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个案研究,有D.H.库尔伯(D.H.Kulp)关于本世纪 20年代广东风凰村的研究,这个村落的居民除了几个教师和一 ■3 些零售商之外是一个“支族”(sib):10]林耀华描述的义序1以 及用人类学小说笔调描述的黄村,]都是福建北部的两个单姓 村落;还有G.E.西门(G.E.Simon)对“安陌岐”(Oang-Mo Khi)的描写,也在福建的北部,据说在那里至少有10000人“几 乎全都来源于同一祖先”13。 “支族”(sib)、“氏族”和“单姓”在这样的背景下,意昧着是 一个包含男性成员、女性未婚成员以及男性的妻子在内的地方 社区。正如我们看到的,宗族的外婚习俗来源于姓氏外婚制习 俗。继嗣群体和村落的关系建立在两者选择的数量上,前者显 然是非常一致的。 一个村落可能既由一个宗族组成,也可能由一个宗族与一 些具有特殊经济角色的外来人组成。 一个村落可能包括两个或更多的宗族,在这种情况下,这些 单位在村落中有区域界限。 单个继嗣群体的扩展可能不止一个村落。田汝康列举的福 建南部的四个村落,正是以这种方式居住的。]一个为我提供 材料的新加坡人来自福建北部的一个村落,这个村落是七个村 落群体中的一个,这七个村落都是一个继嗣群体的分支,西曼提 到的数字可能是这一类宗族村落人口的总和。 除了最后那种可能性之外,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特定的地 方宗族在一个地区不可能只有一个宗族拥有它的姓氏。这点与 汉人的姓氏体系有关,虽然在理论上现时代有500多个姓氏,但 在实际上,它的范围是有限的。我没有发现表明福建和广东两 省姓氏分布的资料,但是,我们从海外华人的材料中了解到,在 他们的家乡,可能不少于500个姓氏。【15]总之,在福建和广东发 1福建和广东的村落与宗族
现的姓氏—无疑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也有一并不完全代表所 4■ 有的姓氏,这一点是确定的。诸如陈、林、黄等姓氏非常普遍,肯 定包含了不同地区的大量地方性宗族。16) 所有同一姓氏的人们是事实上的继嗣,因为,在男性世系 中,他们被认为是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同姓不能结婚。尽管在 中国的许多地方,同姓婚姻为地方性习惯所允许,但是,官方认 为这类婚姻破坏了法律所要求的异姓婚配。【刃在福建和广东, 官方的法律似乎严格地反映在习俗的实践中。【8]然而,有报道 说福建的一个地方人们同姓但不同宗(souches)可以结婚,[1]而 且,库尔伯断言,同族不婚建立在同姓不婚的基础之上,他接着 指出,由于同姓不婚的范围太广而产生的难题,有时通过采取忽 略姓氏变化的策略来解决,为了使同姓的两个人结婚,会说他们 “已经超出了五服”。「20在这里,库尔伯得出的可能是他对于汉 人的一般知识,而不是特指凤凰村,但是,无论如何,他的资料和 特里(Thery)提供的资料与一般的事实相背离。在福建和广东, 男人们极少与同姓的女性结婚。 拥有相同的姓氏至少在任何两个宗族之间筑起了一道婚姻 的藩篱。但是,他们之间可以追溯的谱系联系无论有多远,共同 姓氏的拥有,在某些环境下可能会有形式上的合作,以致地方宗 族成为广泛的继嗣单位。「2然而,宗族之间能够形成群体,不仅 因为姓氏相同,而且还以姓氏之间某些传统的联合为基础。在 这种联合中,他们联系的姓氏似乎位于不同的地区,非婚姻联系 的拓展超越了为一般习俗所规定的任何同姓不婚的惯例。2另 一方面,婚姻的藩篱,既可以表明他们之间的团结,也可以表明 他们之间绝然的对立。当不同姓氏的宗族之间争斗的时候,他 们会在祖先面前发誓,他们之间不再互通婚姻。因此,我们可以 发现这样一种情形,在特定的时候,任何地方宗族可以与某一宗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族联合,而且与其他宗族为敌。联合建立在宗亲、有联系的姓氏 ■5 或者婚姻的基础上;对抗可能存在于有宗亲联系的宗族之间,也 可能存在于有婚烟和母系血缘联系的不同姓氏之间。 地方宗族拥有相当的规模。广东北部的凤凰村似乎相当 小。大约在1920年,人口为650人。2]然而,库尔伯指出,这 地区的村落的规模都小,没有一个村落曾经使人口保持在2000 人以上。[24我们知道,林耀华(金翼)中的黄村在30年代只有几 百号居民,25)而义序的人口规模则未见说明。根据J.L.巴克 (J.L.Bu©k)的统计资料,有可能推断出这4个村落的规模。一 个广东村落大约有人口1800人,而福建3个村落的人口则分别 是2000人、1400人、和1100人。261当然,我们不知道后3个村 落的继嗣结构。兰女士对福建和广东26个与她的研究有关的 宗族进行过调查,发现它们的规模从4个到546个家庭不等,大 部分宗族的家庭在40个至70个之间。27列有人对福建进行过研 究,指出不存在独立的农户,村落的规模从小村庄到几干居民不 等。【2811898年为英国所占领的广东部分地区,村落的人口从10 人到5000人不等,每个村落的平均人口大约为240人。[29在中 国东南地区,除了那些错落在山区的村落,村落之间比邻而居, 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仅有数步之遥。 很显然,大规模的地方宗族与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内 依然存在有关。凤凰村不仅规模小,而且也相对晚近,其开基的 时间为16世纪。库尔伯说,从凤凰村开基起到他写作专著的时 候止,凤凰村大约已历9代。[30](金翼〉中的黄氏宗族的时间也 比较晚近,林讲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东林为第8代。[31]大部分 材料与这两个村落的事实相反,它们显示,到最近的时期,中国 东南的宗族普遍地延续了将近25代。这个数字大致代表了我 在新加坡听说的宗族平均代际数量。在沙捞越,田妆康发现一 1福建和广东的村落与宗族
