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2214332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2) 开课院系:化学与化工学院 制订(修订)人:周莉 审核人 批准人: 2006年9月12日制(修)订
深圳大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22143312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2) 开课院系: 化学与化工学院 制订(修订)人: 周莉 审核人: 批准人: 2006 年 9 月 12 日制(修)订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2) 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2) 总学时:54其中:实验课0学时(有机实验单独开课) 学分:3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1) 教材:《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有机化学习题—一反应纵横、习题和解答杨悟子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程性质:应用化学、食品化学专业基础课,必修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 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应用范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和异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有机物的鉴定,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合成方法 等。要求学生达到:能对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和结构式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能够选择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能够运用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能够根据实验事实,运用所学知识,推导简 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够具备扩大和深化有机化学知识的自学能 力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
课程名称: 有机化学(2) 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2) 总 学 时: 54 其中:实验课 0 学时(有机实验单独开课) 学 分: 3 先修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1) 教 材: 《有机化学》 徐寿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教材: 有机化学习题——反应纵横、习题和解答 杨悟子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程性质: 应用化学、食品化学专业基础课,必修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原 理、反应条件、影响因素和应用范围;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 物的结构和异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变化规律;有机物的鉴定, 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方法;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合成方法 等。要求学生达到:能对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和结构式;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能够选择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方法;能够运用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 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方法;能够根据实验事实,运用所学知识,推导简 单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能够具备扩大和深化有机化学知识的自学能 力。 课程简介: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合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
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使学生了解 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基础,同时培 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 方法 根据教学计划,有机化学划分为有机化学(1)和有机化学(2)两部 分,分在两个学期讲授。有机化学(1)涉及的内容为酚、醌、醛、酮、 羧酸及衍生物、β-二羰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酚和醌 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酚的构造、分类、命名和酚的几种制法;掌握酚的物理性质,酚的化学 性质,特别是酚羟基的反应及酚羟基的存在对苯环性质的影响:;了解重要的酚、 环氧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认识苯醌、萘醌、蒽醌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2.教学内容 1l1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112酚的制法 113酚的物理性质 114酚的化学性质 115重要的酚 116环氧树脂 1l7离子交换树脂 (二)醌 118苯醌 119萘醌 11.10蒽醌
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使学生了解 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 为进一步学习各专业课程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打下基础,同时培 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 方法。 根据教学计划,有机化学划分为有机化学(1)和有机化学(2)两部 分,分在两个学期讲授。有机化学(1)涉及的内容为酚、醌、醛、酮、 羧酸及衍生物、β-二羰基化合物、硝基化合物、胺、重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蛋白质核酸等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酚和醌 1.教学目的要求 熟悉酚的构造、分类、命名和酚的几种制法;掌握酚的物理性质,酚的化学 性质,特别是酚羟基的反应及酚羟基的存在对苯环性质的影响;了解重要的酚、 环氧树脂、离子交换树脂;认识苯醌、萘醌、蒽醌的制备、性质和应用 2.教学内容 (一)酚 11.1 酚的构造、分类和命名 11.2 酚的制法 11.3 酚的物理性质 11.4 酚的化学性质 11.5 重要的酚 11.6 环氧树脂 11.7 离子交换树脂 (二)醌 11.8 苯醌 11.9 萘醌 11.10 蒽醌
