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4危机和革命 -89- 5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93- 6库恩科学观的优点 …-94- 7库恩在科学通过革命而进步上的矛盾 .-96- 8客观知识 98- 补充读物 101- 第九章作为结构的理论II:研究纲领, .-103- 1介绍拉卡托斯 -103- 2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103- 3纲领内的方法论和纲领的比较 -107- 4新颖的预见 108- 5用历史来检验方法论 -111- 6拉卡托斯方法论的问题. .-113- 补充读物 -115- 第十章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论 .-117- 1迄今为止的故事.… -117- 2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的论据 .-117- 3费耶阿本德维护自由 -122- 4对费耶阿本德个体论的批评 -123- 补充读物 …-124- 第十一章方法中的方法论变化 -126- 1反对普遍方法 -126- 2望远镜资料代替肉眼资料: -127- 3理论、方法和标准的点滴变化 -131- 4轻松的间歇… .-133- 补充读物, 135- 第十二章贝叶斯进路 -136- 1导言 -136- 2贝叶斯定理 136- 6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4 危机和革命..................................................................................................- 89 - 5 常规科学和革命的功能..............................................................................- 93 - 6 库恩科学观的优点......................................................................................- 94 - 7 库恩在科学通过革命而进步上的矛盾......................................................- 96 - 8 客观知识.......................................................................................................- 98 - 补充读物........................................................................................................- 101 - 第九章 作为结构的理论II:研究纲领...........................................................- 103 - 1 介绍拉卡托斯............................................................................................- 103 - 2 拉卡托斯的研究纲领.............................................................................- 103 - 3 纲领内的方法论和纲领的比较................................................................- 107 - 4 新颖的预见.................................................................................................- 108 - 5 用历史来检验方法论............................................................................. - 111 - 6 拉卡托斯方法论的问题............................................................................. - 113 - 补充读物........................................................................................................ - 115 - 第十章 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科学论....................................................... - 117 - 1 迄今为止的故事......................................................................................... - 117 - 2 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的论据..................................................................... - 117 - 3 费耶阿本德维护自由.................................................................................- 122 - 4 对费耶阿本德个体论的批评.....................................................................- 123 - 补充读物........................................................................................................- 124 - 第十一章 方法中的方法论变化.......................................................................- 126 - 1 反对普遍方法.............................................................................................- 126 - 2 望远镜资料代替肉眼资料:....................................................................- 127 - 3 理论、方法和标准的点滴变化.............................................................- 131 - 4 轻松的间歇.............................................................................................- 133 - 补充读物........................................................................................................- 135 - 第十二章 贝叶斯进路.......................................................................................- 136 - 1 导言.........................................................................................................- 136 - 2 贝叶斯定理.................................................................................................- 136 - 6
3主观贝叶斯主义 .-138- 4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141- 4对主观贝叶斯主义的批评 -145- 补充读物 .-148- 第十三章新实验主义 150- 1导言… -150- 2具有自己生命的实验 .-151- 3黛博拉·迈约论严格实验检验 .-154- 4从错误中学习和引发革命 -156- 5新实验主义透视 -158- 附录:理论与实验的愉快会面 161- 补充读物, -163- 第十四章为什么世界应该服从定律? -164- 1导言 -164- 2作为规律性的定律 -164- 3定律是能力或倾向的表征 -167- 4热力学和守恒定律 169- 补充读物 -172- 第十五章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173- 1导言 -173- 2全球反实在论:语言、真理和实在 -174- 3反实在论 -177- 4某些标准的异议和反实在论的回应 -178- 5科学实在论和猜想实在论 -181- 6理想化.… .-184- 7未表达实在论或结构实在论 185- 补充读物 -187- 第十六章跋 -188- 注释 192-