个田氏群体已历经20代,另一个则19代,而另一个不同姓氏的 6■ 群体已经有21代。[32]汉人宗族的代际数量不能精确地加以统 计,因为没有确定的时间跨度对其产生影响。新的一代都有一 个确定的辈号,使男性成员的姓名联系在一起,[33]原则上,这种 系统具有无限的张力。如果我们假设一汉人正是这样做的 一宗族的历史是历史时间的叙述,而且假设每一代的时间为 30年的话,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约700年以前,中国 东南的宗族都普遍地建立起来了。[34实际上,我们知道,这一地 区真正的汉人(Chinese)可以追溯到更远;在唐朝,东南地区无 疑是帝国的一部分。[35]因此,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我 们所认识的现代宗族体系未能在观念上往后拓展这一地区汉人 居民的所有代际?[36]这一问题因为涉及到历史的疑问,已经超 出了本论题的范围,但是,在下文我们有必要考察族谱与他们制 订契约的宗族发展和宗族结构之间的关联。 东南地区的汉人村落并非仅仅是高度核心化的;村落通常 错落有致,以致形成一种防御性的聚落,当将它与理论上处于帝 国官僚的平和统治这一背景作比较的时候,自然的事实便赋子 了具有社会意义的诱惑。约翰·史卡斯(John Scarth)在关于上 世纪中叶的潮州地区的作品中谈道:“所有邻近的村落长期处于 一种无序的状态;村落、市镇和小村庄都为围墙所包围,而且似 平都准备着与它的邻居战斗。有些村落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及四 分之一英里,却非常醒目地筑起了16到20英尺高的围 墙.。”[3刃其他到过这一地区的西方观光者后来也提及广东 和广西总督的绥靖运动,他们“成功地平息了这些村落宗族长 期以来对官方的挑战。这些村落像一个要塞堡垒,居住着一个 大的家庭和宗族,而且与其他相邻的村落和宗族之间存在世 仇。”[38]上世纪末,英国人侵占了香港的“新界”,他们发现“这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
一地区有几个围在围墙内的村落,它们一律仅由一个宗族的成 ■7 员居住。外形为长方形和正方形,而且为16英尺高的砖墙所 包围,侧面是方塔,还有40英尺宽的深沟环绕在四周,只有一 个设置了铁门的入口。”(3]当我们考察村落之间的关系以及国 家和村落人口之间的关系时,这些尚武建筑的重要性便更为清 晰。 注释: [1]参见前引胡先缙,第11、14页。 [2]汉代包括了西历纪元的开始,而唐代的统治则持续了7、8、9三个世 纪。关于“唐人”一词的使用,参看J.Dyer Ball,The Chinese at Home or the Man of Tang and his Land,London,l91l,第11页。 [3]K.A.Wittfogel,New Light on Chinese Society,An Investigation of China's Socio-Economic Structure,New York,l938,第9页,O Lang,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New Haven,l946.,第173页。 [4】我在后文提到了这一问题,参看下文,第129页。 [5]"Peasantry and Gentry: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Social Structure and its Chang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第52卷,第1期, 1946,第5页。 [6]前引,第14页。 [7](中国南方的农民问题),上海,1936(也以Landlord and Peasant in China为名出版,New York,.1936),第37页。 [8]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6卷本),Leyden,1892-1910,第1 卷,第191页,法语,The Hague,1885,第82页下。他指出,不同姓的 人们(例如,那些人发现妻子娘家所在村落的经济条件比他们自己 的村落要好)可以在一个社区生活,但是,按惯例,中国的每一个村 落显然像扩大了的单个家庭。尽管德·格鲁特在这里似乎要概括中 国的状况,但他实际上讨论的是海外华人的故乡:福建和广东。 [9]前引,第173页下。 福建和广东的村落与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