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斯廷格(L. Festinger)对大学生志向水平的研究 心理学家曾。某次考试后对第一组被试学生说 他们的分数和中学生一样;对第二组被试学生说,他 们的分数和研究生一样。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志 向水平会提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应该比 中学生水平高,第二组学生的志向水平则降低。因为 他们认为研究生应比大学生水平高。「11 1引自张德诱著:《教育心理研究》,59,81页,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是指人们愿 意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关系的动机。交往动机是中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往 动机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有效性
16 ◼ 费斯廷格(L.Festinger)对大学生志向水平的研究 ◼ 心理学家曾。某次考试后对第一组被试学生说, 他们的分数和中学生一样;对第二组被试学生说,他 们的分数和研究生一样。结果表明,第一组学生的志 向水平会提高。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应该比 中学生水平高,第二组学生的志向水平则降低。因为 ,他们认为研究生应比大学生水平高。[1] [1]引自张德诱著:《教育心理研究》,59,81页,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交往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它是指人们愿 意与他人交往,建立友谊关系的动机。交往动机是中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种重要的学习动机。往 动机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和有效性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7 ◼ 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 (—)加强学习目的教育,发挥目标激励作用 ◼ (二)引起心理上的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三)通过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生个体强化的课盐 犹动机 社全强化的 动机腦盘的個 图6一2两种不同强化模式对动机的激励效是 (资料来源: Heckhauser chrralt and Schneider, 1985o)
18
失败的 成就动机低 学习 消极体验 积极性不高 师生评价低 業 习成 知识、技能 好 掌握差 要改变这种恶性循环,就需要改变差生的失败状况,创设使 差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激发其成就动机,改变成良性循 环 成功的机会 增强成就 学习 与体验 动机 积极性提高 师生 学习 掌握知识 评价变高 成绩有提高 技能有进步
19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五点 ①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缺乏相应的知识, 自然不会发生兴趣 ②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要因学生提出了幼稚错 误的“怪”问题而责备学生。 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 改变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发展学生兴趣的基本途径 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忽视个性培养, 强制培养是错误的。 ⑤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结合
20 ◼ (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应注意五点 ◼ ①知识的准备是学习兴趣产生的基础。缺乏相应的知识, 自然不会发生兴趣。 ◼ ②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要因学生提出了幼稚错 误的“怪”问题而责备学生。 ◼ ③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兴趣。学生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 、改变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发展学生兴趣的基本途径 。 ◼ ④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忽视个性培养, 强制培养是错误的。 ◼ ⑤在教学中要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