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 通常研究成果是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是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一 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是研究人员智慧的结晶。撰写研究论文的目的是使研究成果能为 社会所知,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推广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 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研究本身的质量,其次取决于研究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一个有质量 的课题研究,如不能以为社会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文字形式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往往会使 整个研究功亏一篑。因此,每个硏究人员应该了解硏究论文的特点和撰写要求,掌握撰写研 究论文的方法和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撰写研究论文和如何评价研究论文。 第一节研究论文的分类和撰写步骤 、研究论文的分类 研究论文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指研究者所写的任何有关专业性的文章。研究论文 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是对课题硏究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者通常把撰写研 究论文看作是研究过程的最后步骤:形成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论文可以是课题研究的终结 报告,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的学术文章 研究论文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成果的写作形式来 看,有观察报告、调査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性的论文、综述、述评等。一般来 讲,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产生什么类型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就写实证 性的硏究报告,如用实验法进行硏究,就写实验报告:用调査法进行研究,就写调查报告。 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就写理论性的研究论文。根据研究论文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 研究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另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1.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也称科学论文,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事实和数据来说 明和解释问题的论文。这类论文有比较固定的写作结构,它要求对方法和材料必须描述得具 体、清楚,客观地呈现硏究过程,合理地解释硏究结果。这类论文主要有:实验报告、调査 报告、观察报告等。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也称理论性的研究报告,这类论文是以议论文的形式,通过理性的分析,用概 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来证明和解释研宄的问题。这类论文不像研究报告那样具有典型 的写作结构,在写作表现方式上比较灵活、自由,但它要求所写论文具有新理论、新见解 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能淸楚地展现理论、观点形成的过程。学术论 文通常与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相联系,常见的形式有:经验总结、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基本步骤
1 第十一章 研究论文的撰写与评价 通常研究成果是以研究论文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是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取得的,具有— 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是研究人员智慧的结晶。撰写研究论文的目的是使研究成果能为 社会所知,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应用、推广研究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 论文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研究本身的质量,其次取决于研究者的文字表达能力:一个有质量 的课题研究,如不能以为社会所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文字形式准确地反映研究成果,往往会使 整个研究功亏一篑。因此,每个研究人员应该了解研究论文的特点和撰写要求,掌握撰写研 究论文的方法和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如何撰写研究论文和如何评价研究论文。 第一节 研究论文的分类和撰写步骤 一、研究论文的分类 研究论文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指研究者所写的任何有关专业性的文章。研究论文 是研究者表达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是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概括和总结。研究者通常把撰写研 究论文看作是研究过程的最后步骤:形成研究的最终成果。研究论文可以是课题研究的终结 报告,也可以是针对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分析的学术文章。 研究论文涉及的内容纷繁复杂,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研究成果的写作形式来 看,有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理论性的论文、综述、述评等。—般来 讲,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就产生什么类型的研究成果。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就写实证 性的研究报告,如用实验法进行研究,就写实验报告;用调查法进行研究,就写调查报告。 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就写理论性的研究论文。