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蕲春县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蕲春县教研室命制 2016年11月7日下午 2:00-4:30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六大题,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 ★祝考试顺利★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 些缺失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 义精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 度”,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 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 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 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 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 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 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 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 义戏剧精神,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 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 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 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髙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 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 路,《雷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 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他 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 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 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 秀作家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狗 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 国话剧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
湖北省蕲春县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蕲春县教研室命制 2016 年 11 月 7 日 下午 2:00-4:30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六大题,8 页。考试用时 150 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 上。 ★祝考试顺利★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当代戏剧文学缺少了什么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中国当代话剧要想发展必须找回这 些缺失的东西。 当代原创戏剧文学从整体上看缺少深切而真挚的人文情怀,缺少强有力的人道主 义精神。戏剧是“人学”,从古至今,戏剧存在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他的“人学深 度”,而人道主义、人文关怀是戏剧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在精神,是戏剧产生“人 学深度”的重要原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戏剧流派、各种各样的创作方法,但这 个东西是绝对不能丢失的。一旦丢失,戏剧就成了空壳,成了各种形式手段的杂 耍和小玩闹。 我认为当前国内戏剧原创最薄弱、最欠缺的首先是这个。不少原创剧作在经营故 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使用各种现代舞台手段上多有可取之处,加 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作和大笔投入,演出往往不乏光彩。但它们 常常经不起咀嚼,经不起深究,主要是它的“人学”含量不足,我们感受不到内 在的人学力量,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层体验。 其次,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愈来愈薄弱。现实主义戏剧,或者往大了说现实主 义戏剧精神,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冷落和忽视。这些 年,各种各样的戏剧多起来了,以现实主义名义和方法创作的戏剧也不少,但其 中“伪现实主义”、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不少,真正的有深度的现实主义戏剧 日渐式微,对时代生活有高度概括力和深刻表现力,充满思想力度和情感真诚度 的现实主义作品已成为“稀有品”,千呼万唤不出来,很是令人忧虑。 话剧已历百年,这一百年间曹禺、老舍等老一辈戏剧家开辟了一条现实主义的道 路,《雷雨》《日出》《原野》《茶馆》等没有一部不是现实主义的力作,代表 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他们为中国当代戏剧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财富。在他 们的现实主义戏剧里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戏剧的力量,感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对现 实人生的深切关注,对人性的深度体察和解剖,对生命的关爱与悲悯,对中国人 情感世界和内心深处种种复杂微妙的律动的精细刻画。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话剧出现了许多变数,但仍然有许多优秀作品优 秀作家受到了曹禺、老舍们创立的现实主义传统的滋养和哺育,《小井胡同》《狗 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许多优秀的当代剧作里我们总是能看到这种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后来的优秀剧作家都是从曹禺、老舍的戏剧中长出来的果 实。 文化发展既要扬弃要创新,也要承接,中国当代戏剧文化更应该如此。今天的中 国话剧非常迫切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条
中国话剧越是走向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 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 行。 (选自《中国戏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 义和低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等方面投入过多 精力,因而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C.《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 下第一楼》 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 条,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的很重要的东西,指作品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 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 B.很多原创剧作在设计故事、构建情节、寻找表达形式、使用舞台手段等方面 都有可取之处,但这不是当代戏剧文学最需要的东西。 C.《雷雨》《日出》《原野》等作品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密切关注,对人性的 深刻剖析, 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对复杂情感的精细刻画,因而堪称现实主义的力作 D.虽然中国话剧产生了许多变数,但后来许多优秀的剧作家还是受到曹禺、老 舍们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 层体验, 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B.如果没有曹禺、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当 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C.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 作和大笔 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那么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 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 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 九月发
中国话剧越是走向多元化,这个链条越不应该断裂,不应该出现空白和盲点。当 今中国话剧需要有一批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 行。 (选自《中国戏剧》,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当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中既有体现一定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也有伪现实主 义和低 水平的现实主义作品。 B.不少原创剧作家在经营故事、建构情节、寻找特定表达形式等方面投入过多 精力,因而使许多当代戏剧“人学”含量不足。 C.《雷雨》《茶馆》等作品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准,而《小井胡同》《天 下第一楼》 等作品也是当代现实主义剧作中的优秀代表。 D.中国话剧越是要向多元化发展,就越是要建立起自己的现实主义戏剧传承链 条,这是一个非常迫切的历史任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当代原创戏剧文学缺失的很重要的东西,指作品中所应该具有的人道主义、 人文关怀的内在精神。 B.很多原创剧作在设计故事、构建情节、寻找表达形式、使用舞台手段等方面 都有可取之处,但这不是当代戏剧文学最需要的东西。 C.《雷雨》《日出》《原野》等作品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密切关注,对人性的 深刻剖析, 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对复杂情感的精细刻画,因而堪称现实主义的力作。 D.虽然中国话剧产生了许多变数,但后来许多优秀的剧作家还是受到曹禺、老 舍们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部剧作如果让人感受不到艺术家对人的独特发现、独特思考和对人性的深 层体验, 那么这部作品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优秀作品。 B.如果没有曹禺、老舍这些老一辈现实主义大师为中国戏剧做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当 代戏剧就不可能出现现实主义的优秀作品。 C.有了具有“人学”深度的好剧本,再加上导演、舞美、演员等方面的强力合 作和大笔 投入,应该就能有比较成功的戏剧演出。 D.当今中国话剧如果能有更多人沿着曹禺、老舍等现实主义大师的路继续前行, 那么将会产生更多的优秀剧作。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陵字少卿,拜为骑都尉,将勇敢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①以备胡。天汉 二年,贰师②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③陵叩 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上曰:“毋骑予女。”陵对:“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诏陵以 九月发
