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 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 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 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军遭遇,大败,士卒 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 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 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 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 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收编农民起义军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 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 设奇伏,昼夜会战”°,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 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 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 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 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曾参加讨董卓之战的陈留太守和曹操部将陈宫对曹操不满,遂叛操,迎 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曾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 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 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 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兴平二年(195)夏,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大破 吕布军,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兴平二年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经过六年的经营, 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出任东郡太守前 后,他陆续延揽一些拥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强地主归附自己,后击溃青 州黄巾军,又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样,曹操又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 的军队。根据地和军队,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 挟持汉帝迁都许昌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建安元年七月, 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 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主。曹操以行奋武将军的身份,参加讨董军。二月,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西北),自己留居洛阳抵御关东军。董卓之凉州军骁勇善战, 关东军十余万人驻酸枣(今河南延津北)一带,无人敢向洛阳推进。曹操认 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遂独自引军 西进。曹操行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董卓军遭遇,大败,士卒 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回至酸枣,曹操建议诸军各据要地,再分兵 西入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围困董卓,关东诸将不肯从。 关东诸军名为讨董卓,实际各自心怀鬼胎,意在伺机发展自己势力。不 久,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并。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吕布在长安定计杀掉董卓,董卓部将李傕、郭汜 等攻陷长安,杀王允,进攻吕布,关中也陷入战乱。是时,州郡牧守各据一 方,形成诸侯割据的局面。 收编农民起义军 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大获发展,连破兖州郡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 济北相鲍信等迎曹操任兖州牧。曹操和鲍信合军进攻黄巾。鲍信战死。曹操 “设奇伏,昼夜会战”①,终于将黄巾击败。获降卒三十余万,人口百余万。 曹操收其精锐,组成军队,号“青州兵”。 献帝初平四年(193)秋,曹操进兵徐州(治郯,今山东郯城),向东南 扩展势力。徐州牧陶谦退守郯县。不久曹操军粮将尽,撤围回军。次年夏, 曹操再征徐州,略地至东海。曹操征徐州期间,所过大肆杀戮,一路上“鸡 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②。 曾参加讨董卓之战的陈留太守和曹操部将陈宫对曹操不满,遂叛操,迎 吕布为兖州牧。吕布为当时名将,先为董卓部将,曾与王允定计诛杀董卓。 当时只有鄄城(今属山东)和东郡的范(今山东范县东南)、东阿(今 山东阳谷东北)两县尚在曹操掌握之中,分别由司马荀彧和寿张令程昱、东 郡太守夏侯惇等坚守,形势异常危急。曹操从徐州赶回,听说吕布屯于濮阳, 遂进军围攻濮阳。二军相持百余日,蝗灾大起,双方停战,曹操军还鄄城。 兴平二年(195)夏,曹操整军再战吕布,于巨野(今山东巨野南)大破 吕布军,吕布逃往徐州投靠刘备。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兴平二年将吕布、张邈赶出兖州,经过六年的经营, 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块根据地。曹操起兵之初,仅有数千人,出任东郡太守前 后,他陆续延揽一些拥有宗族、部曲等家兵的豪强地主归附自己,后击溃青 州黄巾军,又收其精锐组成“青州兵”。这样,曹操又有了一支颇具战斗力 的军队。根据地和军队,是曹操得以成事的基本条件。 挟持汉帝迁都许昌 献帝刘协自被董卓劫至长安后,一直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建安元年七月, 献帝终于回到洛阳,洛阳经董卓之乱,已是一片废墟。百官没有地方居住, 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 ② 《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披荆棘,依丘墙间”,洛阳也没有粮食,“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 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②。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 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 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 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发展农业生产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 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衹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 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 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 “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 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 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 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200),曹操 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 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 上的一大成功 迎献帝、迁都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 从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东征西讨, 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其时,在曹操的北边,是占有冀、并、幽、青四州的袁绍;南边,是占 据扬州的袁术;东南,是占据徐州的吕布;正南,是占据荆州的刘表;西边 是关中诸将。此外,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绣投降刘表后,屯驻于宛县(今河 南南阳),对许都形成威胁。 征徐州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 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将侯成、宋宪等生擒吕布谋士陈 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吕 布将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当时,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 ①《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后汉书·献帝纪》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三国志·魏书·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
