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2018届高三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分钟分值:15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 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 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 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 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 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 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 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 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 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 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 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 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 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 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 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 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 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 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 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 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 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 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 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 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 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 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 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 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 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 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 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 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湖南省岳阳市 2018 届高三 12 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量:分钟 分值: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 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 一片树叶也罢,摸起来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 真实的质地感。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 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 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 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 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 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 1953 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 爱德华马林克罗德特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 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弱的交流电导致了这 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 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来。电荷的数量将随 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而变 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 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 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 划过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 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 2010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 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来说,高频电流 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 400 赫兹时,屏幕 摸起来像一张纸,而在 80 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 以用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 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 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 ipad 上,任何图标再不会 摸起来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 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来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 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并没有区 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来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 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来感觉更像真实的键 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 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 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 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 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 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 70 毫牛 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 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交道的方式。对于信 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 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7第1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 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 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 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 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 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 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 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 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 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 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 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 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 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 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60头猪连毛 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 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 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交道的方式。对于信 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 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 (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17 第 1 期,有删改) 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 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 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 唯有借助触幻觉。 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 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 D.2010 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 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 A.人有 5 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 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 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 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 C.一般来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来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 这个效应来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 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来 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3 分)( ) 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 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真实物体毫无差别。 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 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 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 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 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 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借给你的温柔 江文胜 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 敢出门。 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 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 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总共 60 头猪连毛 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 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 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 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 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 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 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 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 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 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 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 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 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 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 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 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 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 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 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 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 贼还敢亮着灯”等。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 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 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5.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5分) 6.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 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 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 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 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 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 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 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 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 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 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 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 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 “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 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 汉子的声音。 “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 “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 “爹,我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 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 “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指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 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哪!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 上?”老人的声音。 “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 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 实,不然我干吗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 的声音。 “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 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 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矿区吴亚龙,此据。 某某年某月某日 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 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 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 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很善于设置悬念和伏笔,如“忽然狗叫”“喂猪的苕片少了一袋”“做了 贼还敢亮着灯”等。 B.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 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 C.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 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 D.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 5.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5 分) 6.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战狼I》2017年7月27日晚8点01分正式上映:上映4个小时过亿,25小 时过3亿,46小时过5亿,上映5天突破12亿人民币。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计 1.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冠军影片。仅7月30日一天,就拿下 3.597亿,刷新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第一的纪录。8月6日15时50分,票房已 达30.06亿元。8月7日22时15分,综合票房超33.92亿元。8月8日,第12 天观影人次突破一亿,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自1998年以来的观影人次新高。8月 11日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40亿元,打破2016年周星驰执导的3D喜剧 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33.92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 截至8月18日,《战狼Ⅱ》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1.4亿, 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1.38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 观影人次”全球榜首。截至8月19日16点10分,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破了50 亿大关。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 房成功跻身全球T0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 影对该榜的垄断。 (百度) 材料二: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因为他 来海南多次,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 快,他还背了4公斤铅块,“沉倒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 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26次。 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13个小时没上岸。按理说 经历这次恐怖事件以后,吴京应该对电影要求水准“收敛”一点,然而并没有 越到后面的戏,一场比一场斗的凶残,一场比一场难度升级,这其中包括高空中 管道行走、吊威亚空中撞击、附着炸点很近的地方飞起等等动作。而整片最不允 许错过的就是“坦克漂移”。这项技术没有什么技术资料可查,坦克从小斜坡 90度旋转并且猛烈撞击,吴京从坦克里滚出来。无论是对手戏还是悬念紧张感, 迅疾有力的视觉让镜头有了层次感。而且还听说,吴京为了让观众体会生死之战 的惊险,有很多可以用替身的镜头都亲自挨了打。