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四月七校联考试 题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 第Ⅰ卷阅读 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碎片化阅读要“量中求质 书箱里一直保存着过去纸媒盛行时代喜欢的几本杂志,既有《十月》这样的纯文学刊物,也有 像《今古传奇-武侠X看电影》这样的通俗读物。那时候,杂志多是半月刊,有的甚至是双月刊,信 息相对匮乏和迟缓,等新一期杂志上架的心情,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并不为过。 依靠纸媒支撑起的阅读生活,阅读量不可能太大,这既有阅读速度的问题,也有内容供应的 问题。有一种论调,认为当代人阅读量较古人太少,担心社会将变成“文化沙漠。事实上,人 们觉得阅读少了,只是像传统阅读那样,抱着一本书读的情况少了。现代人毎天通过微信、微博、 新闻客户端等渠道,接触大量信息。单论文字量,今人的阅读总量恐怕要数倍高于古人,也多于 过去的纸媒主导时代。 然而,从阅读的“质”来说,我们的阅读效率正在面临大面积滑坡。从社交网络、移动媒体获 取的碎片化文本,很难系统、深入地学习知识、获得感悟。近年来,笔者微信里的订阅号不断增加, 已经达到100多个,阅读的数量不少,能被笔者记住的却不多,大都是走马观花,一掠而过。而多 年前的纸媒阅读,一些精彩的文章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能否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答案是否定的。现代社会,向往山林的人可以来一
2018 年春季学期高一年级四月七校联考试 题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 分 第Ⅰ卷 阅读 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论 述 类 文 本 阅 读( 本 题 共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碎片化阅读要“量中求质” 书箱里一直保存着过去纸媒盛行时代喜欢的几本杂志,既有《十月》这样的纯文学刊物,也有 像《今古传奇·武侠《》、看电 影 》这 样 的 通 俗 读 物 。那 时 候,杂 志 多 是 半 月 刊,有 的 甚 至 是 双月 刊 , 信 息相对匮乏和迟缓,等新一期杂志上架的心情,用望穿秋水来形容并不为过。 依靠纸媒支撑起的阅读生活,阅读量不可能太大,这既有阅读速度的问题,也有内容供应的 问 题。有一种论调,认为当代人阅读量较古人太少,担心社会将变成“文化沙漠”。事实上,人 们觉 得阅读少了,只是像传统阅读那样,抱着一本书读的情况少了。现代人每天通过微信、微博、 新闻 客户端等渠道,接触大量信息。单论文字量,今人的阅读总量恐怕要数倍高于古人,也多于 过去的 纸媒主导时代。 然而,从阅读的“质”来说,我们的阅读效率正在面临大面积滑坡。从社交网络、移动媒体获 取的碎片化文本,很难系统、深入地学习知识、获得感悟。近年来,笔者微信里的订阅号不断增加, 已经达到 100 多个,阅读的数量不少,能被笔者记住的却不多,大都是走马观花,一掠而过。而多 年前的纸媒阅读,一些精彩的文章至今还记忆犹新。 我们能否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答案是否定的。现代社会,向往山林的人可以来一
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极少能在深山里搭一座木屋终老。信息时代,很多人怀念纯粹、传统的阅 读生 活,但离开手机,我们还是会寸步难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中,提升阅读的质量呢?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 中培养“拼接意识。相对于传统阅读,碎片化阅读则更加灵活、丰富, 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也十分必要,只是,这种涉猎并非被动接受 择信源很重要。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往往读过才能判断是否是垃圾信息,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因此, 理性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信源,然后专心阅读十分重要。 古人读书学习,讲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资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虽 无需这样胼手胝足、皓首穷经,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独善其身〃,做好组织规划和 内容 筛选。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碎片化信息的拼接和挖掘,不失为一个“量中求质”好方法。 (选自《新华文摘》2017年07期)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有关概念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阅读”指的是纸 媒时代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本文中也可以叫做“纸媒阅读”。B、“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微信 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渠道接受大量碎片化文本信息的方式。C、“浅阅读”是涉猎各个层面的 更加灵活丰富、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的阅读形式。D、“深度阅读”是指就某一专业或某 领域的内容有意识地深入阅读的形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纸媒盛行时代,信息相对匮 乏,但是基本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的不同阅读需求。B、在纸媒盛行时代,因为阅读速度和内 容供应的问题,人们的阅读量不可能太大。C、网络社会、移动媒体时代,人们抱着一本书 读的情况少了,使阅读效率出现大面积滑坡。D、快餐式、容易读、有趣味的碎片化文章读 起来比较轻松,但是阅读效率不高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热衷于碎片化阅读将会使我们的 社会变成“文化沙漠
