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的方法。很多学术期刊会定期邀请学者做文献综述,如著名学术期刊《物理学评论》 (Physical Review)。如果追溯历史,目前大凡以“评论”(review)为刊名的学术刊 物,早年都是文献综述类的期刊,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例如由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会 (ASHE)和美国院校研究会(AIR)联合主办的著名刊物《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手册》 (Higher Education:d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就是一本以专门发表文献综 述为主的重量级学术期刊。该刊是年刊,每期五六百页,但通常只有十几篇文章,因此 每篇文章的长度都在五六十页左右。该刊要求所有文章作者就某一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文 献梳理、展开评论、指出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目的是帮助研究者们在大量纷繁的 文献中把握研究发展动向,促进深入研究。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文献综述也是一种重 要的研究方法。 但是文献研究不同。文献研究也是以文献为基础,但是要求作者必须有新的研究发 现,否则不能有知识贡献,也就不能称为研究。文献研究要区别的是实证研究和经验研 究。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是以客观世界的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只要那些客观 现象没有被研究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做出知识贡献。即使以客观现象为对象的研究,也 可能在知识进展中出现概念不清和逻辑断裂问题,因此需要人去整理文献,发现这些概 念和逻辑问题,并最终做出知识贡献。也就是说,通过知识整理、发现和解决现有知识 中的概念和逻辑问题,也可以导致知识贡献。这样的研究就可以称为文献研究。它是通 过研究先有文献的概念和逻辑问题来推动知识发展的。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算物 理学里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学方程组(简称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 相对论了。当我们查看历史时会发现,他们都是通过研究现有文献而做出伟大发明的。 事实上,只要明白人类知识体系经常需要有人去整理和提炼,就会明白为什么以研 究现有文献为基础的文献研究,会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研究也是如此,通 过系统梳理现有文献,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推动大学教学学术研究。因此本文的基础 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1.6结果和意义 本文有三个预期结果:一是对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出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 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讨论、澄清和重新定义。这些工作有助于消除当 前学术讨论中的混乱。二是提出两个分类体系,即教学设计模式分类体系和教学方法分 17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7 的方法。很多学术期刊会定期邀请学者做文献综述,如著名学术期刊《物理学评论》 (Physical Review)。如果追溯历史,目前大凡以“评论”(review)为刊名的学术刊 物,早年都是文献综述类的期刊,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例如由美国高等教育研究会 (ASHE)和美国院校研究会(AIR)联合主办的著名刊物《高等教育:理论与研究手册》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就是一本以专门发表文献综 述为主的重量级学术期刊。该刊是年刊,每期五六百页,但通常只有十几篇文章,因此 每篇文章的长度都在五六十页左右。该刊要求所有文章作者就某一研究主题进行系统文 献梳理、展开评论、指出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目的是帮助研究者们在大量纷繁的 文献中把握研究发展动向,促进深入研究。可见在高等教育领域,文献综述也是一种重 要的研究方法。 但是文献研究不同。文献研究也是以文献为基础,但是要求作者必须有新的研究发 现,否则不能有知识贡献,也就不能称为研究。文献研究要区别的是实证研究和经验研 究。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是以客观世界的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因此只要那些客观 现象没有被研究过,这些方法就可以做出知识贡献。即使以客观现象为对象的研究,也 可能在知识进展中出现概念不清和逻辑断裂问题,因此需要人去整理文献,发现这些概 念和逻辑问题,并最终做出知识贡献。也就是说,通过知识整理、发现和解决现有知识 中的概念和逻辑问题,也可以导致知识贡献。这样的研究就可以称为文献研究。它是通 过研究先有文献的概念和逻辑问题来推动知识发展的。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可能要算物 理学里麦克斯韦提出的电磁学方程组(简称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 相对论了。当我们查看历史时会发现,他们都是通过研究现有文献而做出伟大发明的。 事实上,只要明白人类知识体系经常需要有人去整理和提炼,就会明白为什么以研 究现有文献为基础的文献研究,会成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方式。本文的研究也是如此,通 过系统梳理现有文献,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推动大学教学学术研究。因此本文的基础 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 1.6 结果和意义 本文有三个预期结果:一是对美国大学在 SC 改革中出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 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讨论、澄清和重新定义。这些工作有助于消除当 前学术讨论中的混乱。二是提出两个分类体系,即教学设计模式分类体系和教学方法分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类体系。这两个体系有助于大学教师从整体上把握$C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他 们在教学改革中选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帮助。