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2019届高三(上)期末测试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 杨延文 几十年来,我一直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坚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坚守艺术的价值乃创造。 生活是美好的。画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图省事,以拍 照代替写生,但人的眼睛的视域和观看方式,是相机所无法替代的;画家在现场 对艺术感受的捕捉,更是后期根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所无法弥补的,须知无论 摄影技术多发达,拍照片都无法代替写生。现在人们对“个性”特别看重,都想 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为了这些,有些画家甚至连生活都不要了,这是不对的 画家必须到生活中发现素材,然后才能有所创造。也只有融入生活,具有时代的 精神、时代的语言,符合时代要求,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给人以启迪 画画的人还要重视理性思考。我个性要强,在艺术上更不屑拾人牙慧。我一向认 为,艺术本来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一一破除不需要的,立别人干不来的,那中 间就有你了。尊师吴冠中先生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意境,他一生 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创造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我又从董寿平、李可染、亚明 许麟庐等中国画大家那里受到启发,努力在中国画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 断精进,与已有艺术风格保持距离,尝试突破前人的格局。 书画家还要珍视自己的艺术才能。因为只有具有艺术才能并能够珍视的人,才能 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历史证明,一个翰墨家,不磅礴睥睨,没有凌厉百代的雄心, 岂能在艺坛立足?就像著名书画家林散之所说,书画家必须“争千秋 珍视艺术才能,就是珍视艺术标准和艺术创造力。画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谓“嘴 份,手一份”。“嘴一份”是要能说出有足够影响力的话语;“手一份”是手头 必须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只给后人留下作品还不够,还要留下思想。历史上的艺 术经典,其主要特征便是能够给人以启示,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创造力和前瞻性。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传统,在当时都是创新。因此,我也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 反对重复别人、重复自己,时时尝试创新。因为任何一种传统的技巧或表现方法, 都无法承载今天这么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对艺术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按 照时代精神出新,艺术才能完成应有的使命。 如今,人民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但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却在误导 群众:一些画家有“山寨王”思想,自己擅长什么就说什么好;一些画家成了“礼 品加工厂”,市场需要什么就创作什么;一些展览一味求大;一些作品一味求大 再加上批评家失语,以及艺术品市场炒作等问题,艺术的普及工作,常常非但不 能提高群众的审美,反而影响人的艺术判断力,令艺术标准似乎更加模糊……因 此,真正的艺术家,需要保持一份艺术的初心,更需要一种定力。时间是判断艺 术的最好标尺 要有所创造,艺术家还需要一些质疑精神。上世纪80年代,我曾对传统山水的 “三远法”提出质疑,认为这在绘画的空间再造方面,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桎梏。 随着地球村越来越小,中国人的视觉审美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画家应该有意识地 从已有的经验中跳出来,进一步拓展中国画的发展空间。我崇尚活学活用。借助 古人留给我们的思路非常重要,但不能被其束缚,要有所创造,必须从中挣脱出
