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18-2019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考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工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谷案写在谷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戏剧开始时因其过于“通俗”并没有得到戏剧界的认可,并因其过于“通俗” 而被当时的专业戏剧创作者排挤、轻视。不过,大众剧场为其带来了无尚荣耀,之后的岁月 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地演绎,同时也成为戏剧艺术家的必修课, 被高高供于戏剧史乃至文学史的神坛之上。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群众文化也 能诞生经典;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文化是文学艺术发展的 重要契机 莎士比亚从一开始就以大众剧场的所有观众为对象,主题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的各个方面。台词对白更是取材于群众,大量运用民谚俚语,插科打诨。这与华丽的字句 一起,构成奇妙的审美效果,并进入现代英语的血液,成为英语文化的一部分。 莎士此亚起于“草根”阶层,却广泛受到各个层次观众的热烈追捧,并经历了历史和国 界的检验。由“草根”而入“庙堂”的,古今中外,不独莎翁一例。宋代词人柳永,曾因“倚 红偎翠”“浅斟低唱”入不得店堂,但谁也否认不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事实, 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他无可厚非地重回并永居庙堂之上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就分出了贵族派和平民派两种力量。责族派只为少数贵族 服务,虽然在诗歌和法语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却远没有平民派作家拉伯雷的名气。后 者因为用民间语言写出了现实主义关注人性的通俗作品并广泛传播,而在文艺复兴的史册上 声名赫赫。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俗”的文化都战胜了以“雅”为出发点的艺术。平民派 的“俗”,本质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的起源就是挑战教会思想文化的统治,回归最普通大
邯郸市 2018—2019 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考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工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莎士比亚戏剧开始时因其过于“通俗”并没有得到戏剧界的认可,并因其过于“通俗” 而被当时的专业戏剧创作者排挤、轻视。不过,大众剧场为其带来了无尚荣耀,之后的岁月, 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地演绎,同时也成为戏剧艺术家的必修课, 被高高供于戏剧史乃至文学史的神坛之上。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群众文化也 能诞生经典;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能经得起历史检验;群众文化是文学艺术发展的 重要契机。 莎士比亚从一开始就以大众剧场的所有观众为对象,主题包含着经济、政治、社会、文 化的各个方面。台词对白更是取材于群众,大量运用民谚俚语,插科打诨。这与华丽的字句 一起,构成奇妙的审美效果,并进入现代英语的血液,成为英语文化的一部分。 莎士此亚起于“草根”阶层,却广泛受到各个层次观众的热烈追捧,并经历了历史和国 界的检验。由“草根”而入“庙堂”的,古今中外,不独莎翁一例。宋代词人柳永,曾因“倚 红偎翠”“浅斟低唱”入不得店堂,但谁也否认不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事实, “杨柳岸,晓风残月”成为流传千年的经典,他无可厚非地重回并永居庙堂之上。 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就分出了贵族派和平民派两种力量。责族派只为少数贵族 服务,虽然在诗歌和法语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却远没有平民派作家拉伯雷的名气。后 者因为用民间语言写出了现实主义关注人性的通俗作品并广泛传播,而在文艺复兴的史册上 声名赫赫。不论在当时还是后世,“俗”的文化都战胜了以“雅”为出发点的艺术。平民派 的“俗”,本质是以人为本,文艺复兴的起源就是挑战教会思想文化的统治,回归最普通大
众的人性,因此莎士比亚才能成为英国文艺复兴的伟大代表 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尤利画斯》,被誉为20世纪100部最佳英 文小说之首,但其情节的复杂性,意识流手法的晦涩性,致使能够阅读这本小说的人寥寥无 几。西方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大量文艺家刻意制造陌生化的效果,为作品打上了所谓的“精 英”烙印。这种风潮在中国的表现也非常突出,这不应是大多数文艺家长期的艺术追求。专 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失去创作的激情和创新的灵感,而群众文化却更 可能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专业文艺创作者必须正视群众文化的发展,这是应有的正确态度。近年来,不少作家做 出了很多尝试,将视角放在普通大众身上,叙写小人物,细描日常生活状态与个体微妙的 理情绪。不过如果是居高临下用专业和高雅的身份去恣意想象和构建群众,不会有群众真正 想要的表达。现在群众创造、欣赏、提升文学的水平不断增长,如何正确面对群众文化的兴 起和蓬勃发展,在群众文化的土壤上更好地孕育和繁荣专业文学艺术,已是专业文学艺术家 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廖文《莎士比亚戏剧:由“俗”到雅的启示》)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虽然因过于“通俗”未被当时专业戏剧创作者认可,却最终走到了艺术的 巅峰。 B.