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7届高三高考保温金卷(考前模拟)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 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 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 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 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 比拟的。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80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 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 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 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 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 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 爵,或赐土赐民。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 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 括不下10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 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 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 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 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 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 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 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 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从 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 “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 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 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 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2016年11月26 日11版) 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府档案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 所以具有官方档案的性质 B.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 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河北省邯郸市 2017 届高三高考保温金卷(考前模拟)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孔府档案是围绕孔子直系后裔历代衍圣公的活动所形成的文书档案,也是 我国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私家档案文献。 因档案中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大量文书资 料,使其又兼具官方档案的性质。 孔府档案表明,居住在孔府的衍圣公凭借大宗主的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严密的 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规等方式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 孔氏家族宗族体系之完整、宗法制度之完善、祖训族规之完备,是其他宗族很难 比拟的。孔子世家谱汇集了分散在全国 80 余处支派的谱系衍变信息和流寓朝鲜 半岛的孔氏族人的世系信息,其对于考察孔氏宗族繁衍、迁移、发展和影响等, 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崇儒尊孔是历代统治者巩固和强化统治秩序的手段,孔子直系后裔也因之被扶植 成为拥有部分政治和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族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 共同利益,这在孔府档案中都有较深刻的反映。明清帝王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 或临幸阙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对孔子后裔或优免差徭,或置官封 爵,或赐土赐民。这固然表明国家对孔子学说的尊崇和对孔子后裔的优待,但也 是出于强化国家思想的需要。 孔府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贵族地主庄园,保存了成序列的土地文书,包 括不下 10 万件的各种土地执照、纳税和过割凭证等。这些文献信息,为研究明 清以来的地权分配和转移、土地买卖和经营、租佃制度及其变迁,以及农业耕作 制度等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对探索中国古代基层社会实态和演 变轨迹具有重要价值。孔府司房日用账簿、日收支款项账簿等,也为探究明清及 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商业贸易网络、物价和生活水平及其变迁等,提供了全面而 原始的记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孔府档案的价值也日渐 凸显,它不仅保留了作为道德规范存在的族规家训,还记载了族人弘扬孝道、敦 睦宗族、彰显忠义的言行事迹,其中可资弘扬家风、传承家训、承继家史的资料, 无疑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诗礼为本”是孔氏家风家教的基本精神。从 孔子对孔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到明太祖对孔克坚 “多读书”“不读书是不守你祖宗法度”的劝勉,到嘉庆对孔庆溶“好生读 书”“祭祀要虔诚行礼”的嘱托,再到各地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 校、贵教子”的规定,无不说明诗礼传家的理念已内化为孔门世代相传的家风, 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节选自《光明日报》姜修宪《孔府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2016 年 11 月 26 日 11 版) 1.下列关于“孔府档案”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孔府档案大量保存了衍圣公与明清以来官方机构之间事务往来的文书资料, 所以具有官方档案的性质。 B.孔府档案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收藏最完整、内容最丰富、涵盖时间最长的 重要文书档案文献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 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 D.孔府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 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的帝王们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 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B.