河北省邢台 2019 届高三(上)期末测试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 杨延文 几十年来,我一直奉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坚信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坚守艺术的价值乃创造。 生活是美好的。画家要重视从生活中寻找艺术感觉。现在许多画家图省事,以拍 照代替写生,但人的眼睛的视域和观看方式,是相机所无法替代的;画家在现场 对艺术感受的捕捉,更是后期根据图片等资料进行整理所无法弥补的,须知无论 摄影技术多发达,拍照片都无法代替写生。现在人们对“个性”特别看重,都想 表现自我、张扬个性,为了这些,有些画家甚至连生活都不要了,这是不对的。 画家必须到生活中发现素材,然后才能有所创造。也只有融入生活,具有时代的 精神、时代的语言,符合时代要求,艺术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给人以启迪。 画画的人还要重视理性思考。我个性要强,在艺术上更不屑拾人牙慧。我一向认 为,艺术本来是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除不需要的,立别人干不来的,那中 间就有你了。尊师吴冠中先生熟谙西方绘画精神,又深会中国绘画意境,他一生 致力于“中西融合”的创造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我又从董寿平、李可染、亚明、 许麟庐等中国画大家那里受到启发,努力在中国画创作中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 断精进,与已有艺术风格保持距离,尝试突破前人的格局。 书画家还要珍视自己的艺术才能。因为只有具有艺术才能并能够珍视的人,才能 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历史证明,一个翰墨家,不磅礴睥睨,没有凌厉百代的雄心, 岂能在艺坛立足?就像著名书画家林散之所说,书画家必须“争千秋”! 珍视艺术才能,就是珍视艺术标准和艺术创造力。画家对社会的贡献可谓“嘴一 份,手一份”。“嘴一份”是要能说出有足够影响力的话语;“手一份”是手头 必须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只给后人留下作品还不够,还要留下思想。历史上的艺 术经典,其主要特征便是能够给人以启示,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创造力和前瞻性。 所以我认为,所有的传统,在当时都是创新。因此,我也一直在不断突破自我, 反对重复别人、重复自己,时时尝试创新。因为任何一种传统的技巧或表现方法, 都无法承载今天这么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对艺术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按 照时代精神出新,艺术才能完成应有的使命。 如今,人民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但相当一部分从业者却在误导 群众:一些画家有“山寨王”思想,自己擅长什么就说什么好;一些画家成了“礼 品加工厂”,市场需要什么就创作什么;一些展览一味求大;一些作品一味求大; 再加上批评家失语,以及艺术品市场炒作等问题,艺术的普及工作,常常非但不 能提高群众的审美,反而影响人的艺术判断力,令艺术标准似乎更加模糊……因 此,真正的艺术家,需要保持一份艺术的初心,更需要一种定力。时间是判断艺 术的最好标尺。 要有所创造,艺术家还需要一些质疑精神。上世纪 80 年代,我曾对传统山水的 “三远法”提出质疑,认为这在绘画的空间再造方面,对现代人而言是一种桎梏。 随着地球村越来越小,中国人的视觉审美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画家应该有意识地 从已有的经验中跳出来,进一步拓展中国画的发展空间。我崇尚活学活用。借助 古人留给我们的思路非常重要,但不能被其束缚,要有所创造,必须从中挣脱出
阿里。在这方面,我总结出一句话:延续是必须的,创造是根本的。要善于吸收, 更要善于进取,即便是个人艺术面貌已经形成,也要不断探索艺术创造的深化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艺术作品。当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中,我 们应该呼唤,艺术创作回归艺术的本源,艺术家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发展创 新为己任,增强时代使命感,返璞归真。艺术与整个时代大道同行。我相信,这 个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这个珍珠,是新的作品,也即明天的经典。这是属 于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创造更多艺术精品。 (选自2018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呼吁艺术创作回归生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 以发展创新为己任,增强时代使命感。 B.作者在艺术上不拾人牙慧,认为要有理性思考,对于前人的风格要有破有立, 突破前人的格局,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断精进。 C.作者对著名书画家林散之“争千秋”的理解是,书画家要珍视自己的艺术才 能,具有凌厉百代的雄心,这样才能在艺坛立足。 D.当代人民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书画家要根据市场需要创作 自己擅长的作品,从而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引出观点:画家必须到生活中 发现素材,然后才能有所创造。 B.