“披荆棘,依丘墙间”①,洛阳也没有粮食,“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 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②。 早在初平三年(192),曹操的谋士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 臣,修耕植,畜军资”③的战略性建议,曹操深以为是。建安元年八月,曹操 亲至洛阳朝见献帝。随即挟持汉帝迁都许昌。从此,曹操取得了挟天子以令 诸侯的优势。这是曹操政治上的一大成功。 发展农业生产 汉魏之间,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出现大饥荒。这一时期,粮食供应 成为各军事集团最大的问题,因军粮不足而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建安元年,曹操采纳部下枣祇等人的建议,利用攻破黄巾所缴获的物资, 在许下募民屯田,当年即大见成效,得谷百万斛。于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设 置田官,兴办屯田。屯田有效地解决了曹操集团的粮食问题,所以曹操说: “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①。 在兴置屯田的同时,曹操采取各种措施,扶植自耕农经济。针对当时人 口流失,田地荒芜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 兴修水利、检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此外,曹操还陆续 颁布法令,恢复正常租调制度,防止豪强兼并小农。建安五年(200),曹操 颁布新的征收制度,到建安九年,又明确:“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 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前后实行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濒于崩溃 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这成为曹操集团的雄厚经济基础。 通过以上二项措施,曹操统治区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这是曹操在经济 上的一大成功。 迎献帝、迁都于许和恢复农业生产是曹操得以成功的两个重要条件。 从建安二年起,曹操利用他“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政治优势,东征西讨, 开始了他翦灭群雄,统一北方的战争。 其时,在曹操的北边,是占有冀、并、幽、青四州的袁绍;南边,是占 据扬州的袁术;东南,是占据徐州的吕布;正南,是占据荆州的刘表;西边, 是关中诸将。此外,董卓部将张济之侄张绣投降刘表后,屯驻于宛县(今河 南南阳),对许都形成威胁。 征 徐 州 建安三年(198)九月,曹操东征徐州,进攻久与他为敌的吕布。在曹军 攻势之下,吕布军上下离心,十二月,吕布将侯成、宋宪等生擒吕布谋士陈 宫归降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下城投降。曹操将吕布、陈宫处死,收降吕 布将臧霸、孙观等人,初步控制了徐州。 当时,群雄实力最强的是袁绍。曹操预作布置,命在青州有潜在影响的 ①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 ② 《后汉书·献帝纪》。 ③ 《三国志·魏书·毛玠传》。 ① 《三国志·魏书·任峻传》注引《魏武故事》
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 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 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徐州牧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 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 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建安五年 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 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 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 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 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官渡之战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 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 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谭、次子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 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 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 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 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 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 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 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刘宋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操之兵力不会 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问题的。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 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 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 我奉也。”曹操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他敢于在袁绍将要大军压境之时抽身 去进攻刘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军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 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 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 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手不及,颜良被曹军杀 死,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岀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 立即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 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岀,大破追 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颜良、文丑为袁军名将,二战分别被杀,袁军 大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臧霸等人攻入青州,占领齐(治今山东临淄)、北海(治今山东寿光东南) 等地,巩固右翼;又命大将于禁屯军黄河南岸,监视袁军。不久,张绣听从 谋士贾诩之计,投降曹操,曹操大喜,拜张绣为扬武将军,解除了后顾之忧。 这年十二月,曹操自率军屯于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准备迎击袁绍。 刘备在徐州牧陶谦死后,曾一度出任徐州牧,后徐州被吕布攻占,刘备 投奔曹操。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先后表他为豫州牧、左将军。曹操攻占 徐州不久,淮南袁术准备逃往青州往依袁绍,曹操派刘备去截击。建安五年 正月,董承等人谋诛曹操事泄,被曹操杀掉。刘备遂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占 据徐州。 曹操为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 的刘备。