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 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 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 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 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 “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 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 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 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 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 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 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杋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 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 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 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 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 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 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 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 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 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 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 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 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盜,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 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 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年7月5日,有删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 重要
河北省邯郸市 2015 届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 2010 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 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 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 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 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 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 “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 24 小时一刻不 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 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 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 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 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 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 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 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 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 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 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 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 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做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 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 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 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 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 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做“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 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 威胁。 (《国际先导报》2013 年 7 月 5 日,有删节)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危险大数据”的内容的一项是 A.“所有数据的汇拢”使随机抽样中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变得不 重要
B.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 数据”出现。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 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 带来伤害。 2.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 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 噩梦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 值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 D.“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来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等 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 纳和分析也 变得方便起来,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 素的地 位有所降低。 B.“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 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 C.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 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致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 正确的 D.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 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 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 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奷,不输公赋,前 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 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 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 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 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 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
B. 如果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就会可能导致“灾难性大 数据”出现。 C.“大数据”理论需要海量数据都是以事实作基础,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都是真 实的。 D.“大数据”一旦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不但对个人生活,甚至对各国政府都会 带来伤害。 2.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大数据时代”的阐述,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A. 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 证等固然给你带来方便,但数据的流失、泄露和被人私下买卖,也可能成为你的 噩梦。 B.“移动互联网”提供了数据传输的网络服务,赋予了“大数据”的商业资本价 值。 C.“灾难性大数据”的出现,是因为收集者不负责任地“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 么”。 D. “大数据时代”,根据“是什么”来下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等 因素的干扰,因此,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相比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数字化时代,人们需要的是更精确、更有预见性的结论,数据的搜集、归 纳和分析也 变得方便起来,因此,传统的数据抽样的准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等要 素的地 位有所降低。 B.“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就是说在“大数据”中找出自己需要的小数据,这 就需要使用者耐心、细致地去寻找,需要顽强的毅力。 C. 数据提供者提供的数据有时不够全面,搜集者有个人的偏见和筛选角度,往 往导致“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以致得出的结论似是而非,好像都是 正确的。 D. 适应时代发展,提醒人们小心应对“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运用上趋利避 害,这是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是对人们的告诫。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 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 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 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 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 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 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 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 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
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 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 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 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 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 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登第,调郴尉登第:应试得中。 B.持节招纳夷人持节:坚守气节。 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济时:拯救时世。 D.帝幡然而改幡然:很快而彻底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 旨不敢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靠祖上荫功登第,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 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 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 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 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5分) 译文: (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念奴娇 吴渊