作者列举有些画家以拍照代替写生,追求所谓的个性的错误做法,旨在证明 生活是美好的,艺术家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C.作者列举艺术从业者误导群众的诸多做法,从反面证明真正的艺术家,需要 保持一份艺术的初心,更需要一种定力。 D.作者认为传统山水的“三远法”在绘画的空间再造方面对现代人是一种桎梏, 是为了证明艺术家的创造性要有质疑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自己在继承老师吴冠中及其他中国画大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融 合”风格。 B.在艺术上,画家只有说出的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反响,才是对社会的最 大贡献 C.要想创造出艺术经典,就必须让作品具有时代的创造力和前瞻性,带给人足 够的启示 D.随着中国人的视觉审美经验的丰富,画家只有善于吸收,才能进一步拓展中 国画的空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最好的顾客 【法国】亨·特罗亚 厄泰尔普夫妇的花圈铺子恰好设在一个市民公墓的附近。店铺外陈列着三五个花 圈,暗紫色的飘带在风中飘荡着,店铺内的各种花圈摆放得错落有致,在昏黄的 灯光下静默不语
阿里。在这方面,我总结出一句话:延续是必须的,创造是根本的。要善于吸收, 更要善于进取,即便是个人艺术面貌已经形成,也要不断探索艺术创造的深化。 新时代呼唤全新的艺术作品。当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中,我 们应该呼唤,艺术创作回归艺术的本源,艺术家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以发展创 新为己任,增强时代使命感,返璞归真。艺术与整个时代大道同行。我相信,这 个时代的盘子里一定有珍珠。这个珍珠,是新的作品,也即明天的经典。这是属 于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创造更多艺术精品。 (选自 2018 年 10 月 28 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艺术的源泉是生活,呼吁艺术创作回归生活,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 以发展创新为己任,增强时代使命感。 B.作者在艺术上不拾人牙慧,认为要有理性思考,对于前人的风格要有破有立, 突破前人的格局,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不断精进。 C.作者对著名书画家林散之“争千秋”的理解是,书画家要珍视自己的艺术才 能,具有凌厉百代的雄心,这样才能在艺坛立足。 D.当代人民对文化精神生活有着越来越高的需求,书画家要根据市场需要创作 自己擅长的作品,从而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开篇引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引出观点:画家必须到生活中 发现素材,然后才能有所创造。 B.作者列举有些画家以拍照代替写生,追求所谓的个性的错误做法,旨在证明 生活是美好的,艺术家要热爱生活,热爱艺术。 C.作者列举艺术从业者误导群众的诸多做法,从反面证明真正的艺术家,需要 保持一份艺术的初心,更需要一种定力。 D.作者认为传统山水的“三远法”在绘画的空间再造方面对现代人是一种桎梏, 是为了证明艺术家的创造性要有质疑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认为自己在继承老师吴冠中及其他中国画大家的基础上形成了“中西融 合”风格。 B.在艺术上,画家只有说出的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地反响,才是对社会的最 大贡献。 C.要想创造出艺术经典,就必须让作品具有时代的创造力和前瞻性,带给人足 够的启示。 D.随着中国人的视觉审美经验的丰富,画家只有善于吸收,才能进一步拓展中 国画的空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4~6 题。 最好的顾客 【法国】亨·特罗亚 厄泰尔普夫妇的花圈铺子恰好设在一个市民公墓的附近。店铺外陈列着三五个花 圈,暗紫色的飘带在风中飘荡着,店铺内的各种花圈摆放得错落有致,在昏黄的 灯光下静默不语
天傍晚,快关店门的时候,厄泰尔普太太正在忙着结账,突然进来一个陌生人。 他很瘦,看上去有七十来岁,显得很忧虑,一只手按住胸口,显出痛苦的表情, 双目直勾勾的,撅着嘴唇,像个真正要买东西的顾客 厄泰尔普太太温和地招呼客人:“花圈都在这儿,您要多大价钱的?您同那位仙 逝的人之间的关系?” 听这话,陌生的顾客变了相,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 “亲戚关系。 “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 “他是您的什么人?” 顾客拉长了脸,盯着厄泰尔普太太的前额,那眼神好像是喷射而出的一股冷水 “无可奉告,但每一种要一个。 “请原谅!”厄泰尔普太太惊得透不过气来,低声说。 “每种一个,别再哆嗦!”那人气愤地重说了一遍,“当然仅限于男性的,这很 清楚,在我看来!” “我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您家所有的男人在一次事故中全部遇难了!” “一点不错!”陌生人辩白道,“但是,快一点,把那个送给伯伯的花圈放好 点,摆在这里!