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 规等方式严密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 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 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孔子世家谱能够窥见孔氏家族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 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鉴以及嘉庆与孔庆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 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间有着往来。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 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 族之间才有了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龙虎斗 陈玉兰 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 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 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支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支飘着总 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着自己的权 力、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 着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 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 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 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 上的秦班主,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 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 古城门,扬长而去
C.孔府档案中记录的国家尊崇孔子学说和优待孔子后裔的相关内容,与历代统 治者崇儒尊孔密切相关。 D.孔府档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思想宝库,对于今天弘扬传统文化和优秀道德具 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为了强化国家思想统治,明清时代的帝王们或亲赴辟雍诣学观礼,或临幸阙 里释奠孔子,或遣子派官致祭庙林。 B.衍圣公凭其地位在家族中建立了宗族组织和管理机构,并通过修宗谱、订族 规等方式严密统管全国各地的孔氏族人。 C.那些保存在孔府档案中成序列的土地文书,为研究明清以来农业耕作制度等 经济史问题提供了翔实而可靠的材料。 D.孔氏族规家训中有关“励读书、崇学校、贵教子”的规定,对于弘扬传统文 化和优秀道德仍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从孔子世家谱能够窥见孔氏家族的变化和影响,因此,孔府档案在考察宗族 历史变迁方面有其自身的参考价值。 B.从孔府档案中记录的明太祖与孔克鉴以及嘉庆与孔庆溶的对话,也可以看出 明清时孔府与朝廷之间有着往来。 C.要探究民国时期基层社会的物价和生活水平等,可以参考孔府档案中全面而 原始的孔府司房日用账簿等的记录。 D.当孔子直系后裔被扶植为拥有部分政治经济特权的世袭贵族,朝廷与孔氏贵 族之间才有了相互依存的共同利益。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龙 虎 斗 陈玉兰 民国初期,保定府直隶督军曹锟六十大寿,传令:全城各戏班比试,得头 名者进宅唱堂会。一时间,各路英雄风起云涌,杀得天昏地暗,最后,剩秦、袁 两家决一雌雄。 总督府门前有两支大旗杆,直插云霄,一支飘着国民党青天白日旗,一支飘着总 督府五色督军条旗。据传,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 曹锟手下传令:两班主徒手攀大旗杆,谁先到顶,扯起大旗为赢。 秦班主心里掂量着,那五色督军条旗,曹锟视为命根子,昭示着自己的权 力、气势,如神位般供奉,现正竞选大总统,动其大旗,岂有好果子吃?便犹豫 着迟迟未动。袁班主一旁讥笑:戏班四五十人的饭口不管?秦班主咬牙跺脚,心 一狠,揣上脑袋拼条活路。 两人各立了生死状,搓两阄,一为青天白日旗,一为五色督军条旗,抓哪 阄,攀哪旗。秦班主记不得念了多少遍阿弥陀佛,闭眼一抓,战战兢兢半天才敢 打开,竟是青天白日旗,心里一阵窃喜,苍天有眼,佑我不死,平时连树都不敢 上的秦班主,不知哪来的邪劲,“噌噌噌”如猴子般蹿到旗杆顶。低头一看,袁 班主并没有动静,站在旗杆下,扬扬手,高喊一声,后会有期,掉头便走,离了 古城门,扬长而去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 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惭愧。 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 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理他,任他叫骂。不曾 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 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 也在人群中。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 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 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磅礴,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 《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 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 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 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 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 声越发悠扬嘹亮。 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的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 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 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 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 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愿,解散戏班,后奔延安参加抗日 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 班主。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个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 身 (节选自《小说界》)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 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试。 B.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 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试作铺垫。 C.在曹锟的命令面前,袁班主讥笑秦班主的迟迟不动,是因为袁班主已决意不为 曹锟捧场而主动退让,从而用激将法刺激秦班主下决心奋力一搏,尽快赢得比赛, 尽早结束这场闹剧。 D.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艺,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赢得的铜子递 给秦班主,而是为炫艺而来,如亮出的江湖神仙脚 5.文中的画线部分,作者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5分)
