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中2009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语文 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 语言知识及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的士(d1)蒙头转向(meng)觊觎(j)大张挞伐(da) B、粗糙(cao)自怨自艾(yi) 挑拨(tiao)开门揖盗(yi) C、羞赧(nan)舐犊情深(shi) 巨擘(bo)没齿难忘(mei) D、埋单(mai)呼天抢地( qiang)哂笑(xi)暴殄天物(tian)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敬仰陈胜、吴广的胆识,“雁雀安知鸿鹄之志”,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 连同他们的气慨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斜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 、这儿是威尼斯最华妙庄严的地方,那精巧的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悄恍迷离 D、写申请报告,内容应扼要,文字要简炼,切不可夸张渲染,尤其要避免溢美不实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的豪宅前方俯瞰浩如烟海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 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 林木蓊郁、气象万千。 B、今年3月20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融 危机方兴未艾,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 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D、一些“80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 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水北调工程由于尚未全线贯通,因此去年奥运期间北京人喝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南 水”,而是由河北的4座水库供应给北京的3亿多立方米“应急水”,这相当于北京主要的 水源地密云水库一年供水量的一多半 B、与最近几年的春晚相比,2008年春晚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和热情,赈灾、奥运、道 德模范、嫦娥奔月四个板块既凸显主题,又成为煽情亮点,整场晩会欢乐、明快、冋上、雅 致,堪称名副其实的除夕精神文化大餐 C、捷克警察学院施特劳斯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从事步态硏究,根据他们的研 究结果,工作人员只需要采集一个人的8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 而且其准确性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 D、随着一声巨响,朝鲜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在一片浓烟中化为废墟,它标志着僵持已 久的朝核问题终于见到了最终战胜的曙光 5、下列句子中表述简洁、不赘余的一句是 A、会上,除非是终于付诸于表决,否则,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你要闭目养神,或思索
岳阳市一中 2009 届高三第八次质量检测语 文 时 量:150 分钟 分 值:150 分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 A、的.士(dí) 蒙.头转向(mēng) 觊.觎(jì) 大张挞.伐(dá) B、粗糙.(cāo) 自怨自艾.(yì) 挑.拨(tiǎo) 开门揖.盗(yī) C、羞赧.(nǎn) 舐.犊情深(shì) 巨擘.(bò) 没.齿难忘(méi) D、埋.单(mái) 呼天抢.地(qiāng) 哂.笑(xī) 暴殄.天物(tiǎn) 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敬仰陈胜、吴广的胆识,“雁雀安知鸿鹄之志”,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自己 连同他们的气慨推向了历史的舞台。 B、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回到天真无斜的古代,采薇而食,种菊悠然。 C、这儿是威尼斯最华妙庄严的地方,那精巧的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 之感。 D、写申请报告,内容应扼要,文字要简炼,切不可夸张渲染,尤其要避免溢美不实之 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的豪宅前方俯瞰浩如烟海 ....的华盛顿湖,背后深入湖畔东岸的一座山丘, 属于“掩土建筑”。建筑物地上四层,地下深不可测,外观呈现“西北太平洋岸别墅”风格, 林木蓊郁、气象万千。 B、今年 3 月 20 日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宣布成立,这个新智库成立之际,百年一遇的金融 危机方兴未艾 ....,不明朗的形势和前景使国家宏观决策面临严峻挑战。 C、美国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在他的故乡肯尼 亚,人们更是载歌载舞,额手称庆 ....。 D、一些“80 后”出生的中国年轻人正被冠以一个新的称呼:“鸟巢一代”。我认为, 不能一概而论 ....,不能简单地说现在的年轻人是“迷惘的一代”还是“鸟巢一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水北调工程由于尚未全线贯通,因此去年奥运期间北京人喝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南 水”,而是由河北的 4 座水库供应给北京的 3 亿多立方米“应急水”,这相当于北京主要的 水源地密云水库一年供水量的一多半。 B、与最近几年的春晚相比,2008 年春晚带给人们久违的感动和热情,赈灾、奥运、道 德模范、嫦娥奔月四个板块既凸显主题,又成为煽情亮点,整场晚会欢乐、明快、向上、雅 致,堪称名副其实的除夕精神文化大餐。 C、捷克警察学院施特劳斯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从事步态研究,根据他们的研 究结果,工作人员只需要采集一个人的 8 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 而且其准确性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 D、随着一声巨响,朝鲜宁边核反应堆冷却塔在一片浓烟中化为废墟,它标志着僵持已 久的朝核问题终于见到了最终战胜的曙光。 5、下列句子中表述简洁、不赘余的一句是 A、会上,除非是终于付诸于表决,否则,争议之声不绝于耳,你要闭目养神,或思索
