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A68.2568.2547.91927T.547.195918-13.17-33.5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图1夏新电子1995-2004年ROE波动趋势夏新电子曾经是我国知名的激光影碟机制造商,推出了世界首台光盘录像机VDR2000,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但不久就陷入亏损的泥潭。随着资产重组的深入,公司转型生产GSM手机,随之确定了以3C(通讯、IT、家电)融合为核心、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久前还与英特尔公司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在3C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品技术合作。据悉,在将手机事业部独立成夏新移动通讯公司后,公司又相继成立了光电、IT、视频、音频、通讯等5大事业部,以分别支持基于家电和电脑领域的新业务。公司总裁表示:“以夏新在手机领域积累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在这些市场上同时出击。但是,根据2004年度的财务报表和2005年度9月份的财务报表,人们已经看不到夕日产品供不应求的夏新,看不到夕日销售日日增长的夏新,看不到夕日财务业绩辉煌的夏新,更看不到夕日潇酒挥金于足球排球竞赛的夏新!为什么夏新电子三年中再次演绎“大变脸”呢?扫描夏新电子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首先,进入200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总销量首次出现大规模下滑,整个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的降价风潮,夏新电子已经预计三季度累计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显然,价格下降导致利润下降,表现为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的增幅远不及销售收入的增幅,而净利润的增幅又不及主营业务利润的增幅。公司也将业绩的大幅下滑归因于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其中,移动通讯产品的毛利率由2003年度的37.13%降至26.68%,下降了10.45个百分点,成为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因。第二,在公司经营财务业绩最辉煌的2002-2003年,夏新宣布一系列大规模投资,例如,3G项目,上海杰得微电子公司70%的股权投资,曾雄心勃勃计划的汽车合资项目等等,迄今都还没有见到回报。第三,成本失控是夏新变脸的另一个原因。其中,三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剧增严重影响着公司业绩,200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大约为10亿元,而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3 图1 夏新电子1995-2004年ROE波动趋势 夏新电子曾经是我国知名的激光影碟机制造商,推出了世界首台光盘录像机 VDR2000,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但不久就陷入亏损的泥潭。随着资产重 组的深入,公司转型生产GSM 手机,随之确定了以3C(通讯、IT、家电)融合 为核心、相关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方向。不久前还与英特尔公司在上海签署合作谅 解备忘录,约定在 3C 领域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品技术合作。据悉,在将 手机事业部独立成夏新移动通讯公司后,公司又相继成立了光电、IT、视频、音 频、通讯等5大事业部,以分别支持基于家电和电脑领域的新业务。公司总裁表 示:“以夏新在手机领域积累的资金实力,完全有能力在这些市场上同时出击。” 但是,根据2004年度的财务报表和2005年度9月份的财务报表,人们已经看不到 夕日产品供不应求的夏新,看不到夕日销售日日增长的夏新,看不到夕日财务业 绩辉煌的夏新,更看不到夕日潇洒挥金于足球排球竞赛的夏新! 为什么夏新电子三年中再次演绎“大变脸”呢?扫描夏新电子的财务报表, 可以看出一些问题:首先,进入2005年二季度以来,中国手机市场的总销量首次 出现大规模下滑,整个手机市场面临新一轮的降价风潮,夏新电子已经预计三季 度累计净利润同比将下降50%以上。显然,价格下降导致利润下降,表现为主营 业务利润、利润总额的增幅远不及销售收入的增幅,而净利润的增幅又不及主营 业务利润的增幅。公司也将业绩的大幅下滑归因于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其中, 移动通讯产品的毛利率由2003年度的37.13%降至26.68%,下降了10.45个百分点, 成为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的主因。第二,在公司经营财务业绩最辉煌的2002-2003 年,夏新宣布一系列大规模投资,例如,3G项目,上海杰得微电子公司70%的股 权投资,曾雄心勃勃计划的汽车合资项目等等,迄今都还没有见到回报。第三, 成本失控是夏新变脸的另一个原因。其中,三项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剧增严重影响着公司业绩,2002年公司的期间费用大约为10亿元,而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教学案例2003年高达15.1亿元,同比增幅为52.37%:2004年期间费用又高达10.8亿元,同比虽有所降低,但其全年净利润总额仅为0.1585亿元。第四,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从2002年的9.72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5亿元,接着下降到2004年的-6.6亿元!一个业绩如此辉煌的公司,在一年之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相差11.6亿元,不可思议!第五,应收款、预付款和存货管理不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存货。其资产负债表显示:2002年存货净额为9.71亿元,2003年为15.12亿元,2004年为18.06亿元,年年攀升。第六,夏新一直高负债运行。