三是在此基础上弥补知识空白 提出了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还有一个附带性工作,即试图从科学角度探讨大学教学设 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这些探讨也会有助于未来的大学教学学术研究。 18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8 类体系。这两个体系有助于大学教师从整体上把握 SC 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他 们在教学改革中选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帮助。三是在此基础上弥补知识空白, 提出了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还有一个附带性工作,即试图从科学角度探讨大学教学设 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这些探讨也会有助于未来的大学教学学术研究。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这一章有三节。第一节讨论术语,第二节讨论分类法,第三节介绍相关科学基础。 2.1术语 之所以要首先讨论术语是因为现有文献中术语的使用很混乱。笔者认为,只有先定 义清楚术语并说明其用法,方可减少这些术语在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这一节讨论两组 术语。一组是和大学教学有关的术语:一组是和大学教学模式有关的术语。 第一组术语是:教(teaching)、学((learning)、教学(instruction、教学法 (pedagogy)。在英文中这几个术语都和教学法相关。传统上,“teach”指教师的教学 活动,其包括教师教的活动,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活动。尤其是在老三中心模 式下,“teach”指在教师主导下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师(teacher)”就是“teach” 这个词的人称化。如博耶(Ernest L.Boyer)在讨论大学教师学术责任时谈到大学教 师的教学责任,他用的词是“scholarship of teaching”'。很明显,博耶想说的“教” (teaching)不仅指“教”,还应包括“学”,即中文中的“教学” 但随着SC改革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教”不是“学”,教和学是两件事,而且 开始强调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因此有人主张,在教学过 程中,应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区分出来,表现在教学设计中,就是要 分别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便突出学习活动的核心作用。这个看法 正是SC改革的核心观点。于是学习(learning)这个活动就被特别突出出来,形成“以 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这个术语。按照这个看法,“学”是指学生的学习 活动,“教”是指教师教的活动,不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学”就被从“教”这 个词中区别开来。 就此而言,“teaching”这个词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既包括教师行为 也包括学生行为:而狭义的“教”只包括教师行为。那么这样一来,既包括教师行为也 Bover.Ernest.L Scholarship Re ofTeaching.19 2 Hopkins university.Collegeof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19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这一章有三节。第一节讨论术语,第二节讨论分类法,第三节介绍相关科学基础。 2.1 术语 之所以要首先讨论术语是因为现有文献中术语的使用很混乱。笔者认为,只有先定 义清楚术语并说明其用法,方可减少这些术语在理解和使用上的混乱。这一节讨论两组 术语。一组是和大学教学有关的术语;一组是和大学教学模式有关的术语。 第一组术语是:教(teaching)、学(learning)、教学(instruction)、教学法 (pedagogy)。在英文中这几个术语都和教学法相关。传统上,“teach”指教师的教学 活动,其包括教师教的活动,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活动。尤其是在老三中心模 式下,“teach”指在教师主导下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师(teacher)”就是“teach” 这个词的人称化。如博耶(Ernest L. Boyer)在讨论大学教师学术责任时谈到大学教 师的教学责任,他用的词是“scholarship of teaching”1。很明显,博耶想说的“教” (teaching)不仅指“教”,还应包括“学”,即中文中的“教学”。 但随着 SC 改革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教”不是“学”,教和学是两件事,而且 开始强调要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因此有人主张,在教学过 程中,应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从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区分出来,表现在教学设计中,就是要 分别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以便突出学习活动的核心作用。这个看法 正是 SC 改革的核心观点。于是学习(learning)这个活动就被特别突出出来,形成“以 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这个术语。按照这个看法,“学”是指学生的学习 活动,“教”是指教师教的活动2,不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所以“学”就被从“教”这 个词中区别开来。 就此而言,“teaching”这个词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既包括教师行为 也包括学生行为;而狭义的“教”只包括教师行为。那么这样一来,既包括教师行为也 1 Boyer, Ernest.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 New Jersey: The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1990.1~147. 2 Queen, Ed, & Williams, Denille. “Designing Your Course to Achieve Alignment”.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College of Engineeri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pp6KnFgl48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包括学生行为的“教学”该如何表达呢?