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四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 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距今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 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 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 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 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 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 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 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国第 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 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尚书》有“至治馨 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 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 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 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班固 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 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伏奏事”。 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1972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 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岀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 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经研究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 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以及 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量大幅度増加。公元 971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 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宋朝的税收,仅仅市舶司香药税 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1600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6000余万,成为南宋朝廷 的主要财政收入之 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物必以 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松阁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 琴,以清香一炷佐其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生活 上,书中置芸香草避虫而有“书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 树皮作纸而有“香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四校 2017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香文化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的起源甚早,据考古学家的考证, 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距今 6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人就以燃烧木柴 和其他祭品的方式来祭祀天地诸神。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如陶熏炉) 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古人就已经使用香品了。作为活化石的殷商甲骨文,早 在 3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柴” 字,意为“手持燃烧的祭礼”,堪称祭祀用香 的形象注解。 春秋战国时,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用香 木香草的种类尚不如后世丰富,但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有很多,有熏烧(如 蕙草、艾蒿),佩带(香囊、香花香草)、煮汤(泽兰)、熬膏(兰膏)、入酒 等方法。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不乏记述采掇香药香草的歌谣,如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我国第 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总结了我国人民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医疗经验,其中 就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人们对香木香草不仅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尚书》有“至治馨 香,感于神明”之语,《孔子家语﹒六本》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在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名篇中,他用香草来歌颂忠贤,以莸草 来痛斥奸邪,我们可以从中了解战国时期香文化的一些梗概。