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2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①特点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非人为的偶然 因素引起的。不可测,无法避免,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②随机误差处理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 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 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4-6次。 3过失 本质是错误,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重做,数据必须无条件舍弃。 ChapⅢ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学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ap Ⅲ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 2013-2014学年 2 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random error random error random error ① 特点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非人为的偶然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非人为的偶然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非人为的偶然 偶然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且无法避免的非人为的偶然 因素引起的。不可测,无法避免,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因素引起的。不可测,无法避免,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因素引起的。不可测,无法避免,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因素引起的。不可测,无法避免,只能减少、不能消除。 ② 随机误差处理方法 随机误差处理方法 随机误差处理方法 随机误差处理方法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取多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作为分析 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 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 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 结果。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测定次数越多其平均值越 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 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 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 接近真值。一般平行测定4 - 6次。 本质是错误,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本质是错误,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本质是错误,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本质是错误,由粗心大意引起,可以避免的。 3 过失 重做,数据必须无条件舍弃。 重做,数据必须无条件舍弃。 重做,数据必须无条件舍弃。 重做,数据必须无条件舍弃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4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项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分类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观 差、主观误差 的变化因素等 性质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 可校正 影响 准确度 精密度 消除或减小 增加测定的次数 的方法 校正 以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ChapⅢ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学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ap Ⅲ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 2013-2014学年 增加测定的次数 增加测定的次数 增加测定的次数 增加测定的次数 以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以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以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以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 校正 消除或减小 的方法 4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比较 项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固定因素,有时不存在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不定因素,总是存在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观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观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观 环境的变化因素、主观 的变化因素等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 方法误差、仪器与试剂误 差、主观误差 分类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 服从概率统计规律、不 可校正 性质 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单向性、重现性、可校正 影响 准确度 精密度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例题:下列情况可引起何种误差,如何消除? 1、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2、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但没有及时发现 3、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4、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5、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6、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 7、重量法测定S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8、天平砝码腐蚀 9、NaOH滴定HAc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ChapⅢ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学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ap Ⅲ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 2013-2014学年 9、NaOH滴定HAc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时,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例题:下列情况可引起何种误差,如何消除? 例题:下列情况可引起何种误差,如何消除? 例题:下列情况可引起何种误差,如何消除? 例题:下列情况可引起何种误差,如何消除? 1、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2、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但没有及时发现 、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但没有及时发现 、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但没有及时发现 、过滤时出现透滤现象但没有及时发现 3、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 4、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标准试样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 5、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移液管转移溶液后残留量稍有不同 6、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 、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 、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 、试剂中含有少量待测组分 7、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时,试样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8、天平砝码腐蚀 、天平砝码腐蚀 、天平砝码腐蚀 、天平砝码腐蚀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314公差 公差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 公差范围的确定 1对分析任务准确度的要求 2试样组成的复杂程度,待测组分含量的高低 待测组分含量%10050-10-1-0.1001001 允许误差%0.1-03031255-10-10 3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ChapⅢ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学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ap Ⅲ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 2013-2014学年 3 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与所用分析方法有关 3.1.4 公差 公差范围的确定 公差范围的确定 公差范围的确定 公差范围的确定 1 对分析任务准确度的要求 对分析任务准确度的要求 对分析任务准确度的要求 对分析任务准确度的要求 2 试样组成的复杂程度,待测组分含量的高低 试样组成的复杂程度,待测组分含量的高低 试样组成的复杂程度,待测组分含量的高低 试样组成的复杂程度,待测组分含量的高低 允许误差% 0.1~0.3 0.3 1 2~5 5~10 ~10 0.1~0.3 0.3 1 2~5 5~10 ~10 0.1~0.3 0.3 1 2~5 5~10 ~10 0.1~0.3 0.3 1 2~5 5~10 ~10 待测组分含量% ~100 ~50 ~10 ~1 ~0.1 ~0.01-0.001 ~100 ~50 ~10 ~1 ~0.1 ~0.01-0.001 ~100 ~50 ~10 ~1 ~0.1 ~0.01-0.001 ~100 ~50 ~10 ~1 ~0.1 ~0.01-0.001 公差: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 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 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 生产部门对分析结果允许误差的一种限量
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alytical Chemistry 315误差的传递 B B ×100% 误差传递规律取决于误差的性质和测量值间的运算方式 1系统误差的传递 ①加减法R=m+nB-mCER=mE+nEB-pE AB ②乘除法R=m R AB C ③指数运算R=mP R ChapⅢ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学年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ap Ⅲ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2013-2014 2013-2014学年 3.1.5 误差的传递 误差传递规律取决于误差的性质和测量值间的运算方式 误差传递规律取决于误差的性质和测量值间的运算方式 误差传递规律取决于误差的性质和测量值间的运算方式 误差传递规律取决于误差的性质和测量值间的运算方式 1 系统误差的传递 系统误差的传递 系统误差的传递 系统误差的传递 ① 加减法 ② 乘除法 ③ 指数运算 M 100% T T B B s b c V t m ω = × R mA nB pC = + − E mE nE pE R A B C = + − A B R m C = E E E R A B EC R A B C = + − E E R A n R A = n R m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