会打戏的导演是有的,敢亲自 豁命打的不多!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1米。在 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髙空管道 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Ⅱ》这样一部 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吴京 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 的无论是惊慌还是专注,是不一样的。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 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 意,用真实来打动。 (搜狐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 段话。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 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48名同胞安全送回祖国;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战狼 II》2017 年 7 月 27 日晚 8 点 01 分正式上映:上映 4 个小时过亿,25 小 时过 3 亿,46 小时过 5 亿,上映 5 天突破 12 亿人民币。上映第一周周末以合计 1.27 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成为全球票房榜的冠军影片。仅 7 月 30 日一天,就拿下 3.597 亿,刷新了华语影史单日票房第一的纪录。8 月 6 日 15 时 50 分,票房已 达 30.06 亿元。8 月 7 日 22 时 15 分,综合票房超 33.92 亿元。8 月 8 日,第 12 天观影人次突破一亿,也是中国电影市场自 1998 年以来的观影人次新高。8 月 11 日凌晨,票房(含服务费)突破 40 亿元,打破 2016 年周星驰执导的 3D 喜剧 电影《美人鱼》此前创下的 33.92 亿元记录,打破国产电影历史最高票房纪录。 截至 8 月 18 日,《战狼Ⅱ》在中国市场的累积观影人次也正式达到了 1.4 亿, 成功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北美市场观影人次 1.38 亿的记录,荣登“单一市场 观影人次”全球榜首。截至 8 月 19 日 16 点 10 分,国内累计票房已经破了 50 亿大关。海外票房 100 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 房成功跻身全球 TOP100 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 影对该榜的垄断。 (百度) 材料二: 吴京说,影片一开始那一场一镜到底的海中打戏,他差点淹死在海水中。因为他 来海南多次,每次潜水都是带着氧气下潜的,但这次拍戏不能带氧气,为了下沉 快,他还背了 4 公斤铅块,“沉倒是沉得快,可想换口气时却上不到海平面上, 差点淹死!”单这一个镜头,就拍摄了将近半个月时间,吴京总共跳水 26 次。 在第一次尝试“水下一镜到底”的拍摄时,他泡了 13 个小时没上岸。按理说, 经历这次恐怖事件以后,吴京应该对电影要求水准“收敛”一点,然而并没有。 越到后面的戏,一场比一场斗的凶残,一场比一场难度升级,这其中包括高空中 管道行走、吊威亚空中撞击、附着炸点很近的地方飞起等等动作。而整片最不允 许错过的就是“坦克漂移”。这项技术没有什么技术资料可查,坦克从小斜坡 90 度旋转并且猛烈撞击,吴京从坦克里滚出来。无论是对手戏还是悬念紧张感, 迅疾有力的视觉让镜头有了层次感。而且还听说,吴京为了让观众体会生死之战 的惊险,有很多可以用替身的镜头都亲自挨了打。会打戏的导演是有的,敢亲自 豁命打的不多!为了让爆炸现场真实,最近的时候,吴京距离炸药只有 1 米。在 拍摄过程中,吴京流血、受伤更是稀松平常的事。被钢板砸伤手臂,在高空管道 上不慎摔倒,被碎石擦伤眼睛,手腕被卷进铁链……对于像《战狼Ⅱ》这样一部 动作戏而言,无论做多少防护还是难免会受伤,但吴京坚持全部亲自上阵。吴京 说他喜欢真实地拍,先爆炸,然后这边拿着吹风机一吹,那种感觉眼睛里露出来 的无论是惊慌还是专注,是不一样的。这种真实的东西是比较难弄,这么多年中 国观众被好莱坞的大片给堆积起来了观影经验,观众可是骗不了的,还是要用诚 意,用真实来打动。 (搜狐网)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影片结尾,在镜头缓缓推近的一本中国护照旁,印着这样 一段话。支撑这段话的,是近年来中国一次次从危险环境中成功撤离本国公民的 振奋人心的故事:2010 年,海地地震,中国政府包机将 48 名同胞安全送回祖国;
2011年,利比亚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 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 短短8天,35860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3艘军舰, 撤出中国公民613人……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 增强的有力印证。一位澳大利亚网友在某电影评分网站中给《战狼Ⅱ》留言写道 “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 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 在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10国公民225人平安撤离。护佑 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 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 言 (人民日报评《战狼Ⅱ》: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 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 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Ⅱ》也正是以刚 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从实战的沙场,到 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 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 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燃烧的热 血,最让人沸腾。《战狼Ⅱ》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 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 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 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我 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 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 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 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人民日报:《战狼Ⅱ》为啥火得“不像话” 《战狼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 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 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 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 拥 (凤凰网评) 祖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 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 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真正的这部戏的成功之 处 (吴京)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报道《战狼Ⅱ》创票房新高的新闻时,无论是介绍放映的时间还是票 房收益等都十分精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特征
2011 年,利比亚动乱,中国政府协调派出 91 架次民航包机、12 架次军机,5 艘 货轮、1 艘护卫舰,租用 35 架次外国包机、11 艘次外籍邮轮和 100 余班次客车, 短短 8 天,35860 名同胞全部安全撤离;2015 年,也门战乱,中国派出 3 艘军舰, 撤出中国公民 613 人……令世界惊叹不已的高效有序的国家行动,成为中国国力 增强的有力印证。一位澳大利亚网友在某电影评分网站中给《战狼Ⅱ》留言写道: “令我震撼的是,中国军人不仅救走了中国公民,还同时救走了那些没有人理会、 习惯了受人排挤的非洲人。”这份人道主义与国际主义精神,同样有其现实依托。 在也门撤离行动中,中国军舰搭载巴基斯坦等 10 国公民 225 人平安撤离。护佑 同胞撤离,参与世界维和,持续投入护航,面对一系列新时期的新任务,中国军 人以血性与担当践行着“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的铁血誓 言。 (人民日报评《战狼Ⅱ》:中国军人铮铮铁骨已超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 材料四: 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了庆祝建军 90 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 大国重器排山倒海,解放军将士意气风发,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展 现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的强大气势。和朱日和阅兵一样,《战狼Ⅱ》也正是以刚 健的姿态、英雄的血性、爱国的热忱,激发出了强大的共鸣。从实战的沙场,到 银幕的战场,上演的都是英雄颂歌、铁血传奇。虽然吴京饰演的原特种兵冷锋, 因个人原因被开除军籍,但“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当所在的非洲某国爆 发内战,他和其他人一起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和无辜百姓顺利撤离战区。燃烧的热 血,最让人沸腾。《战狼Ⅱ》中主角凌厉的拳脚间所体现出的强烈责任感,大无 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充满了阳刚之美。冷锋式的果敢、硬朗,打出了动作片应有 的刚猛血性,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的超级英雄。而祖国这个关键词,更是激起 了很多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网友感叹:原来爱国主义也可以这么震撼荧幕!我 们前不久发表的任仲平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伟大队伍孕育伟大精神,扫除 萎靡不振与精神衰败,塑造生机勃勃、强健刚毅的精神气质,唤起整个民族顽强 奋斗、自强崛起的伟力和雄风。”从朱日和到“战狼”,呼唤的正是这样的一种 雄毅刚劲的时代气质。 (人民日报:《战狼Ⅱ》为啥火得“不像话”) 《战狼Ⅱ》就是一部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的大片,冷锋再有虎胆,若无强大的 国家机器作龙威,再怎么只身犯险,也无非是个人英雄主义在抖威风。该片好就 好在,在枪林弹雨中,在一幕幕刺激眼球、震动耳膜的视听奇观里,俨然是个体 和集体在相亲相爱,在深情相 拥。 (凤凰网评) 祖国强大了,中国崛起了,中国人为自己国家感到自豪,这个民族自豪感、爱国 的这种情绪,这把干柴在每个人心里面已经晒得透透的,我只是往里扔了一些火 柴,然后就是漫天的大火。所有的观众的爱国情绪才是真正的这部戏的成功之 处。 (吴京)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报道《战狼Ⅱ》创票房新高的新闻时,无论是介绍放映的时间还是票 房收益等都十分精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