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短缺、 资源破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成为全球的五大生态危机。在严峻的 事实面前,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人类对所生活的自然界没有全面的认识, 不遵循生态学规律,就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生态学是人类保护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是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理论。 农业生态学的含义: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 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高调 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 科。 在绪论中给同学们讲以下几个问题: 生态学与生态问题 1、生态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生态学( ECOLOGY)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合并两个希腊字 logos (家庭、住所)和 wilkes(研究)而构成生态学一词, oilkoslogos字面上 的意思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生活的地方的学科。1866年德国的生物学家E 赫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使用生态学一词。1866 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至今生态学己有100 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2)系统生态学阶段 (3)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生态学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只因为近年来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时,生态学才开始人们受到更多重视 2、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文明与
第一章 绪 论 当今世界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短缺、 资源破坏、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成为全球的五大生态危机。在严峻的 事实面前,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人类对所生活的自然界没有全面的认识, 不遵循生态学规律,就会招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生态学是人类保护环 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分支,是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的重要理论。 农业生态学的含义: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 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高调 演变,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对其调节控制规律,促进农业全面持续发展的学 科。 在绪论中给同学们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态学与生态问题 1、生态学 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学科。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 1865 年由勒特合并两个希腊字 logos (家庭、住所)和 oilkos(研究)而构成生态学一词,oilkoslogos 字面上 的意思是研究生物体及其生活的地方的学科。1866 年德国的生物学家 E. 赫克尔在其著作《有机体的普通形态学》中第一次使用生态学一词。1866 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有机及无机环境 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至今生态学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 (2)系统生态学阶段 (3)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 生态学虽然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只因为近年来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时,生态学才开始人们受到更多重视。 2、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就是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文明与
支持这个文明的自然系统之间不协调,以致出现不能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文明标准不断提高,人类在物质上的追求 越来越多,当某些需求超越了自然可能支付的能力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 间的矛盾彼此激化。自然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是不能无限度增加的,当 者的不协调明显增大时,人类就会感受到环境的威胁。当人类对某种资源 消耗过多时,就会使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改变,继而出现一系列连 锁反应,导致系统其他方面也发生变化,以致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 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例如:内蒙草原过度的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二、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认识过程与生态学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的反复过程人的思维与认识既受客观条件、社会实践的限制,也受主观 条件的限制,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现象到内部机理,由描述到定性、 定量分析。 人类在狩猎时期,从火的发现到以后的人为种植驯养,直到文艺复 兴以后,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对单项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缺乏 正确的认识。虽然有人也提出进一些朴素的生态系统的观点,但它们在科 学界占据应有的地位,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粮食而开荒,为水而打 井,为建房而伐木,人们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自然系统反作用的一 味索取。正如恩格斯在分析圣海伦岛、希腊等地自然条件恶化的历史教训 所提出的著名论断 生产的发展逐渐要求人类必需正确把握对自然界干予的方向,以便 对自然界取得更多主动。人类必需要深刻认识自然规律,要注意自己行为 所引起的自然后果、连锁反应和因果关系。经过无数次的惨痛教训,人类 过晚地但终于开始建立了系统思想。不少人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 “三论”视为继19世纪在大发现之后的科学上划时代的进展。与此同时, 生态学也在经历了生态学建立前期,生态学诞生并成长期,而进入现代生 态学发展期。 四、生态学分支 按研究的生物对象,可划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
支持这个文明的自然系统之间不协调,以致出现不能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文明标准不断提高,人类在物质上的追求 越来越多,当某些需求超越了自然可能支付的能力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 间的矛盾彼此激化。自然系统所能提供的资源是不能无限度增加的,当二 者的不协调明显增大时,人类就会感受到环境的威胁。当人类对某种资源 消耗过多时,就会使生态系统中的某一成分发生改变,继而出现一系列连 锁反应,导致系统其他方面也发生变化,以致阻碍经济的发展,甚至危及 人类的健康与生存。例如:内蒙草原过度的放牧,造成草原退化。 二、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认识过程与生态学的发展 人类对自然系统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 识的反复过程人的思维与认识既受客观条件、社会实践的限制,也受主观 条件的限制,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表面现象到内部机理,由描述到定性、 定量分析。 人类在狩猎时期,从火的发现到以后的人为种植驯养,直到文艺复 兴以后,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对单项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缺乏 正确的认识。虽然有人也提出进一些朴素的生态系统的观点,但它们在科 学界占据应有的地位,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粮食而开荒,为水而打 井,为建房而伐木,人们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忽视自然系统反作用的一 味索取。正如恩格斯在分析圣海伦岛、希腊等地自然条件恶化的历史教训 所提出的著名论断: 生产的发展逐渐要求人类必需正确把握对自然界干予的方向,以便 对自然界取得更多主动。人类必需要深刻认识自然规律,要注意自己行为 所引起的自然后果、连锁反应和因果关系。经过无数次的惨痛教训,人类 过晚地但终于开始建立了系统思想。不少人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这 “三论”视为继 19 世纪在大发现之后的科学上划时代的进展。与此同时, 生态学也在经历了生态学建立前期,生态学诞生并成长期,而进入现代生 态学发展期。 四、生态学分支 按研究的生物对象,可划分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
