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市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博客语文:性情展销会 黄集伟 “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 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 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 台。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 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 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0”,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 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 部分组成。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 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 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 的意外。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 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 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 “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 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 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一一在这个 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 鼓励。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甚至哪怕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是考验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一—一说迷恋酗 酒,某博客写:“喝醉睡觉,喝死埋掉”;说减肥失败腰围扩张,某博客写:“对 不起,最近我的腰部缺乏表情”;说心情欠佳感慨人生无常,某博客写:“只是 生命不能另起一行”;说第一次下厨菜被做得一塌糊涂,某博客写:“蚂蚁都死 在路上,树都糊在锅底”(蚂蚁上树)…由此可见,在博客语文中,不仅老经 验、新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就算写吃喝拉撒,也需风情万种一一而那 种八股十足、俨然十足的博客恐怕连喝倒彩的人也没有。 从本质上说,“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一种较少佩戴面具 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一个自称“颓废”的博客说 他已“颓废得露出骨头”,而另外一个博客说她的写小说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向 文字脱帽”;一个阅读别人博客上瘾的博客说她自己坚持每日花大量时间阅读他 人博客,无非是“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而另一个读完“连载小说”的博客 则留言说:“我对你的故事吐痰”……在如此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中,海 量新鲜的语文几乎每分每秒都在诞生。说实话,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但比 这更值得嘉许的,是在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派混乱 喧嚣之中,它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河北衡水市普通高中 2012 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博客语文:性情展销会 黄集伟 “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 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 2003, 2004 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 台。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 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 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 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 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 部分组成。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 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 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 的意外。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 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 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 “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 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 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在这个 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 鼓励。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甚至哪怕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是考验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说迷恋酗 酒,某博客写:“喝醉睡觉,喝死埋掉”;说减肥失败腰围扩张,某博客写:“对 不起,最近我的腰部缺乏表情”;说心情欠佳感慨人生无常,某博客写:“只是 生命不能另起一行”;说第一次下厨菜被做得一塌糊涂,某博客写:“蚂蚁都死 在路上,树都糊在锅底”(蚂蚁上树)……由此可见,在博客语文中,不仅老经 验、新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就算写吃喝拉撒,也需风情万种——而那 种八股十足、俨然十足的博客恐怕连喝倒彩的人也没有。 从本质上说,“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一种较少佩戴面具 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一个自称“颓废”的博客说 他已“颓废得露出骨头”,而另外一个博客说她的写小说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向 文字脱帽”;一个阅读别人博客上瘾的博客说她自己坚持每日花大量时间阅读他 人博客,无非是“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而另一个读完“连载小说”的博客 则留言说:“我对你的故事吐痰” ……在如此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中,海 量新鲜的语文几乎每分每秒都在诞生。说实话,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但比 这更值得嘉许的,是在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派混乱 喧嚣之中,它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1.根据文章,下列对“博客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语客文”是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形象地 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丁.自己的“语文LOG0”。 B.一般而言,“博客语文”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和“链按语文”三 部分组成 C.“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不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 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D.“博客语文”是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一般只说私事儿, 不说公事儿。 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筛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客语文”所仰仗的是个人的语文修养、感觉与语文的实验精神。 B.在“博客语文”中,新老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 C.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中,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 D.个人博客仅仅是一个能展示私密的空问,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 3.根据原文内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 些混乱喧嚣之中,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B.作者像一个观察哨,时刻关注着,用一双“语文眼”,兴致勃勃地阅读、观 察,从一些现象中看出和归纳语文发生和传播的“潜规则”。 C.比起另两类电子媒体催生的语文来,“博客语文”更不易显露真性情,有更 为完整的互动,语文程度更高 D.“博客语文”有“我对你的故事吐痰”等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说实话, 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 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力虽多,材虽劲,以制其命。顺 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惠盎见宋康王,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客将何 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不 中。大王独无意耶?”王曰:“善!此寡人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 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大 王独无意耶?”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惠盎曰:“夫不敢刺,不敢 击,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耶?王曰:“善 此寡人之所愿也。”对日:“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 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独无意 耶?”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惠盎对曰:“孔、墨是也。孔丘、墨翟,无 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 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 心犹可服,因矣。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小弱可以制强大徐 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日:“辨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