根据研究论文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把 研究论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另一类是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1.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也称科学论文,是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以事实和数据来说 明和解释问题的论文。这类论文有比较固定的写作结构,它要求对方法和材料必须描述得具 体、清楚,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合理地解释研究结果。这类论文主要有:实验报告、调查 报告、观察报告等。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也称理论性的研究报告,这类论文是以议论文的形式,通过理性的分析,用概 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来证明和解释研究的问题。这类论文不像研究报告那样具有典型 的写作结构,在写作表现方式上比较灵活、自由,但它要求所写论文具有新理论、新见解, 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严密,逻辑性强,能清楚地展现理论、观点形成的过程。学术论 文通常与思辨性的研究方法相联系,常见的形式有:经验总结、综述、述评、理论性的论文 等。 二、撰写研究论文的基本步骤
从撰写研究论文的全过程看,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大致要经历以下一些步骤 确定题目 确定题目实际上是限定写作范围,它涉及写作的大方向。选择的题目除了从课题研究本 身的内容考虑外,还应从作者自身的知识、兴趣、专业以及读者的理解接受水平考虑。选题 的一般原则应是: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感兴趣的,所选题目内容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可供参 阅,专业程度适合读者对象的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制订论文方案 论文方案的制定取决于研究的性质、目的,取决于论文的要求。方案通常需要回答以下 问题:研究什么问题?为何开展此项研究?需参阅哪些文献资料?如何开展硏究?按怎样的程序 进行?拟用哪些材料?采用哪些分析手段和工具?研究结果有何新意?存在哪些局限性?研究在 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何价值?有何意义? 3.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包括对文献的査阅和整理。查阅有关文献,可为撰写论文提供视点和素材,从 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整理出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既可供写作参考,又能从中获取信息。对有 价值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要记录备案。用卡片摘录资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写作查寻 时既便于分类编排,又省时省力。 4.组织素材 在提出写作的主题、主要观点之后,接下来要考虑写作的基本思路,考虑如何组织论文 的素材,拟定写作提纲,构建论文框架。可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内容写出论文观点、论点, 将相关内容合并成块,将各项内容有条理地排列成序 5.撰写初稿 一篇研究论文往往要几易其稿才能最终完成。初稿是将要表达的内容具体落实到纸上, 见诸于文字。然后从文章结构、意义的连贯、文字的润色等写作细节上作推敲、修改。撰写 初稿,作者要牢记论文的主题,每一项内容、每一个观点必须切题。所写内容之间要有逻辑 联系。如果作者在论文的准备阶段作了大量的笔记和卡片,那么撰写初稿会变得容易得多, 只需将有关笔记或一组卡片摆在面前,所有信息便一目了然,只需按论文提纲的需要,组织 编排就行了。初稿最好用文稿纸写,这样便于补充和修改。凡引用部分要注明出处。写作角 度常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一人称 定稿 初稿完成以后,不必急于修改,间隔数日,再去重读,会使作者从初稿的思维定势中解 脱岀来,能比较客观地去重新审视初稿。定稿时,必须通盘考虑研究论文的所有细节,必要 时应毫不犹豫地重写某些部分。有时也可将初稿送呈专家或同事一阅,让他们对论文内容、 结构、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评论,以便充实、修改。在提交论文前还需对论文作最后 润色。终稿时,作者应满怀信心地认为这是他所写的最好的研究论 第二节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由于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方式、方法的不同,研究论文可有不同表现形式。要想以 种写作结构涵盖所有的研究论文是不可能的。下面就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结构作基本 描述。 2
2 从撰写研究论文的全过程看,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大致要经历以下一些步骤: l.确定题目 确定题目实际上是限定写作范围,它涉及写作的大方向。选择的题目除了从课题研究本 身的内容考虑外,还应从作者自身的知识、兴趣、专业以及读者的理解接受水平考虑。选题 的一般原则应是:对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是感兴趣的,所选题目内容有较多的文献资料可供参 阅,专业程度适合读者对象的水平,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制订论文方案 论文方案的制定取决于研究的性质、目的,取决于论文的要求。方案通常需要回答以下 问题:研究什么问题?为何开展此项研究?需参阅哪些文献资料?如何开展研究?按怎样的程序 进行?拟用哪些材料?采用哪些分析手段和工具?研究结果有何新意?存在哪些局限性?研究在 理论和实践方面有何价值?有何意义? 3.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包括对文献的查阅和整理。查阅有关文献,可为撰写论文提供视点和素材,从 大量的文献资料中整理出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既可供写作参考,又能从中获取信息。对有 价值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要记录备案。用卡片摘录资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写作查寻 时既便于分类编排,又省时省力。 4.组织素材 在提出写作的主题、主要观点之后,接下来要考虑写作的基本思路,考虑如何组织论文 的素材,拟定写作提纲,构建论文框架。可根据收集整理的资料内容写出论文观点、论点, 将相关内容合并成块,将各项内容有条理地排列成序。 5.撰写初稿 一篇研究论文往往要几易其稿才能最终完成。初稿是将要表达的内容具体落实到纸上, 见诸于文字。然后从文章结构、意义的连贯、文字的润色等写作细节上作推敲、修改。撰写 初稿,作者要牢记论文的主题,每—项内容、每一个观点必须切题。所写内容之间要有逻辑 联系。如果作者在论文的准备阶段作了大量的笔记和卡片,那么撰写初稿会变得容易得多, 只需将有关笔记或一组卡片摆在面前,所有信息便—目了然,只需按论文提纲的需要,组织 编排就行了。初稿最好用文稿纸写,这样便于补充和修改。凡引用部分要注明出处。写作角 度常用第三人称,不用第—人称。 6.定稿 初稿完成以后,不必急于修改,间隔数日,再去重读,会使作者从初稿的思维定势中解 脱出来,能比较客观地去重新审视初稿。定稿时,必须通盘考虑研究论文的所有细节,必要 时应毫不犹豫地重写某些部分。有时也可将初稿送呈专家或同事一阅,让他们对论文内容、 结构、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意见和评论,以便充实、修改。在提交论文前还需对论文作最后 润色。终稿时,作者应满怀信心地认为这是他所写的最好的研究论文。 第二节 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 由于研究内容的不同,研究方式、方法的不同,研究论文可有不同表现形式。要想以一 种写作结构涵盖所有的研究论文是不可能的。下面就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写作结构作基本 描述