我坐在司机的旁边……” 他毫无争议地付完钱,上了出租汽车,关上车门,没有打招呼,汽车就开走了。 回到店里,她把此事的经过叙述给丈夫维克多听 “谁会付这么一大笔款子?”维克多说,“你开玩笑!他没让你减一点价钱,而 且数量又是很多。毫无疑问,他想在近几天把家中的男性逐个干掉,或者一次灭 绝 厄泰尔普太太感到这真可怕,应该不惜一切避免这样的大屠杀,需要赶紧采取措 施。她选择了报警。 年快过去了,那个不可捉摸的顾客并没表现出杀人的行为。 忙碌了一天,厄泰尔普太太坐在店门口,想透口气。还没坐五分钟,突然看见马 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正走着她想要找的那个恶棍。厄泰尔普太太像打了鸡血一般, 不假思索地站起来,穿过马路,跟上那人,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他走进了一道 走廊,她蹩在墙角,远远监视着。她见他打开了一个房门,房间里赫然摆放着那 些花圈。厄泰尔普太太突然出现 “站着别动!你叫什么名字?” “莫里斯·巴罗丹。”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七十……但是,您有什么权力问我这些?” 不许动!” 不要这样,太太,我是在自己家里,我有权 你什么权也没有。你得听我的,是我卖给你的这些花圈! 听这话,莫里斯·巴罗丹用双手捂起了脸,双膝略微弯曲了下来。厄泰尔普太 太看到她正击中了那人的疼处,接着说:
一天傍晚,快关店门的时候,厄泰尔普太太正在忙着结账,突然进来一个陌生人。 他很瘦,看上去有七十来岁,显得很忧虑,一只手按住胸口,显出痛苦的表情, 双目直勾勾的,撅着嘴唇,像个真正要买东西的顾客。 厄泰尔普太太温和地招呼客人:“花圈都在这儿,您要多大价钱的?您同那位仙 逝的人之间的关系?” 一听这话,陌生的顾客变了相,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低声说: “亲戚关系。” “是男的,还是女的?” “男的。” “他是您的什么人?” 顾客拉长了脸,盯着厄泰尔普太太的前额,那眼神好像是喷射而出的一股冷水。 “无可奉告,但每一种要一个。” “请原谅!”厄泰尔普太太惊得透不过气来,低声说。 “每种一个,别再哆嗦!”那人气愤地重说了一遍,“当然仅限于男性的,这很 清楚,在我看来!” “我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您家所有的男人在一次事故中全部遇难了!” “一点不错!”陌生人辩白道,“但是,快一点,把那个送给伯伯的花圈放好一 点,摆在这里!我坐在司机的旁边……” 他毫无争议地付完钱,上了出租汽车,关上车门,没有打招呼,汽车就开走了。 回到店里,她把此事的经过叙述给丈夫维克多听。 “谁会付这么一大笔款子?”维克多说,“你开玩笑!他没让你减一点价钱,而 且数量又是很多。毫无疑问,他想在近几天把家中的男性逐个干掉,或者一次灭 绝。” 厄泰尔普太太感到这真可怕,应该不惜一切避免这样的大屠杀,需要赶紧采取措 施。她选择了报警。 ………… ………… 一年快过去了,那个不可捉摸的顾客并没表现出杀人的行为。 忙碌了一天,厄泰尔普太太坐在店门口,想透口气。还没坐五分钟,突然看见马 路对面的人行道上正走着她想要找的那个恶棍。厄泰尔普太太像打了鸡血一般, 不假思索地站起来,穿过马路,跟上那人,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他走进了一道 走廊,她蹩在墙角,远远监视着。她见他打开了一个房门,房间里赫然摆放着那 些花圈。厄泰尔普太太突然出现: “站着别动!你叫什么名字?” “莫里斯·巴罗丹。”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七十……但是,您有什么权力问我这些?” “不许动!” “不要这样,太太,我是在自己家里,我有权……” “你什么权也没有。你得听我的,是我卖给你的这些花圈!” 一听这话,莫里斯·巴罗丹用双手捂起了脸,双膝略微弯曲了下来。厄泰尔普太 太看到她正击中了那人的疼处,接着说:
是的,当时我没有弄清你买那么多花圈的用意。但是,我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你 是一个坏人,倒是想得出谋害亲人的鬼点子。我已经报告了警察……” 他坐在一把椅子上,仍捂着脸,哽咽了起来。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泣声 是十分悦耳的。 不应该报告警察,”他呜咽着说,“我没有害人的心,我向您发誓……” “我很想相信你,”她嘲弄似的驳斥道,“但是,请你解释一下,你从我这里买 一整套花圈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抬起了头,苍老多皱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像被雨水打湿的破布。嘴唇在黄牙上 哆嗦着,磕磕巴巴地说: “这是……这是一个秘密……我全给您说了吧……是这样,我老了…有心脏 病……医生们都说我还能活几个月,也许只能活几天……简单地说,我总是想着 死,想着自己的葬礼。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什么人也没有。 因此……可以想象出我那穿街而过的柩车,没有一个花圈,没有一束鲜花,默默 无闻,光秃秃,孤零零。为了避免这沮丧的结局,我给自己造出所有的亲人来 从此之后,我心安理得了,感到生活在亲人们的中间,被人爱着,心里很温暖 好像人们确实怜惜我· 他微微动着嘴唇,喃喃道:“我在您眼里也许是荒诞可笑的,请原谅……” “请求原谅的应该是我!”厄泰尔普太太泪流满面 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几个月之后,他死了。