于是有人建议用“instruction”这个词来指 称既包括教师活动也包括学生活动的“教学”。这样在讨论$C改革这个特定语境下,我 们有了三个意义确定的术语:teaching指教师的教学活动,learning指学生的学习活 动,instruction指既包括教师行为也包括学生行为的教学活动。同理,“teaching method”应译为“教法”,“learning method'”应译为“学法”:“instructional method” 应译为“教学方法”。按这个定义,博耶的“scholarship of teaching”应改为 “scholarship of instruction'”。本文就按这些定义使用术语。 很明显,上述三个术语都指的是具体的活动和行为。如果是对这些行为做学术研究, 则用“pedagogy”这个词。也就是说,teaching、learning、instruction都指具体活 动和行为,而pedagogy则指对这些活动所做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即学科意义上的教学 法。 关于pedagogy,德国教育学家包尔生认为,用“pedagogy”来讨论大学教学法并不 合适,因为这个词的词头“ped”是小孩的意思',因此pedagogy的准确译法不是教学 法,而是“儿童教学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学者凯普(Alexander Kapp)创造 了“andragogy”这个词来取代pedagogy,因为“andre”这个词头表示“成人”。于是 有了系统的成人教育理论。根据成人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有以下重要不 同: 儿童教百学 成人教百学 学习者 学习者依赖于老师,教师安排所有活学习者是自我导向的,并走向独立。 动,确定教学内容、时间和地占, 学习者自已对学习负责: 教师是负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自我评价。 老师评估学习。 学习者经历 很少有经验学习,方法是灌输式的。通过解决问恩,讨论和服务学习等获得大量经 准备好学习 基于社会需求的标准化课程设置。 课程围绕着生活、强调应用。 学习的方向获取和主题有关的相关知识。 学习是为了履行任务和解决问题。 动机 主要依靠外部动机,尤其是通过竞争。主要依靠内部动机。包括自我实现,自信心等。 很明显,大学教学实际上介于儿童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之间。也就是说,这两个词 都不十分适合描述大学教学。美国学者阿奈特(Jefferey Arnett)指出,从人类发展 角度看,l8-25岁的青年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而是形成中的成人(emerging adult), 1[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张弛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p.21 维基百科:“Andragogy.h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agogy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0 包括学生行为的“教学”该如何表达呢?于是有人建议用“instruction”这个词来指 称既包括教师活动也包括学生活动的“教学”。这样在讨论 SC 改革这个特定语境下,我 们有了三个意义确定的术语:teaching 指教师的教学活动,learning 指学生的学习活 动,instruction 指既包括教师行为也包括学生行为的教学活动。同理,“teaching method”应译为“教法”;“learning method”应译为“学法”;“instructional method” 应译为“教学方法”。按这个定义,博耶的“scholarship of teaching”应改为 “scholarship of instruction”。本文就按这些定义使用术语。 很明显,上述三个术语都指的是具体的活动和行为。如果是对这些行为做学术研究, 则用“pedagogy”这个词。也就是说,teaching、learning、instruction 都指具体活 动和行为,而 pedagogy 则指对这些活动所做的系统的学术研究,即学科意义上的教学 法。 关于 pedagogy,德国教育学家包尔生认为,用“pedagogy”来讨论大学教学法并不 合适,因为这个词的词头“ped”是小孩的意思1,因此 pedagogy 的准确译法不是教学 法,而是“儿童教学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学者凯普(Alexander Kapp)创造 了“andragogy”这个词来取代 pedagogy,因为“andre”这个词头表示“成人”。于是 有了系统的成人教育理论。根据成人教育理论,儿童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有以下重要不 同2: 儿童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学习者 学习者依赖于老师,教师安排所有活 动,确定教学内容、时间和地点; 教师是负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老师评估学习。 学习者是自我导向的,并走向独立。 学习者自己对学习负责; 学生自我评价。 学习者经历 很少有经验学习,方法是灌输式的。 通过解决问题,讨论和服务学习等获得大量经 验。 准备好学习 基于社会需求的标准化课程设置。 课程围绕着生活、强调应用。 学习的方向 获取和主题有关的相关知识。 学习是为了履行任务和解决问题。 动机 主要依靠外部动机,尤其是通过竞争。 主要依靠内部动机。包括自我实现,自信心等。 很明显,大学教学实际上介于儿童教育学和成人教育学之间。也就是说,这两个词 都不十分适合描述大学教学。美国学者阿奈特(Jefferey Arnett)指出,从人类发展 角度看,18-25 岁的青年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而是形成中的成人(emerging adult), 1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 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 张弛等.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p. 221. 2 维基百科: “Andragog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dragogy 万方数据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因此提出呈现期成人的理论'。按照这个理论,本科生教学应该有其独特性。美国大学牧 学研究界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专门术语“college instruction” 来专门指称本科教学,因此这个术语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本科教学”2。在本研究中,“大 学教学”即指“本科教学”。在本文中,大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四大发展, 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发展。 