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曹操对此胸有成竹,说:“刘备, 人杰也,今不击,必有后患。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遂进 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刘备逃奔袁绍。 官渡之战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也是曹操统一北方最强大的敌人。 袁氏一门,自袁绍曾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①,势力本就很大,后袁绍取得冀、并、幽、青四州之地,实力大增,有军队 数十万人。袁绍以其长子谭、次子熙、外甥高干分守青、幽、并三州,后方 稳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他挑选精兵十万、战马万匹,志 在一举消灭曹操。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今河南滑 县北),自率大军进屯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向曹操发动进攻。 曹操的实力比袁绍弱得多。曹操所占的大河以南地区,地盘既小,又是 四战之地,残破不堪,还没有完全恢复,物资比不上袁绍那样丰富。曹操的 兵力也远不及袁绍,其总兵力大概不过几万人,投入前线的兵力据《武帝纪》 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刘宋裴松之认为此数不准确,操之兵力不会 如此之少,但曹操兵力远逊于袁绍却是毫无问题的。袁绍大军来攻,许都震 动。曹操安慰众将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 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众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 我奉也。”曹操对袁绍有很深的认识,他敢于在袁绍将要大军压境之时抽身 去进攻刘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之上。 建安五年二月,袁军颜良等人围攻白马,拉开了大战的序幕。四月,曹 操亲自率兵北上解白马之围,他采纳谋士荀攸之计,先进军延津(今河南延 津北,在白马以西),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态势,吸引袁军分兵西向,然 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曹操军突然杀到,袁军措手不及,颜良被曹军杀 死,袁军大败,白马之围遂解。曹操救出白马军民,沿黄河西撤。袁绍闻知, 立即渡河追赶曹操。曹操见追兵渐近,命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袁 军追兵大至,争抢辎重,阵形混乱。曹操率领仅有的骑兵突然杀出,大破追 兵,阵斩袁绍另一大将文丑。颜良、文丑为袁军名将,二战分别被杀,袁军 大震。曹操初战得胜,主动撤军,继续扼守官渡。 八月,袁绍大军连营而进,东西数十里,依沙堆为屯,进逼官渡。曹操 ① 《三国志·魏书·袁绍传》
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 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相应办法 击破。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 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 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 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 授,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嘁在背后,乃白! 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 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 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 投降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 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 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① 从客观条件上说,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 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 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最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 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 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 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 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 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州平定。于是, 曹操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征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 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 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 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 县)。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 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 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 近一带),“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 数万骑兵迎击。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放军 ①《资治通鉴》卷六三汉献帝建安五年 ①《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营发动猛攻,先是作高橹、起土山,由 上向曹营中射箭,接着又挖地道,欲从地下袭击曹营,皆被曹操以相应办法 击破。两军一攻一守,相持近二个月。久战之下,曹操处境极为困难。 十月,袁绍从河北运来粮草万余车,派大将淳于琼等带万余人看守,屯 于离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恰好这时袁绍谋士许攸来投曹操,献计让曹操 偷袭乌巢。曹操大喜,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乌巢。曹操军 至乌巢,命四面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闻知,急忙派兵救 授,曹操左右见“‘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操怒曰:‘贼在背后,乃白!’ 士卒皆殊死战,遂大破之,斩琼等,尽燔其粮草”①。当袁绍听说曹操袭击乌 巢时,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因此派去的援兵很少,而以重兵 围攻曹操大营。但曹营未破,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溃散,大将张郃等人 投降曹操。袁绍弃军逃回黄河以北。于是曹军大获全胜,斩首七万余级,尽 获袁军辎重图书珍宝。曹操清点袁绍书信,得到自己部下写给袁绍的信,尽 烧之,说:“当绍之强,孤犹不能自保,而况众人乎?”① 从客观条件上说,曹操本处于劣势,但由于他能正确分析客观条件,善 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所以能扬长避短,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使战争向 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经过自己主观上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胜利。 官渡一战,曹操击溃了最大敌人袁绍,由他统一北方已是大势所趋。 建安七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并。袁 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 军回救,依滏水(今滏阳河)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 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今河北定县)。 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 曹操攻破。第二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州平定。于是, 曹操让还兖州牧,改任冀州牧。 袁尚兵败后,逃奔幽州刺史袁熙。不久。袁尚、袁熙又逃奔三郡乌桓。 