态学;按研究生物的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 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研究的环境特点,可以分为淡水生态学、海 洋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荒漠生态学等。在生态学的分支不 断发展的同时,由于生态学的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叉,又产生了许多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交叉学科,像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经济生态 学等。农业生态学就是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农业学科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之 五、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定一边界内通过干预 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 体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受人类的制约。 2、物种结构单 3、净生产率和光能利用率高。 4、开放性强的系统 5、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双重支配 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作为物质生产是生物 学过程和人类农业劳动过程的集合体。生物学过程是生物利用环境完成其 生长发育,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人类劳动过程包 括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即技术过程。以及在技术 过程中通过生产关系、劳动、分配等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过程。这三个 过程实际上也是三个系统。即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农业经济系 统 所以,农业生产包括三个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农 业经济系统。把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统一来研究,是农业科学在体系上的- 个重大发展。在三个系统中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中心,是研究的主体,农业
态学;按研究生物的组织水平,可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 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研究的环境特点,可以分为淡水生态学、海 洋生态学、草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和荒漠生态学等。在生态学的分支不 断发展的同时,由于生态学的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广泛交叉,又产生了许多 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的交叉学科,像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经济生态 学等。农业生态学就是生态学理论应用于农业学科而产生的交叉学科之 一。 五、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一)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为满足社会需求,在定一边界内通过干预, 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联系建立起来的功能整 体。 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1、受人类的制约。 2、物种结构单一。 3、净生产率和光能利用率高。 4、开放性强的系统。 5、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双重支配。 人类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作为物质生产是生物 学过程和人类农业劳动过程的集合体。生物学过程是生物利用环境完成其 生长发育,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变换过程。人类劳动过程包 括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即技术过程。以及在技术 过程中通过生产关系、劳动、分配等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过程。这三个 过程实际上也是三个系统。即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农业经济系 统。 所以,农业生产包括三个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技术系统、农 业经济系统。把三个系统相互作用统一来研究,是农业科学在体系上的一 个重大发展。在三个系统中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中心,是研究的主体,农业
技术系统是调控因素,农业经济系统即是调控因素,同时把经济效益作用 个重要的目标。 (二)农业生态学的任务与内容 任务与内容:阐明农业原理,同时要面对农业生产的现实,提出协 调各种关系和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各种可行方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对农业生产的复杂现象,从本质上(物质与能量转换的本质上) 做出生态学的解释。 2、以结构化和科学知识和系统分析的思想研究农业生产的系统过 程,提高整体的效益。 3、在加强现代化环境意识的基础上,探讨并把握生态-技术--经济 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能够在我国面临的土地承受超负荷的人口压 力和农业粮食短缺的形势下,从农业的整体动态层次上,探讨促进农业发 展的可能性与途径,以便创造生态上和经济上均能持续发展的前景。 4、通过对物质、能量的运转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关系分析,探求限制 因子与发展优化结构与优化调控途径,在给定的条件和约束限度内,建 立有针对性的结构组合和各种可供选择的途径,设计区域农业的发展方 案 以上可见,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技术系统是调控因素,农业经济系统即是调控因素,同时把经济效益作用 一个重要的目标。 (二)农业生态学的任务与内容 任务与内容:阐明农业原理,同时要面对农业生产的现实,提出协 调各种关系和推动农业持续发展的各种可行方案。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对农业生产的复杂现象,从本质上(物质与能量转换的本质上) 做出生态学的解释。 2、以结构化和科学知识和系统分析的思想研究农业生产的系统过 程,提高整体的效益。 3、在加强现代化环境意识的基础上,探讨并把握生态---技术---经济 复合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以便能够在我国面临的土地承受超负荷的人口压 力和农业粮食短缺的形势下,从农业的整体动态层次上,探讨促进农业发 展的可能性与途径,以便创造生态上和经济上均能持续发展的前景。 4、通过对物质、能量的运转一区域农业发展的关系分析,探求限制 因子与发展优化结构与优化调控途径,在给定的条件 和约束限度内,建 立有针对性的结构组合和各种可供选择的途径,设计区域农业的发展方 案。 以上可见,农业生态学在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系统 、系统的定义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信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组分。 2、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 3、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系统的结构特点 1、系统都有边界。 2、系统是由多个组分和不同的层次构成。 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4、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三、系统的功能特点 系统的功能特点是系统的整合性。 系统的整合性:指系统能够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 种特性称为整合性。 如1: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分,但氨基酸没有催化 作用。 如2:一个可靠程度只有30%的电器元件,把20个这样的元件并联 成一个系统后,系统的可靠程度是R=1-(1-0.3)2=99.2% 如3:施肥实验结果:教材22 系统的整合性说明: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 应不但反映了系统中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也反映出各组分这间相互作 用所产生的新效应。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一群 狼和一只狼捕获猎物的成功率高;这种新效应也可能减弱各组分原有的独 立功能,如一窝蜜蜂中,由于蜂王的存在,很多具备发育成蜂王的幼虫就 不会被抚育成蜂王。在水稻群体中,水稻个体的分蘖数小于其分蘖潜力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 第一节 系 统 一、系统的定义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信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1、有两个以上的组分。 2、组分之间有密切联系。 3、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二、系统的结构特点 1、系统都有边界。 2、系统是由多个组分和不同的层次构成。 3、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4、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位置排列关系。 三、系统的功能特点 系统的功能特点是系统的整合性。 系统的整合性:指系统能够产生其组分或子系统所没有的功能,这 种特性称为整合性。 如 1: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分,但氨基酸没有催化 作用。 如 2:一个可靠程度只有 30%的电器元件,把 20 个这样的元件并联 成一个系统后,系统的可靠程度是 R=1-(1-0.3)20=99.2% 如 3:施肥实验结果:教材 22 系统的整合性说明: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一种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 应不但反映了系统中各组分的独立功能,而且也反映出各组分这间相互作 用所产生的新效应。这种新效应可能加强各组分原有的独立功能,如一群 狼和一只狼捕获猎物的成功率高;这种新效应也可能减弱各组分原有的独 立功能,如一窝蜜蜂中,由于蜂王的存在,很多具备发育成蜂王的幼虫就 不会被抚育成蜂王。在水稻群体中,水稻个体的分蘖数小于其分蘖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