第十二章醛和酮核磁共振谱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醛和酮的结构、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羰基亲核 加成反应(与氰化氢加成、与亚硫酸氢鈉加成、与醇加成、与格利雅试剂、加成 与氨的衍生物反应)及其规律、α-氢原子活泼性及酮-烯醇互变异构,以及羟醛 缩合反应、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 Clemmensen还原、 Wolff-- Kishner-黄鸣龙反应、 Cannizzaro反应等,并了解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了解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核磁共振谱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 2.教学内容 12.1醛和酮的结构和命名 122醛和酮的制法 12.3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124醛和酮化学性质 125得要的醛和酮 126核磁共振谱 第十三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制法、羧酸的物理性质、羧酸的 化学性质,能够从化合物结构初步分析其性质,掌握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 诱导效应、pKa值;了解重要的一元酸、二元酸及其应用;掌握羟基酸的制备及 脱水、脱羧等基本反应 学习羧酸衍生物—一酰卤、酸酐、酰胺、酯的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掌握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加成一消除)反应及其规律,熟悉酯化及水 解、酯交换反应、 Hofman酰胺降级反应等;了解蜡和油脂组成和性质、碳酸衍 生物的性质。 2.教学内容 )羧酸 13.1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32羧酸的制法 133羧酸的物理性质 134羧酸的化学性质 13.5重要的一元羧酸 136二元羧酸
第十二章 醛和酮 核磁共振谱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醛和酮的结构、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掌握羰基亲核 加成反应(与氰化氢加成、与亚硫酸氢鈉加成、与醇加成、与格利雅试剂、加成 与氨的衍生物反应)及其规律、-氢原子活泼性及酮-烯醇互变异构,以及羟醛 缩合反应、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 Clemmensen 还原、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 Cannizzaro 反应等,并了解它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了解核磁共振谱的基本原理,并学会用核磁共振谱分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 2.教学内容 12.1 醛和酮的结构和命名 12.2 醛和酮的制法 12.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 12.4 醛和酮化学性质 12.5 得要的醛和酮 12.6 核磁共振谱 第十三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羧酸的制法、羧酸的物理性质、羧酸的 化学性质,能够从化合物结构初步分析其性质,掌握羧酸的酸性及其影响因素、 诱导效应、pKa 值;了解重要的一元酸、二元酸及其应用;掌握羟基酸的制备及 脱水、脱羧等基本反应; 学习羧酸衍生物——酰卤、酸酐、酰胺、酯的结构和命名、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掌握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加成-消除)反应及其规律,熟悉酯化及水 解、酯交换反应、Hofmann 酰胺降级反应等;了解蜡和油脂组成和性质、碳酸衍 生物的性质。 2.教学内容 (一)羧酸 13.1 羧酸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3.2 羧酸的制法 13.3 羧酸的物理性质 13.4 羧酸的化学性质 13.5 重要的一元羧酸 13.6 二元羧酸
137羟基酸 (二)羧酸衍生物 138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139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3.10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加成一消除)反应 13.11各类羧酸衍生物及其重要代表物 13.12碳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β一二羰基化合物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β-二羰基化合物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β-二羰基化合物 碳负离子的反应、克苯森(酯)缩合反应一一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熟练掌握丙 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了解碳负离子和α,β一饱和羰基 化合物的共轭加成一一麦克尔反应 2.教学内容 14.1β一二羰基化合物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 142β一二羰基化合物碳负离子的反应 143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44克苯森(酯)缩合反应一一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14.5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46碳负离子和α,β一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一一麦克尔反应 第十五章硝基化合物和胺 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硝基化合物、胺的分类、结构、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了解腈、异腈、异氰酸酸、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季铵碱的热 消除及 Hofmann规律 2.教学内容 )硝基化合物 15.1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52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15.3硝基化合物物理性质 154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 (二)胺 15.5胺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3.7 羟基酸 (二)羧酸衍生物 13.8 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 13.9 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3.10 酰基碳上亲核取代(加成-消除)反应 13.11 各类羧酸衍生物及其重要代表物 13.12 碳酸衍生物 第十四章 β-二羰基化合物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β-二羰基化合物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β-二羰基化合物 碳负离子的反应、克苯森(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熟练掌握丙 二酸酯、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了解碳负离子和α,β-饱和羰基 化合物的共轭加成――麦克尔反应。 2.教学内容 14.1β-二羰基化合物酸性和烯醇负离子的稳定性 14.2β-二羰基化合物碳负离子的反应 14.3 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4.4 克苯森(酯)缩合反应――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 14.5 乙酰乙酸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4.6 碳负离子和α,β-饱和羰基化合物的共轭加成――麦克尔反应 第十五章 硝基化合物和胺 1.教学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硝基化合物、胺的分类、结构、命名、制法、物理性质、化学性 质;了解腈、异腈、异氰酸酸、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制备和性质;掌握季铵碱的热 消除及 Hofmann 规律; 2.教学内容 (一)硝基化合物 15.1 硝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和命名 15.2 硝基化合物的制法 15.3 硝基化合物物理性质 15.4 硝基化合物化学性质 (二)胺 15.5 胺的分类、结构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