比较有趣的问题,并不可能 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代表,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 就,高尚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姐妹。 C、从此我一改平素的习惯,天天在园丁和其他工人正酣睡的时候很早就起床。 D、开创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先河的杨振宁教授认为朱棣文的“光学粘胶”实验意 义非凡。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神奇的“人体光 1911年—位叫基尔纳的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 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 圈,并把它命名为“人体辉光”。 20世纪40年代,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在一次电学实验中,惊奇地发现人体的各部 位也能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手臂是蓝色,心脏是深蓝,而臀部是绿色。更有趣的是,人体相 对发光比较明显的一些部位,恰好与古代中国人发现的七百多个穴位相对应。 近些年,科学家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了数万次 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测出了每个人体表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出极其微弱的可见光。这种光不 是红外线,也和人的体温无关,而是一种类似萤火虫发出的超微弱冷光。科学家的研究还证 实,人体体表各部位发出的冷光强弱不同。比如,手指尖发出的光比虎口强,虎口发出的光 又比手心强。伴随人的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饥饿、睡眠等生理变化,冷光也会 发生相应的改变 科学家认为,人体散发冷光,很可能是由于人体内藏有发光细胞的缘故。最近,安徽医 科大学张学军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经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人体光”的奥秘。他们创立了 对人体众多细胞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并研究了这种发光现象的内在原因。根据大量实验证 实:人的细胞能够发光,并可以被仪器所接收;人体细胞发光是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 运动的结果,它体现了新的氧化功能和活性,因此人的细胞发光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
比较有趣的问题,并不可能。 B、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的女性代表,以她们艰辛的创业经历,辉煌的事业成 就,高尚的人生态度,深深地感染和激励了来自各行各业的妇女姐妹。 C、从此我一改平素的习惯,天天在园丁和其他工人正酣睡的时候很早就起床。 D、开创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先河的杨振宁教授认为朱棣文的“光学粘胶”实验意 义非凡。 二、现代文(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神奇的“人体光” 1911 年一位叫基尔纳的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 15 毫米厚的模糊光圈。 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 圈,并把它命名为“人体辉光”。 20 世纪 40 年代,苏联科学家基利安夫妇在一次电学实验中,惊奇地发现人体的各部 位也能发现不同颜色的光:手臂是蓝色,心脏是深蓝,而臀部是绿色。更有趣的是,人体相 对发光比较明显的一些部位,恰好与古代中国人发现的七百多个穴位相对应。 近些年,科学家利用专门的仪器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健康状况的人进行了数万次 测试,结果无一例外地测出了每个人体表的每个部位都在发出极其微弱的可见光。这种光不 是红外线,也和人的体温无关,而是一种类似萤火虫发出的超微弱冷光。科学家的研究还证 实,人体体表各部位发出的冷光强弱不同。比如,手指尖发出的光比虎口强,虎口发出的光 又比手心强。伴随人的年龄增长和健康状况的变化,以及饥饿、睡眠等生理变化,冷光也会 发生相应的改变。 科学家认为,人体散发冷光,很可能是由于人体内藏有发光细胞的缘故。最近,安徽医 科大学张学军教授领导的课题小组经多年研究,初步揭示了“人体光”的奥秘。他们创立了 对人体众多细胞的化学发光测定方法,并研究了这种发光现象的内在原因。根据大量实验证 实:人的细胞能够发光,并可以被仪器所接收;人体细胞发光是细胞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 运动的结果,它体现了新的氧化功能和活性,因此人的细胞发光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
很大关系。科学家认为,“人体辉光”很可能是人体发出的二次辐射与空气电离产生的荧光 现象。因为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均能发射辐射波,只不过是这种辐射波极其微弱, 并且它们的波长不能被肉眼识别而已。人在发出辐射波的同时,也在接受包括来自宇宙空间 的可见光、紫外线,以及来自地球本身的Ⅹ射线等辐射。 研究发现,人、动物、植物等有机物,甚至矿物、岩石等无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能量 吸收带,该吸收带一旦在比较特殊的电磁场里受到电磁能量的激发,就会产生比原来所吸收 的辐射波波长更长的二次辐射。这种二次辐射的辐射波能使空气发生电离,形成有色离子 大量有色离子的汇聚就会发出可见光。也正因为如此,“人体辉光”的发生需要比较特殊的 环境和苛刻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看到“人体辉光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试图将对“"人体光”的研究应用到健康保健、疾病治疗、体育竞技 刑事侦查等众多领域。