他的葬礼惊动了所有爱看热闹的人 柩车上堆满了花圈,看上去真像巍峨的髙山。一条条紫色的飘带显示岀一个繁茂 而忠实的家族的痛苦。在花圈堆中,有一个由厄泰尔普夫妇献的特大花圈,飘带 上写着一行金字:“献给我们最好的顾客。”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开头交代花圈铺子在公墓的附近,环境阴森、色彩暗淡,渲染了肃穆 悲伤的氛围,引起下文人物的出场。 B.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逼真传神。比如“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 泣声是十分悦耳的”体现了她的冷酷无情 C.厄泰尔普太太的丈夫维克多作为次要人物在小说里出场很少,却推动了故事 情节的发展,使得情节一波三折,紧张刺激 D.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莫里斯·巴罗丹身患重病前文已有 伏笔,而看似突兀的结局更能表现主题 5.小说中的“花圈”与莫里斯·巴罗丹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 分) 6.请探究小说标题“最好的顾客”的深刻意蕴。(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19世纪,在20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 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 入中比重占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 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摘编自《2017-2023年中国旅游地产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是的,当时我没有弄清你买那么多花圈的用意。但是,我很快就明白过来了。你 是一个坏人,倒是想得出谋害亲人的鬼点子。我已经报告了警察……” 他坐在一把椅子上,仍捂着脸,哽咽了起来。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泣声 是十分悦耳的。 “不应该报告警察,”他呜咽着说,“我没有害人的心,我向您发誓……” “我很想相信你,”她嘲弄似的驳斥道,“但是,请你解释一下,你从我这里买 一整套花圈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抬起了头,苍老多皱的脸上挂满了泪水,像被雨水打湿的破布。嘴唇在黄牙上 哆嗦着,磕磕巴巴地说: “这是……这是一个秘密……我全给您说了吧……是这样,我老了……有心脏 病……医生们都说我还能活几个月,也许只能活几天……简单地说,我总是想着 死,想着自己的葬礼。在这个世界上,我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什么人也没有。 因此……可以想象出我那穿街而过的柩车,没有一个花圈,没有一束鲜花,默默 无闻,光秃秃,孤零零。为了避免这沮丧的结局,我给自己造出所有的亲人来。 从此之后,我心安理得了,感到生活在亲人们的中间,被人爱着,心里很温暖。 好像人们确实怜惜我……” 他微微动着嘴唇,喃喃道:“我在您眼里也许是荒诞可笑的,请原谅……” “请求原谅的应该是我!”厄泰尔普太太泪流满面。 正如他所预见的那样,几个月之后,他死了。他的葬礼惊动了所有爱看热闹的人。 柩车上堆满了花圈,看上去真像巍峨的高山。一条条紫色的飘带显示出一个繁茂 而忠实的家族的痛苦。在花圈堆中,有一个由厄泰尔普夫妇献的特大花圈,飘带 上写着一行金字:“献给我们最好的顾客。”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的开头交代花圈铺子在公墓的附近,环境阴森、色彩暗淡,渲染了肃穆 悲伤的氛围,引起下文人物的出场。 B.小说对人物的心理刻画非常逼真传神。比如“在厄泰尔普太太听来,这种哭 泣声是十分悦耳的”体现了她的冷酷无情。 C.厄泰尔普太太的丈夫维克多作为次要人物在小说里出场很少,却推动了故事 情节的发展,使得情节一波三折,紧张刺激。 D.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莫里斯·巴罗丹身患重病前文已有 伏笔,而看似突兀的结局更能表现主题。 5.小说中的“花圈”与莫里斯·巴罗丹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6 分) 6.请探究小说标题“最好的顾客”的深刻意蕴。(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7-9 题。 材料一: 现代旅游产业产生于 19 世纪,在 20 世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产业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发展环境,迅速成为一个新兴 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国际旅游收入在世界出口收 入中比重占 8%以上,超过石油、汽车、机电等出口收入,旅游产业正式确立了 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并保持至今。 (摘编自《2017-2023 年中国旅游地产市场专项调研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材料二 图表一(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 2010年2030年(预计) 2010年 2030年(预计) 非洲区 非洲区 中东区 中东区 6% 亚太区 美洲区 14% 欧洲区 亚太区 3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二 国家/地区2017年中国游客人次在国际游客中的排名在国际游客中的占比 泰国 980万第一大客源国 日本 735.6万 第一大客源国 越南 400万 第一大客源国 31% 柬埔寨 120万第一大客源国 21% 印尼 205.9万 第一大客源国14.95% 马尔代夫24万(前九个月)第一大客源国 25% 厂韩国 417万 第一大客源国 (图片来源《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材料三: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旅游成为 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度过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以新兴国家为代表 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 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2010-2012年中国 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 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 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摘编自《2017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四 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它所拥有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 量。因此那些自然景观多样、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更容易发展 旅游业。但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提高不了经济效益,又造成了资源 浪费,得不偿失。而且有限资源与市场之间迅速扩张的矛盾也使得当地压力加大,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开发方式,让资源重新活起来
材料二: 图表一(全球旅游行业竞争格局图): 2010 年 2030 年(预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二: 国家/地区2017 年中国游客人次在国际游客中的排名在国际游客中的占比 泰国 980 万 第一大客源国 28% 日本 735.6 万 第一大客源国 25.6% 越南 400 万 第一大客源国 31% 柬埔寨 120 万 第一大客源国 21% 印尼 205.9 万 第一大客源国 14.95% 马尔代夫 24 万(前九个月) 第一大客源国 25% 韩国 417 万 第一大客源国 31.3% (图片来源《2017 年中国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 材料三: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进一步加大,旅游成为 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们度过休闲时间的最佳选择之一。以新兴国家为代表 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世界区域重心正向东方转移。中国正是这一趋势的代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从国际游客接待量上看,2004 年以来,中国成为居法 国、美国、西班牙之后的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家,其中 2010-2012 年中国一 度超过西班牙,位列全球第三大旅游目的地国家。个性化、自由化成为新的趋势, 传统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 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应运而生。 (摘编自《2017 年中国旅游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材料四: 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成功,最基础的条件在于它所拥有旅游资源的数量和质 量。因此那些自然景观多样、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更容易发展 旅游业。但当前一些地区盲目粗放式开发,既提高不了经济效益,又造成了资源 浪费,得不偿失。而且有限资源与市场之间迅速扩张的矛盾也使得当地压力加大, 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寻找新的开发方式,让资源重新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