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吸收民间语言精华,求俚俗,也不排除华丽,有着奇妙的审美效果 C.如果艺术以“雅”为出发点,忽视最普通大众的人性,就难以和“俗”的文化较量 D.作家关注普通大众,叙写小人物悲欢,探究他们的心理世界,但这并不是平民化写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莎士比亚戏剧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过程谈起,引出观点,为下文论证奠定基础 B.文章除用莎士比亚的例子外,还用柳永、乔伊斯等例子,论证了群众文化也能产生“大 C.文章釆用对比论证的方式,鲜明地表明了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经得起历史检验。 D.文章逻辑性较强,层次分明地论述了正确面对群众文化、促进文学艺术发展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历史发展最终能成为经典,群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B.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莎土比亚、柳永即如此 C.专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而群众文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众的人性,因此莎士比亚才能成为英国文艺复兴的伟大代表。 乔伊斯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尤利画斯》,被誉为 20 世纪 100 部最佳英 文小说之首,但其情节的复杂性,意识流手法的晦涩性,致使能够阅读这本小说的人寥寥无 几。西方现代主义兴起以来,大量文艺家刻意制造陌生化的效果,为作品打上了所谓的“精 英”烙印。这种风潮在中国的表现也非常突出,这不应是大多数文艺家长期的艺术追求。专 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失去创作的激情和创新的灵感,而群众文化却更 可能推动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专业文艺创作者必须正视群众文化的发展,这是应有的正确态度。近年来,不少作家做 出了很多尝试,将视角放在普通大众身上,叙写小人物,细描日常生活状态与个体微妙的心 理情绪。不过如果是居高临下用专业和高雅的身份去恣意想象和构建群众,不会有群众真正 想要的表达。现在群众创造、欣赏、提升文学的水平不断增长,如何正确面对群众文化的兴 起和蓬勃发展,在群众文化的土壤上更好地孕育和繁荣专业文学艺术,已是专业文学艺术家 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摘编自廖文《莎士比亚戏剧:由“俗”到雅的启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戏剧虽然因过于“通俗”未被当时专业戏剧创作者认可,却最终走到了艺术的 巅峰。 B.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吸收民间语言精华,求俚俗,也不排除华丽,有着奇妙的审美效果。 C. 如果艺术以“雅”为出发点,忽视最普通大众的人性,就难以和“俗”的文化较量。 D. 作家关注普通大众,叙写小人物悲欢,探究他们的心理世界,但这并不是平民化写作。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莎士比亚戏剧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过程谈起,引出观点,为下文论证奠定基础。 B. 文章除用莎士比亚的例子外,还用柳永、乔伊斯等例子,论证了群众文化也能产生“大 家”。 C. 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鲜明地表明了贴近群众的“俗”的艺术更经得起历史检验。 D. 文章逻辑性较强,层次分明地论述了正确面对群众文化、促进文学艺术发展这一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莎士比亚戏剧经过历史发展最终能成为经典,群众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B. 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莎土比亚、柳永即如此。 C. 专业文学艺术创作往往会在巅峰处走向低谷,而群众文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D.专业文学艺术家如能正视群众文化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就能繁荣专业文学艺术。 【答案】1.D2.B3.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査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 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 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D项,“这并不是平 民化写作”错,说法绝对,原文有一个假设条件,文中认为作家“如果是居高临下,用专业 和高雅的身份去恣意想象和构建群众,不会有群众真正想要的表达”,意思是如果这样创作 那就还不是真正的平民化写作,选项表达没有这个假设条件。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B项,“还用柳永、乔伊斯等例子,论证了群众文化也能产生‘大 家’”错误。结合原文“乔伊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尤利画斯》,被誉为 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但其情节的复杂性,意识流手法的晦涩性,致使能够阅 读这本小说的人寥寥无几”,可见乔伊斯的例子是用来论述疏离了群众的唯“雅”的文学艺 术的。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査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 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 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项,“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推理错误,由莎士比亚经 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不能得出所有的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 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柳永是否经历了国界的检验,文中无据 C项,“群众文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曲解文意,文中说“群众文化却更可能推动文学
