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号经沂5治2010年第10期 主要关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所有者在贸易政策上的冲突,其代表人物是罗戈夫斯 基教授。①这种基于阶级的分化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学者们广泛援引的经 验证据是19世纪英国工人与资本家联合起来与执政的保守党以及土地所有者进行斗 争,以支持更加自由的贸易,反对俗物法案》。 第二,政治联盟并不是稳定的,政治联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 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现实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政治联盟并 不完全是基于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或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政治学者们曾通过研究 选举来探讨相关国家的政治联盟状况.在关于选举(比例代表制度或直接选举)是促 使政治家迎合广泛的利益(阶级利益)还是迎合特定利益(行业利益),学者们得出的 结论是,尽管可以假定在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但更 为基本的却是阶级联盟。在任何国家和社会中,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并不完全是固定 的.随着利益分配的变化.二者有时是可以转换的。 第三,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行业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根据行业 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来确定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是行业联盟还是阶级联盟)是 “第二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迈克尔·希斯考克斯的学术贡献。在他看来,经济学理 论中无论是假设生产要素完全流动的斯托尔珀-萨缪尔森模型,还是假设生产要素完 全不流动的李嘉图-维纳模型,它们都是两个极端。在现实中,生产要素在不同的行 业流动的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生产要素在历史上六个国家不同行业流动程度的比 较,希斯考克斯发现:“在贸易政治中形成什么类型的政治联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 个基本的经济特征:生产要素在行业间流动的程度。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高的时候, 更容易出现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而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低的时候,则更容易出现以 行业为基础的联盟。”② 以上基于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制定的分析而发展出的四种研究路径,是经过“两 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近40年的学术努力逐渐形成的,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 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但在运用这四种研究 路径时,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国家是对外经济决策过程的主要行 为体,对外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国 Prnceton Uniersiy Press 1989 ②[美]迈克尔·希斯考克斯著,于扬杰译:《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贸易、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9 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
2010年第 10期 主要关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所有者在贸易政策上的冲突, 其代表人物是罗戈夫斯 基教授。& 这种基于阶级的分化对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为学者们广泛援引的经 验证据是 19世纪英国工人与资本家联合起来与执政的保守党以及土地所有者进行斗 争, 以支持更加自由的贸易, 反对 #谷物法案∃。 第二, 政治联盟并不是稳定的, 政治联盟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历 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现实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 政治联盟并 不完全是基于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或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政治学者们曾通过研究 选举来探讨相关国家的政治联盟状况, 在关于选举 (比例代表制度或直接选举 ) 是促 使政治家迎合广泛的利益 (阶级利益 )还是迎合特定利益 (行业利益 ), 学者们得出的 结论是, 尽管可以假定在对外贸易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以行业为基础的联盟, 但更 为基本的却是阶级联盟。在任何国家和社会中, 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并不完全是固定 的, 随着利益分配的变化, 二者有时是可以转换的。 第三, 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主要取决于行业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根据行业 间要素流动的程度来确定贸易政策中政治联盟的类型 (是行业联盟还是阶级联盟 )是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迈克尔 % 希斯考克斯的学术贡献。在他看来, 经济学理 论中无论是假设生产要素完全流动的斯托尔珀 - 萨缪尔森模型, 还是假设生产要素完 全不流动的李嘉图 - 维纳模型, 它们都是两个极端。在现实中, 生产要素在不同的行 业流动的程度是不同的。通过对生产要素在历史上六个国家不同行业流动程度的比 较, 希斯考克斯发现: 在贸易政治中形成什么类型的政治联盟,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 个基本的经济特征: 生产要素在行业间流动的程度。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高的时候, 更容易出现以阶级为基础的联盟; 而行业间要素流动程度低的时候, 则更容易出现以 行业为基础的联盟。 ∋ 以上基于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制定的分析而发展出的四种研究路径, 是经过 两 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近 40年的学术努力逐渐形成的, 反映了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国 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但在运用这四种研究 路径时, 有两点尤其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 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国家是对外经济决策过程的主要行 为体, 对外经济政策的外部性决定了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国 % 9% & ∋ Rona ld Rogow sk,i Comm erce and Coa lition s: H ow Trad e Affects D om estic P olitical Alignm en ts, Prin ceton: Princeton Un iversity Press, 1989. [美 ]迈克尔% 希斯考克斯著, 于扬杰译: #国际贸易与政治冲突: 贸易、联盟与要素流动程度∃, 北京: 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第 279页。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范式”之争? 