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 1.教学内容 (1)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2)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3)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4)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2.重点与难点 重点: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核查表法:指数法; 难点:矩阵法、图形叠置法、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环境影响预测的各类方法、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各类方法: (2)掌握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 (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中的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 冬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具有多样性、交叉性。 环评方法是关于环境影响资料的鉴别、收集、整理的结构机制,以各种形 象化的形式提出各种信息,向决策者和公众表述开发行为对环境影响的范 围、程度和性质。 冬30多年来各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应用了大量方法。这些方法,从其功 能上可概括为:影响识别方法、影响预测方法、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第一节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 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 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影响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 项目的特性(项目类型、规模) 项目涉及的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突出对重要的可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2.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项目的不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识别表: (1)项目在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 ·施工期间的建筑材料、设备、运输、装卸、贮存的影响: ·施工机械、车辆噪声和振动的影响: ·土地利用、填埋疏浚的影响
·施工期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2)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 ·物料流、能源流、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大气、水体、土壤、生物) 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对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危险设备事故的风险影响: ·环保设备(措施)的环境、经济影响等。 (3)服务期满后(如矿山)的环境影响 ·对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所产生的悬浮物: ·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废渣、废矿中的污染物。 3.环境影响程度识别 不利影响:按环境敏感度划分,可划分为5级: (1)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复与重建的损失, 这种损失是永远的、不可逆的: (2)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损害或损失,其代 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时间: (3)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或损失,其代替、恢复和 重建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 (4)轻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轻微损失或暂时性破坏,其再 生、恢复和重建可以实现,但需要一定的时间: (5)微弱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其能较快 地自动恢复或再生,或其代替与重建比较容易实现。 有利影响:按对环境与生态产生的良性循环、提高的环境质量,产生的社会 经济效益程度而定等级,也可分为5级:微弱有利、轻度有利、中等有利、大有 利、特有利。 冬短期影响、长期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是 否具有累积效应等。 冬定性判断影响程度:显著影响、中等影响、轻微影响等 4.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清单法(核查表法):简单型、描述型、分级型 ·矩阵法:相关矩阵法、迭代矩阵法 ·其他:叠图法、网络法 其中,简单型清单仅列出可能受影响的环境因子表,可作定性的环境影响识 别分析,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描述型清单比简单型清单多了环境因子如何度量的准则: 分级型清单在描述型清单的基础上增加了环境影响程度的分级
实例:对某化肥厂建设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某化肥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硫酸10万〔、磷酸二铵5万吨,占地25.6万平方 米。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如下: 1.环境污染影响 (1)大气:硫酸生产排放的尾气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由80m高的烟 囱排入大气:锅炉房烟气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其由45m高的烟肉排 入大气:在磷铵生产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氟化物,其由40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 因此,化肥厂的建设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的地面浓度作预测和评价。 (2)水:在硫酸和磷铵生产中,会产生酸性废水,其虽经处理,排入河流 后仍会对河流水质产生影响,故应进行河水水质影响预测及评价 (3)硫酸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含有大量的铁和硫酸钙,可作为水泥添加剂: 磷铵生产产生的废渣为磷石膏,可作为水泥缓凝剂、建筑材料等:煤渣可铺路、 填沟、制砖等。因此,废渣对土地的影响较小,可做一般分析 (4)生产设备开停车和出现事故时,会有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严重影响, 故应对此进行预测及评价(风险评价)。 2.土地利用的改变对经济的影响 将农田变为工业用地,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工业的收益及生产的化肥对当地 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总效益足可弥补,对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有利的。 3.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工厂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氟化物、酸性废水等对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有 影响,特别是开停车及发生事故时。因此,要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如果污染防治 措施好,这方面的影响可减少到允许的程度。 4.其它影响 (1)厂址附近未发现石油、矿藏,项目不会影响资源的开发利用。 (2)项目的建设不会诱发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不会增加水土流失。 总结:评价以大气、地面水的影响作为预测、评价的重点。 第二节 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一、数学模式方法 又可分为黑箱、灰箱、白箱三类。 (1)黑箱模式统计归纳后进行外推,经验法。 (2)灰箱模式半经验、半理论,较常用。 以上2类为统计分析法 (3)白箱模式 理论分析方法,分解析模式、数值模式2类.每类又可分零维、一维、二
维、三维、稳态、非稳态等。 模式的假设和边界条件是应该遵守的限制条件,它们与现实条件的差别是模 式误差的主要来源。模型参数的确定可以类比、数值逼近或现场/实验测定。 二、物理模拟预测方法 特点是采用实物模型(非抽象模型)来进行预测。关键在于原型 与模型的相似: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动力相似。 主要测试技术: (1)示踪物浓度测量法 (2)光学轮廓法:照相/录象法 物理模拟的特点是采用实物模型进行预测,原型与模型的相似为特征:通常 相似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几何相似、运动相似、热力相似、动力相似。 三、对比法与类比法 应用十分广泛。对比法是对该项目建成前后的比较和推演,是 最简单的主观预测方法。类比法特别适用于相似工程的分析。 四、专业判断法 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咨询法是特尔斐法(Delphi) 五、环境影响预测常用方法比较 方 法 特 性 应用条件 计算简便,结果定量。需要 模式应用条件不满足时,要进行模 数学模式法 一定的计算条件,输入必要 式修正和验证,应首先考虑此法 的参数和数据 定量化和再现性好,能反映 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 物理模拟法 复杂的环境特征 据。无法采用数学模式法而精度要 求又高时,应选用此法 时间限制短,无法取得参数、数据, 对比、类比法 半定量性质 不能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时,可选用 此法 某些项目评价难以定量时,或不能 专业判断法 定性反映环境影响 采用上述方法时,可选用此法 第三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是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总体 上综合起来,对环境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 评价各项活动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十分复杂,目前还没有通用的方法。 一、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的方法简介
①列表清单法: ②质量指标法: ③矩阵法: ④网络法: ⑤图形叠加法 ⑥动态系统模拟法 1.列表清单法 使用方便,但不能对环境影响程度定量评价。常用于影响因子识别或评价等 级较低时。 2.质量指标法(综合指数法) 可以评价质量好坏、影响大小的相对程度,常用。单因子指数的分析评价 是EIA基础。 Pi=Ci/Csi Pi>1超标: Pi<1达标。 核心是建立环境因子的评价函数曲线,通常是先确定环境因子的质量标准, 再根据不同标准确定曲线的上、下限。 分为普通指数法、巴特尔指数法。后者引入评价对象的评价范围。 3.矩阵法 矩阵法就是把开发行为和受影响的环境特征或条件组成一个矩阵,在开发行 为和环境影响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以说明哪些行为影响到哪些环境特 征,并指出影响的大小。 矩阵法又分为相关矩阵法和迭代矩阵法。 矩阵法不仅具有影响识别功能,也具有影响综合分析的功能。 4.网络法 原理:采用原因一结果的分析网络来阐明关系的方法。 它还具有鉴别累积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功能。 优点:能以简要的形式表达出建设项目及其有关的行动产生或诱发影响的 全貌,是一种很有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缺点:但主要是与矩阵法相近的一种定性的概括。 5.图形叠加法 目前用于公路或铁路选线、滩涂开发、水库建设、引水工程、土地利用等方 面评价,也可将环境污染影响程度和植被或动物分布叠置成污染物的影响分布 图。 优点:预测结果直观,容易被人理解,如用带方格的透明纸还可以定量地估 测受影响地区面积 缺点:(1)不易预测影响在时间上的延续: (2)需要大量资料、经费和人力,应用受到限制。 由于其表达的环境特征多为自然地理方面,应与计算机作图、地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