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普通股股本 349983 20.9 324.794 22.7 其他权益工具 79.899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134,34 般风险准备 230,750 未分配利润 652.944 39.0 577,573 其他综合收益 20,465 (19,722) 少数股东权益 493 0.3 0.2 股东权益合计 1,674,787 100.0 1,429,397 100.0 表外项目 本行资产负债表外项目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项及承诺等。本行主要以交 易、资产负债管理及代客为目的而叙作与汇率、利率及贵金属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本 行或有事项及承诺具体包括信贷承诺、资本支出承诺、经营及融资租赁承诺、债券承销 及兑付承诺、抵质押资产、法律诉讼及其他事项。信贷承诺是表外项目的主要组成部 分,由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及担保、开出信用证和信用卡承诺等构成。 信贷承诺构成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2018年12月31日 2017年12月31日 项目 占比(%) 贷款承诺 906.782 45.1 727.562 41.6 银行承兑汇票 242.489 12.1 233,788 13.4 开出保函及担保 191,250 开出信用证 131414 8.0 信用卡承诺 538,870 426.668 合计 2,010,8 100.0 1,748878 100.0 4.3.3其他财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说明 财政部于2017年先后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一套期会计》、《企业会计
35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普通股股本 349,983 20.9 324,794 22.7 其他权益工具 79,899 4.8 79,899 5.6 资本公积 173,556 10.4 98,773 7.0 盈余公积 154,257 9.2 134,348 9.4 一般风险准备 239,190 14.3 230,750 16.1 未分配利润 652,944 39.0 577,573 40.4 其他综合收益 20,465 1.1 (19,722) (1.4) 少数股东权益 4,493 0.3 2,982 0.2 股东权益合计 1,674,787 100.0 1,429,397 100.0 表外项目 本行资产负债表外项目主要包括衍生金融工具、或有事项及承诺等。本行主要以交 易、资产负债管理及代客为目的而叙作与汇率、利率及贵金属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本 行或有事项及承诺具体包括信贷承诺、资本支出承诺、经营及融资租赁承诺、债券承销 及兑付承诺、抵质押资产、法律诉讼及其他事项。信贷承诺是表外项目的主要组成部 分,由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及担保、开出信用证和信用卡承诺等构成。 信贷承诺构成 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项目 2018年12月31日 2017年12月31日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贷款承诺 906,782 45.1 727,562 41.6 银行承兑汇票 242,489 12.1 233,788 13.4 开出保函及担保 191,250 9.5 220,826 12.6 开出信用证 131,414 6.5 140,034 8.0 信用卡承诺 538,870 26.8 426,668 24.4 合计 2,010,805 100.0 1,748,878 100.0 4.3.3 其他财务信息 会计政策变更说明 财政部于2017年先后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会计》、《企业会计
准则第37号一金融工具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五项企业会计准则。本 行已按上述准则实施的时间要求,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了上述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实 施对本行的主要影响,请参见“附录四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按境内外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说明 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 务报表的报告期内净利润及股东权益无差异
36 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五项企业会计准则。本 行已按上述准则实施的时间要求,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了上述新的会计准则。新准则实 施对本行的主要影响,请参见“附录四 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按境内外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差异说明 本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与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 务报表的报告期内净利润及股东权益无差异
44业务综述 44,1公司金融业务 2018年,本行加快建立“综合营销、综合服务、综合定价”的公司金融业务经营模式 向建成差异化的对公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迈出坚实步伐。截至2018年末,本行境内 公司存款余额65,590.8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96.35亿元;境内公司类贷款和票据贴现 余额合计68,583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32.58亿元;重大营销项目库入库项目达11226 个,较上年末增加2,803个。截至2018年末,本行拥有公司银行客户52390万户,比上 年末增加5429万户;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客户825万户,比上年末增加2.59万户。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 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粵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全年新増贷款4,318亿元。支持工 业转型升级贷款余额52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服务新经济新动能。截至208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成长性行业贷 款比上年末增加2470亿元,增长53.9% 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通过加大信贷投入、配套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产品和服务模 式、推进减费让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措施,为优质民营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截至 2018年末,在本行有贷款余额的民营企业67,745户,较上年末增加25,421户。 应用金融科技,加快产品体系建设,推进公司业务产品“线上化、链条化、场景化 持续推进公司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对公客户营销管理系统(CMM)应用,提 升客户洞察、精准营销、智能决策、营销协同四大功能。线上客户群不断扩大,全年 新增企业网银和企业掌银活跃客户数分别为73.3万户和38.1万户。 加强业务联动,借助集团多元金融平台,建立涵盖股债联动、投融资联动、公私联 、行司联动、境内外联动的集团合成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 务。 机构业务 2018年,本行强化总、分两级行直营直销职能,推进“横向建圈、纵向建链、产品建 池”的营销模式变革和“智力+技术+资源ˆ的综合服务模式变革,实现机构业务持续稳健发 本行调整了公司银行客户统计口径,变更为“报告期内账户状态为正常的法人客户
