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量轻,而且抗逆性差。据研究, 裸大麦的总根量仅为小麦的30%, 但是,大麦的胚根和次生根数并不 比小麦少。导致大麦根系总体发育 比小麦差的原因是它的次生根在 后期发生的支根比小麦少所致。裸 大麦的次生根和支根的数目又比 皮大麦的少。 (二)根系的结构和功能 大麦的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 三部分构成(图2-7)。中柱有导 管,为内皮层所包围,内皮层和中 柱有强韧的厚壁组织。一般来讲, 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构造大体相同, 但也有差别。如初生根中的中柱中 央有后生木质化的导管,次生根 无。次生根的皮层部分所占的比例 56161217188 比初生根的大。 关于大麦根系的功能期,由于 图2-7大麦根的横剖面 初生根和次生根产生时期和分布 A.成熟的次生根B.幼嫩的初生根C,幼嫩的次生根 的不同,在大麦一生中所起的作用 1.皮层薄壁组织2.厚壁细胞3.木栓质细胞4.皮层 也各有其特点。初生根发生早,出 苗至拔节是初生根发挥其功能的最主要时期。在出苗至拔节这一时期中,幼苗生长发育 所需的水分及矿质营养基本上全由初生根吸收。当从分蘖至拔节(春播)或返青至拔节 (冬播),次生根大量发生,则初生根的功能才逐渐减弱,但一直到植株成熟前,仍保持 其活力。麦穗的分化、发育和拔节后茎叶的旺盛生长以及籽粒的形成主要靠次生根的活 动。 (三)影响根系生长与活动的因素 1.温度有利于大麦根系生长发育的根际温度为14一16℃,根际温度低于2℃或高 于30℃时,根系生长基本停止。根部生长速度在低温下可超过地上部分,但温度升高后 地上部分要比根部生长快,植株开始越冬时,土温下降比气温慢,当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时,根部仍在缓慢生长。因此,应加强冬季管理,可促进根系生长。 2.水分大麦根系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是田间持水量的60-70%。当土壤水分不足, 初生根生长缓慢次生根生长差或停止生长,侧根发生少。当土壤水分过多,超过田间持 水量的80%时,空气不足,根系生长受阻,甚至部分根系死亡,造成湿害黄苗。防止方 法是预先开沟排水。 3.矿质营养适量氮肥能促进根系生长,但氮肥过多,易引起地上部分生长过旺, 根的生长量相对减弱,造成地上、地下部分不平衡,以致发生倒伏,影响产量。磷肥能 促进根系的生长和侧根的发生。缺磷,次生根发生少、长得慢、短而粗、不伸展。 78
78 根量轻,而且抗逆性差。据研究, 裸大麦的总根量仅为小麦的 30%, 但是,大麦的胚根和次生根数并不 比小麦少。导致大麦根系总体发育 比小麦差的原因是它的次生根在 后期发生的支根比小麦少所致。裸 大麦的次生根和支根的数目又比 皮大麦的少。 (二)根系的结构和功能 大麦的根由表皮、皮层和中柱 三部分构成(图 2-7)。中柱有导 管,为内皮层所包围,内皮层和中 柱有强韧的厚壁组织。一般来讲, 初生根和次生根的构造大体相同, 但也有差别。如初生根中的中柱中 央有后生木质化的导管,次生根 无。次生根的皮层部分所占的比例 比初生根的大。 关于大麦根系的功能期,由于 初生根和次生根产生时期和分布 的不同,在大麦一生中所起的作用 也各有其特点。初生根发生早,出 苗至拔节是初生根发挥其功能的最主要时期。在出苗至拔节这一时期中,幼苗生长发育 所需的水分及矿质营养基本上全由初生根吸收。当从分蘖至拔节(春播)或返青至拔节 (冬播),次生根大量发生,则初生根的功能才逐渐减弱,但一直到植株成熟前,仍保持 其活力。麦穗的分化、发育和拔节后茎叶的旺盛生长以及籽粒的形成主要靠次生根的活 动。 (三)影响根系生长与活动的因素 1.温度 有利于大麦根系生长发育的根际温度为 14—16℃,根际温度低于 2℃或高 于 30℃时,根系生长基本停止。根部生长速度在低温下可超过地上部分,但温度升高后 地上部分要比根部生长快,植株开始越冬时,土温下降比气温慢,当地上部分停止生长 时,根部仍在缓慢生长。因此,应加强冬季管理,可促进根系生长。 2.水分 大麦根系生长的适宜土壤水分是田间持水量的 60-70%。当土壤水分不足, 初生根生长缓慢次生根生长差或停止生长,侧根发生少。当土壤水分过多,超过田间持 水量的 80%时,空气不足,根系生长受阻,甚至部分根系死亡,造成湿害黄苗。防止方 法是预先开沟排水。 3. 矿质营养 适量氮肥能促进根系生长,但氮肥过多,易引起地上部分生长过旺, 根的生长量相对减弱,造成地上、地下部分不平衡,以致发生倒伏,影响产量。磷肥能 促进根系的生长和侧根的发生。缺磷,次生根发生少、长得慢、短而粗、不伸展。 图 2-7 大麦根的横剖面 A.成熟的次生根 B.幼嫩的初生根 C.幼嫩的次生根 1.皮层薄壁组织 2.厚壁细胞 3.木栓质细胞 4.皮层
