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 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 甲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 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 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 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 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 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 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 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 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 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 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一一鼎为主要代表, 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 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 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 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 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 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 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 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一—“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 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2. 米,象征21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 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0.5米。2米见方,上铸56条夔龙纹 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 雅,美观庄重
湖北省天门中学 2012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大 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3 题。 鼎在中国由来已久。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 放食品。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发 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演变为传国的重器了。国灭则鼎迁, 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从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自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后,“鼎”字也被赋予了显 赫、尊贵、盛大等政治引申意义。譬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三足鼎立等等。鼎 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是文明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 传说,可以推想,我国早在 4000 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 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它呈 长方形、四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 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孟鼎、大克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著名青 铜器。鼎和其它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 伐等史实,而且还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 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 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主要代表, 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刺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最具 审美价值的工艺品。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 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 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在我国已传承 至今。 由于自古以来,鼎就是我国一种庄严的重要礼器,象征着祖国昌盛、稳 固、团结、统一和权威,亦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故在当今一些重 大外交场合和国家的一些重大政治活动中,都会由鼎来唱主角。 上世纪 1995 年 10 月 2l 日,在联合国总部纽约,为庆贺联合国 50 华诞, 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该“世纪宝鼎”是具有 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采用整体铸造,一次浇注成功。鼎身高 2.1 米,象征 2l 世纪。姿呈三足鼎立,双耳高耸,满身纹饰。有金文:“铸赠世纪 宝鼎,庆贺联合国五十华诞。”鼎底座高 0.5 米。2 米见方,上铸 56 条夔龙纹 饰,象征中华民族都是龙的传人。鼎的整个造型,雄伟祥和,气势宏大,古朴典 雅,美观庄重
2006年1月1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己征收了2600年的 农业税。同年9月29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 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 事 (节选自2008年10月27日《文汇报》) 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是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4000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 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 是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 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50华诞。 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 这一盛事 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 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 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 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 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洪迈字景卢,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 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 令所删定官。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岀添 差教授福州。 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 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民讹言相警,百姓 汹惧。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呒。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
