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值可由下式求得: K=(MCp)发酵液+MCp)容器+(MCp)附件 M一以每升发酵液计的发酵液、容器、附件的重量 Cp一代表各自的比热 一般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最大发酵热约为 4.186×(3000≈8000) kJ/m3·h
K值可由下式求得: K = (MCp)发酵液 + (MCp)容器 + (MCp)附件 M — 以每升发酵液计的发酵液、容器、附件的重量 Cp — 代表各自的比热 一般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最大发酵热约为 4.186× (3000~8000) kJ / m3 · h
三、温度与发酵的关系 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嘻冷嫩 嗜中温 暗热,菌 10 20 30 40 L560 270 濕度(℃)
三、温度与发酵的关系 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Φ嗜冷菌在温度低于20℃下生长速率最大 Φ嗜中温菌在30-35℃左右生长速率最大 Φ嗜热菌在50℃以上生长速率最大 @曲线形状相似;当温度增加10℃,生长速率大致增长一倍。 当温度超过最适生长温度,生长速率随温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嗜冷菌在温度低于20℃下生长速率最大 嗜中温菌在30-35℃左右生长速率最大 嗜热菌在50℃以上生长速率最大 曲线形状相似;当温度增加10℃,生长速率大致增长一倍。 当温度超过最适生长温度,生长速率随温度增加而迅速下降
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1)温度影响产物合成的速率及产量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表现的结果 从酶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大,代谢加快,生 产期提前;但因酶本身很易因热而失去活性,温度越高,酶的失 活也越快,表现在菌体易于衰老,发酵周期缩短,影响产物的最 终产量。 >温度除了直接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反应速率外,还通过 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菌的生物合成
2、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是各种因素综合表现的结果 从酶动力学来看,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大,代谢加快,生 产期提前;但因酶本身很易因热而失去活性,温度越高,酶的失 活也越快,表现在菌体易于衰老,发酵周期缩短,影响产物的最 终产量。 ➢温度除了直接影响发酵过程中各种反应速率外,还通过 改变发酵液的物理性质,间接影响菌的生物合成。 1)温度影响产物合成的速率及产量
2) 温度可能会影响终产物的质量 例如: 苏云金杆菌的发酵,一般在30-31℃进行,这样形成的晶体毒 力强。若发酵温度提高到37℃以上,虽然菌体生长繁殖较快,最终 含菌数也较高,但生物毒力较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3)温度还可能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例如: 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霉菌同时能产生金霉素。在低于30℃下, 该菌合成金霉素能力较强;温度提高,合成四环素的比例提高;在 温度达到35℃时,则只产生四环素,金霉素的合成停止
2)温度可能会影响终产物的质量 例如: 苏云金杆菌的发酵,一般在30-31℃进行,这样形成的晶体毒 力强。若发酵温度提高到37℃以上,虽然菌体生长繁殖较快,最终 含菌数也较高,但生物毒力较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3)温度还可能影响生物合成的方向 例如: 四环素发酵中金色链霉菌同时能产生金霉素。在低于30℃下, 该菌合成金霉素能力较强;温度提高,合成四环素的比例提高;在 温度达到35℃时,则只产生四环素,金霉素的合成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