4.播种密度播种密度过大,植株的营养面积小,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向根部输送的养分少,单株根系生长延缓。如果播种密度过小,虽然光照较多但不利于 高产。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可调节根系的生长。 四、茎的生长 (一)茎的形成 大麦的茎呈筒形,中空,富有弹性,表面光滑,有节与节间之分,节上着生叶片及 芽。 大麦的茎有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腔组成。表皮由长方形的细胞组成,其细 胞壁较厚,排列整齐。向内是由2-6层纤维细胞组成的纤维带,期间夹有少量的薄壁细 胞群。维管束排成2圈,外圈维管束较小,均嵌埋于纤维组织带内,内圈维管束近椭圆 形,周围被1-2层纤维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所包围,并分布在靠近髓腔边缘的基本薄壁 组织。(图2-8)。 大麦的茎节是实 心的,内部结构较节 间复杂,由表皮、机 械组织、皮层、维管 束及髓腔组成。维管 束呈交错状态分布, 髓腔小且可见到薄壁 细胞。 大麦幼茎的节和 节间雏形在分蘖开始 时即己形成,只是未 伸长而己。茎的各节 A 密集在分蘖节上。大 麦的茎高50160厘 3 米,因品种而异。一 C 般有5-8个节,有时可 图2-8大麦茎节及节间的结构示意图 达13个节。冬性品种 A.大麦茎节部分放大图1.表皮2.机械组织3.皮层4.维管束5.髓腔 的节数通常多于春性 B.大麦茎维管束结构1.皮层薄壁组织2.伴胞3筛管4.孔纹导管 品种。一般地上部分 5.环纹导管6.原生木质部腔 有4-6节,茎基部节间 C.大麦茎结构立体重建图1.基本薄壁组织2.伴胞3.筛管4.孔纹导管 最短,自下而上逐渐 5环纹导管原生木质部腔7.表皮及增厚基本组织 加长。分蘖节也是茎 节的一部分,埋在地表下2-3厘米处,常有4-5节。但其节间甚短,肉眼难以看出。 (二)茎的伸长 在光照阶段即将结束,温度上升到10℃左右时,茎节间开始伸长。它的伸长是靠其 基部的分生组织,节间基部在抽穗前的一段时间内未木质化,具有伸长功能,它依靠茎 79
79 4.播种密度 播种密度过大,植株的营养面积小,光照不足,叶片光合作用下降, 向根部输送的养分少,单株根系生长延缓。如果播种密度过小,虽然光照较多但不利于 高产。合理密植,有利于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可调节根系的生长。 四、茎的生长 (一)茎的形成 大麦的茎呈筒形,中空,富有弹性,表面光滑,有节与节间之分,节上着生叶片及 芽。 大麦的茎有表皮、薄壁组织、维管束和髓腔组成。表皮由长方形的细胞组成,其细 胞壁较厚,排列整齐。向内是由 2-6 层纤维细胞组成的纤维带,期间夹有少量的薄壁细 胞群。维管束排成 2 圈,外圈维管束较小,均嵌埋于纤维组织带内,内圈维管束近椭圆 形,周围被 1-2 层纤维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所包围,并分布在靠近髓腔边缘的基本薄壁 组织。(图 2-8)。 大麦的茎节是实 心的,内部结构较节 间复杂,由表皮、机 械组织、皮层、维管 束及髓腔组成。维管 束呈交错状态分布, 髓腔小且可见到薄壁 细胞。 大麦幼茎的节和 节间雏形在分蘖开始 时即已形成,只是未 伸长而已。茎的各节 密集在分蘖节上。大 麦的茎高 50-160 厘 米,因品种而异。一 般有 5-8 个节,有时可 达 13 个节。冬性品种 的节数通常多于春性 品种。一般地上部分 有 4-6 节,茎基部节间 最短,自下而上逐渐 加长。分蘖节也是茎 节的一部分,埋在地表下 2-3 厘米处,常有 4-5 节。但其节间甚短,肉眼难以看出。 (二)茎的伸长 在光照阶段即将结束,温度上升到 10℃左右时,茎节间开始伸长。它的伸长是靠其 基部的分生组织,节间基部在抽穗前的一段时间内未木质化,具有伸长功能,它依靠茎 图 2-8 大麦茎节及节间的结构示意图 A.大麦茎节部分放大图 1.表皮 2.机械组织 3.皮层 4.维管束 5.髓腔 B.大麦茎维管束结构 1.皮层薄壁组织 2.伴胞 3.筛管 4.孔纹导管 5.环纹导管 6.原生木质部腔 C.大麦茎结构立体重建图 1.基本薄壁组织 2.伴胞 3.筛管 4.孔纹导管 5.环纹导管 原生木质部腔 7.表皮及增厚基本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