2006 年 1 月 1 日,我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免征在我国已征收了 2600 年的 农业税。同年 9 月 29 日,河北省灵寿县青廉村农民王三妮的一尊“告别田赋鼎” 问世了。这是一位普通农民用中华民族最古老、最庄重的方式来铭记这一千古盛 事。 (节选自 2008 年 10 月 27 日《文汇报》) 1.下列对“鼎”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鼎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后演变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B.鼎最早是用粘土烧制,叫陶鼎,大约在 4000 多年前发展为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C.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既见证了中华古代文明,又传承了中 华悠久文化。 D.鼎作为传国重器,是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代表。 2.下列各项中不能表明“鼎是一种重要礼器”的一项 是 ( ) A.商灭夏,九鼎迁于商都毫京;周灭商,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B.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 盛况。 C.我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了“世纪宝鼎”,庆贺联合国 50 华诞。 D.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铸“告别田赋鼎”,铭记我国免征农业税 这一盛事。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大篆铭文记载了当时的典章制度史实,形成了 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 B.“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 戊”三字,表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造。 C.李泽厚认为,鼎以其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 成为我国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工艺品。 D.“世纪宝鼎”是体现我国商周青铜工艺风格的艺术精品,其夔龙纹 饰、三足鼎立造型均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洪迈字景卢,皓季子也。幼读书日数千言,一过目辄不忘,博极载籍,虽稗官虞 初,释老傍行,靡不涉猎。绍兴十五年始中第,授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入为敕 令所删定官。皓忤秦桧投闲,桧憾未已,御史汪勃论迈知其父不靖之谋,遂出添 差教授福州。 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郡兵素骄,小不如欲则跋扈。 郡岁遣千人戍九江,是岁,或怵以至则留不复返,众遂反戈。民讹言相警,百姓 汹惧。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垂橐而入,徐诘什五长两
人,槭送浔阳,斩于市。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僚属有谏止者, 迈笑曰:“秦、越瘠肥,臣子义耶?”寻知建宁府。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 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十一年,知婺州,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 将之治,郡将惴恐,姑息如其欲。迈至,众狃前事,至以飞语榜谯门。迈以计逮 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 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 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特迁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上曰: “浙东民困于和市,卿往,为朕正之。”迈再拜曰:“誓尽力。”迈至郡,核实 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明年,再上章告老,进龙 图阁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 仕 (节选自《宋史·洪迈列传》,有删改)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桧憾未已 B.械送浔阳 带上刑具 C.枭之市 斩首示 众 D.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辞官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洪迈执法严明的一组 是 ①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 ②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③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④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 ⑤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⑥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洪迈小时候,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即使是小说野史,佛道旁门,没 有不涉猎的。 B.洪迈在赣州任职期间,有一年闹饥荒,洪迈不顾僚属的进谏阻止,拿 出粮食去帮助邻郡。 C.任婺州知州时,因婺州军不守军纪、无理取闹、恶意诽谤,洪迈设计 逮捕了四十多人,把他们绳之以法,深得皇帝赏识。 D.洪迈任绍兴知府时,在上奏事情时指出朝政的过失和缺点,提出自己 对新政的看法,皇上委派他到浙东解决和市问题,他调查出诡计多端的四万八千 三百多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人,械送浔阳,斩于市。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僚属有谏止者, 迈笑曰:“秦、越瘠肥,臣子义耶?”寻知建宁府。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 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十一年,知婺州,婺军素无律,春给衣,欲以缗易帛,吏不可,则群呼啸聚于郡 将之治,郡将惴恐,姑息如其欲。迈至,众狃前事,至以飞语榜谯门。迈以计逮 捕四十有八人,置之理,党众相嗾,哄拥迈轿,迈曰:“彼罪人也,汝等何预?” 众逡巡散去。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莫敢哗者。事闻,上语辅臣 曰:“不谓书生能临事达权。”特迁敷文阁待制。 绍熙改元,进焕章阁学士、知绍兴府。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上曰: “浙东民困于和市,卿往,为朕正之。”迈再拜曰:“誓尽力。”迈至郡,核实 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明年,再上章告老,进龙 图阁学士。寻以端明殿学士致 仕。 (节选自《宋史·洪迈列传》,有删改)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桧憾未已 遗 憾 B.械送浔阳 带上刑具 C.枭之市 斩首示 众 D.寻以端明殿学士致仕 辞官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洪迈执法严明的一组 是 ( ) ①起学宫,造浮梁,士民安之 ②徐诘什五长两人,械送浔阳,斩于市 ③迈正其罪,黥流岭外 ④迈戮首恶二人,枭之市,余黥挞有差 ⑤过阙奏事,言新政宜以十渐为戒 ⑥核实诡户四万八千三百有奇,所减绢以匹计者,略如其数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洪迈小时候,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即使是小说野史,佛道旁门,没 有不涉猎的。 B.洪迈在赣州任职期间,有一年闹饥荒,洪迈不顾僚属的进谏阻止,拿 出粮食去帮助邻郡。 C.任婺州知州时,因婺州军不守军纪、无理取闹、恶意诽谤,洪迈设计 逮捕了四十多人,把他们绳之以法,深得皇帝赏识。 D.洪迈任绍兴知府时,在上奏事情时指出朝政的过失和缺点,提出自己 对新政的看法,皇上委派他到浙东解决和市问题,他调查出诡计多端的四万八千 三百多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5分) (2)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北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 分) 9.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 。(荀子《劝 学》)(2)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苏轼《赤壁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歇 (白居易《琵琶行》) (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唐·李商隐《锦瑟》 、(任选其一)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浮冰上的两者 哈夫·B·卡威 ①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 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②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一一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 大眼睛注视着对方—一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③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一一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