D. 专业文学艺术家如能正视群众文化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就能繁荣专业文学艺术。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 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 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 D 项,“这并不是平 民化写作”错,说法绝对,原文有一个假设条件,文中认为作家“如果是居高临下,用专业 和高雅的身份去恣意想象和构建群众,不会有群众真正想要的表达”,意思是如果这样创作, 那就还不是真正的平民化写作,选项表达没有这个假设条件。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 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 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B 项,“还用柳永、乔伊斯等例子,论证了群众文化也能产生‘大 家’”错误。结合原文“乔伊斯是 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尤利画斯》,被誉为 20 世纪 100 部最佳英文小说之首,但其情节的复杂性,意识流手法的晦涩性,致使能够阅 读这本小说的人寥寥无几”,可见乔伊斯的例子是用来论述疏离了群众的唯“雅”的文学艺 术的。故选 B。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把握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 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 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B 项,“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推理错误,由莎士比亚经 得住历史和国界的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不能得出所有的草根作者往往经得住历史和国界的 检验而居于庙堂之上。柳永是否经历了国界的检验,文中无据; C 项,“群众文化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曲解文意,文中说“群众文化却更可能推动文学
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解决”夸大其词 D项,“如能……就能”表述绝对,“正视”只是一种态度。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 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 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往返4000多公里的超远距离通信,时延36毫秒内,依靠虛拟仿真和5G技术,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教授田威把曾经只能是空想的飞机制造实验教学变成了现实—-4月9日,以 “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京启幕。在现场教学展示环节,田威用一根 网线串起了一场三地三校同时完成的飞机大部件装配实验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慕课自诞生起就被寄予了打破传统教育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 催生新的教育生产力的厚望。慕课带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正为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会上,教育部副 部长钟登华透露,如今,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共计2亿多人次“打卡”慕 课学堂,较2017年增长2.7倍,上线慕课数量约12500门,增加近3倍;国家精品在线开 放课程数量增至1291门,增加1.6倍。同时,覆盖所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正在建立。 (摘编自《中国慕课:跑出速度创新标准》,《光明日报》2019年4月11日) 材料 朱春俐在《国内慕课学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选取了六大慕课平台上共1051门课程 作为观察样本,观察其所属专业学科。又从1051门样本课程中选取出各平台上关注度最高 的5门热门课程,共计28门课程(其中有2门重复课程),观察其所属专业学科。得到以 下信息,如图
艺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解决”夸大其词; D 项,“如能……就能”表述绝对,“正视”只是一种态度。 故选 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 (※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2) 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 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 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往返 4000 多公里的超远距离通信,时延 36 毫秒内,依靠虚拟仿真和 5G 技术,南京航 空航天大学教授田威把曾经只能是空想的飞机制造实验教学变成了现实——4 月 9 日,以 “识变、应变、求变”为主题的中国慕课大会在京启幕。在现场教学展示环节,田威用一根 网线串起了一场三地三校同时完成的飞机大部件装配实验。 