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君子之风 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 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 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 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 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第六课 君子之风 一、本课总的思想内容 君子具备的道德素养(风范):文质兼美。“文”, 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 “质”的具体要求:一要坚守道义,讲求诚信;二要 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 不惧;四要动静适宜,心胸广大,意志坚毅。 “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 与“君子”相对的是“小人”,小人见利忘义,贪生 怕死,贪图享受,又患得患失
本课的具体内容 76、15·18、15·9、6·11、7·16、719、1428、 6·23、8·7,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4·16,义与利。 49,小人耻恶衣恶食。 17·15,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128,文质之别。 738,君子之文(外在表现)
二、本课的具体内容 7·6、15·18、15·9、6·11、7·16、7·19、14·28、 6·23、8·7,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4·16,义与利。 4·9,小人耻恶衣恶食。 17·15,小人患得患失、无所不至。 12·8,文质之别。 7·38,君子之文(外在表现)
、章节梳理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 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 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提问:儒家要求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文化);而我们教育 学生要成为社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新人,那么你怎么看待“有爱心”与“有纪律”的 问题?这两种道德修养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三、章节梳理 7·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礼记•学记》曾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 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及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也。”这个解释阐明了这里所谓的“游于艺”的意思。孔 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 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提问:儒家要求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爱心,有文化);而我们教育 学生要成为社会“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新人,那么你怎么看待“有爱心”与“有纪律”的 问题?这两种道德修养的内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 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 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 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 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 信人。 提问: 君子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5·1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要重视自己人生的责 任,注意义、礼、孙、信四个字。本质上要有义,这里的 义就是义理的义,用它作为本质。表达在外面的行为是礼, 有高度文化修养的行为。孙就是逊,态度上非常谦虚,不 自满,不骄傲。对人对事,处处有信,言而有信,自信而 信人。 提问: 君子行为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 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 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 “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 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 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 “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 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 丽诗篇。 提问: 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各是什么? 成语: 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 本章内容是君子之质(内在修养)。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释 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们认真、深入 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 “仁”为最高原则的。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 但还有比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仁”, 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 “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 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 丽诗篇。 提问: 从这句话可以推断君子和小人的行为各是什么? 成语: 杀身成仁(成仁取义):为正义事业或崇高理想牺牲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