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 did 权威的运用… ……613 第四章什么是占有方式?……………………617 贪婪的社会—占有方式的基础 ……617 二占有的本质 ……624 第五章什么是存在方式?………… 625 主动的存在………………………… 627 真实的存在 中· 628 给予、分享和勇于牺牲的愿望… 631 第八章人类变化的条件和新人特征………………639 新人 4,·,·甲,,·,,+非 ……………641 第九章新社会的特征 ,·,·,、·,,,P.,.4;+甲 643 关于人的一门新科学… 643 弗洛伊德的发现之伟大与局限(1979年)……………667 第二章弗洛伊德約发现之伟大与局限… 668 无意识的发现………………………………668 俄狄浦斯情结…………:… ………672 移情 新、.Pt 682 自恋 ………………………………687 五性格 ···4···: ·,+·,t.甲 698 六童年的意义 705
基督的教条 (1930年) 本文译自弗洛姆一本有关宗救、心理学和文化的论文集(该 文集即以本文篇名为題,1973年福寨特出版公司英文版)。原 文为德文,发表于1930年。本泽本所据的J·工·亚当斯的英 译本曾经弗洛姆本人逐勺校阅。在这篇¨朔的论文中,弗洛姆 试图通过对基督教中有关基督的教条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的考察 表明,宗教具有为群众提供虚假满足、为统治者提供控制手段的 社会功能;并藉此提出他的一个核心论点:不能通过思想和意 识形态来理解捋此种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人,而必须通过持此思 想和意识形态的人的社会、经济状况来理解这舯思想和意识形 态本身。后来在60年代,弗洛姆承认这些观点是严格的弗洛伊 德主义,因此他虽然仍坚持这个观点,但为避竟片面性,认为还 应坚持相应的另一方面,如宗教史也反映了人的心灵选化史。 全文共六章巖一ˉ篇结讼。这里选译第一、二、五、六幸及其结 论
第一章方法论和问题的性质 心理分析①的重大成就之一是它消除了社会心理学与个体 心理学之间的虚妄区分。一方面,弗洛伊德强调,不存在有关独 立于其社会环境的人的个体心理学,因为不存在孤立的人。弗洛 伊德认为,正如不存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同样也不存 在心理学的人,心理学中的鲁滨森·克劳斯。相反,弗洛伊德的 个重大发现乃是对个体早期社会关系(即其与父母、兄弟、姐 妹的关系)的心理发展的理解。 弗洛伊德写道; 确实y……个体心理学涉及的是个别的人,探索的是他企图获得 满足其本能冲动的道路;但个体心理学能不顺这个个体与其它个体的 关系,乃是稀有的事情,而且只能是在某些特定的惰况下。在个体的 精神生活中,必定要涉及某个别人,作为榜样,作为对象,作为助手,作 为对头;因此,广义的同时又是完全合理的意义上的个体心理学, 开始也就是社会心理学。② 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又与以“团体”为对象的社会心理学的 幻觉彻底决裂。对他来说,“社会本能”,与弧立的人一样,也不 是心理学的对象,因为它不是一种“原初的、基本的”本能相反, ① psychoanalysis又译樯神分析”。学术界无園定译法,本选集中译者祖 据各篇内容,视具体情况,或译“心理分析,或译“精神分析”软本选集对 该词译法并不强求一律,但其中的每一篇都采用固定统一的译法。—编 译者注 ②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团体心理学及对自我的分析≯,伦敦标准版,第 69页
他认为,“心遜一开始是以较小的规模(如在家庭中)形成的”。他 已表明,在团体中起作用的心理现象,必须根据在个体中起作 用的心理机制、而不是根据某种“团体心灵”本身来理解 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区别是量的而非质的区别。个 体心理学考虑到了影响个体命运的所有不利因素,从而能最完 全逖描述个体的心理结构。我们越是拓展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就是说,其共同品质使我们可以将其集合起来的人越多,我们就 越是应缩小对这个团体的个别成员的整个心理结构的考察范 迟此某个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的主体越多,观察有关团体 内任何个体的整个心理结构的视野就越窄。看不到这一点,就很 容易在估价这样的研究结果时发生误解。人们期望知道有关某 个团体的个别成员的心理结构的问题,然丽社会一心理学的 研究却只涉及这个团体所有成员共同的性格母型,而不考虑某 个特定个体的整个性格结构。后者决不是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因 此仅当已经获得了有关个体发展的广泛知识之时,这样的考虑 方为可能。例如,如果在某个社会一心理学的研究中,有人断 定,一个团体对父亲形象的态度从攻击性、对立性转变成了被动 性消极性,那么这个断定的意义就不同于它在某个个体—心 ①乔治·西默尔鲜明地揩出了把体衢作某个“主体、看作某种心理现象 之荒。他说,“许多主体的心理过程的绕一的外部结果被说成是某个统 的心理过程—某个集体灵魂中的过程—的结果。为结果献现象 的统一燃反映于假定的其心理原冈的统一性之中!但是,有别于个体心 理学的整个集体心理学所依的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只是在可结 果方面出现的集体行动的统竟被俞偷地转移到了内在原这一边, 轴移到了!体承受者这一边。论社会心理学的本质”,载“社会科学和灶 会政治学文献》,第26,808年
理学的研究中对某个个体而言的意义。在后一种情况下,它指的 是,这个变化确属于个体的整个态度;而在前一种情况中,它指 的是,这个变化代表了为这个团体的所有成员所共有的某种平 均的特征,它并不一定在每个个体的性格结构中都具有决定作 用。因此,杜会一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就不可能在于我们由此充 分认识了个别成员的心理特征,而在于我们确定了那些在其社 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共同的心理倾向。 心理分析克服了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之间假想的对 立,由此可以认为,一种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本质上与研究个 体心理的心理分析方法相同。因此,既然这种方法在目前研究 中具有重要意义简洁地考虑一下它的主要特征,就不失为明智 之举。 弗洛伊德的出发点是认为,在导致神经症(健康人的本能结 构也一样)的诸原因中,一种遗传的性构成和各种经验到的事件 形成了一个互补的系列 在这个系列的一端是些极端的情况,关于这些情况,你可以振振 有词地说这些入,由于其不正常的里比多发展,必定病了,不管发生 了什么,他们经验到了什么,也不管生活对他们曾是多么仁越;而在这 另一端的情形则相反,如果生命未曾给他们压上如此沉重的负担,他 们必能摆脱疾病。在这个系列的一些中间情形中决定因素(性构成 或多成少地与对生命的有害惩罚相联系。如果没有经历某种经验,他 们的性构成就不会导致神经症;如果里比多有别的构成,生命的变迁 就不会对他们产生如此创伤性的作用。① ①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引论》,纽约,1949年,第304页。弗洛伊 德说“性构成和经验到的事件、或者说里比多的定势与受挫这两个因素的 表现方式,使得其中占支配地位的那个因素相应地不那么得到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