、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研究报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论文。这类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模式。研究报告的 基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题目部分,指正文之前有关资料:二是正文部分,指研究报告 的主体:三是结尾部分,指正文后所附的资料。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见图11-1。 题目部分匚鬈碧 研究报告 E文部分 结尾部分—参考文献 图11-1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图 1.题目部分 题目部分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 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第一卬象,使人一眼就能判断硏 究的是什么、研究的价值、意义。标题当然要简洁,但意义明确是第一位的。为了涵义确切 有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标题在表述上最好能涉及两个变量的关系,涉及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儿童对时间顺 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5-6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等。总之,标题要与 研究主题吻合,文字简洁,一目了然,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署名。署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并在姓名前或姓名下标出作者的工作单位。署真名和单 位,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负责,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同行联系和交流。有时研究报告是集体成 果,可署集体名称或课题组名称。通常要在标题或所署名称后打个“*”号,在该页末尾划 横线,作题注。说明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注明是谁执笔,以及对课题研究作出贡献(包 括提供资料、设备、研究经费、赞助等)的人或单位致谢。署名的排序按对课题研究的贡献 大小顺序排列。 ③摘要。摘要也称提要,是用简洁的形式提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的浓缩、梗 概。一般读者总是先读标题、摘要,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研究报告摘要的字数应 按刊物的要求。一般5000字左右的研究报告,摘要在200字左右。学位论文的摘要可达500 字。摘要的表述一般涉及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例如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硏究 张莉 华中师范大学
3 一、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研究报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科学论文。这类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模式。研究报告的 基本结构分为三大部分:一是题目部分,指正文之前有关资料;二是正文部分,指研究报告 的主体;三是结尾部分,指正文后所附的资料。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见图 11—1。 图 11—1 研究报告的基本框架图 1.题目部分 题目部分包括:标题、署名、摘要、关键词。 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能给人以深刻的第一印象,使人一眼就能判断研 究的是什么、研究的价值、意义。标题当然要简洁,但意义明确是第一位的。为了涵义确切, 有时宁可多用几个字。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标题在表述上最好能涉及两个变量的关系,涉及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如,“小学生识字量与语文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儿童对时间顺 序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5—6 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等。总之,标题要与 研究主题吻合,文字简洁,一目了然,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②署名。署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并在姓名前或姓名下标出作者的工作单位。署真名和单 位,一方面是为了表示负责,另一方面是为了便于同行联系和交流。有时研究报告是集体成 果,可署集体名称或课题组名称。通常要在标题或所署名称后打个“*”号,在该页末尾划 一横线,作题注。说明课题名称,课题组成员。注明是谁执笔,以及对课题研究作出贡献(包 括提供资料、设备、研究经费、赞助等)的人或单位致谢。署名的排序按对课题研究的贡献 大小顺序排列。 ③摘要。摘要也称提要,是用简洁的形式提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是论文的浓缩、梗 概。一般读者总是先读标题、摘要,然后再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研究报告摘要的字数应 按刊物的要求。一般 5000 字左右的研究报告,摘要在 200 字左右。学位论文的摘要可达 500 字。摘要的表述—般涉及问题、方法、结果和结论。例如: 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莉 华中师范大学