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产物,慕课自诞生起就被寄予了打破传统教育时空界限和学校围墙、 催生新的教育生产力的厚望。慕课带来的教学组织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正为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会上,教育部副 部长钟登华透露,如今,我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共计 2 亿多人次“打卡”慕 课学堂,较 2017 年增长 2.7 倍,上线慕课数量约 12500 门,增加近 3 倍;国家精品在线开 放课程数量增至 1291 门,增加 1.6 倍。同时,覆盖所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正在建立。 (摘编自《中国慕课:跑出速度创新标准》,《光明日报》2019 年 4 月 11 日) 材料二: 朱春俐在《国内慕课学习的调查研究》一文中,选取了六大慕课平台上共 1051 门课程 作为观察样本,观察其所属专业学科。又从 1051 门样本课程中选取出各平台上关注度最高 的 5 门热门课程,共计 28 门课程(其中有 2 门重复课程),观察其所属专业学科。得到以 下信息,如图:
3500降 00% 聊各学科课程数占全部样本课程比例 250% 2000% 春各热门课程所属学科数占会部28门 1500% 热门课程学科数比例 1000% (摘编自朱春俐《国内慕课学习的调查研究》) 材料三: 据报道,今年,教育部将岀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推进“亚欧会议 慕课网络行动”,充分借助“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支持国内慕课平台横向联合, 推动更多慕课上线国际著名平台。 经过量的积累,我国慕课已经进入质的提升阶段,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慕课平台 堆积大量教学视频资源,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并无本质差异。对此,授课者必须做到以 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其次,要注重在线测量和数据分析, 探索在线教育规律。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线测量和分析师生的教学行 为和轨迹,发掘学生学习困难和进步因素;促进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开 展慕课跨机构、跨部门合作,才能释放全新活力。在国内,近来创业创新类慕课较为热门 高校也可积极寻求机会与各类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摘编自骆蓉《把慕课打造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金课”》,《光明日报》2019年4 月4日) 材料四 在中国慕课大会在,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首倡“未来+教育”概念。这是一套从底层 信息基础设施,到智能应用引擎、优质内容平台层面,全面服务“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 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协同育人,共建优质的教学内容,持续为智慧教育提供资源,腾讯 TAPD技术团队深入高校,将騰讯敏捷开发工具、方法与实践文化融入高校软件工程课程平 台,致力于培养更多软件工程人才。经由产学硏协同创新,共同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教育的技术引擎。 (摘编自《腾讯王巨宏:“未来+教育”,以智能技术助力人才培养新模式》,《消费 日报网》2019年4月11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摘编自朱春俐《国内慕课学习的调查研究》) 材料三: 据报道,今年,教育部将出台《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管理办法》,推进“亚欧会议 慕课网络行动”,充分借助“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支持国内慕课平台横向联合, 推动更多慕课上线国际著名平台。 经过量的积累,我国慕课已经进入质的提升阶段,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慕课平台 堆积大量教学视频资源,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并无本质差异。对此,授课者必须做到以 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其次,要注重在线测量和数据分析, 探索在线教育规律。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在线测量和分析师生的教学行 为和轨迹,发掘学生学习困难和进步因素;促进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开 展慕课跨机构、跨部门合作,才能释放全新活力。在国内,近来创业创新类慕课较为热门, 高校也可积极寻求机会与各类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 (摘编自骆蓉《把慕课打造成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金课”》,《光明日报》2019 年 4 月 4 日) 材料四: 在中国慕课大会在,腾讯公司副总裁王巨宏首倡“未来+教育”概念。这是一套从底层 信息基础设施,到智能应用引擎、优质内容平台层面,全面服务“以人为本,面向未来”的 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协同育人,共建优质的教学内容,持续为智慧教育提供资源,腾讯 TAPD 技术团队深入高校,将腾讯敏捷开发工具、方法与实践文化融入高校软件工程课程平 台,致力于培养更多软件工程人才。经由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同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教育的技术引擎。 (摘编自《腾讯王巨宏:“未来+教育”,以智能技术助力人才培养新模式》,《消费 日报网》2019 年 4 月 11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