1.根据文章,下列对“博客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博语客文”是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形象地 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丁.自己的“语文 LOGO”。 B.一般而言,“博客语文”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和“链按语文”三 部分组成。 C.“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不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 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D.“博客语文”是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一般只说私事儿, 不说公事儿。 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筛选,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博客语文”所仰仗的是个人的语文修养、感觉与语文的实验精神。 B.在“博客语文”中,新老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 C.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中,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 D.个人博客仅仅是一个能展示私密的空问,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 3.根据原文内容,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 一些混乱喧嚣之中,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B.作者像一个观察哨,时刻关注着,用一双“语文眼”,兴致勃勃地阅读、观 察,从一些现象中看出和归纳语文发生和传播的“潜规则”。 C.比起另两类电子媒体催生的语文来,“博客语文”更不易显露真性情,有更 为完整的互动,语文程度更高。 D.“博客语文”有“我对你的故事吐痰”等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说实话, 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因其来而与来,因其往而与往。不设形象, 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与盛与衰,以之所归。力虽多,材虽劲,以制其命。顺 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惠盎见宋康王,公疾言曰:“寡人之所说者,勇有力也,不说为仁义者。客将何 以教寡人?”惠盎对曰:“臣有道于此;使人虽勇,刺之不入;虽有力,击之不 中。大王独无意耶?”王曰:“善!此寡人所欲闻也。”惠盎曰:“夫刺之不入, 击之不中,此犹辱也。臣有道于此,使人虽有勇,弗敢刺;虽有力,弗敢击。大 王独无意耶?”王曰:“善!此寡人之所欲知也。”惠盎曰:“夫不敢刺,不敢 击,非无其志也。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耶?王曰:“善! 此寡人之所愿也。”对日:“夫无其志也,未有爱利之心也。臣有道于此:使天 下丈夫女子莫不欢然皆欲爱利之。此其贤于勇有力也,居四累之上。大王独无意 耶?”王曰:“此寡人之所欲得。”惠盎对曰:“孔、墨是也。孔丘、墨翟,无 地为君,无官为长。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今大王,万乘之 主也,诚有其志,则四境之内皆得其利,其贤于孔、墨也远矣。”宋王无以应, 惠盎趋而出,宋王谓左右日:“辨矣,客之以说服寡人也。”宋王,俗主也,而 心犹可服,因矣。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小弱可以制强大矣
(选自《吕 氏春秋·顺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 响:回声。 B.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 际:登上 C.此其贤于勇有力也 贤:贤能 D.今大王,万乘之主也 乘:车,兵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3分) ①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 ②宋王,俗主也,而心犹可 服,因矣 ③所因便 也 ④其贤于 孔、墨也远矣 ⑤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 ⑥夫无其志也, 未有爱利之心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中惠盎之所以能够劝说宋康王成功,主要是前者运用了谈话技巧—一善 于因势利导。 B.沿袭孔丘、墨翟的品德,那么贫贱的就可以胜过富贵的,弱小的就可以制服 强大的了 C.宋王是个平庸的君主,可是他的心还是可以说服,这是因为惠盎很有辩才啊! D.本文运用比喻、类比等多种技巧,深入浅出,能够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 懂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耶? (2)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④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火将。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 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 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5分) 9.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卜.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选自《吕 氏春秋·顺说》)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与生与长,而言之与响 响:回声。 B.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 际:登上 C.此其贤于勇有力也 贤:贤能 D.今大王,万乘之主也 乘:车,兵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3 分) ①善说者若巧士,因人之力以自为力 ②宋王,俗主也,而心犹可 服,因矣 ③所因便 也 ④其贤于 孔、墨也远矣 ⑤因则贫贱可以胜富贵矣 ⑥夫无其志也, 未有爱利之心也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中惠盎之所以能够劝说宋康王成功,主要是前者运用了谈话技巧——善 于因势利导。 B.沿袭孔丘、墨翟的品德,那么贫贱的就可以胜过富贵的,弱小的就可以制服 强大的了。 C.宋王是个平庸的君主,可是他的心还是可以说服,这是因为惠盎很有辩才啊! D.本文运用比喻、类比等多种技巧,深入浅出,能够使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 懂。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有道于此,使人本无其志也,大王独无意耶? (2)天下丈夫女子莫不延颈举踵,而愿安利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④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②。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绛,春秋时消除了晋国边患的火将。②六郡雄,指西汉名将赵充国, 陇西人,以破匈奴有功,拜将封侯。 8.结合全诗,赏析“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的妙处。(5 分) 9.简述本诗与一般送别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卜.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行拂乱其所为。(孟 子《生丁忧患,死于安乐》) (2) 使秦复爱人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准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龚白珍《己亥杂诗》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落价 冰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 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于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 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 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 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 月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 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 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 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 “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 上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 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 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 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 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 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 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 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 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 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 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 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 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