3 主观贝叶斯主义.........................................................................................- 138 - 4 贝叶斯公式的应用.....................................................................................- 141 - 4 对主观贝叶斯主义的批评.........................................................................- 145 - 补充读物........................................................................................................- 148 - 第十三章 新实验主义.......................................................................................- 150 - 1 导言.........................................................................................................- 150 - 2 具有自己生命的实验.............................................................................- 151 - 3 黛博拉·迈约论严格实验检验.............................................................- 154 - 4 从错误中学习和引发革命.....................................................................- 156 - 5 新实验主义透视.....................................................................................- 158 - 附录:理论与实验的愉快会面....................................................................- 161 - 补充读物........................................................................................................- 163 - 第十四章 为什么世界应该服从定律?...........................................................- 164 - 1 导言.............................................................................................................- 164 - 2 作为规律性的定律.....................................................................................- 164 - 3 定律是能力或倾向的表征.........................................................................- 167 - 4 热力学和守恒定律.....................................................................................- 169 - 补充读物........................................................................................................- 172 - 第十五章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173 - 1 导言.............................................................................................................- 173 - 2 全球反实在论:语言、真理和实在.........................................................- 174 - 3 反实在论.................................................................................................- 177 - 4 某些标准的异议和反实在论的回应.....................................................- 178 - 5 科学实在论和猜想实在论.....................................................................- 181 - 6 理想化.....................................................................................................- 184 - 7 未表达实在论或结构实在论.................................................................- 185 - 补充读物........................................................................................................- 187 - 第十六章 跋.......................................................................................................- 188 - 注释.......................................................................................................................- 192 - 7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目-194- 人名索引 .-204- 译后记. .-226-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书 目.....................................................................................................................- 194 - 人名索引...............................................................................................................- 204 - 译后记...................................................................................................................- 226 - 8