秦班主赢了这场比武,得了重金,自然成了曹锟府的常客。自此,眼睛长 到脑袋顶,但他每每想起袁班主,便觉惭愧。 一日,一个年轻人来到秦家班,叫板秦班主。秦班主见他人高马大,膀阔 腰圆,好一副人才,似曾相识,便有几分喜欢。秦班主不理他,任他叫骂。不曾 想,年轻人拿秦班主对他的迁就,当软弱可欺,放出话来:缩进乌龟壳不出来, 徒有其名,怕了不成?秦班主当下血冲脑门,撕旗迎战。 全城人闻此消息,把二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据说,保定军校傅作义将军 也在人群中。 但见秦班主一身夜行装束,裹了腿脚;乌黑平头,透着干净利索;头顶十 八只青花瓷碗,最上面一只盛满了水,把二胡立于腰间,拉满弓弦。开弓有声, 如万马奔腾,似瀑布飞溅,气势磅礴,头顶碗中的水一滴未溢,功夫了得! 年轻人嘴角泛起一抹笑,轻轻拉动手中二胡,如诉如泣,竟是瞎子阿炳的 《二泉映月》。但见年轻人席地而坐,挽起裤腿,脱掉鞋子,一只脚夹起胡弦, 一只脚夹紧弓子,双脚拉起二胡,弓弦合一,上下翻动,或高或低,或张或弛。 秦班主见他技艺十分娴熟,心说这人倒有些本事。又见年轻人双手撑地,双脚离 地,头朝下拿起大顶,却仍用双脚把二胡拉得山响,秦班主似觉一股杀气逼来, 连打几个冷战。忽见年轻人仍用双手撑地,双脚拉着二胡,稳稳绕场一周,二胡 声越发悠扬嘹亮。 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江湖神仙脚! 寂静中一声惊呼,雷鸣般的掌声刺破青天,铜板如冰雹飞向年轻人。秦班 主猛见年轻人脚心一朵紫梅花,分外刺眼,忽地想起,袁班主脚心与此一模一样, 那句“后会有期”,霎时如雷贯耳,只觉内心如翻江倒海一般。 年轻人走到秦班主跟前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当年我爹是有名的“猴爬 杆”,而且,曹锟已私下应允我爹唱堂会,所抓两阄都为青天白日旗,曹锟意在 激起各戏班互斗,为他大寿烘托气氛。我爹不愿,解散戏班,后奔延安参加抗日 剧团,在战斗中牺牲。今儿,我特来为父明志。说着把整整一口袋铜子递给了秦 班主。 秦班主羞愧泪流:年轻人,请留步,我有话请教。 那年,一九四九年,阳光分外灿烂,两个戏班合二为一,就是古城剧团前 身。 (节选自《小说界》)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龙虎斗”既指当年为大寿堂会,秦、袁两家班主展开的生死对决, 也指后来秦班主与年轻人的精彩比试。 B.文中“旗杆从无人敢攀,旗杆顶只有侠盗燕子李三常去栖息”一句,既写出 了旗杆之高,也为下文秦、袁二人攀顶扯旗的比试作铺垫。 C.在曹锟的命令面前,袁班主讥笑秦班主的迟迟不动,是因为袁班主已决意不为 曹锟捧场而主动退让,从而用激将法刺激秦班主下决心奋力一搏,尽快赢得比赛, 尽早结束这场闹剧。 D.年轻人寻到秦班主,跟他叫板比艺,不是为钱而来,如将比试赢得的铜子递 给秦班主,而是为炫艺而来,如亮出的江湖神仙脚。 5.文中的画线部分,作者对秦班主的功夫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5 分)
6.小说中的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梁思礼,爱国的梁家驯火者 董海旺 2016年4月14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 院院士梁思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 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 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有人曾 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 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 话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幼年的梁思礼确实讨人喜欢。每次觉察到父亲要抽烟,他就主动把烟连同烟嘴、 火柴、烟灰缸一同递到父亲跟前,引得梁启超非常高兴,以至于父亲只要两三天 见不到就心头痒痒。然而,父亲并没有陪伴梁思礼太久,在他5岁时离开人世。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 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 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思礼曾回忆道。 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在天津。1941年中学毕业后,他便随三姐梁思懿前 往美国留学。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梁思礼放弃了嘉尔顿的奖学金,改领每 月微薄的盟国津贴,转入以“工程师摇篮”著称的普渡大学,改学电机工程。因 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1945年,梁思礼从电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 位。随后,梁思礼来到辛辛那提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并在那儿获得硕士和博 士学位。 1949年9月,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梁思礼动员留美学生回国,同时 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回国。1956年10月,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 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风华正茂的梁思礼,奔跑在梦想与火箭齐 飞的路上。但很快,1962年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令踌躇满志的梁思礼尝 到了失败的痛切。这枚导弹发射后不久,便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伴随着“轰” 的一声巨响,落在距发射点300米的地方。 望着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航天人泣不成声:“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 言不发。后来回忆起这一幕时,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 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梁思礼的驯火史更是一本失败者之书。他生命中的67年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比成功“贵”得多。正因 为历经无数次失败,梁思礼才开创了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后来,他参与了长征 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创造了1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也正因为尝过无 数次失败,他主持发射的洲际导弹能够横跨南北半球,穿越6个时区,向着预定 海域飞去。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每个航天史上的“首次”,经过 失败的孕育,都像是梁思礼的孩子。 航天这一行,梁思礼一做就是67年。好在,他天生就会找乐子。1974年,50 岁的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人们 都说,搞导弹的知识分子被派去养猪,真是浪费人才。可梁思礼却分外感谢组织
