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谬误 一一探究心理学论纲 【德】恩斯特·马赫著 李醒民译 華夏出版社 HUA XIA-PUBLISHING HOUSE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 总 序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昌明,思想的进步,永远需要某种有着丰富养 料的环境。这种环境在所有有理智而又不乏灵气的人们心中,首先更 是丰富的思艰材料的累积。近代中国,自十九世纪中期以降,许多学 者为此俩力于西方典籍的传译,成绩斐然,功天可没。然而随着时代 的发展,西方学者研究现代社会诸多问题的新作迭出,这些新作对于 当今中国广大读者,显然具有重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因此,译出 版现代西方思想名著,尚有许多工作可做。 如同渎者所知,现代西方思想不仅源流学派异彩纷呈,而月显示 出深层转变而日益走向综合发展的趋势;同时,这一令人浞摸难定的 趋势,又隐约显示出深远的历更渊源、文化背景以及学理的传承相继。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的创设,恰好立意在接续先贤传译西方思想经典 的伟业,为我们的思想界、学术界理解和借鉴现代西方思想的精华,提 供基本的养料或食粮,以期看到我们思想界、学术界在制棘与鲜花并 1
见的成索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选译的著作,在力求反映现代西方思想学术 的独创性与思维深邃性的同时,尤其注重思想的全面性及其为涵的启 迪价值。现代西方的思想佳作,无论是哲学社会科学还是广义人文科 学,无论是既已成为主流学派的名家大作,还是依然在支流思潮中涌 动强劲的新秀新作,无论是以思想观念的独创性而特立独行于人类思 想史的“义理之学”,还是将研究方法的更新变换纳入漫漫思想长河的 “考据之学”,凡此种种无不在搜罗之列。我们的译介,尤其倡导严谨 求实的学风,以研究探索性翻译为译事所追求的目标;“勿以译为讹为 托言”,应当成为我们以及我们的译者们的座右铭。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既是一项恢宏繁复的二作,也是一份至为艰 巨且任重道远的事业。在这项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在此项事业发展的 旅途上,我们首先应当由衷地感谢那些关注这一文库的读者们。同 样,我们也要感谢那些为我们提供了养料或食粮的思想家们以及把这 些材料传译过来的人!。最后,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在我们的期盼中将 会扶助并参与到此项事业中的人们。 谨此为序。 “现代西方思怒文库”编辑委员会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 2
马赫:“周末猎手”的智力“漫游” 李醒民 提起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l916)⑦的名字,不论学科 学的还是学哲学的,对这位奥地利的智者恐怕都不会感到陌生。作为 物理学家,他关于冲击波的实验研究使他闻名于世,“马赫数”等术语 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尤其是,他对经典力学的敏锐洞察和中肯批 判,是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②也使他成为相对论的先驱。在 生理学和心理学领域,他的研究是围绕感觉的分析进行的。其具体贡 献有:关于运动引起的音调和颜色的变化,即多普勒效应:肉耳迷路的 ①李醒民:《马赫》,三民书局东大图书公司印行,一九九五年一月第-版。李醒民: 《伟大心智的漫游),福建教育出板社,一九九丘年十二月第一版。前者着重论述了 马赫的思想,后者生平材料较多,尤其是讨论了马赫的两个学术公案一一马赫与原 子论和相对论。 ②李醒民:物理学革命行将到来的先声一马赫在《力学史评)中对经典力学的批 判》,《自然辩证法通讯),··九八二年第六期。 1
功能和运动感觉;视网膜各点的相互依赖及其对亮度知觉的影响;关 于空间和时间的心理学研究;探究心理学分析;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 析和发生认识论的先见之明。 马赫多次申明他是科学家而不是哲学家,甚或不想被人称为哲学 家。但是,由于他不希望盲目地把自己交托给单独一个哲学家指导, 击于他强烈地需要揣测他藉以获得和扩展他获得知识的过程,他还是 对邻近他的专业领域的哲学极其感兴趣。不过,诚如他所说,他只是 作为“周末猎手”(Sonntagsjager,weekend sportsman)在这些领域中的 一些、特别是在哲学中“漫游”(roam)®。这些漫游的结果形成了他的 众多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著作,诸如《能量守恒定律的历史和根源》 (一八七二年),《力学史评》(一八八三年)、《感觉的分析)(一八八六 年)、《通俗科学讲演)(一八九六年)、《热学原理》(一八九六年)、《认识 与谬误)(一九○五年)、《物理光学原理》(写于一九·三年,出版于一 九二一年)。这些论著议题广泛、洞察深邃、思想敏锐、影响久远,在科 学史和哲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辉煌的一页。 与一般科学史研究论著相比,马赫的科学史研究具有十分鲜明的 特征。第一,它不是挡案史和编年史,而是思想发展史。第二,它不是 为历史而历史,而是为了摆脱偏见,启迪思想,发现问题,寻找新的途 径;一句话,为了理解眼下的科学,为了激励科学家攻克目前的难题。 第三,它不是辉格史(Whig history),而是科学思想进化史。第四,它 是文献证明的历更和直觉的历史的完美结合。 诚如石里克所说:“那些不要求成为哲学家的哲学家并不是最不 3 E.Mach,Knoudedge and Error,Sketches on the Psychology of Enquiry,Translation from the German by T.J.McCormack D.Reidel Pubiishing Company,1976,pp.xxxi 一xX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