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的巩固,华夏大地的大统一,特别是汉朝张骞通西域后,丝 绸之路的开通,使中外文化出现了空前的大交融。当时东南亚、南亚和欧洲等地 的各种香料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的香料种类,推动了香文化的发展。班固 给其弟班超的书信中有“窦侍中令载杂丝七百尺,市月氏马、苏合香”等语句, 可见当时香料是丝绸之路中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 《汉官曲制》还规定,“尚书郎怀香握兰,趋走丹墀”,“含鸡舌香伏奏事”。 宫廷内,熏香、佩香、浴香等更是寻常。1972 年我国考古学界在长沙市东郊发 掘了马王堆汉墓,在一号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熏囊、绢袋、绣花枕和熏炉 等物品,其中都装有药物。这些药物经研究鉴定为辛夷、桂、花椒等香药。 宋代,香文化达到了全盛时期。由于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以及 佛教、道教的盛行(都用焚香来礼佛敬神),香药的用药数量大幅度增加。公元 971 年,宋朝专置市舶司于广州,专管对外贸易,当时香药居进口货物首位。于 是,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宋朝的税收,仅仅市舶司香药税 率收入一项,从宋初的 1600 余万,至南宋淳熙末增至 6000 余万,成为南宋朝廷 的主要财政收入之一。 唐宋时期“香”受到文人的高度推崇,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物必以 香薰,被褥必以香暖;公堂之上以香饰其庄严,松阁之下以香展其儒雅;调弦抚 琴,以清香一炷佐其心志,导其韵致;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不以香为聚。生活 上,书中置芸香草避虫而有“书香”,以麝香、丁香入墨而有“墨香”,以沉香 树皮作纸而有“香纸”,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摘编自《中国香文化概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以看作是 香文化的起源。 B.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屈原就曾在《离骚》《九歌》等 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 C.《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 D.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方法,在 《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 B.《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 香料。 C.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熏囊、熏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 已较为普遍 D.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成为当时 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宗教用香等因素使得香药用药 数量大幅度增加。 B.香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成长于春秋,发展于汉,鼎盛于宋,伴随着民族的 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C.唐宋时期,“香”已经渗入到文人的生活中,其不仅是芳香之物,更能启迪 性灵,濡养身心。 D.宋朝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促进了香药的进口,使香药 成为主要进口货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繇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因蔡攸荐,召除 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时三省大吏阶官视卿监者,立都司上,昌以名分未正, 极论之。诏自今至朝请大夫止。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 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钦宗立,吴敏用事,以昌猛厉径行为可助己,自散地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德府, 道拜兵部侍郎,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昌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敏度不为用, 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 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 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 言不可,乃止。 昌再尹京,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而纵博弈不之问,或 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 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