场 说走就走的旅行,却极少能在深山里搭一座木屋终老。信息时代,很多人怀念纯粹、传统的阅 读生 活,但离开手机,我们还是会寸步难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浩如烟海的碎片化信息中,提升阅读的质量呢? 我们需要在碎片化阅读 中培养“拼接意识”。相对于传统阅读,碎片化阅读则更加灵活、丰富, 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也十分必要,只是,这种涉猎并非被动接受, 择信源很重要。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往往读过才能判断是否是垃圾信息,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因此, 理性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信源,然后专心阅读十分重要。 古人读书学习,讲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资讯时代的碎片化阅读,虽 无 需这样胼手胝足、皓首穷经,却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独善其身”,做好组织规划和 内容 筛选。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碎片化信息的拼接和挖掘,不失为一个“量中求质”好方法。 (选自《新华 文摘》 2017 年 07 期)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有关概念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阅读”指的是纸 媒时代接受信息的方式,在本文中也可以叫做“纸媒阅读”。 B、“碎片化阅读”是指通过微信、 微博、新闻客户端等渠道接受大量碎片化文本信息的方式。 C、“浅阅读”是涉猎各个层面的、 更加灵活丰富、能够即时把握最新动态的阅读形式。 D、“深度阅读”是指就某一专业或某一 领域的内容有意识地深入阅读的形式。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纸媒盛行时代,信息相对匮 乏,但是基本能够满足当时人们的不同阅读需求。 B、在纸媒盛行时代,因为阅读速度和内 容供应的问题,人们的阅读量不可能太大。 C、网络社会、移动媒体时代,人们抱着一本书 读的情况少了,使阅读效率出现大面积滑坡。 D、快餐式、容易读、有趣味的碎片化文章读 起来比较轻松,但是阅读效率不高。 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社会,人们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纯净的阅读时代,热衷于碎片化阅读将会使我们的 社 会变成“文化沙漠
B、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碎片化阅读无可厚非:人们的阅读总量要远高于纸媒阅读时代,只 是阅读的质量令人担忧 C、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主动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是提高碎片化阅读 质量的有效办法。 D、借鉴古人碎片化阅读经验,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做好组织规划和内容筛选工作,是 提升阅读效率的一大途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选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注 散漫选择,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从而产生“化学作用。 例如,钟爱时政类新闻的读者,在毎天接收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新闻推送的同时,也要变被 动为主动,搜集一些相关的大国关系、地缘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等信息,形成较为完整、 具有一定逻辑体系的信息结构,在“浅阅读”中增强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 我们还要让网络阅读更“累”一点。就像经济学里,顾客对产品的选择是感性行为一样,人们 对阅读的选择也是感性行为。选择快餐式、容易读、有趣味的碎片化文章,是毎一个读者的自然反 应,这是我们阅读效率不高的一大根源。其实,古人也常常进行碎片化阅读,比如《诗经λX唐诗》 《世说新语》都是碎片化信息。只是这些内容表现为某一领域的深度信息。因此,找到个专 业化的垂直领域,有意识地进行深度阅读,是提升阅读效率的一大途径。同时,在深度阅读方面, 选
B、现代社会,人们选择碎片化阅读无可厚非;人们的阅读总量要远高于纸媒阅读时代,只 是 阅读的质量令人担忧。 C、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主动涉猎各个层面的“浅阅读”是提高碎片化阅读 质 量的有效办法。 D、借鉴古人碎片化阅读经验,在纷繁复杂的冗余信息中做好组织规划和内容筛选工作,是 提 升阅读效率的一大途径。 ( 二)文 学 类 文 本 阅 读 ( 本题 共3 选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注 散漫选择,随心所欲。而是应该建构在知识结构完整性和系统性之上,从而产生“化学作用”。 例 如,钟爱时政类新闻的读者,在每天接收网站、客户端、社交平台新闻推送的同时,也要变被 动为 主动,搜集一些相关的大国关系、地缘政治、文化宗教、社会经济等信息,形成较为完整、 具有一 定逻辑体系的信息结构,在“浅阅读”中增强对事物全面、客观的认识。 我们还要让网络阅读更“累”一点。就像经济学里,顾客对产品的选择是感性行为一样,人们 对阅读的选择也是感性行为。选择快餐式、容易读、有趣味的碎片化文章,是每一个读者的自然反 应,这是我们阅读效率不高的一大根源。其实,古人也常常进行碎片化阅读,比如《诗经》、《唐诗》、 《世说新语》,都是碎片化信息。只是这些内容表现为某一领域的深度信息。因此,找到一个专 业 化的垂直领域,有意识地进行深度阅读,是提升阅读效率的一大途径。同时,在深度阅读方面, 选
大青 衣 胡玲原本宁静的村庄突然热闹了,乡亲们雀跃着 奔走相告:今晩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 团的名角,能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日落黄昏,多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 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 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人群最前面。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 从幕布后走出,身姿婀娜,莲步轻移, 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 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岀。