37 4.4 业务综述 4.4.1 公司金融业务 2018 年,本行加快建立“综合营销、综合服务、综合定价”的公司金融业务经营模式, 向建成差异化的对公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迈出坚实步伐。截至 2018 年末,本行境内 公司存款余额 65,590.82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1,796.35 亿元;境内公司类贷款和票据贴现 余额合计 68,583.44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5,232.58 亿元;重大营销项目库入库项目达 11,226 个,较上年末增加 2,803 个。截至 2018 年末,本行拥有公司银行客户 523.90 万户1,比上 年末增加 54.29 万户;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客户 8.25 万户,比上年末增加 2.59 万户。 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 江经济带、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全年新增贷款 4,318 亿元。支持工 业转型升级贷款余额 522 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 服务新经济新动能。截至 2018 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成长性行业贷 款比上年末增加 2,470 亿元,增长 53.9%。 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通过加大信贷投入、配套差异化信贷政策、创新产品和服务模 式、推进减费让利、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措施,为优质民营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截至 2018 年末,在本行有贷款余额的民营企业 67,745 户,较上年末增加 25,421 户。 应用金融科技,加快产品体系建设,推进公司业务产品“线上化、链条化、场景化”。 持续推进公司金融大数据平台建设,深化对公客户营销管理系统(CMM)应用,提 升客户洞察、精准营销、智能决策、营销协同四大功能。线上客户群不断扩大,全年 新增企业网银和企业掌银活跃客户数分别为 73.3 万户和 38.1 万户。 加强业务联动,借助集团多元金融平台,建立涵盖股债联动、投融资联动、公私联 动、行司联动、境内外联动的集团合成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 务。 机构业务 2018 年,本行强化总、分两级行直营直销职能,推进“横向建圈、纵向建链、产品建 池”的营销模式变革和“智力+技术+资源”的综合服务模式变革,实现机构业务持续稳健发 1本行调整了公司银行客户统计口径,变更为“报告期内账户状态为正常的法人客户
展。截至2018年12月末,机构客户和账户数量分别为40.6万户和53.3万户,分别较上 年末增长184%和17.59% ≯银保市场领域,代理保险业务中期交业务、髙费率团险业务占比提升;代理保险手 续费继续保持四大行首位。 政府金融领域,代理中央财政授杈支付业务稳步推进,连续第三年获得财政部代理 银行综合考评四大行第 部队金融领域,研发上线“浓情拥军”专属产品体系,加快部队金融产品品牌化进程。 民生金融领域,智慧医院、智慧校园建设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金融同业领域,研发上线“同利丰”产品,第三方存管系统签约客户超过4,000万户。 交易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推进以账户和支付结算为基础、现金管理和供应链融资为两翼的 交易银行体系建设。借助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持续推动交易银行业务 数字化转型 ≯拓展支付方式,推进线下线上协同,实现对公账户数量快速有效增长。截至2018年 末,本行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达5580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7%。 将交易银行业务与客户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拓展单位结算卡、资金保付、易捷收付、 在线票据池贴现、全球现金管理等重点产品的运用范围,不断提升场景化、综合化、 个性化服务水平。截至2018年12月31日,本行交易银行业务活跃客户数达25429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04%。 投资银行业务 2018年,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着力提升投行创新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 “融资+融智”服务方案,通过“债权+股权”的多元投行服务手段,服务客户投融资需求, 投行业务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重点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3,456亿元,同比增长 667%,增速居四大行首位;银团贷款余额近万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产品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实现首批民营企业风险缓释凭证(CRMW)、银行间市场首 支非银金融机构熊猫债等市场首创或首单项目落地