A.新石器时代,古人通过燃烧木柴等祭品来祭祀天地诸神的形式,可以看作是 香文化的起源。 B.文人偏爱香木香草,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屈原就曾在《离骚》《九歌》等 作品中借香草来讴歌忠贤。 C.《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提出了艾灸、熏燎等治病方法, 体现了古人使用香药香草的智慧。 D.春秋时期,香木香草的种类虽然不够丰富,但人们发明了许多使用方法,在 《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秦汉时期,政治局面的稳定,丝绸之路的开通,为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 了推动作用。 B.《汉官曲制》规定,向皇帝奏事的尚书郎事先要用香薰衣,奏事时还要口含 香料。 C.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些装有香药的熏囊、熏炉等物品,说明熏香风习在民间 已较为普遍。 D.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东南亚、欧洲等地的香料开始传入我国,香药成为当时 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宋代,中药成药的广泛流传、香疗法的普及、宗教用香等因素使得香药用药 数量大幅度增加。 B.香文化萌芽于石器时代,成长于春秋,发展于汉,鼎盛于宋,伴随着民族的 发展,是留给后人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C.唐宋时期,“香”已经渗入到文人的生活中,其不仅是芳香之物,更能启迪 性灵,濡养身心。 D.宋朝出现了专事海外运输贸易香药的“香舶”,促进了香药的进口,使香药 成为主要进口货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聂昌,字贲远,抚州临川人。始繇太学上舍释褐,为相州教授。因蔡攸荐,召除 秘书郎,擢右司员外郎。时三省大吏阶官视卿监者,立都司上,昌以名分未正, 极论之。诏自今至朝请大夫止。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太府卿、户部侍 郎,改开封尹,复为户部。昌本厚王黼,既而从蔡京,为黼所中,罢知德安府。 又以乡人讼,谪崇信军节度副使,安置衡州。 钦宗立,吴敏用事,以昌猛厉径行为可助己,自散地授显谟阁直学士、知开德府, 道拜兵部侍郎,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昌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敏度不为用, 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 李纲之罢,太学生陈东及士庶十余万人,挝鼓伏阙下,经日不退,遇内侍辄杀之, 府尹王时雍麾之不去。帝顾昌俾出谕旨,即相率听命。王时雍欲置东等狱,昌力 言不可,乃止。 昌再尹京,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人不奠居。昌悉弹治正法,而纵博弈不之问,或 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昌旧名山, 至是,帝谓其有周昌抗节之义,乃命之曰“昌
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须大臣报聘。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 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傥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 之师入卫。”许之。行次永安,与金将黏罕遇,其从者称閤门舍人,止昌彻伞, 令用榜子赞名引见,昌不可,争辨移时,卒以客礼见。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 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 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删 改) 4.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盜/持仗 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B.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C.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D.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在中央和地方的学校 开始设教授,自此之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显谟阁直学士”,宋官名,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崇; 是一种实衔,更是一种荣誉称号。 D.“谥”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 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 极力争论。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者到朝请大夫为止 B.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因被王黼看重,罢去前职任德安知 府;后又因为与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C.李纲被罢免后,太学生陈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在皇宫外面跪伏着, 整日不退,府尹王时雍没能力赶走人群。 D.聂昌前往河东,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于是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 用绳索攀登上城,最后被士兵杀死,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5分) (2)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11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会金人再议和,割两河,须大臣报聘。诏耿南仲及昌往,昌言:“两河之人忠议 勇劲,万一不从,必为所执,死不瞑目矣。傥和议不遂,臣当分遣官属,促勤王 之师入卫。”许之。行次永安,与金将黏罕遇,其从者称閤门舍人,止昌彻伞, 令用榜子赞名引见,昌不可,争辨移时,卒以客礼见。昌往河东,至绛,绛人闭 壁拒之。昌持诏抵城下,缒而登。州钤辖赵子清麾众害昌,抉其目而脔之,年四 十九。建炎四年,始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曰忠愍。(选自《宋史•聂昌传》,有删 改) 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仗 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B.