(1)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骨, , ,行拂乱其所为。(孟 子《生丁忧患,死于安乐》) (2) , ;使秦复爱人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准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 涯。 , 。(龚白珍《己亥杂诗》)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落价 冰心 我们家的老阿姨回安徽老家去给儿子娶媳妇的时候,对我说:“宋老师,我这次 回去,可能不来了。我总觉着在您家里于活,挺轻松、挺安逸的。我的侄女昨天 从乡下来了。她刚念完初中,她妈妈就死了,她爹又娶了后妻,待她很不好,尽 叫她下地干农活。我听说了怪心疼的,就托同乡把她带来了,想让她顶我的缺。 她什么都会,又有文化,比我强多了。”说着从身后拉过一个二十岁左右、面黄 月瘦、衣衫褴褛的姑娘来,说她叫方玉凤,又催她说:“你快见见宋老师,她就 是你的东家!”小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 那时我还没有退休,我女儿小真大学刚毕业,也在中学里教书。家中里里外外的 事也不少,有小方来帮忙,我很高兴。 小方虽然瘦弱,却很利落麻利,来了不到一个月,我们就都十分喜欢她。她也因 为久已没有家庭的温暖,在我们这个简单的小家庭里,似乎又得到了和睦融洽的 “家”的滋味。小真总把自己穿过的衣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她俩就像姐妹 上样地亲热。每天晚上小真还教她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 两年过去了,忽然有一天,小方很难为情地来对我说:有个同乡介绍她到一家面 铺当售货员,每月工资有一百九十元,奖金除外。她几乎流着眼泪说:“我真是 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我若想上学,不攒一点学费不行……”这时我已经退休了, 足可以料理家务了,因此我和小真都连忙说:“这个我们了解而且也替你高兴, 你去吧,有空常来走走。” 小方真地像回家一样,每个星期天都来。本来在我们家两年,她已经丰满光鲜得 多了,这时再穿上颜色鲜艳的连衣裙,更是十分漂亮,我们都笑说几乎认不得她 了。 她每次来,都带着果品,尤其常送些新鲜的南豆腐,她说:“从书上看到老人骨 节疏松,最好吃些带‘钙’的东西,除了牛奶、鸡蛋之外,最好的是豆制品了。 你们上街买菜时,不容易碰得到好豆腐。”当我们辞谢她时,她还对小真挤眼, 笑说:“我的工资比你们都高,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我们也只好由她。 有一天,她拿来了一架小长方形的白色蓝面的收音机,放在我的书桌上,说:“这 收音机才十八块钱,不到我工资的十分之一,你们早晨起来听‘新闻和报纸摘 要’不比订那些报纸强么?从前我每次到邮局去替您订这个报、那个报的,我都 觉得很浪费!其实那些报纸上头登的都是一样的话!”我一边赏玩着那架小巧的
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 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 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 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 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988年5月11日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 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B.小方出场时,只见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一句话,就把小 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农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还教“小方” 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小方”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两年后,“小方”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我”和小真表示“你去吧,有 空常来走走”。这里可以看出,“常来走走”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E.小说对“我”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而到了文章最后一段, “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和独特起米,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6分) (3)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方的形象。(6分 (4)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 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 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 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 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 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 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 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 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 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 意营养。积忧成疾,査岀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 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 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 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
收音机,一边笑说:“报纸上也不尽是新闻,还有许多别的栏目呢。而且几份报 纸看过了,整理起来,也是一大摞,可以卖给收买破烂的,不也可以收回一点 钱?” 小方打断了我,说:“您不知道,‘破烂’才不值钱呢!现在人人都在说,一切 东西都在天天涨价,只有两样东西落价,一样是‘破烂’,一样是知识……”小 方忽然不往下说了。 我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心说:和破烂一样,我们是落价了,这我早就知道! 1988 年 5 月 11 日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我们家的老阿姨”出场时,人物语言特点是句式短,语言逻辑带着鲜明的 口头表述方式;于是,一个形象生动、语言准确的农妇角色跃然纸上。 B.小方出场时,只见她“腼腆地向我鞠了一个深深的躬”。这一句话,就把小 方的年龄、外貌、衣着和动作准确地描写出来了。 C.小真是中学教师,她把自己的农服“一年四季给小方换上”,还教“小方” 英语、数学等,鼓励她去考中专,这只是为给“小方”之后的拜金做铺垫。 D.两年后,“小方”去了一家面铺当售货员,“我”和小真表示“你去吧,有 空常来走走”。这里可以看出,“常来走走”的表示则是为,引出下文。 E.小说对“我”的描写一般都是点到即止,轻描淡写,而到了文章最后一段, “我”这个人物的形象就丰满和独特起米,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简要分析。(6 分) (3)根据小说内容,概括小方的形象。(6 分) (4)小说以“落价”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写小方的事情,这样的安排是否合 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 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 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 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 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 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中间,没有 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教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 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 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 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 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 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 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 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