摘要: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境,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 的比较硏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榜样训 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同时,移情训练和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初期和 中期.无显著差别,但是在幼儿晚期,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的玩具和奖品分享行 为上比移情训练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分享行为移情训练榜样作用比较硏究 ④关键词。有些刊物要求作者写出课题研究的关键词。一般一篇研究报告的关键词不超 过8个。关键词是将硏究论文中能反映硏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词提取出来,放在摘 要之下,以便读者一看之下就能了解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也便于文献检索系统 进行主题分类和做索引。通常关键词取之于标题中的变量,研究假设中的变量以及研究主题 中的变量。重要的词应尽可能往前放。 2.正文部分 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涉及5个方面:一引言,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论。 第一,引言 研究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什么问题,向读者提供有 关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使读者能理解和评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引言部分包括:问题的陈 述、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变量的定义、研究的目的意义等 ①问题的陈述。主要说明所研究问题的由来,介绍问题的理论背景,经验背景,要使读 者一进入正文就能了解该论文的主旨和要义。问题的陈述应尽可能放在前言部分的开端,直 截了当地提出,以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方向。问题的陈述最好涉及研究的主要变量,可用一、 二句话开门见山地把问题提出来,如“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之间的关系”,或“目前要 探讨的问题是 ②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是给研究问题提供背景和基础,让人知道现在的研究起点在 哪里,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该问题有关知识的把握情况。文献综述 可以是有关研究工作近期的进展状况的描述,也可以是国内外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的简介。 综述不是文献的堆砌,要简练,要有概括。对有争议的观点应同时列出。如,“在对幼儿道 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或“综合儿童游戏理论的研究,大致 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代表人物有……二是……代表人物有……”文献综述均要作注, 说明文献的来源出处 ③假设的陈述。提出研究假设有助于集中研究问题,给研究定向,并使研究易于理解。 有了研究假设,研究中的变量关系,研究的主题就会变得清晰、明朗。提出假设还需说明假 设的依据和理由,使读者明白假设的合理性。例如,“本研究要检验的假设是5—7岁儿童学 习阅读的经历与认知言语技能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言语技能发展越成熟的儿童,在阅读中 学得越多,反过来说,阅读教学也能促进儿童认知言语技能的发展 ④给变量下定义。对重要的名词术语,对研究的主要变量要加以界定,提供操作定义。 下操作定义可以使读者准确理解变量的意义,避免产生歧义。尤其是当名词术语抽象、笼统、 比较复杂时,更应明确地加以界定,作出必要的解释
4 摘要: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情境,进行了榜样和移情对幼儿分享行为影响作用 的比较研究。实验表明:移情训练在小班、中班的效果优于在大班的效果,榜样训 练在各年龄班的效果差异不明显。同时,移情训练和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初期和 中期.无显著差别,但是在幼儿晚期,榜样训练的效果在幼儿的玩具和奖品分享行 为上比移情训练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分享行为 移情训练 榜样作用 比较研究 ④关键词。有些刊物要求作者写出课题研究的关键词。一般一篇研究报告的关键词不超 过 8 个。关键词是将研究论文中能反映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的最重要的词提取出来,放在摘 要之下,以便读者一看之下就能了解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也便于文献检索系统 进行主题分类和做索引。通常关键词取之于标题中的变量,研究假设中的变量以及研究主题 中的变量。重要的词应尽可能往前放。 2.正文部分 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涉及 5 个方面:一引言,二方法,三结果,四讨论,五结论。 第一,引言 研究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是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什么问题,向读者提供有 关课题研究的背景信息,使读者能理解和评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引言部分包括:问题的陈 述、文献综述、研究假设、变量的定义、研究的目的意义等。 ①问题的陈述。主要说明所研究问题的由来,介绍问题的理论背景,经验背景,要使读 者—进入正文就能了解该论文的主旨和要义。问题的陈述应尽可能放在前言部分的开端,直 截了当地提出,以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方向。问题的陈述最好涉及研究的主要变量,可用一、 二句话开门见山地把问题提出来,如“本研究的目的是检验……之间的关系”,或“目前要 探讨的问题是……” ②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主要是给研究问题提供背景和基础,让人知道现在的研究起点在 哪里,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表明作者对该问题有关知识的把握情况。文献综述 可以是有关研究工作近期的进展状况的描述,也可以是国内外刊物发表的研究成果的简介。 综述不是文献的堆砌,要简练,要有概括。对有争议的观点应同时列出。如,“在对幼儿道 德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有人认为……也有人认为……”或“综合儿童游戏理论的研究,大致 可分为两种类型,—是……代表人物有……;二是……代表人物有……”文献综述均要作注, 说明文献的来源出处。 ③假设的陈述。提出研究假设有助于集中研究问题,给研究定向,并使研究易于理解。 有了研究假设,研究中的变量关系,研究的主题就会变得清晰、明朗。提出假设还需说明假 设的依据和理由,使读者明白假设的合理性。例如,“本研究要检验的假设是 5—7 岁儿童学 习阅读的经历与认知言语技能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言语技能发展越成熟的儿童,在阅读中 学得越多,反过来说,阅读教学也能促进儿童认知言语技能的发展。” ④给变量下定义。对重要的名词术语,对研究的主要变量要加以界定,提供操作定义。 下操作定义可以使读者准确理解变量的意义,避免产生歧义。尤其是当名词术语抽象、笼统、 比较复杂时,更应明确地加以界定,作出必要的解释
