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國建幕 2017年度报告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 生的投资损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196,905 222.138 244.70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788.772 488.457 660,233 备转回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40461 3,667 部分处置子公司之剩余股权的重估收 益 小计 1,575,493 1,289,508 l,015,673 所得税影响额 306.027 307836 -320.542 小计 1,269,466 981,672 695,13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51,837 -203,248 258,572 1,1l7,629 778424 953,703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口不适用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对当期利润的 当期变动 影响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 ,126826 4.566.740 3.439914 64.806 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 可供出售金融资 6,257,478 8,026,302 1,768,824 11.174 以公允价值计量 2.84 50.028 47,187 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负 债 可交换债券 10.718.850 10.340933 377917 391955 合计 18,105,995 22,984,003 4878,008 385,510 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等 十二、其他 口适用√不适用
2017 年度报告 10 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 生的投资损益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 196,905 222,138 244,704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 备转回 788,772 488,457 660,233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 404,461 12,252 3,667 部分处置子公司之剩余股权的重估收 益 / / / 小计 1,575,493 1,289,508 1,015,673 所得税影响额 -306,027 -307,836 -320,542 小计 1,269,466 981,672 695,13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51,837 -203,248 258,572 合计 1,117,629 778,424 953,703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 期初余额 期末余额 当期变动 对当期利润的 影响金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 1,126,826 4,566,740 3,439,914 64,806 可供出售金融资 产注 6,257,478 8,026,302 1,768,824 -11,174 以公允价值计量 且其变动计入当 期损益的金融负 债 2,841 50,028 47,187 -47,187 可交换债券 10,718,850 10,340,933 -377,917 -391,955 合计 18,105,995 22,984,003 4,878,008 -385,510 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的银行理财产品等。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017年度报告 第三节公司业务概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投资建设集团 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建筑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之 中国建筑是我国最具实力的投资商之一,主要投资方向为房地产、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建设 等领域。公司强化内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 建筑工程”等“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的一揽子服务 中国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业务范围涉及城市建设的全部领域与项目建设的每个环 节,具有全国布局的综合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土地开发能力,拥有从产品技术研发、勘察设计、 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设备制造、物业管理等完整的建筑产品产业链条,全国超过90%的300米 以上超高层,众多技术含量高、结构形式复杂的建筑均由中国建筑承建 房屋建筑工程:中国建筑在房屋建筑承包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目标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坚持 大业主、大市场、大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企业经营策略, 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严格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工程质量,追求客户满意度等一系列措施,致 力于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设计建造并实施各种高、精、尖建筑项目全过程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司在 公共建筑、办公、机场、酒店、科教、体育、人居、医疗、使馆、工业、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 承建了大量地标性工程,代表着我国房建领域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乃至全球房屋建筑领域的领先 者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中国建筑立足工程建设与项目投资并举,一方面依靠技术、人才和管 理优势,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特大型桥梁、高速公路、城市综合管廊、港口与航道、 电力、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机场、核岛等基建领域快速发展,完成了众多经典工程;另一方 面,依靠雄厚资本实力,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商,在国内先后投资建设 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在BT、BOT、PPP等融投资建造模式领域备受信赖。目前,公司 与国内多个省(区)直辖市及几十个重点城市,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 海外,中国建筑基础设施足迹也遍布北美、中美、港澳、东南亚、北非、中西非、南非、中东 中亚等区域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中国建筑拥有中海地产、中海宏洋、中建地产三大房地产品牌。中海地 产是公司下属中国海外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品牌统称,在港澳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 北、中西部的几十个经济活跃城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构建了均衡稳健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中 国海外集团1979年成立于中国香港,并于1992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 首开中资企业以香港本地业务资产直接上市之先河。2015年3月,公司以增资中国海外集团和认