中译本序 向中国读者们问候。你们能够用中文阅读我的书,我感到高兴和荣幸。我希 望你们会发现这本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把握科学知识的特征和特点。与一些读者从我这本书得 到的印象相反,我的确认为科学具有某种特殊的地位。然而,确切地把握这些独 特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这本书三个版本之间的重要区别表明我在追根究底 时遇到的困难。没有简单的规则或处方可用来检验知识的科学性。不但如此,科 学的性质(不如说各门科学的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探求者学会新的或更好 的工作方法而变化。也许,获得有关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复杂世界的知识的任务本 身也是复杂多变的,对此不应感到惊奇。我想起,一位澳大利亚前总理试图用” 生活本来就不轻松”这句话来为他的政策的不良效应找借口,结果使他声名狼藉。 我相信,解决我们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检验这一观念,尽管我肯定我在本书 第三版中对它的讨论大有改进之处。应该将科学理论用经验或实验证据证明,或 理论应该与经验或实验证据相容的思想本身太弱。可以种种方式解释理论与证据 相容,但如果一个相争的理论对证据能够处理得一样好,那么就不能说这个理论 得到证据的确认。一个理论经受住证据的严格检验,以致对理论与证据之间的匹 配的唯一可能的解释是令人瞩目的吻合。黛博拉·迈约用统计学论据令人启发地 探索了严格检验的概念,我在第十三章引用了她的观点。但注意她利用的统计学 是20世纪的发展,现在仍然在演变。因此,即使严格检验概念是把握科学独特 特点的关键,什么算是严格检验本身仍有待变化和改进。 我希望这些话有助于阐明我认为我在这本书面临的中心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我肯定我已经写的远不是对这个问题的终极定论。也许要不了几年, 就需要第四版了。我欢迎出现这样的前景:来自中国的对第三版的批评将部分激 励新版本的出现。 艾伦·查尔默斯 2001年8月 阿德莱德
中译本序 向中国读者们问候。你们能够用中文阅读我的书,我感到高兴和荣幸。我希 望你们会发现这本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 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把握科学知识的特征和特点。与一些读者从我这本书得 到的印象相反,我的确认为科学具有某种特殊的地位。然而,确切地把握这些独 特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这本书三个版本之间的重要区别表明我在追根究底 时遇到的困难。没有简单的规则或处方可用来检验知识的科学性。不但如此,科 学的性质(不如说各门科学的性质)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探求者学会新的或更好 的工作方法而变化。也许,获得有关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复杂世界的知识的任务本 身也是复杂多变的,对此不应感到惊奇。我想起,一位澳大利亚前总理试图用" 生活本来就不轻松"这句话来为他的政策的不良效应找借口,结果使他声名狼藉。 我相信,解决我们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检验这一观念,尽管我肯定我在本书 第三版中对它的讨论大有改进之处。应该将科学理论用经验或实验证据证明,或 理论应该与经验或实验证据相容的思想本身太弱。可以种种方式解释理论与证据 相容,但如果一个相争的理论对证据能够处理得一样好,那么就不能说这个理论 得到证据的确认。一个理论经受住证据的严格检验,以致对理论与证据之间的匹 配的唯一可能的解释是令人瞩目的吻合。黛博拉·迈约用统计学论据令人启发地 探索了严格检验的概念,我在第十三章引用了她的观点。但注意她利用的统计学 是 20 世纪的发展,现在仍然在演变。因此,即使严格检验概念是把握科学独特 特点的关键,什么算是严格检验本身仍有待变化和改进。 我希望这些话有助于阐明我认为我在这本书面临的中心问题的性质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我肯定我已经写的远不是对这个问题的终极定论。也许要不了几年, 就需要第四版了。我欢迎出现这样的前景:来自中国的对第三版的批评将部分激 励新版本的出现。 艾伦·查尔默斯 2001年8月 阿德莱德 i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第一版序 本书旨在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一个简单、明了和初步的介绍。当我教科 学哲学的时候,无论教的是学哲学的大学生,还是希望熟悉关于科学的最新理论 的科学家,我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一本合适的书,更不要说有少数几本书,可以推 荐给初学者。可以得到的关于现代观点的资料,只有原著。许多原著对初学者来 说太难,而且它们数量太多,要使大量学生得到它们,是不容易的。本书对于任 何想认真从事研究这个题目的人来说,是不能代替原著的,但是我希望它将提供 一个有用的较易接近的起点,这种工作别人还没有做过。 我想使本书的讨论进行得简单明了,一直写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这个打算 证明是合理地现实的。但是当我己经达到那个阶段,并开始批判那些现代观点的 时候,我吃惊地发现,第一,我比原先想的更加不能同意这些观点;第二,从我 的批判中,正在浮现出一个相当连贯的新观点。这个新观点在本书后面几章加以 概述。想到本书的后半部分不仅包含有关科学性质流行观点的概要,而且还包含 新观点的概要,我很高兴。 我开始对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发生专业的兴趣是在伦敦,那时处于一种为卡 尔·波普尔教授的观点所支配的气氛中。从本书的内容中必定很明显地看出,我 得益于他、他的著作、他的讲演和他的课堂讨论,也得益于己经去世的拉卡托斯 教授。本书前半部分的形式受惠于拉卡托斯那篇论述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光辉论文 很多。波普尔学派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它要求人们澄清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且简单明了和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虽然在这方面我归功于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榜样很多,但我简单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却大部分 来自我和海因兹·波斯特教授的交往,当我在切尔西学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作 博士论文时,他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不能摆脱一种不安的心情:他将会退回我这 本书的稿本,要求我把他所不理解的地方重写。我特别感激我在伦敦时的同事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Science? 第一版序 本书旨在对科学性质的现代观点作一个简单、明了和初步的介绍。当我教科 学哲学的时候,无论教的是学哲学的大学生,还是希望熟悉关于科学的最新理论 的科学家,我越来越意识到没有一本合适的书,更不要说有少数几本书,可以推 荐给初学者。可以得到的关于现代观点的资料,只有原著。许多原著对初学者来 说太难,而且它们数量太多,要使大量学生得到它们,是不容易的。本书对于任 何想认真从事研究这个题目的人来说,是不能代替原著的,但是我希望它将提供 一个有用的较易接近的起点,这种工作别人还没有做过。 我想使本书的讨论进行得简单明了,一直写了约三分之二的篇幅,这个打算 证明是合理地现实的。但是当我已经达到那个阶段,并开始批判那些现代观点的 时候,我吃惊地发现,第一,我比原先想的更加不能同意这些观点;第二,从我 的批判中,正在浮现出一个相当连贯的新观点。这个新观点在本书后面几章加以 概述。想到本书的后半部分不仅包含有关科学性质流行观点的概要,而且还包含 新观点的概要,我很高兴。 我开始对科学的历史和哲学发生专业的兴趣是在伦敦,那时处于一种为卡 尔·波普尔教授的观点所支配的气氛中。从本书的内容中必定很明显地看出,我 得益于他、他的著作、他的讲演和他的课堂讨论,也得益于已经去世的拉卡托斯 教授。本书前半部分的形式受惠于拉卡托斯那篇论述研究纲领方法论的光辉论文 很多。波普尔学派的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它要求人们澄清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并且简单明了和直截了当地表达他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虽然在这方面我归功于 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的榜样很多,但我简单明白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的能力却大部分 来自我和海因兹·波斯特教授的交往,当我在切尔西学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作 博士论文时,他是我的指导老师。我不能摆脱一种不安的心情:他将会退回我这 本书的稿本,要求我把他所不理解的地方重写。我特别感激我在伦敦时的同事,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