⑤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对研究重要性的描述,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这项研 究的价值有多大。研究的意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能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二是能构建或检 验理论。对研究的目的、范围,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和潜在意义 作出描述,这对作者和读者都是有益的。 当然,引言部分的这几项内容并非每份研究报告都要有,但对于严格的研究报告,学位 论文来说,必须具备这些项目。以上几项内容的顺序只是提供如何写引言的大致思路,并非 是绝对要求。引言部分文字不宜多,篇幅控制在全文的五分之一以内 第二,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材料以及过程,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研究细节, 以便同行能够重复你的硏究,评估课题硏究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部分的内容必须认真、详尽 地描述,为他人提供重复研究的基础。方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被试的数量、年龄,选取 被试的方式和理由,材料、工具的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模式,研究的具体安排 和步骤,如何收集资料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①被试。被试指被研究的对象。确定被试目的在于指出哪些人参与了研究,数量有多少, 他们是如何确定的,是怎样选取的,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是什么。一般要求描述性别、年 龄(有时精确到几岁几个月),有时还要描述被试的特征 ②材料。材料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类物品或资源。材料本身不是研究变量,而是工具 描述材料包括:规格、数量、来源、制作方法、测定指标等,必要时还要下操作定义。 ③研究程序。研究程序通常包括实施步骤、具体次序、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测定因变 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有时还需规定时限、指导语等。 ④数据处理方法。实证性研究通常涉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一般只需简单地提及统计检验 的方法即可。例如:“实验结果的检验有二,一是对书面测验的成绩进行t检验:二是对口 试成绩的等第进行x2检验。” 研究方法部分的文字描述要客观准确、具体、直截了当。不要用抽象笼统的、模棱两可 的词语。方法部分在长度、内容和写作方式上会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方法部分应向人提供 充分的操作信息,使人能理解或能重复该项研究。下面是李洪曾等在《心理学报》发表的“5 6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的方法部分: 实验方法 1.被试 上海市闸北区塘沽路第二幼儿园5岁4个月-5岁7个月的中班幼儿24名, 其中男孩、女孩各12名;6岁4个月-6岁7个月的大班幼儿24名,其中男孩 女孩各12名,合计48人,全部幼儿入园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2.材料和方法 采用校对改错法。发给每个幼儿张印有和△的改错练习纸。改错
5 ⑤研究的目的意义。这是对研究重要性的描述,要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这项研 究的价值有多大。研究的意义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能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二是能构建或检 验理论。对研究的目的、范围,要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和潜在意义 作出描述,这对作者和读者都是有益的。 当然,引言部分的这几项内容并非每份研究报告都要有,但对于严格的研究报告,学位 论文来说,必须具备这些项目。以上几项内容的顺序只是提供如何写引言的大致思路,并非 是绝对要求。引言部分文字不宜多,篇幅控制在全文的五分之一以内。 第二,方法 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材料以及过程,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研究细节, 以便同行能够重复你的研究,评估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部分的内容必须认真、详尽 地描述,为他人提供重复研究的基础。方法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被试的数量、年龄,选取 被试的方式和理由,材料、工具的选择,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模式,研究的具体安排 和步骤,如何收集资料和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①被试。被试指被研究的对象。确定被试目的在于指出哪些人参与了研究,数量有多少, 他们是如何确定的,是怎样选取的,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是什么。一般要求描述性别、年 龄(有时精确到几岁几个月),有时还要描述被试的特征。 ②材料。材料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各类物品或资源。材料本身不是研究变量,而是工具。 描述材料包括:规格、数量、来源、制作方法、测定指标等,必要时还要下操作定义。 ③研究程序。研究程序通常包括实施步骤、具体次序、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测定因变 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有时还需规定时限、指导语等。 ④数据处理方法。实证性研究通常涉及数据分析的方法。一般只需简单地提及统计检验 的方法即可。例如:“实验结果的检验有二,一是对书面测验的成绩进行 t 检验;二是对口 试成绩的等第进行 2 检验。” 研究方法部分的文字描述要客观准确、具体、直截了当。不要用抽象笼统的、模棱两可 的词语。方法部分在长度、内容和写作方式上会有所不同,但重要的是方法部分应向人提供 充分的操作信息,使人能理解或能重复该项研究。下面是李洪曾等在《心理学报》发表的“5 —6 岁幼儿有意注意稳定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的方法部分: 二、实验方法 1.被试 上海市闸北区塘沽路第二幼儿园 5 岁 4 个月-5 岁 7 个月的中班幼儿 24 名, 其中男孩、女孩各 12 名;6 岁 4 个月-6 岁 7 个月的大班幼儿 24 名,其中男孩、 女孩各 12 名,合计 48 人,全部幼儿入园时间均在半年以上。 2.材料和方法 采用校对改错法。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印有“ ”和“ ”的改错练习纸。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