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 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 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 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 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 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荫登第,调郴尉 登第:应试得中。 B.持节招纳夷人 持节:坚守气节。 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 济时:拯救时世。 D.帝幡然而改 幡然:很快而彻底地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 有旨不敢遣/ 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 旨不敢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靠祖上荫功登第,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 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 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 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 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念奴娇 吴渊
我来牛渤,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卿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 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 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注释】①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 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②危亭:就是“然犀亭”,与下文 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东晋温峤“路经牛渚采石矶,听当 地人说矶下多妖怪,便命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灭,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著 赤衣者。”《晋书·温峤传》)后人常用“燃犀”来形容泂察奸邪。③胡羯: 指金兵。 8.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5分) 答 9.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2)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 蹈覆辙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 量的名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父亲的旧怀表 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 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 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 给他。”德瑞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抚摩着这只表,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 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 “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己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嘿,爸可拣了个 便宜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来牛渚①,聊登眺、客里襟怀如豁。谁著危亭②当此处,占断古今愁绝。江势鲸 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向来舟舰,曾扫百万胡羯③。 追念照水然犀,男儿当似此,英雄豪杰。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云暗 江天,烟昏淮地,是断魂时节。栏干捶碎,酒狂忠愤俱发。 【注释】①牛渚:在今安徽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下临长江,突出江中处为采石矶, 风光绮丽,形势险峻,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②危亭:就是“然犀亭”,与下文 的“照水然(同“燃”)犀”,是同一典故,东晋温峤“路经牛渚采石矶,听当 地人说矶下多妖怪,便命燃犀角而照之,须臾水族覆灭,奇形怪状,或乘车马著 赤衣者。” 《晋书·温峤传》)后人常用“燃犀”来形容洞察奸邪。③胡羯: 指金兵。 8.简析“客里襟怀如豁”中“豁”的妙处。(5 分) 答: 。 9.下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6 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侧面烘托来表现琵琶女的演奏效果的名句是 “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知以亡秦为诫,仍要重 蹈覆辙。 (3)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 量的名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 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 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涂按所答第一大题评分;多做按所答的第一大题 评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父亲的旧怀表 敬爱的父亲去世两年了,我们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他的遗物也就一直放在他生 前常呆的那间小屋里,没人去动它们。 夏天的一个早上,我和姐姐终于打起精神和母亲一起来整理他的房间。 一个破旧的皮箱打开了,母亲从里面翻出了一只旧怀表。母亲用围裙角擦了擦旧 表,大声地说:“这是你父亲当年一直在用的表,不知德瑞克喜不喜欢?我想送 给他。”德瑞克是我儿子。“就是不知这表还能不能走?”她接着说。 我的手指轻轻地划过旧怀表的外壳,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抚摩着这只表,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亲的音容笑貌。它多像我的父亲!那么朴实、无华、简洁, 而又如此忠实、可靠。 这只旧怀表令我想起父亲曾经买过的旧车。 “爸爸,你买这车干吗呀? 油漆都掉了,这么破旧难看!” “傻丫头,尽管它的外面已经油漆剥落,可它跑起来可轻快了。嘿,爸可拣了个 便宜啦!”原来爸爸看中的是更重要的东西,真的,旧车的引擎还相当完好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 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二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 服的躺椅。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已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他捣 鼓妤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 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拣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 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 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 又一个的年关?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 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 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 爸说过这事儿。当时咱们家不是也很困难吗?”母亲说:“咱们家那会儿是不宽 裕,可毕竟还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呀,你爸和我就常省下一些东西来帮助比我们 还困难的人家。你们姐妹几个不知道吧,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 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是的,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眼见的只有自己家的破车,只关心什么时候,父 亲才把它换成新的呢,让我们的小伙伴也羡慕羡慕我们?我们只关心自己家的卫 生间,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家一样,与卧室配套?而不是建在房子外的陋室一间, 让我们脸上无光,遭人耻笑。母亲的话,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 德瑞克接受了他外公的遗物。我们有一个叫霍布的朋友,家里是珠宝商。德瑞克 把旧怀表拿去请他修理。两周后,怀表修好送了回来,并重新做了抛光处理。霍 布告诉我们说:“知道吧?早些年,人们买表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在商店选择表 壳,然后再配上挑好的表芯的。所以,当怀表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奢侈品的时候, 人们都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呀!经我手修过的旧表大多数有豪华的外壳 但是,一看内芯,质量却马马虎虎。 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 用,而它的外壳,毫不张扬,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选表呀?”霍布惊讶地接着问道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的父亲。 我那敬爱的父亲。他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 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 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摘取父亲生活中的小片断, 表现父亲俭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人格情怀 B.“一只旧怀表”不仅是父亲的爱物,也很受母亲的看重,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 子,就是想让他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 C.霍布修表时说的那段话中,一般人“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衬托 父亲不重外表,内心高尚的人格精神 D.“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流 露出作者对父亲辛劳、俭朴一生的遗憾之情
我还想起早年父亲在我们的房子外面搭建的卫生间,它里面虽然干干净净,但外 表简陋,甚至显得寒碜。 我想到了父亲收集在他小房子里的东西:一个旧燃气炉,一盏好用的灯,一张舒 服的躺椅。在这间房子里,他常常自己动手修理着各种收集来的旧玩意儿。他捣 鼓好了被别人扔掉的坏收音机,为丢弃的破玩具配上零件。这些都是别人因为坏 了随手扔掉的,他,默默地拣回来,修好,再用。 是不是那会儿我们的家庭经济很困难? 两年前,在父亲的葬礼上,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来,悲伤地,带着怀念的口吻问 我姐姐:“女士,你可知道,早些年,我们家因为有你父亲的帮助,才熬过一个 又一个的年关? 全家因为有了你父亲经常的照顾,才免于饥饿?”我们都摇头说, 从没听父亲说起过这码事儿。中年男子接着告诉我们,当年,他们家兄弟姐妹一 大堆,经济拮据,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 我把这个中年男子的话转述给母亲,并询问说:“妈,我们还真的从没有听您和 爸说过这事儿。当时咱们家不是也很困难吗?”母亲说:“咱们家那会儿是不宽 裕,可毕竟还可以维持生活。所以呀,你爸和我就常省下一些东西来帮助比我们 还困难的人家。你们姐妹几个不知道吧,你们父亲给这山里边多少人家都送过食 物和柴火。他自己呢,省吃俭用,什么都舍不得扔掉。” 是的,我们还真的不知道,我们眼见的只有自己家的破车,只关心什么时候,父 亲才把它换成新的呢,让我们的小伙伴也羡慕羡慕我们?我们只关心自己家的卫 生间,什么时候也能像别人家一样,与卧室配套?而不是建在房子外的陋室一间, 让我们脸上无光,遭人耻笑。母亲的话,令我恍然大悟。怪不得父亲会如此节俭。 德瑞克接受了他外公的遗物。我们有一个叫霍布的朋友,家里是珠宝商。德瑞克 把旧怀表拿去请他修理。两周后,怀表修好送了回来,并重新做了抛光处理。霍 布告诉我们说:“知道吧? 早些年,人们买表的时候,是可以自己在商店选择表 壳,然后再配上挑好的表芯的。所以,当怀表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奢侈品的时候, 人们都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呀!经我手修过的旧表大多数有豪华的外壳, 但是,一看内芯,质量却马马虎虎。” 但父亲的这只旧怀表却很稀罕:它的内芯质量上乘,几十年后的今天还能正常使 用,而它的外壳,毫不张扬,价格也是最便宜的那种。 “什么样的人才会这样选表呀?”霍布惊讶地接着问道。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的父亲。” 我那敬爱的父亲。他知道最重要、最宝贵的只有那内在的美,那才是最值得珍藏 的东西。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 父亲的旧怀表,如他本人,在那朴实无华的外表里深藏的,是一颗金子般的心。 (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作者采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式行文,摘取父亲生活中的小片断, 表现父亲俭朴的生活作风、崇高的人格情怀。 B.“一只旧怀表”不仅是父亲的爱物,也很受母亲的看重,母亲把它送给我的儿 子,就是想让他成长为我父亲一样的人。 C. 霍布修表时说的那段话中,一般人“注重表的外壳,好向别人炫耀”,衬托 父亲不重外表,内心高尚的人格精神。 D.“父亲默默地帮助着最需要帮助的人,为此他宁愿自己过着节俭的日子。”流 露出作者对父亲辛劳、俭朴一生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