征乌桓 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 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 为三郡乌桓,其首领为辽西部的蹋顿。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 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这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今河北蓟 县)。时正雨季,道路积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曹操从无终人 田畴之议,改从一条久已断绝,但“尚有微径可寻”①的路线进军。在田畴的 引导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今河北玉田北),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 近一带),“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今辽宁朝阳南)。 曹军进至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于是蹋顿与袁尚、袁熙等人率 数万骑兵迎击。八月,二军相遇,时曹军辎重在后,“被甲者少,”而放军 ① 《资治通鉴》卷六三汉献帝建安五年。 ①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魏氏春秋》。 ① 《三国志·魏书·田畴传》
军势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大将张辽为前锋 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 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 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 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 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进军南征荆州 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今 属河南〕,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这时,官渡之战后投 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 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 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 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并将其军击溃,随后进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进军威胁了孙权的统治,孙权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 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 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与对方隔江 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 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 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 陆路撤回江陵。遂撤军北还。 赤壁战后的事功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 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 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锺繇率大将 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 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 超等人屯据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九月,大破关中诸军,马超、 韩遂逃至凉州,杨秋逃至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十月,曹操进军 安定,杨秋投降,关中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 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 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曹操见 孙权军容严整,自己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五月,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
军势甚盛。曹操登高了望,见敌军虽多,但阵势不整,遂命大将张辽为前锋, 乘敌阵稍动之机,向敌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乱,曹军阵斩蹋顿,大获全胜, 胡、汉降者二十余万,袁尚等人逃奔割据平州的公孙康。这时,有人劝曹操 乘势进击公孙康,曹操说:“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不烦兵也。”遂率军 还师。不久,公孙康果然斩杀袁尚、袁熙,并将其首级献与曹操。诸将不明 所以,曹操说:“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自相图,其势然也。” 于是,曹操攻破三郡乌桓,也彻底肃清了袁氏势力。 赤壁之战 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恢复丞相制度,并自任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建安十三年七月,进军南征荆州 刘表。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荆州牧。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今 属河南),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这时,官渡之战后投 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今湖北襄樊),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今 属湖北)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曹操听说,怕江陵落 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今湖北襄樊)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 坂(今湖北当阳东北)将刘备追上,并将其军击溃,随后进占江陵。 由于曹操的进军威胁了孙权的统治,孙权命大将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 联军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与孙、刘联军接战 不利,暂驻军于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与对方隔江 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假 称投降,向北岸而进,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 直向曹军冲去,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今湖北监利西北) 陆路撤回江陵。遂撤军北还。 赤壁战后的事功 赤壁大败后,曹操采取一些措施,稳定内部。建安十五年春,曹操下《求 贤令》,说:“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 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曹操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目的是尽量把人材收罗到自己身边。 建安十六年,曹操开始对关中用兵。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锺繇率大将 夏侯渊以讨伐汉中(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张鲁为名进兵关中。关中马超、 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进攻关中,马 超等人屯据潼关。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九月,大破关中诸军,马超、 韩遂逃至凉州,杨秋逃至安定(治临泾,今甘肃镇原南)。十月,曹操进军 安定,杨秋投降,关中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号称四十万,亲自南征孙权。次年正月,曹军进 至濡须口(今安徽巢县东南),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 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二军相持月余,各无所获。曹操见 孙权军容严整,自己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五月,献帝封曹操为魏公,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