陵将其步卒五千岀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 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 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 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 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 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 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 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 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 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 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 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 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 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 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i)重:粮草。④浚(jn) 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礼记·曲礼》上 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 才取字。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 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 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 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 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 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 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陵将其步卒五千出居延,至浚稽山④,与单于相直,骑可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 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召八万余骑 攻陵。明日复战,斩首三千余级。单于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 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 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矢且尽。 单于大喜,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 吏持尺刀,抵山下,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叹 曰:“吾不死,非壮士也。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各鸟兽散,犹 有得脱归报天子者。”夜半时,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 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 余人。 后闻陵降,上怒甚,群臣皆罪陵。迁盛言:“陵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提步 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亦 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诬罔,下迁腐刑。陵在匈 奴二十余年,元平元年病死。 (节选自《汉书•李陵传》) 【注】①酒泉、张掖:地名。②贰师:即贰师将军李广利,武帝所宠爱的李夫人 的哥哥,武帝遣其伐大宛,因大宛境内有贰师城,故号为贰师将军。无功而还。 后因其兄李延年犯罪被诛,害怕连坐而降匈奴。③辎(zī)重:粮草。④浚(jùn) 稽山:在今蒙古喀尔喀境内。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B.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C.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D.召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 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以分单于兵/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字”是古人对自己名字的解释和补充,又称“表字”。《礼记·曲礼》上 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 才取字。 B.“拜”是古代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这里指“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 夫”和“公车特征拜郎中”中的“拜”都为此义。 C.“胡”,这里指中原以北强大的游牧民族“匈奴”。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 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往往用“蛮、 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 D.“天汉”,和下文的“元平”一样,指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 纪年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所以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永乐皇帝、 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李陵希望自己能独当一面,为国效力。他向汉武帝提出率领五千步兵出征, 牵制单于的兵力,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 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 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 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5分) (2)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苏武李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8.“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说说句中“苦”的含义。(6分) 9.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 两句,互文 见义,是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 两句思接千古,追忆 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3)李清照《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句子是 乙选做题
B.李陵非常勇猛。面对三万强敌,毫不胆怯,杀死很多敌人。单于又召集八万 骑兵,李陵愈战愈勇,匈奴一时难以取胜。 C.李陵军队死伤惨重,没有武器和匈奴继续作战,李陵在夜里率众突围,韩延 年战死,四百多人逃回塞内,李陵被迫投降。 D.听说李陵投降,文武百官都归罪李陵,只有司马迁高度评价他;而汉武帝则 认为司马迁所言不实,将司马迁施腐刑下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陵军战一日数十合,复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5 分) ⑵提步卒不满五千,抑数万之师,转斗千里,虽古名将不过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苏 武 李 白 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 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 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8.“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说说句中“苦”的含义。(6 分) 9.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望海潮》中 “ , ” 两句,互文 见义,是说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 ⑵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用 “ , ”两句思接千古,追忆 英雄孙权,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功业的仰慕。 ⑶李清照《醉花阴》中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句子是 “ , ”。 乙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考生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与周瑜相遇 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晩,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 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 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 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 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 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 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 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 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 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 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 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 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 “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 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 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考生只能做所选定 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与周瑜相遇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 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周瑜。 那晚,我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 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 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 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 时,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周瑜也注意到了我,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 就是周瑜。 我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 往都是这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 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 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 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 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 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 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 “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 军旗刮得飘扬起来。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 才来到这里,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