2017 年度报告 11 第三节 公司业务概要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行业情况说明 中国建筑是我国专业化经营历史最久、市场化经营最早、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投资建设集团, 在房屋建筑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房地产开发与投资、勘察设计等领域居行业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建筑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商之一。 中国建筑是我国最具实力的投资商之一,主要投资方向为房地产、基础设施、城镇综合建设 等领域。公司强化内部资源整合与业务协同,打造“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 建筑工程”等“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为城市建设提供全领域、全过程、全要素的一揽子服务。 中国建筑是世界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业务范围涉及城市建设的全部领域与项目建设的每个环 节,具有全国布局的综合设计能力、施工能力和土地开发能力,拥有从产品技术研发、勘察设计、 地产开发、工程承包、设备制造、物业管理等完整的建筑产品产业链条,全国超过 90%的 300 米 以上超高层,众多技术含量高、结构形式复杂的建筑均由中国建筑承建。 房屋建筑工程:中国建筑在房屋建筑承包领域具有绝对优势,目标定位于中高端市场,坚持 “大业主、大市场、大项目”的市场营销策略和“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企业经营策略, 通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严格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工程质量,追求客户满意度等一系列措施,致 力于为境内外客户提供设计建造并实施各种高、精、尖建筑项目全过程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司在 公共建筑、办公、机场、酒店、科教、体育、人居、医疗、使馆、工业、国防军事等诸多领域, 承建了大量地标性工程,代表着我国房建领域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乃至全球房屋建筑领域的领先 者。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中国建筑立足工程建设与项目投资并举,一方面依靠技术、人才和管 理优势,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特大型桥梁、高速公路、城市综合管廊、港口与航道、 电力、矿山、冶金、石油化工、机场、核岛等基建领域快速发展,完成了众多经典工程;另一方 面,依靠雄厚资本实力,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一流的基础设施投融资发展商,在国内先后投资建设 了一大批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在 BT、BOT、PPP 等融投资建造模式领域备受信赖。目前,公司 与国内多个省(区)直辖市及几十个重点城市,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 海外,中国建筑基础设施足迹也遍布北美、中美、港澳、东南亚、北非、中西非、南非、中东、 中亚等区域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房地产开发与投资:中国建筑拥有中海地产、中海宏洋、中建地产三大房地产品牌。中海地 产是公司下属中国海外集团房地产业务的品牌统称,在港澳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 北、中西部的几十个经济活跃城市开展房地产开发业务,构建了均衡稳健的全国性战略布局。中 国海外集团 1979 年成立于中国香港,并于 1992 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 首开中资企业以香港本地业务资产直接上市之先河。2015 年 3 月,公司以增资中国海外集团和认
017年度报告 购中国海外发展新发行股份方式,完成中建直营地产与中海地产的业务整合,提高了运营效益和 市场竞争力。2015年10月,中海地产附属公司中海物业以实物分派、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 交所上市(中海物业,02669,HK),为全行业第二家物业上市公司。2016年9月,中海地产完成 收购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持有的绝大部分住宅业务,提升了公司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 拓展了公司地产业务的未来发展空间。 勘察设计:中国建筑的勘察设计板块主要由7家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组成, 业务覆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勘察、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在机场、酒店、体育 建筑、博览建筑、古建筑、超高层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 计、工程勘察与岩土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高端专业人才总量居行业前列,并在设计原 创、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等方面为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海外经营:中国建筑是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行业品牌,始终秉承“国际化”的 经营理念,经过持续几十年来的海外市场开拓和经营,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海外市场布局。公司 海外工程承包业务涵盖了房屋建筑、制造、能源、交通、水利、工业、石化、危险物处理、电讯、 排污/垃圾处理等多个领域,探索并成功实施海外地产开发。在项目运作方面,除传统的总承包模 式外,公司还积极探索融投资带动总承包、DB、EPC、BOT和PPP等项目运作模式,同时积极 推进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力争实现海外核心业务的实质性飞跃。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 议,构筑“大海外”经营体系,实现经营领域、市场布局、资源支持体系乃至思维模式、管理模 式上的整体提升 行业情况说明敬请参阅本报告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三“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 与分析”中“行业格局和趋势”中相关内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口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经营性资产变化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四节“经 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资产、负债情况分析”相关内容。 其中:境外资产937(单位:亿元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60%。上述境外资 产数据未经审计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口不适用
2017 年度报告 12 购中国海外发展新发行股份方式,完成中建直营地产与中海地产的业务整合,提高了运营效益和 市场竞争力。2015 年 10 月,中海地产附属公司中海物业以实物分派、介绍上市的方式在香港联 交所上市(中海物业,02669.HK),为全行业第二家物业上市公司。2016 年 9 月,中海地产完成 收购中信地产和中信泰富持有的绝大部分住宅业务,提升了公司在一、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 拓展了公司地产业务的未来发展空间。 勘察设计:中国建筑的勘察设计板块主要由 7 家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组成, 业务覆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勘察、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等诸多领域,在机场、酒店、体育 建筑、博览建筑、古建筑、超高层等领域居国内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建筑工程设计、市政工程设 计、工程勘察与岩土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近万人,高端专业人才总量居行业前列,并在设计原 创、科技创新、标准规范等方面为行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海外经营:中国建筑是中国最早开展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行业品牌,始终秉承“国际化”的 经营理念,经过持续几十年来的海外市场开拓和经营,已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海外市场布局。