有政治目的的妨 (1)总说 485 害执行公务罪及职 一、 罪质 485 务上的强制罪的预 犯罪类型.485 备、防间谍、教唆、 (一)诱致外患罪.485 煸动等(破防法第 (二)援助外患罪. 485 40条3款) .490 (三)诱致外患未遂罪 九、以促使犯妨害执行 援助外患米遂罪 公务罪或职务上的 .485 强制罪为目的,集 (四)预备、阴谋外患 体提供利益等(禁 罪.485 止暴力行为法第3 3.危害国交罪.485 条I项)。.490 (1)概说.485 (2)公务员、公务机关. 490 一、罪质 485 (3)职务行为的适法性 . 492 犯罪类型 486 、 问题. 492 开 (一)损坏外国国徽罪 适法性的要件. 492 .86 三、 适法性的判断标准 (二)私战预备及阴谋 494 罪. 486 四、职务行为适法性在 (三)违背局外中立命 体系上的地位.494 令罪*.486 (4)刑法上强暴的概念.495 第二节对田家作用的犯罪 一、最广义的强暴.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