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 小,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股孑魔力,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戏散,柳月 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悄悄来到后台。青色长裙,款款从幕布后走出来… (原载2017年第6期《红豆》,有删节) 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青莲紧闭双唇不语。 柳月如回头,上下打量着她,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 个唱 青衣的好胚子。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青莲跟着柳 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 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名师岀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 她扮相凊丽端庄,音色清澈囻润,表演细腻庄重,所有青衣角色都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不知何 时起,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 慢消散
大青 衣 胡玲 原 本 宁 静 的 村庄 突 然 热 闹 了 , 乡 亲 们 雀跃 着 奔走 相 告 : 今晚李大户家请柳月如来唱戏。 说起柳月如,在当地可谓声名赫赫,她是县剧 团的名角,能一睹她的风采,是很多人的梦想。 日落黄昏,乡亲们潮水般涌向李大户家,青 莲好奇地跟在人群后,猫起身子,铆着劲儿朝前钻, 像一尾滑溜的小鱼儿,钻到人群最前面。 锣鼓铿锵,乐声四起,柳月如一袭飘逸的青色长裙,款款 从幕布后走出,身姿婀娜,莲步轻移, 宛如踩在云端的仙女。喧闹的人群瞬间寂静。柳月如眼波流转,一翘兰花指,一抖水袖,行云流水; 轻启朱唇,黄鹂一样清脆婉转的声音脱口而出。人们看呆了,听痴了,像木头人立在当地。青莲尚 小,听不懂戏文,可柳月如仿佛带着一股子魔力,让青莲的目光无法从她身上移走。 戏散,柳月 如谢幕退下,乡亲们依依不舍地离去。青莲悄悄来到后台。青色 长 裙 ,款 款从 幕布 后走 出来 …… (原载 2017 年第 6 期《红豆》,有删节) 柳月如对镜卸妆,从镜子里看到身后的青莲。小丫头,怎么还不回家? 青莲紧闭双唇不语。 柳 月如回头,上下打量着她,见青莲面容清秀,身形纤细,眼神里有股坚毅倔强劲儿,说,真是 个唱 青衣的好胚子。问,愿意跟我学戏吗?青莲终于开口,愿意,我要唱戏,像你一样。 青莲跟着柳 月如学戏,大家都说青莲家祖坟冒青烟了,要知道,柳月如不轻易收徒的。柳月如 对青莲很严,唱念做打,手把手教青莲。名师出高徒,十年勤学苦练,青莲成了剧团最出色的青衣。 她扮相清丽端庄,音色清澈圆润,表演细腻庄重,所有青衣角色都被她演绎得栩栩如生。 不知何 时起,台上,青莲卖力表演;台下,看客寥寥无几。青莲的满腔激情,在日积月累中慢 慢消散
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 和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男人还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你愿意在一棵歪 脖树上 吊死吗? 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地在青莲脑中回荡,她去找柳月如。师父,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 如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 下只 有一个观众,咱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 了 剧团,我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青莲果然火了, 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 月如 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在咖啡厅商谈演岀事宜。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 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 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老板,青莲说,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老板一笑,因为你有 戏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 如同 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晩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 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 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 从
一天,一个打扮时尚的男人来剧团找青莲。青莲小姐,我们公司正在包装歌星,以你的形象 和 唱功,绝对能够火,你可有兴趣?男人还说,传统戏在本地已经没市场了,你愿意在一棵歪 脖树上 吊死吗? 那天,男人的话不断地在青莲脑中回荡,她去找柳月如。师父,有人说我可以做歌星。柳月 如 说,咱们是唱戏之人,并非戏子。青莲说,没人爱看戏了,我想另寻出路。柳月如说,即使台 下只 有一个观众,咱们也要唱下去。青莲脱下戏服,说,不,我再也不唱独角戏了。柳月如说,你出 了 剧团,我们的师徒缘分也就尽了。青莲含着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剧团的大门。 青莲果然火了, 唱歌、走穴、商演,她春风得意。热闹精彩的生活,使她早就淡忘了剧团和柳 月如。 五年后的一天,青莲和老板相约在咖啡厅商谈演出事宜。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望着她窃窃私语。 作为明星,她早已习惯人们对她的关注和议论。看,那不是歌星青莲吗?她唱歌挺好听的。听说她 以前是唱青衣的。她的唱功、动作、神态都有传统戏的影子,怪不得她唱歌有种与众不同的味道。 他们的话飘进青莲耳朵里。 老板,青莲说,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我能唱出来? 老板一笑,因为你有 戏 剧底子,唱得有特色,要不然,你怎么会红? 要知道,现在会唱歌的人一抓一大把。青莲内心 如同 被投进一块大石头,波涛汹涌。 晚上,青莲做了一个梦。梦里,柳月如和青莲唱《白蛇传》,柳 月如演白蛇,青莲反串法海, 两人对打起来,青莲一剑刺穿了柳月如的胸膛,柳月如倒在戏台上,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衣。青莲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