公司 海外工程承包业务涵盖了房屋建筑、制造、能源、交通、水利、工业、石化、危险物处理、电讯、 排污/垃圾处理等多个领域,探索并成功实施海外地产开发。在项目运作方面,除传统的总承包模 式外,公司还积极探索融投资带动总承包、DB、EPC、BOT 和 PPP 等项目运作模式,同时积极 推进并购等资本运作方式,力争实现海外核心业务的实质性飞跃。公司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 议,构筑“大海外”经营体系,实现经营领域、市场布局、资源支持体系乃至思维模式、管理模 式上的整体提升。 行业情况说明敬请参阅本报告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三“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 与分析”中“行业格局和趋势”中相关内容。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发生重大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经营性资产变化情况详见本报告第四节“经 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资产、负债情况分析”相关内容。 其中:境外资产 937(单位:亿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6.0%。上述境外资 产数据未经审计。 三、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017年度报告 (一)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公司始终坚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尊重、恪守、适应并利用市场规律,逐步提高对市场规律 的驾驭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性地挖掘并不断满足顾客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高品 质的产品和超值服务,不断赢得顾客。始终贯彻绩效理念,通过清晰界定目标、科学设计流程、 强化高效运营来追求卓越绩效。始终追求有盈利攴撑的规模増长。髙效运用和运营资源,大力倡 导规模经济的同时,提高资产周转效率,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收益,并通过稳定增长持 续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始终高度关注现金流,并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追求 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为社会奉献精品工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拓展幸福 空间 (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公司始终不忘成立之初衷,在做强中国市场的同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致力于成为一家在 全球配置资源并高效运营的跨国公司。通过与国际先进同行的同台竞争,促使公司在更大范围内、 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 (三相关多元和纵向一体化的拓展方式 公司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方面,基于已经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走相关多元的道路 在继续保持设计、施工等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造业务,并逐步向 水务、环保等领域横向拓展。冋时,公司还致力于投资、设计、建造、运营、服务等纵向一体化 的拓展方式,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努力构建起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 争优势。 四)高品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公司始终追求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和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高品质源于技术优势、人才优 势和组织方式优势;低成本源于一体化运作模式、规模效应和速度经济。公司将“有所为、有所 不为”作为产品竞争策略,深化、优化“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策略,专注于高端市 场,区别于竞争对手,走差异化的道路。公司下属不同子公司之间通过贯彻“差异化”的策略, 分别聚焦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在不同的专业或区域,形成各自的“拳头产品”,避免内部无序竞 争,强化对外整体竞争优势。 (五)授权和集中有度的管控模式 公司尊重企业发展历史,在由多级法人载体形成的集团公司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富有竞争 力的集团管控模式。不同级次的企业之间是授权经营关系。二级子企业根据集团公司授权经营, 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享有相应的权限。对于劳动密集型、成熟度较高的业务,通过加大授权,扩 大市场接触面,以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对于资本密集型、成熟度较低的业务,通 过集权方式,集中资源冲击目标细分市场,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谋求在目标市场上的
2017 年度报告 13 (一)市场化的运营机制 公司始终坚守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尊重、恪守、适应并利用市场规律,逐步提高对市场规律 的驾驭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创造性地挖掘并不断满足顾客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高品 质的产品和超值服务,不断赢得顾客。始终贯彻绩效理念,通过清晰界定目标、科学设计流程、 强化高效运营来追求卓越绩效。始终追求有盈利支撑的规模增长。高效运用和运营资源,大力倡 导规模经济的同时,提高资产周转效率,获取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资产收益,并通过稳定增长持 续获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始终高度关注现金流,并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追求 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为社会奉献精品工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拓展幸福 空间。 (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公司始终不忘成立之初衷,在做强中国市场的同时,积极融入国际市场,致力于成为一家在 全球配置资源并高效运营的跨国公司。通过与国际先进同行的同台竞争,促使公司在更大范围内、 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全球分工。 (三)相关多元和纵向一体化的拓展方式 公司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方面,基于已经拥有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走相关多元的道路。 在继续保持设计、施工等传统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展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建造业务,并逐步向 水务、环保等领域横向拓展。同时,公司还致力于投资、设计、建造、运营、服务等纵向一体化 的拓展方式,在所从事的业务领域努力构建起独一无二的市场地位,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竞 争优势。 (四)高品质、低成本和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公司始终追求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和低成本的产品和服务。高品质源于技术优势、人才优 势和组织方式优势;低成本源于一体化运作模式、规模效应和速度经济。公司将“有所为、有所 不为”作为产品竞争策略,深化、优化“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市场策略,专注于高端市 场,区别于竞争对手,走差异化的道路。公司下属不同子公司之间通过贯彻“差异化”的策略, 分别聚焦于不同的细分市场,在不同的专业或区域,形成各自的“拳头产品”,避免内部无序竞 争,强化对外整体竞争优势。 (五)授权和集中有度的管控模式 公司尊重企业发展历史,在由多级法人载体形成的集团公司基础上,探索和形成了富有竞争 力的集团管控模式。不同级次的企业之间是授权经营关系。二级子企业根据集团公司授权经营, 根据承担责任的大小享有相应的权限。对于劳动密集型、成熟度较高的业务,通过加大授权,扩 大市场接触面,以加快市场反应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对于资本密集型、成熟度较低的业务,通 过集权方式,集中资源冲击目标细分市场,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基础上,积极谋求在目标市场上的