(1)迈不为动,但遣一校婉说之,俾归营,众皆听。(5 分) (2)富民有睚眦杀人衷刃篡狱者,久拒捕,迈正其罪,黥流岭外。(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酒 泉 子 (北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8.这首词的上片主要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观潮的?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 分) 9.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面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个小题) (6 分) ⑴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 学》)⑵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 。 (苏轼《赤壁赋》) 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 歇。 , 。 (白居易《琵琶行》) ⑷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 , _____ 。 (唐•李商隐《锦瑟》 三、(任选其一)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浮冰上的两者 哈夫·B · 卡 威 ①饿到第三天的晚上,诺尼想到了尼玛克。在这座漂浮着的冰山上,除了他们两 个以外,再也没有别的有血有肉的生灵了。 ②冰块裂开时,诺尼失掉了他的雪橇、食物和皮大衣,甚至失去了他的小刀。 冰山上只留下他和他那忠实的雪橇犬——尼玛克。现在,他们两个卧在冰上,睁 大眼睛注视着对方——双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③诺尼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就像这又饿又冷的夜晚和他伤腿上
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 吗 ④“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 掉。”诺尼想。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 所以,他需要武器。 ⑤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 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 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 光 ⑥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 时分,小刀磨好了。诺尼从冰块中拨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 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⑦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 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 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⑧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 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⑨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⑩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咀咒小刀,紧闭两眼 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 倒下去了 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 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 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 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⑩D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 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3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ω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5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 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0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 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 黑影? ①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一一个 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 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08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 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开头简洁,短短两行文字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环境、人 物,渲染了紧张的氛围,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
的阵痛一样真实。但是,村里的人在食物短缺的时候,不就毫不迟疑地杀犬充饥 吗? ④“尼玛克饿久了也要寻觅食物的。我们当中的一个很快就要被另一个吃 掉。” 诺尼想。空手他可杀不死尼玛克,这畜牲身强体壮,现在又比他有劲, 所以,他需要武器。 ⑤诺尼脱去手套,解下了伤腿的绷带。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摔伤了腿,用两 块小铁片和绷带捆扎固定。他跪在冰上,把一块小铁片插入冰块的裂缝中,把另 一块铁片紧贴在上面,慢慢地磨。尼玛克看着他。诺尼觉得犬的两眼似乎闪着异 光。 ⑥诺尼仍然磨着铁片,尽量不去想磨铁片干什么。铁片的边缘磨薄了,天亮 时分,小刀磨好了。诺尼从冰块中拨出小刀,用拇指轻轻试着刀锋。太阳光照在 小刀上,折射到他眼里,使他一时看不见东西。 ⑦诺尼硬起心肠来。“来,尼玛克。”他轻声叫犬。尼玛克迟疑地看着他。 “过来。”诺尼叫道。尼玛克走上前来。诺尼从那畜牲盯着自己的眼神里看到了 恐惧,从它的喘气声中和缩头缩脑的样子感觉到了饥饿和痛苦。他的心在流泪, 他痛恨自己,又竭力压制这种感情。 ⑧尼玛克越走越近,它已经意识到了诺尼的意图。诺尼感到喉咙梗塞,他看 到犬的眼里充满了痛苦。 ⑨好!这下是动手的时候了! ⑩一声痛苦的抽咽使诺尼跪立着的身体一阵震颤。他咀咒小刀,紧闭两眼, 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然后,他张开空空的双手,蹒跚着扑向尼玛克,他 倒下去了。 ⑾犬围着诺尼的身体打转,嗥叫着。这下诺尼感到极度的恐惧。他已经扔掉 了小刀,解除了武装。他太虚弱了,再也不能爬过去取刀子。现在只有听任尼玛 克的摆布了,而且尼玛克也非常饥饿。犬围着他转,然后从后面扑了上来。诺尼 可以听到这畜牲喉咙里的吞咽声。 ⑿诺尼闭上眼睛,祈祷犬的攻击快一些结束。他感觉到犬的爪子踩着他的大 腿,犬呼吸时喷出的热气冲击着他的脖颈。他随时都要放声尖叫。 ⒀然而,他感觉到犬滚烫的舌头直舐他的脸。 ⒁诺尼睁开眼睛。他张开手,抱住尼玛克的头。头靠着头,他轻轻地哭了…… ⒂一小时后,一架直升飞机出现在北边天空。飞机上一个海岸巡逻队的小伙子俯 视着下面,他看到了漂移着的冰山,发现冰山上有什么东西在闪光。 ⒃这是太阳光折射在什么东西上面,而且一闪一闪的在动。他让飞行员降低 飞机,看到冰峰的阴影下,有一个黑而不动的像人一样的黑影。怎么,还有两个 黑影? ⒄他把飞机降落在一块较平的冰面上,然后上了冰山,黑影是两个——一个 小男孩和一条爱斯基摩雪橇犬。小男孩已经昏了过去,但还活着。那条犬无力地 哀叫着,已经衰弱得一动也不能动了。 ⒅吸引了飞机上巡逻队员注意力的闪光物质是一把粗糙的小刀,刀尖向下插 在不远的冰上,在风中摇曳着。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开头简洁,短短两行文字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环境、人 物,渲染了紧张的氛围,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