比如人体不同部分“辉光”的强弱变化可表明该部分器官是否患有疾 病;在审问犯人时,犯人的“辉光”闪耀跳动出现斑点,说明他在说谎。 科学家坚信,如果人类能完全揭开“人体光”之谜,那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摘自《知识窗》) 6、下面对“人体辉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运动而使细胞发光是其产生的内因。 B、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呈现的颜色不同 C、它在人体各个部位的强弱不同,以手指最强 D、它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每个人的每个部位都会发出可见光。 B、“人体光”不是红外线,也和人体温度无关 C、人体的能量吸收带在电磁场里收到电磁能量的激发就会产生二次辐射。 D、安徽医科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揭示了“人体冷光”的奥秘。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可能对“人体光”产生影响 B、“人体冷光”产生的原因来自人体内部,“人体辉光”产生的原因来自人体之外 C、人体发光较明显的部位同古代中国人发现的人体经穴相对应,说明我国的古人早已 发现“人体光” D、“人体光”之谜的完全揭开之日就是人类完全认识自身之时,“我是谁”的问题也 将迎刃而解了
很大关系。科学家认为,“人体辉光”很可能是人体发出的二次辐射与空气电离产生的荧光 现象。因为温度处于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均能发射辐射波,只不过是这种辐射波极其微弱, 并且它们的波长不能被肉眼识别而已。人在发出辐射波的同时,也在接受包括来自宇宙空间 的可见光、紫外线,以及来自地球本身的 X 射线等辐射。 研究发现,人、动物、植物等有机物,甚至矿物、岩石等无机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能量 吸收带,该吸收带一旦在比较特殊的电磁场里受到电磁能量的激发,就会产生比原来所吸收 的辐射波波长更长的二次辐射。这种二次辐射的辐射波能使空气发生电离,形成有色离子, 大量有色离子的汇聚就会发出可见光。也正因为如此,“人体辉光”的发生需要比较特殊的 环境和苛刻的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很难看到“人体辉光”。 目前,各国科学家正试图将对“人体光”的研究应用到健康保健、疾病治疗、体育竞技、 刑事侦查等众多领域。比如人体不同部分“辉光”的强弱变化可表明该部分器官是否患有疾 病;在审问犯人时,犯人的“辉光”闪耀跳动出现斑点,说明他在说谎。 科学家坚信,如果人类能完全揭开“人体光”之谜,那将会创造出更多的人间奇迹。 (摘自《知识窗》) 6、下面对“人体辉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氧自由基在细胞中运动而使细胞发光是其产生的内因。 B、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呈现的颜色不同。 C、它在人体各个部位的强弱不同,以手指最强。 D、它的强弱与人体的健康状况有很大关系。 7、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每个人的每个部位都会发出可见光。 B、“人体光”不是红外线,也和人体温度无关。 C、人体的能量吸收带在电磁场里收到电磁能量的激发就会产生二次辐射。 D、安徽医科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揭示了“人体冷光”的奥秘。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都可能对“人体光”产生影响。 B、“人体冷光”产生的原因来自人体内部,“人体辉光”产生的原因来自人体之外。 C、人体发光较明显的部位同古代中国人发现的人体经穴相对应,说明我国的古人早已 发现“人体光”。 D、“人体光”之谜的完全揭开之日就是人类完全认识自身之时,“我是谁”的问题也 将迎刃而解了
三、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9分,简答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絰诣府 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眀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 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 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 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原少留意。“策日:“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是以 行耳。”策薨,诸长吏并欲岀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 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日:“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 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今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 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 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 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 《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卷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时遭父丧,衰絰诣府门。 衰絰:古代的丧服,这里做动词。 B、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不虞:预料不到的事情,意外的事情