际体系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国家自身组织结构的影响,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和以国家 为中心的路径正好解释了这一点,但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同样体 系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国家对外经济政策 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在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尽管国家是主要行为体,但不是 唯一的行为体,任何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但要受到阶级联盟的影响,还要受到 行业联盟的影响,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和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分别认识到 这一点,但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阶级联盟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 时期是不同的,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跨国之间的行业联盟或跨国 之间的阶级联盟是如何转化的。所以,上述四种研究路径的划分,只是为理论研究方 便之用.任何一种研究路径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国家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问题领域的优先性。以上研究国家对外经济政策 的四种路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告诚我们,在分析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不 但要看到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还要关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具体问题 领域。在不同的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关联性、国家-社会关联性以及国内-国际关 联性的程度以及表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在贸易领域,由于世界贸易体系是比 较完善的,国内的行业和阶级受贸易的影响也是比较明确的,因此,运用四种研究路径 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至于具体运用哪一种研究路径,主要取决于具体 的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由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国内阶级和社会联盟 也不是非常明显,因此,运用任何一种规范的研究路径都需要谨慎。在直接投资领域, 国际多边投资协定远没有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国际协定完善.跨国公司东道国不但影响 东道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而且也会影响母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因此.即使 是运用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也要顾及不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优先考 虑的产业。事实上,在现实的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很难将世界经济体系、 国家、社会以及生产要素完全割裂,但在具体问题领域分析中,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 的政策偏好,学者们或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将其中之一作为主要变量来分析具体的国家 对外经济政策。 二 国际体系:机制制度设计与战略选择 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机制国际制度的研究 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关于国际制度国际机制的研 ·10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
际体系的影响, 同时还受到国家自身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和以国家 为中心的路径正好解释了这一点, 但以体系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处于同样体 系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 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国家对外经济政策 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 在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尽管国家是主要行为体, 但不是 唯一的行为体, 任何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不但要受到阶级联盟的影响, 还要受到 行业联盟的影响, 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和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分别认识到 这一点, 但以社会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为什么阶级联盟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 时期是不同的, 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无法解释跨国之间的行业联盟或跨国 之间的阶级联盟是如何转化的。所以, 上述四种研究路径的划分, 只是为理论研究方 便之用, 任何一种研究路径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 第二, 国家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问题领域的优先性。以上研究国家对外经济政策 的四种路径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告诫我们, 在分析任何国家的对外经济政策过程中, 不 但要看到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的复杂性, 还要关注对外经济政策中的具体问题 领域。在不同的问题领域, 政治 - 经济关联性、国家 - 社会关联性以及国内 - 国际关 联性的程度以及表现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比如, 在贸易领域, 由于世界贸易体系是比 较完善的, 国内的行业和阶级受贸易的影响也是比较明确的, 因此, 运用四种研究路径 中的任何一种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至于具体运用哪一种研究路径, 主要取决于具体 的国家。在金融货币领域, 由于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是不稳定的, 国内阶级和社会联盟 也不是非常明显, 因此, 运用任何一种规范的研究路径都需要谨慎。在直接投资领域, 国际多边投资协定远没有贸易和货币领域的国际协定完善, 跨国公司东道国不但影响 东道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 而且也会影响母国的行业联盟和阶级联盟, 因此, 即使 是运用以行业间要素流动为中心的路径, 也要顾及不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优先考 虑的产业。事实上, 在现实的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 很难将世界经济体系、 国家、社会以及生产要素完全割裂, 但在具体问题领域分析中, 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 的政策偏好, 学者们或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将其中之一作为主要变量来分析具体的国家 对外经济政策。 二 国际体系: 机制 /制度设计与战略选择 国际政治经济学关于国际体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国际机制 /国际制度的研究 上。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第二代 国际政治经济学者关于国际制度 /国际机制的研 % 10%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超越范式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