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方法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ESG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讲解和剖析的同时,理论联系实践,以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中ESG应用间题。四、课程思政内容1.培育家国情怀:通过关注ESG中涉及的社会、环境和治理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全局观念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2.传承人文精神和培养仁爱之心:便学生深入理解企业在文化、教育和公益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关注企业对员工、社区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具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和自然环境。3.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不同利益相关方如企业、投资者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利用ESG报告推动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案例讲解和案例讨论达成;2.评价方式为课堂测试、案例展示、研究报告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ESG的基本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绩组成:比例成绩组成考核要求30%课堂表现考核出勤和课堂表现考核案例分析、案例结论、PPT制作和课堂展示等四部分,每部30%案例展示分占25%40%结课论文结课论文应包括选题、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四大部分合计100%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李志青,符独著,《ESG理论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参考书:1.孙忠娟,罗伊,马文良,梁啥,孙为政著,《ESG披露标准体系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21.2.【美】艾博思,【美】克鲁斯著,赵伟韬译,《统一报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整合33
33 三、教学方法 采用教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报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 ESG 基本 概念、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的讲解和剖析的同时,理论联系实践,以实际案例出发,分析和 解决实际中 ESG 应用问题。 四、课程思政内容 1.培育家国情怀:通过关注 ESG 中涉及的社会、环境和治理问题,培养学生具备全局观 念和家国情怀,使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 2.传承人文精神和培养仁爱之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企业在文化、教育和公益等方面的作 用,从而传承和弘扬人文精神。使学生关注企业对员工、社区和环境的影响,从而培养他们 具有仁爱之心,关爱他人和自然环境。 3.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不同利益相关方如企业、投资者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利用 ESG 报告推动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能力。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1. 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案例讲解和案例讨论达成; 2. 评价方式为课堂测试、案例展示、研究报告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 ESG 的基本方法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绩组成: 成绩组成 比例 考核要求 课堂表现 30% 考核出勤和课堂表现 案例展示 30% 考核案例分析、案例结论、PPT 制作和课堂展示等四部分,每部 分占 25% 结课论文 40% 结课论文应包括选题、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及参考文献四大部分 合计 100%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李志青,符翀著,《ESG 理论与实务》,复旦大学出版社,2021. 参考书: 1. 孙忠娟,罗伊,马文良,梁晗,孙为政著,《ESG 披露标准体系研究》, 经 济管理出版社,2021. 2. [美] 艾博思,[美] 克鲁斯 著,赵伟韬 译,《统一报告: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整合
报告体系》,格致出版社,2010.八、编制与审核负责人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舒艳编制(任课教师)2024.8.23张健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年9月易军凯2024年9月批准(主管院长)34
34 报告体系》,格致出版社,2010.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舒艳 2024.8.23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张健 2024 年 9 月 批准(主管院长) 易军凯 2024 年 9 月
《六西格玛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QME508六西格玛管理课程编码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乙考查Six Sigma Management口公共必修课学分1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总学时16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0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统计学、质量管理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全校各学科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框架、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实施路径与要点、掌握如何应用六西格玛工具和技术来识别问题、改进流程并实现持续的质量改善。具体包括:1)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原理。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目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应用六西格玛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质量。2)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掌握六西格玛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如DMAIC各个阶段可能涉及的质量管理技术及统计分析工具等。3)实践应用六西格玛。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及软件操作等方式,能够将所学的六西格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身的35
35 《六西格玛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六西格玛管理 课程编码 QME508 英文名称 Six Sigma Management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1 总学时 16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统计学、质量管理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全校各学科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框架、理解六西格玛管 理的实施路径与要点、掌握如何应用六西格玛工具和技术来识别问题、改进流程并实现持续 的质量改善。具体包括: 1) 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原理。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起源、目的、方法和工具, 以及如何应用六西格玛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质量。 2)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工具和技术。掌握六西格玛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工具和技术, 如 DMAIC 各个阶段可能涉及的质量管理技术及统计分析工具等。 3) 实践应用六西格玛。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及软件操作等方式,能够将所学的六 西格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升自身的