回中國建幕 017年度报告 快速突破。针对不冋细分市场,采取不同市场竞争策略,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模式。在强调授权的 同时,强化内部控制 (六)结果导向和责任承担的管理体系 公司各项管理行为始终致力于公司使命、愿景和目标的实现。通过公司各职能领域的管理行 为的有机融合,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合理、简洁高效的权责利统一的系统。公司致力于管理 的标准化、技术的标准化和工作的标准化。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 合”,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底线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七)科技驱动的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是公司成长和壮大的重要牵引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 确保公司成本领先,为规模经济和速度经济提供支撑。公司技术研发的重点聚焦于新工艺、应用 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 四、报告期内品牌、资信和荣誉情况 基于中国建筑在品牌建设及经营发展中的良好表现,公司品牌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 强。公司在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前进至24位,比上年提升3个位次,继续位居 世界最大投资建设集团,并在115家上榜中国企业中上升2个位次,位列第5位。在ENR全球 250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全球业务位列第1位,国际业务位列第11位 2017年,穆迪、标普分别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多家国有企业国际信用评级受到影响。得 益于公司良好的基本面、多元化经营策略以及稳健的财务策略,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 仍将中国建筑的评级维持为MA2/A,展望维持“稳定”,继续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期内,公司有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居同类企业前列,由中国建筑等单位共同完成 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一代运载 火箭力学试验与发射测试厂房建造关键技术》、《工业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超高 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三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期内,全集团共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4项;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31项(含海外项目3 个),国家优质工程奖60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位列行业首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88项;获 得2项 AEC Excellence Awards(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全球卓越奖),此奖为最具影响力全球BM 大奖,其中施工类,中国共有4个项目获奖,包括公司承建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一等奖) 北京中国尊项目(二等奖)等:;在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12项,占比 超过三分之
2017 年度报告 14 快速突破。针对不同细分市场,采取不同市场竞争策略,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模式。在强调授权的 同时,强化内部控制。 (六)结果导向和责任承担的管理体系 公司各项管理行为始终致力于公司使命、愿景和目标的实现。通过公司各职能领域的管理行 为的有机融合,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合理、简洁高效的权责利统一的系统。公司致力于管理 的标准化、技术的标准化和工作的标准化。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标准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 合”,提高工作效率,实施“底线管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七)科技驱动的核心竞争能力 技术是公司成长和壮大的重要牵引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带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模式的变革, 确保公司成本领先,为规模经济和速度经济提供支撑。公司技术研发的重点聚焦于新工艺、应用 技术和集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从而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和组织效率。 四、报告期内品牌、资信和荣誉情况 基于中国建筑在品牌建设及经营发展中的良好表现,公司品牌美誉度和行业影响力进一步增 强。公司在 2017 年《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前进至 24 位,比上年提升 3 个位次,继续位居 世界最大投资建设集团,并在 115 家上榜中国企业中上升 2 个位次,位列第 5 位。在 ENR 全球 250 家国际工程承包商排名中,全球业务位列第 1 位,国际业务位列第 11 位。 2017 年,穆迪、标普分别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多家国有企业国际信用评级受到影响。得 益于公司良好的基本面、多元化经营策略以及稳健的财务策略,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 仍将中国建筑的评级维持为 A/A2/A,展望维持“稳定”,继续保持行业内全球最高信用评级。 期内,公司有 4 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位居同类企业前列,由中国建筑等单位共同完成 的《消能-承载双功能金属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被授予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一代运载 火箭力学试验与发射测试厂房建造关键技术》、《工业建筑抗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超高 层建筑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震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三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期内,全集团共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4 项;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31 项(含海外项目 3 个),国家优质工程奖 60 项,获奖数量再创新高,位列行业首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288 项;获 得 2 项 AEC Excellence Awards(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全球卓越奖),此奖为最具影响力全球 BIM 大奖,其中施工类,中国共有 4 个项目获奖,包括公司承建的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项目(一等奖)、 北京中国尊项目(二等奖)等;在第三届中国建设工程 BIM 大赛中,共获得一等奖 12 项,占比 超过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