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课程变革理念 二、课程政策 三、课程内容 四、课程结构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结论
世界课程变革趋势之研究 • 一、课程变革理念 • 二、课程政策 • 三、课程内容 • 四、课程结构 •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 六、结论
课程变革理念 (-)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一、课程变革理念 • (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兼得 •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 • (三)回归生活--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 • (四)关爱自然--谋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 (五)个性发展--谋求个体与社会的内在统一
(一)教育民主一一谋求平等与高质量 兼得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 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 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 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 全民教育宣言》
(一)教育民主--谋求平等与高质量 兼得 • 二战后,人类教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其标志是联合 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指出:“人人享 有受教育的权利”。 • 冷战时期,由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 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教育民主被赋予多种彼此 冲突的涵义,教育民主往往成为不民主教育的遮羞布。 • 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确立了教育民主新概念--全民 教育的理念,其标志是联合国于1990年颁布了《世界 全民教育宣言》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 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 是内在统-、须臾不可分离的。 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 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 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 1977-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 即所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 开始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
•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内涵:让所有公民平等享 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在这里,平等与高质量 是内在统一、须臾不可分离的。 • 新中国教育民主化的进程:1。1949-1966, 较好地处理了平等与高质量的关系;2。1967 -1976,顾及了平等但极端忽视了质量;3。 1977-1986,顾及了高质量,但忽视了平等, 即所谓追求效率、兼顾平等;4。1987-2000, 开始走上平等与高质量兼得的轨道
)国际理解一一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 的内在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 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 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 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 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 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 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 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
(二)国际理解--谋求国际性与民族性 的内在统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颁布的《学会生存》和1974 年颁布的《为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的教育及人权与 基本自由的教育之建议》达到了冷战时期对“国际理 解教育”认识的最高水平,标志着国际理解教育进入 到崭新的历史阶段。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颁布的《第44届国际教育大 会宣言》和《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综合行动纲 领》标志着“多元主义教育价值观”在理论与政策上 的确立,这种价值观体现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