知识结构和职业竞争力。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六西格玛管理概述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历史沿革1.六西格玛的起源与发展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2.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21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架构3.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架构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4.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策划了解六西格玛项目的组织与推进形式1.六西格玛项目的组织与推进了解六西格玛绿带和黑带的主要职责222..六西格玛项目的成功要素理解六西格玛项目实施的成功要素3六西格玛管理案例分析六西格玛项目D阶段实施要点掌握卡诺模型的原理与应用1.确定顾客关键要求掌握SIPOC分析方法322.界定项目范围了解项目授权书的涵盖内容3.完善项目授权书六西格玛项目M阶段实施要点掌握详细流程分析的方法1.过程分析及文档掌握数据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法4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测量系统分析方法23.测量系统分析掌握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与应用4.过程能力分析六西格玛项目A阶段实施要点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51.识别潜在的根本原因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在原因识别中的应用22.筛选、验证根本原因六西格玛项目I阶段实施要点了解改进创意的形成过程1.改进创意的形成与来源6掌握支持形成改进方案的定性方法22.改进方案的产生与验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六西格玛项目C阶段实施要点理解控制计划的基本含义1.制定控制计划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272.统计过程控制掌握流程标准化的基本方法3流程标准化36
36 知识结构和职业竞争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六西格玛管理概述 1. 六西格玛的起源与发展 2. 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 3.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架构 4.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论 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历史沿革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 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架构 掌握六西格玛管理的方法论 2 2 六西格玛管理项目的策划 1. 六西格玛项目的组织与推进 2. 六西格玛项目的成功要素 3. 六西格玛管理案例分析 了解六西格玛项目的组织与推进形式 了解六西格玛绿带和黑带的主要职责 理解六西格玛项目实施的成功要素 2 3 六西格玛项目 D 阶段实施要点 1. 确定顾客关键要求 2. 界定项目范围 3. 完善项目授权书 掌握卡诺模型的原理与应用 掌握 SIPOC 分析方法 了解项目授权书的涵盖内容 2 4 六西格玛项目 M 阶段实施要点 1. 过程分析及文档 2.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3. 测量系统分析 4. 过程能力分析 掌握详细流程分析的方法 掌握数据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法 掌握测量系统分析方法 掌握过程能力指数的计算与应用 2 5 六西格玛项目 A 阶段实施要点 1. 识别潜在的根本原因 2. 筛选、验证根本原因 掌握基本的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 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在原因识别中的应用 2 6 六西格玛项目 I 阶段实施要点 1. 改进创意的形成与来源 2. 改进方案的产生与验证 了解改进创意的形成过程 掌握支持形成改进方案的定性方法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 7 六西格玛项目 C 阶段实施要点 1. 制定控制计划 2. 统计过程控制 3. 流程标准化 理解控制计划的基本含义 掌握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方法 掌握流程标准化的基本方法 2
质量管理的前瞻性发展与融合了解精益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及框架1.精益管理概论了解卓越绩效模式及不同国家质量奖822.卓越绩效与质量奖了解质量管理的模式融合与发展趋势3.质量管理模式的整合与发展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学案例与软件操作演示相结合。四、课程思政内容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旨在通过六西格玛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在授课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实践育人,通过案例分析、软件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如质量管理的历史背景、成功案例中的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六西格玛管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体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等。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6.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展示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形成自主思考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随机提问及学生反馈评价;7.六西格玛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案例练习、软件操作等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强化训练来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作业及学生反馈评价;8.实践应用六西格玛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及软件操作等方式,鼓励学生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小组训练来达成;达成情况通过项目团队研究报告及学生反馈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考核方式考核方式成绩比例(%)学习表现40%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和案例讨论分析等内容37
37 8 质量管理的前瞻性发展与融合 1. 精益管理概论 2. 卓越绩效与质量奖 3. 质量管理模式的整合与发展 了解精益管理的相关概念、原理及框架 了解卓越绩效模式及不同国家质量奖 了解质量管理的模式融合与发展趋势 2 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教学案例与软件操作演示相结合。 四、课程思政内容 在本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旨在通过六西格玛管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在授课过程中,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实践育人,通过案例分析、软件操作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精髓,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深入挖掘课程 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如质量管理的历史背景、成功案例中的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等,将 其融入课程教学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积极性,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六西格玛管理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从中体会 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等。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说明:本课程支撑的知识获得、科研实践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教学目标达成 与评价方式) 6. 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和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展示等方式,鼓 励学生参与讨论并形成自主思考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随机提问及学生反馈评价; 7. 六西格玛管理的工具和技术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案例练习、软件操作 等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强化训练来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作业及学生反馈评价; 8. 实践应用六西格玛部分的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练习及软件操作等方式, 鼓励学生组建项目团队,通过小组训练来达成;达成情况通过项目团队研究报告及学生 反馈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说明:成绩组成部分,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等。) 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成绩比例(%) 学习表现 出勤、课堂参与、作业和案例讨论分析等内容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