三、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9 分,简答题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 虞翻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也。太守王朗命为功曹。孙策征会稽,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 门,朗欲就之,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朗不能用,拒战败绩,亡走浮海。翻追随营护, 到东部候官,候官长闭城不受,翻往说之,然后见纳。 策好驰骋游猎,翻谏曰:“明府用乌集之众,驱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虽汉高帝不及 也。至于轻出微行,从官不暇严,吏卒常苦之。夫君人者不重则不威,故白龙鱼服,困于豫 且,白蛇自放,刘季害之,原少留意。”策曰:“君言是也。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是以 行耳。” 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因留制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手剑 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虽翻有 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权曰:“曹孟 德尚杀孔文举,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轻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义,欲 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 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 仙人也!”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 《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卷十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时遭父丧,衰绖..诣府门。 衰绖:古代的丧服,这里做动词。 B、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不虞:预料不到的事情,意外的事情
C、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惶遽:惊慌恐惧 D、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 望风:观察动静,伺机而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①因留制服行丧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①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①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策征讨会稽时,虞翻劝王朗不要与孙策对抗,王朗不听,结果战败,逃到东部候 官县,候官县令不让他进城,虞翻前往劝说,才被接纳。 B、孙策喜好骑马打猎,虞翻劝谏他说,做君主的如果不庄重严肃就没有威信,并用白 龙化鱼为豫且所困和白蛇放纵为刘邦所杀的典故进行劝导,孙策对他的话表示赞同 C、孙权对虞翻的多次犯颜进谏心感不快,甚至有一次龙威大发,要亲手用剑杀了他 多亏大司农刘基苦苦劝谏,虞翻才得以免死。 D、虞翻性情疏朗耿直,有一次孙权与大臣张昭一起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斥责他, 孙权忍无可忍,就将虞翻流放到南方的交州 12、翻译下列文句。 (1)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是以行耳 (2)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毀,坐徙丹杨泾县。 (3)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 1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虞翻不得志的原因。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4、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卢纶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山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1)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3分)
C、手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 惶遽:惊慌恐惧。 D、且大王以能容贤蓄众,故海内望风..。 望风:观察动静,伺机而动。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翻乃.脱衰入见,劝朗避策。 ②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B、①因.留制服行丧。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C、①大王以.三爵之后手杀善士 ②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①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 ②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1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策征讨会稽时,虞翻劝王朗不要与孙策对抗,王朗不听,结果战败,逃到东部候 官县,候官县令不让他进城,虞翻前往劝说,才被接纳。 B、孙策喜好骑马打猎,虞翻劝谏他说,做君主的如果不庄重严肃就没有威信,并用白 龙化鱼为豫且所困和白蛇放纵为刘邦所杀的典故进行劝导,孙策对他的话表示赞同。 C、孙权对虞翻的多次犯颜进谏心感不快,甚至有一次龙威大发,要亲手用剑杀了他, 多亏大司农刘基苦苦劝谏,虞翻才得以免死。 D、虞翻性情疏朗耿直,有一次孙权与大臣张昭一起谈论神仙,虞翻指着张昭斥责他, 孙权忍无可忍,就将虞翻流放到南方的交州。 12、翻译下列文句。 ⑴然时有所思,端坐悒悒,是以行耳。 ⑵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 ⑶大王躬行德义,欲与尧、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 13、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虞翻不得志的原因。 四、古诗词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4、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山店 卢纶 登登山路何时尽,决决山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几家松火隔秋云。 ⑴这首诗题为“山店”,全诗是怎样写山店的?试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