以上是关于这几个术语的讨论。为了避免混淆和歧义,本文将用“教”(teaching) 指教师活动,用“学”(learning)指学生活动:“教法”(teaching method)指教师的 教学方法:“学法”(learning method)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指既包括教师活动也包括学生活动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法”(Pedagogy)指 以教学活动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活动:“本科教学”(college instruction).指针对本科 生实施的教学活动。 这里应当特别指出,我们现在严格定义的这些术语,并不是SC改革运动一开始就 明确规范的,而是在SC改革教学活动中逐渐明确的。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模 糊和含混地使用这些术语。研究者在阅读这些文献时要注意这个问题。尽管在大多数文 献中,这些术语在具体语境中是明确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语义不清的问题已经 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因此有了上述对这些术语定义的探讨。也就是说,尽管笔者已 经可以对这些术语进行精确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都会 自觉遵守这些定义。因此在阅读具体文献时,我们仍然要十分小心,要明确作者在使用 这些术语时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这里一个突出的例子是“learning”这个词的用法。自SC改革以米,为了突出学生 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作用,美国大学教师们创造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并且都以 “learning'”结尾,如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inquiry- based learning、.community-based learning、service-based learning,等等。显然, 这些术语所指的活动,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这类术 语中的“learning”其实是指“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事实上,把所有 这类教学方法术语结尾处的learning都译为“教学法”,其意义会更加准确。例如,把 “problem-based learning'”译为“问题教学法”、把“project-based learning”译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21 万方数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博 士 学 位 论 文 21 因此提出呈现期成人的理论1。按照这个理论,本科生教学应该有其独特性。美国大学教 学研究界显然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专门术语“college instruction” 来专门指称本科教学,因此这个术语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本科教学”2。在本研究中,“大 学教学”即指“本科教学”。在本文中,大学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四大发展, 即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能力发展和职业能力发展。 以上是关于这几个术语的讨论。为了避免混淆和歧义,本文将用“教”(teaching) 指教师活动,用“学”(learning)指学生活动;“教法”(teaching method)指教师的 教学方法;“学法”(learning method)指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指既包括教师活动也包括学生活动的所有教学活动,“教学法”(Pedagogy)指 以教学活动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活动;“本科教学”(college instruction)指针对本科 生实施的教学活动。 这里应当特别指出,我们现在严格定义的这些术语,并不是 SC 改革运动一开始就 明确规范的,而是在 SC 改革教学活动中逐渐明确的。事实上,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模 糊和含混地使用这些术语。研究者在阅读这些文献时要注意这个问题。尽管在大多数文 献中,这些术语在具体语境中是明确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语义不清的问题已经 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因此有了上述对这些术语定义的探讨。也就是说,尽管笔者已 经可以对这些术语进行精确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们都会 自觉遵守这些定义。因此在阅读具体文献时,我们仍然要十分小心,要明确作者在使用 这些术语时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这里一个突出的例子是“learning”这个词的用法。自 SC 改革以来,为了突出学生 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作用,美国大学教师们创造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并且都以 “learning”结尾,如 problem-based learning、project-based learning、inquirybased learning、community-based learning、service-based learning,等等。显然, 这些术语所指的活动,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这类术 语中的“learning”其实是指“教学方法”(instructional method)。事实上,把所有 这类教学方法术语结尾处的 learning 都译为“教学法”,其意义会更加准确。例如,把 “problem-based learning”译为“问题教学法”、把“project-based learning”译 1 Arnett, Jeffrey J.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merging Adulthoo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2 例如,美国高校教师联合会(ACUE)2018 年编撰的资料(The Essentials of College Instruction:ACUE’s Course in Effective Teaching Practices)。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