38 展。截至 2018 年 12 月末,机构客户和账户数量分别为 40.6 万户和 53.3 万户,分别较上 年末增长 18.4%和 17.5%。 银保市场领域,代理保险业务中期交业务、高费率团险业务占比提升;代理保险手 续费继续保持四大行首位。 政府金融领域,代理中央财政授权支付业务稳步推进,连续第三年获得财政部代理 银行综合考评四大行第一。 部队金融领域,研发上线“浓情拥军”专属产品体系,加快部队金融产品品牌化进程。 民生金融领域,智慧医院、智慧校园建设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金融同业领域,研发上线 “同利丰”产品,第三方存管系统签约客户超过 4,000 万户。 交易银行业务 报告期内,本行持续推进以账户和支付结算为基础、现金管理和供应链融资为两翼的 交易银行体系建设。借助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手段,持续推动交易银行业务 数字化转型。 拓展支付方式,推进线下线上协同,实现对公账户数量快速有效增长。截至 2018 年 末,本行对公人民币结算账户达 558.09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0.7%。 将交易银行业务与客户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拓展单位结算卡、资金保付、易捷收付、 在线票据池贴现、全球现金管理等重点产品的运用范围,不断提升场景化、综合化、 个性化服务水平。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交易银行业务活跃客户数达 254.29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20.4%。 投资银行业务 2018 年,本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着力提升投行创新和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 “融资+融智”服务方案,通过“债权+股权”的多元投行服务手段,服务客户投融资需求, 投行业务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重点产品竞争力稳步提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 3,456 亿元,同比增长 66.7%,增速居四大行首位;银团贷款余额近万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产品创新能力持续加强。实现首批民营企业风险缓释凭证(CRMW)、银行间市场首 支非银金融机构熊猫债等市场首创或首单项目落地
44.2个人金融业多 2018年,本行顺应客户需求变化及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新理念、新模 式与零售业务的深度融合,全面启动新时代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工程。 启动智慧营销平台建设,加快零售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成全行统一的个人 客户画像,强化客户分类、分群管理,丰富客户立体维度标签。加强生态圈建设,把 金融服务嵌入到客户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精准把握客户多样化 个性化、场景化金融需求,开展精准营销和直销,覆盖客户14亿人次。 强化公私联动,确定代发工资、社保等十二大重点营销领域,强化源头性业务拓展。 开展“浓情拥军”、“医师节”、“进校园”等专项营销活动,组织“春天行动”“万马 奔腾”综合营销活动,持续打造“留学金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优化零售产品创新机制,推出农银智投、“银利多”、纸质大额存单等新产品和服务; 与故宫博物院、上海美影厂合作,推出“千里江山”、“诸事如意贺岁金”等贵金属产 品。个人客户产品覆盖率稳步提升 加强零售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和理财师等队伍培养,提升零售队伍专业化能力 建立“客户之声”零售业务流程优化机制,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个人贷款 截至2018年末,本行个人贷款余额46,6587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655.98亿元 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实行差异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截至2018年末,个人住房 贷款余额36,605.7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71.00亿元 加大个人消费贷款创新力度,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实施“扩户工程”,实现业务 快速发展,2018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量居四大行首位 ≯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服务政策,根据不同区域和市场需求,实行个人经营贷 款差异化政策,推动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稳健发展。2018年个人经营贷款増量居四大 行第 个人存款 顺应金融市场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账户建设,创新创优产品,丰 富营销场景,提升精准营销能力,满足客户储蓄、投资理财等多元化需求 截至2018年末,本行境内个人存款余额97,919.74亿元,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银行卡业务
39 4.4.2 个人金融业务 2018 年,本行顺应客户需求变化及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加强新技术、新理念、新模 式与零售业务的深度融合,全面启动新时代零售业务战略转型工程。 启动智慧营销平台建设,加快零售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成全行统一的个人 客户画像,强化客户分类、分群管理,丰富客户立体维度标签。加强生态圈建设,把 金融服务嵌入到客户的各类生活场景中。加强大数据挖掘分析,精准把握客户多样化、 个性化、场景化金融需求,开展精准营销和直销,覆盖客户 1.4 亿人次。 强化公私联动,确定代发工资、社保等十二大重点营销领域,强化源头性业务拓展。 开展“浓情拥军”、“医师节”、“进校园”等专项营销活动,组织“春天行动”、“万马 奔腾”综合营销活动,持续打造“留学金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优化零售产品创新机制,推出农银智投、“银利多”、纸质大额存单等新产品和服务; 与故宫博物院、上海美影厂合作,推出“千里江山”、“诸事如意贺岁金”等贵金属产 品。个人客户产品覆盖率稳步提升。 加强零售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和理财师等队伍培养,提升零售队伍专业化能力。 建立“客户之声”零售业务流程优化机制,改善客户服务体验。 个人贷款 截至 2018 年末,本行个人贷款余额 46,658.71 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6,655.98 亿元。 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实行差异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截至 2018 年末,个人住房 贷款余额 36,605.74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 5,271.00 亿元。 加大个人消费贷款创新力度,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实施“扩户工程”,实现业务 快速发展,2018 年个人消费贷款增量居四大行首位。 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服务政策,根据不同区域和市场需求,实行个人经营贷 款差异化政策,推动个人经营贷款业务稳健发展。2018 年个人经营贷款增量居四大 行第二。 个人存款 顺应金融市场变化,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加强客户、账户建设,创新创优产品,丰 富营销场景,提升精准营销能力,满足客户储蓄、投资理财等多元化需求。 截至 2018 年末,本行境内个人存款余额 97,919.74 亿元,继续保持同业领先。 银行卡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