其总负债从2002年18.73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27.85亿元,再上升到2004年的28.8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相当高,超过90%。2002年的流动负债为17.27亿元,2003年上升到25.72亿元,2004年上升到28.49亿元。这种“高负债”加“短债为主”的负债政策,在现金短缺的状况下,可能给供货商和银行等短期债权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七,夏新的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很高,说明流动资产质量不好。2002年,其流动资产为23.82亿元,2003年为36.91亿元,2004年为33.28亿元。存货比重分别为41%、41%和54.3%。而且,没有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第八,2002-2004年来自销售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分别为48.32亿元、76.47亿元和58.46亿元,而购买商品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支付分别为30.58亿元,54.91亿元和51.27亿元,占现金流入的73.63%、72%和87.7%;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逐年上升,分别为1.4亿元、3.19亿元和4.74亿元。一般投资者很难读懂夏新的财务报表,更不知道夏新为“何时好时坏”,会儿就翻脸了!此外,夏新几年前因广告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当问题而“声名远扬”,这次又有些举措令投资者费解。一是支付总公司巨资获得商标权:二是实施股票期权激励。报道批评说:“在如此紧张的资金状况下,公司生产经营缺钱,甚至在报告期内将技术开发费的提取比例由销售总额的6%腰斩"为3%,却与大股东搞商标转让和实施内部业绩股票激励。公司2004年5月11日公告称,决定以自有资金1.5亿元受让母公司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夏新”、Amoi”、“厦新”、“Amoisonic整体商标,并大大方方地在报告期内就预付了商标转让费0.4亿元。”而夏新却认为,此次品牌交易将有利于理顺品牌的所有权关系,保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减少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促进公司品牌战略更好地实施。但令投资者困惑的是,在手机市场火爆、公司销售猛增、现金流量充沛的时候不买,公司却为此支付商标使用费,其中,2003年支付商标使用费5154万元,2002年支付3378万元。为何偏偏到了市场销售滑坡价格下跌时才决定买“商标”呢?而且还提前预付巨款?“此外,公司上半年还首次实施了业绩激励制,目前实施的业绩股票超过170万股(锁定至2006年7月1日),动用资金以千万元计。夏新总裁宣称:夏新电子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是否意味着夏新电
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库 教学案例 4 2003年高达15.1亿元,同比增幅为52.37%;2004年期间费用又高达10.8亿元,同 比虽有所降低,但其全年净利润总额仅为0.1585亿元。第四,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从2002年的9.72亿元下降到2003年的5亿元,接着下降到2004年的-6.6亿元!一个 业绩如此辉煌的公司,在一年之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相差11.6亿元,不可思 议!第五,应收款、预付款和存货管理不力,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存货。其资产负 债表显示:2002年存货净额为9.71亿元,2003年为15.12亿元,2004年为18.06亿 元,年年攀升。第六,夏新一直高负债运行。其总负债从2002年18.73亿元上升 到2003年的27.85亿元,再上升到2004年的28.87亿元。其中,流动负债占总负债 的比例相当高,超过90%。2002年的流动负债为17.27亿元,2003年上升到25.72 亿元,2004年上升到28.49亿元。这种“高负债”加“短债为主”的负债政策, 在现金短缺的状况下,可能给供货商和银行等短期债权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七,夏新的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很高,说明流动资产质量不好。2002年,其流 动资产为23.82亿元,2003年为36.91亿元,2004年为33.28亿元。存货比重分别为 41%、41%和54.3%。而且,没有计提存货跌价损失。第八,2002-2004年来自销 售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分别为48.32亿元、76.47亿元和58.46亿元,而购买商品 和劳务的经营活动现金支付分别为30.58亿元、54.91亿元和51.27亿元,占现金流 入的73.63%、72%和87.7%;支付给职工的现金逐年上升,分别为1.4亿元、3.19 亿元和4.74亿元。 一般投资者很难读懂夏新的财务报表,更不知道夏新为“何时好时坏”,一 会儿就翻脸了!此外,夏新几年前因广告费用的会计处理不当问题而“声名远扬”, 这次又有些举措令投资者费解。一是支付总公司巨资获得商标权;二是实施股票 期权激励。报道批评说:“在如此紧张的资金状况下,公司生产经营缺钱,甚至 在报告期内将技术开发费的提取比例由销售总额的6%“腰斩”为3%,却与大股东 搞商标转让和实施内部业绩股票激励。公司2004年5月11日公告称,决定以自有 资金1.5亿元受让母公司夏新电子有限公司‘夏新’、‘Amoi’、‘厦新’、‘Amoisonic’ 整体商标,并大大方方地在报告期内就预付了商标转让费0.4亿元。”而夏新却认 为,此次品牌交易将有利于理顺品牌的所有权关系,保持公司资产的完整性和独 立性,减少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促进公司品牌战略更好地实施。但令投资者困 惑的是,在手机市场火爆、公司销售猛增、现金流量充沛的时候不买,公司却为 此支付商标使用费,其中,2003年支付商标使用费5154万元,2002年支付3378 万元。为何偏偏到了市场销售滑坡价格下跌时才决定买“商标”呢?而且还提前 预付巨款?“此外,公司上半年还首次实施了业绩激励制,目前实施的业绩股票 超过170万股(锁定至2006年7月1日),动用资金以千万元计。” 夏新总裁宣称:夏新电子最黑暗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这是否意味着夏新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