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86803 课程名称:城市管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48 学分:3 适用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二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城市管理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城市管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城市 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的专业必修课,具有一般性、多学科性和非常强的应用性。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在联系国家城市发展相关战略需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思政课程 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管理在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基于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 现实问题,明晰中国城市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任务和改革策略。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系统和前沿的把握:掌握有关城 市管理体制、城市公共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房地产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 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在能结合国情现实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管理学 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我过城市管理中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城市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86803 课程名称:城市管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二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城市管理学》是公共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城市管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城市 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的专业必修课,具有一般性、多学科性和非常强的应用性。 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在联系国家城市发展相关战略需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思政课程 要求,使学生全面了解城市管理在各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基于城市发展和城市管理的 现实问题,明晰中国城市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任务和改革策略。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一个系统和前沿的把握;掌握有关城 市管理体制、城市公共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房地产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和城市 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在能结合国情现实的基础上,运用城市管理学 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我过城市管理中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和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城市 化发展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与历史 (1)城市的概念 (2)城市的类型 (3)城市的特征 (4)城市化的概念 (5)城市化的测量方法 (6)城市和城市化的历史发展 2大都市区的功能作用 (1)城市的功能作用 (2)大都市区的涵义 (3)大都市区的独特作用 3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色 (1)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色 4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1)城市化滞后的政策效应 (2)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反思 (3)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创新 5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化发展的当代价值 重点与难点:城市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三)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如何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2
2 第一章 城市与城市化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和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以及中国城市 化发展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 城市与城市化的概念与历史 (1)城市的概念 (2)城市的类型 (3)城市的特征 (4)城市化的概念 (5)城市化的测量方法 (6)城市和城市化的历史发展 2 大都市区的功能作用 (1)城市的功能作用 (2)大都市区的涵义 (3)大都市区的独特作用 3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特色 (1)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2)中国城市化的发展特色 4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1)城市化滞后的政策效应 (2)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反思 (3)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创新 5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化发展的当代价值 重点与难点:城市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政策选择 (三)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城市和城市化?如何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二章城市管理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观点,以及城 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私人部门与市场失灵 (1)私人部门的涵义 (2)私人部门的特征 (3)私人部门的功能优势 (4)市场失灵的涵义及表现 2公共部门与政府失灵 (1)公共部门的涵义 (2)政府干顶市场的方法 (3)政府失灵的涵义及表现 3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1)公共产品的涵义 (2)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安排 (3)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形式 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概念,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模式
3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媒体应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二章 城市管理理论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观点,以及城 市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 私人部门与市场失灵 (1)私人部门的涵义 (2)私人部门的特征 (3)私人部门的功能优势 (4)市场失灵的涵义及表现 2 公共部门与政府失灵 (1)公共部门的涵义 (2)政府干预市场的方法 (3)政府失灵的涵义及表现 3 城市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1)公共产品的涵义 (2)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安排 (3)公共产品供给的具体形式 重点与难点:公共产品的概念,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模式
(三)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什么是公共产品?城市公共产品是如何进行供给 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三章城市管理体制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和中国市政体制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1)城市管理体制的涵义 (2)西方国家的城市自治制度 (3)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2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1)美、英、法、日的市政管理体制 (2)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共同特征 (3)西方市政体制的大都市治理改革 3中国市政体制概述 (1)中国市政体制的历史发展
4 (三)思考与实践 什么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什么是公共产品?城市公共产品是如何进行供给 的?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三章 城市管理体制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和中国市政体制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 1 国外市政体制概述 (1)城市管理体制的涵义 (2)西方国家的城市自治制度 (3)国外市政体制的类型 2 国外市政体制比较 (1)美、英、法、日的市政管理体制 (2)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共同特征 (3)西方市政体制的大都市治理改革 3 中国市政体制概述 (1)中国市政体制的历史发展
(2)中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 (3)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 (4)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特征 4中国市政体制改革 (1)街道一一居委会体制改革 (2)市领导县体制改革 (3)中国市政体制的普遍问题和发展方向 5中外城市管理体制比较与中国的制度优势 重点与难点:中国市政体制的现状和未来改革方向 (三)思考与实践 西方国家有哪几种典型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推进 中国市政体制改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四章城市公共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以及公共政策的决 策理论和过程理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要点 1城市公共政策的概念 (1)公共政策的定义
5 (2)中国建制市的行政级别 (3)中国的城市管理体制 (4)中国城市管理体制的特征 4 中国市政体制改革 (1)街道——居委会体制改革 (2)市领导县体制改革 (3)中国市政体制的普遍问题和发展方向 5 中外城市管理体制比较与中国的制度优势 重点与难点:中国市政体制的现状和未来改革方向 (三)思考与实践 西方国家有哪几种典型的市政体制?中国的市政体制包含哪些内容?如何推进 中国市政体制改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的综合运用。 本课程教学手段包括:基本教材、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和电视录像,其中, 基本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系统全面地反映了本课程的全 部内容,学习指导书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方法性的指导以巩固和强化学生专业素 养。 第四章 城市公共政策 (一)目的与要求 紧密联系思政课程需要,要求学生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以及公共政策的决 策理论和过程理论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内容要点 1 城市公共政策的概念 (1)公共政策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