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C.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D.恶少年怙乱/昼为盗/入官民家/攘金帛且去/辄自缚党中/三两辈声言擒盗/持 仗部走委巷/乃释缚/分所掠而去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宋代在中央和地方的学校 开始设教授,自此之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C.“显谟阁直学士”,宋官名, 用以加文学之士,备顾问,与论议,以示尊崇; 是一种实衔,更是一种荣誉称号。 D.“谥”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 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6.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 确的一项是( ) A.当时三省大员官阶与卿、监相同的人,都站在都司的上面,聂昌认为名分不正, 极力争论。诏令从今以后立于都司之上者到朝请大夫为止。 B.聂昌本来与王黼感情很好,后来随从蔡京,因被王黼看重,罢去前职任德安知 府;后又因为与同乡人发争诉讼,被贬为崇信军节度副使。 C.李纲被罢免后,太学生陈东及士大夫、庶民百姓十几万人,在皇宫外面跪伏着, 整日不退,府尹王时雍没能力赶走人群。 D.聂昌前往河东,到了绛城,绛城人闭城拒其入内,于是聂昌手持诏令到了城下, 用绳索攀登上城,最后被士兵杀死,并挖出他的眼睛切成碎块。 7.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 分) (1)敏度不为用,始惮之,引唐恪、徐处仁共政,独遗昌。(5 分) (2)或谓令所禁,昌曰:“姑从所嗜,以懈其谋,是正所以禁其为非尔。”(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11 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 8.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分) 9.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的 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 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这两句诗 中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 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尹全生 ①每次途经黄河到北方出差,我都要寻机会拍摄几张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照片。其 中既有黄河在夏日里的一泻千里,也有其在冬季里的“顿失滔滔”;既有表现黄 河“如丝天上来”之悠远的,也有表现其“奔流到海不复回”之雄浑的……几 年积攒下来,这些照片已有近百张,我这个摄影爱好者足可以举办一次个人摄影 作品展了!而我的老师、一位老摄影家却说我的作品缺乏传神之作、点睛之笔, 建议我再增拍几幅壶口瀑布的照片 ②正巧单位派我到陕西出差,距壶口不远。但办完公事后出差期限已到,我冒着 受处罚的危险,这天天还没亮就上了长途汽车。好心的乘客让我在途中一个叫丫 叉口的地方下车,说通常下车就有机动三轮车开往壶口,15块的车费 ③太阳尚未出来,早春时节的西北风吹在脸上,火一般灼人。下车却没见一辆机 动三轮,独独只有辆毛驴拖的板车,我只好去向车主打听。 ④“天太冷,到壶口的机动三轮上午十点以后才会有。”那是个年近五十的汉子 身陕北农民打扮,鼻子冻得像个红萝卜,挂在额下摇摇欲坠。“你要是不愿等, 就坐我的车到壶口。” ⑤“你的毛驴车……也跑运输?” ⑥“到壶口是烂泥巴路,眼下路面结冰,我的驴不比三轮跑得慢!” ⑦为争取时间和少挨冻,我打算就坐他的毛妒车。“单程多少钱?” ⑧“机动三轮15块,我只收14块。 ⑨反复讨价还价,他咬死了13块不干,而且必须先付钱。我只得依他,打开密 码箱取钱付款。我取钱时,他弓着腰朝密码箱里窥视,蛙一般地鼓着眼珠予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 8.尾联“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中哪两个字用得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6 分) 9.简析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故人相逢的环境的?(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在《劝学》中妙用“ , ” 的 譬喻,正面阐明学习的态度,强调持之以恒方能获得成功。 (2)白居易的叙事诗《琵琶行》以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 暗线,两条线交汇在“ , ”这两句诗 中。 (3)苏轼《水调歌头》中寄托对亲人的殷切思念,其中祝愿自己和远在千里之 外的亲人能健康长寿并共赏明月的诗句是 “ ,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 分)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 尹全生 ①每次途经黄河到北方出差,我都要寻机会拍摄几张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照片。其 中既有黄河在夏日里的一泻千里,也有其在冬季里的“顿失滔滔”;既有表现黄 河“如丝天上来”之悠远的,也有表现其“奔流到海不复回”之雄浑的…… 几 年积攒下来,这些照片已有近百张,我这个摄影爱好者足可以举办一次个人摄影 作品展了!而我的老师、一位老摄影家却说我的作品缺乏传神之作、点睛之笔, 建议我再增拍几幅壶口瀑布的照片。 ②正巧单位派我到陕西出差,距壶口不远。但办完公事后出差期限已到,我冒着 受处罚的危险,这天天还没亮就上了长途汽车。好心的乘客让我在途中一个叫丫 叉口的地方下车,说通常下车就有机动三轮车开往壶口,15 块的车费。 ③太阳尚未出来,早春时节的西北风吹在脸上,火一般灼人。下车却没见一辆机 动三轮,独独只有辆毛驴拖的板车,我只好去向车主打听。 ④“天太冷,到壶口的机动三轮上午十点以后才会有。”那是个年近五十的汉子, 一身陕北农民打扮,鼻子冻得像个红萝卜,挂在额下摇摇欲坠。“你要是不愿等, 就坐我的车到壶口。” ⑤“你的毛驴车……也跑运输?” ⑥“到壶口是烂泥巴路,眼下路面结冰,我的驴不比三轮跑得慢!” ⑦为争取时间和少挨冻,我打算就坐他的毛妒车。“单程多少钱?” ⑧“机动三轮 15 块,我只收 14 块。” ⑨反复讨价还价,他咬死了 13 块不干,而且必须先付钱。我只得依他,打开密 码箱取钱付款。我取钱时,他弓着腰朝密码箱里窥视,蛙一般地鼓着眼珠予
⑩启程后他牵着驴一路小跑,一边啃干馍馍。那馍馍大概被冻硬了,他啃馍馍时 像咬核桃一般吃力。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家吃早饭,他说自己清晨六点就来等客, 来不及吃饭:“儿子在读高中,老婆生病,都急等着要钱哩!” O11话匣子一开,他就没完没了地介绍起自己的身世来:“文化革命”开始时 他正读高二,大学梦破灭了;之后就上山下乡到丫叉口,并且同当地的农家姑娘 结了婚。后来一新建“三线”厂招工,他成了第一批建设者,扛沙石背水泥,“大 干加苦干,一天当两天,月亮底下当白天,小风小雨是好天。”月工资二十几块 钱,又没奖金,豁出命为祖国献青春。工厂建成了拼命干工作,年年当先进,指 望老婆解决“农转非”进厂,谁想到这一天还没盼到,自己先下岗了,“牛郎会 织女”,回丫叉口与老婆团聚。每月130块的生活费难以养家糊口,没冬钱买机 动三轮,就买头毛驴拉客维持生计。他说自己下岗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攒 钱买台机动三轮…… ○12我说人生嘛,总会遇到些沟沟坎坎 ○13他便苦笑:“嗨!倒霉的事情全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正发育时闹饥荒 正读书时下了乡,正风流时出苦力,正能干时下了岗!” O14我问:“职工下岗这做法,好么 ○15“怎么说呢?不这么办,国营企业难找到出路。就好比机动三轮拉客,严 重超载了,不下来几个人跑是会翻车的!” ○16前方响起了绵延不断的沉雷般的轰鸣。他告诉我壶口瀑布到了,也没路了 要我步行走过去。我嘱咐他原地稍等,返程还搭他的车,然后抓起照相机就朝壶 口瀑布跑去。 ○17好一个壶口瀑布—一容纳了丰沛雪水的黄河从北漫漫涌来,到此河床突降, 河水天塌地陷般跌落,呼啸着倾注于一狭窄的石潭中。那水先以掀天揭地之势腾 起,然后翻着泡沫,浩浩荡荡涌往云霞斑斓处……我的心颤抖着,举起照相机连 续拍摄。 O18当我离开壶口瀑布去找那汉子时,人不见了,驴和车也不见了!我顿时出 了一头冷汗一一我的密码箱还放在车上,箱子里装着一万多块钱哪! O19正在我呼天不应、喊地不灵时,那汉子赶着毛驴车从一条沟里奔过来,满 头大汘地指着驴骂:“这狗日的是个流氓!看见母驴就疯了,拖起板车就撵!” ○20我没理会那只赫然在目的密码箱,却郑重地为他拍了一张以壶口瀑布为背 景的全身像 ○21我的摄影作品展举办时,有朋友为那组壶口瀑布的照片题了诗:后有峰和 壑的嘱托,前有日和海的诱惑。在绝望和有望之间千折百回寻路,腾起或跌落都 是不甘沉沦的歌……(选自《小小说选刊》,1998年第19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更真实可信,首段交代了“我”去看壶口 瀑布的原因,表现了“我”对摄影艺术的爱好,点明了中心。 B.“倒霉的事情全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表现了陕北汉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 满,也寄寓了“我”对底层劳动人民不幸境遇的深切同情。 C.“我取钱时,他弓着腰朝密码箱里窥视,蛙一般地鼓着眼珠子”,这个细节表 现了他因为儿子读高中,老婆生病,而对“我”的钱财起了贪心。 D.第⑩①两段插叙他窘迫的经济,呼应了上文“咬死了13块不干,必须先付” 又为下文“我”对他的怀疑做了铺垫,同时丰富了人物形象
⑩启程后他牵着驴一路小跑,一边啃干馍馍。那馍馍大概被冻硬了,他啃馍馍时 像咬核桃一般吃力。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家吃早饭,他说自己清晨六点就来等客, 来不及吃饭:“儿子在读高中,老婆生病,都急等着要钱哩!” ○11 话匣子一开,他就没完没了地介绍起自己的身世来:“文化革命”开始时 他正读高二,大学梦破灭了;之后就上山下乡到丫叉口,并且同当地的农家姑娘 结了婚。后来一新建“三线”厂招工,他成了第一批建设者,扛沙石背水泥,“大 干加苦干,一天当两天,月亮底下当白天,小风小雨是好天。”月工资二十几块 钱,又没奖金,豁出命为祖国献青春。工厂建成了拼命干工作,年年当先进,指 望老婆解决“农转非”进厂,谁想到这一天还没盼到,自己先下岗了,“牛郎会 织女”,回丫叉口与老婆团聚。每月 130 块的生活费难以养家糊口,没冬钱买机 动三轮,就买头毛驴拉客维持生计。他说自己下岗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攒 钱买台机动三轮…… ○12 我说人生嘛,总会遇到些沟沟坎坎。 ○13 他便苦笑:“嗨!倒霉的事情全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正发育时闹饥荒, 正读书时下了乡,正风流时出苦力,正能干时下了岗!” ○14 我问:“职工下岗这做法,好么?” ○15 “怎么说呢?不这么办,国营企业难找到出路。就好比机动三轮拉客,严 重超载了,不下来几个人跑是会翻车的!” ○16 前方响起了绵延不断的沉雷般的轰鸣。他告诉我壶口瀑布到了,也没路了, 要我步行走过去。我嘱咐他原地稍等,返程还搭他的车,然后抓起照相机就朝壶 口瀑布跑去。 ○17 好一个壶口瀑布——容纳了丰沛雪水的黄河从北漫漫涌来,到此河床突降, 河水天塌地陷般跌落,呼啸着倾注于一狭窄的石潭中。那水先以掀天揭地之势腾 起,然后翻着泡沫,浩浩荡荡涌往云霞斑斓处……我的心颤抖着,举起照相机连 续拍摄。 ○18 当我离开壶口瀑布去找那汉子时,人不见了,驴和车也不见了!我顿时出 了一头冷汗——我的密码箱还放在车上,箱子里装着一万多块钱哪! ○19 正在我呼天不应、喊地不灵时,那汉子赶着毛驴车从一条沟里奔过来,满 头大汗地指着驴骂:“这狗日的是个流氓!看见母驴就疯了,拖起板车就撵!” ○20 我没理会那只赫然在目的密码箱,却郑重地为他拍了一张以壶口瀑布为背 景的全身像。 ○21 我的摄影作品展举办时,有朋友为那组壶口瀑布的照片题了诗:后有峰和 壑的嘱托,前有日和海的诱惑。在绝望和有望之间千折百回寻路,腾起或跌落都 是不甘沉沦的歌……(选自《小小说选刊》,1998 年第 19 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小说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故事更真实可信,首段交代了“我”去看壶口 瀑布的原因,表现了“我”对摄影艺术的爱好,点明了中心。 B.“倒霉的事情全让我们这代人赶上了”,表现了陕北汉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 满,也寄寓了“我”对底层劳动人民不幸境遇的深切同情。 C.“我取钱时,他弓着腰朝密码箱里窥视,蛙一般地鼓着眼珠子”,这个细节表 现了他因为儿子读高中,老婆生病,而对“我”的钱财起了贪心。 D.第⑩⑪两段插叙他窘迫的经济,呼应了上文“咬死了 13 块不干,必须先付”, 又为下文“我”对他的怀疑做了铺垫,同时丰富了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