6.小说中的秦班主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梁思礼,爱国的梁家驯火者 董海旺 2016 年 4 月 14 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 院院士梁思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 91 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 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 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有人曾 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 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 这句 话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幼年的梁思礼确实讨人喜欢。每次觉察到父亲要抽烟,他就主动把烟连同烟嘴、 火柴、烟灰缸一同递到父亲跟前,引得梁启超非常高兴,以至于父亲只要两三天 见不到就心头痒痒。然而,父亲并没有陪伴梁思礼太久,在他 5 岁时离开人世。 “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 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 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思礼曾回忆道。 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在天津。1941 年中学毕业后,他便随三姐梁思懿前 往美国留学。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梁思礼放弃了嘉尔顿的奖学金,改领每 月微薄的盟国津贴,转入以“工程师摇篮”著称的普渡大学,改学电机工程。因 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1945 年,梁思礼从电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 位。随后,梁思礼来到辛辛那提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并在那儿获得硕士和博 士学位。 1949 年 9 月,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梁思礼动员留美学生回国,同时 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回国。1956 年 10 月,中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思礼 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风华正茂的梁思礼,奔跑在梦想与火箭齐 飞的路上。但很快,1962 年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令踌躇满志的梁思礼尝 到了失败的痛切。这枚导弹发射后不久,便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伴随着“轰” 的一声巨响,落在距发射点 300 米的地方。 望着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航天人泣不成声:“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一 言不发。后来回忆起这一幕时,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 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梁思礼的驯火史更是一本失败者之书。他生命中的 67 年都奉献给了航天事业。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比成功“贵”得多。正因 为历经无数次失败,梁思礼才开创了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后来,他参与了长征二 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创造了 1 6 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也正因为尝过无 数次失败,他主持发射的洲际导弹能够横跨南北半球,穿越 6 个时区,向着预定 海域飞去。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每个航天史上的“首次”,经过 失败的孕育,都像是梁思礼的孩子。 航天这一行,梁思礼一做就是 67 年。好在,他天生就会找乐子。1974 年,50 岁的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人们 都说,搞导弹的知识分子被派去养猪,真是浪费人才。可梁思礼却分外感谢组织
的照顾:逃离“文革”这块是非之地,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每天,梁思礼戴好 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髙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 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梁思礼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他的生活永远都是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即便是住院期间,梁思礼一见到家人, 就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讲讲,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做起什么,都别 有一番意趣。自去年住院以来,他的房间里重复播放着旋律欢快的《施特劳斯圆 舞曲》、《天鹅湖》等曲子。有时不小心被人替换成慢板、行板,梁思礼会立即 要求“换回刚才的圆舞曲”。旋律响起,躺在床上的梁思礼双手打起拍子。女儿 梁旋见他的脚部在动,便合着音乐节拍帮他活动脚部。她乐感不好,梁思礼便笑 着指挥道:“快了,哎,慢了。”只是,音乐还是没能留住这位老人。梁老走了, 带着他熟悉的旋律,带着亲朋对他的敬意与眷恋 与那个年代中国所有驯火者一样,梁思礼所在之处是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 找不见他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光荣榜上也没有,他是戈壁滩上被尘土风沙 遮掩的背影,他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的名字却越 发清晰,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坐标轴上,留在时代的注脚里。“爱国,不需要理 由。”梁思礼总是这样说。大师风骨,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 (节选 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分 A.梁思礼认为自己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主义思想,父 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的话支撑着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B.梁思礼5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生活在天津, 在留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期间,他边工作边读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C.梁思礼把一生中的67年献给航天事业,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到第 艘神舟飞船的发射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这些失败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 D.梁思礼处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因为他没有青史留名,姓名被封印 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背影只常常出现在尘土风沙遮掩的戈壁滩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梁思礼幼时就表现出聪明乖巧,深得其父梁启超疼爱,在其母言传身教与其 父遗著的影响下,梁思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心中萌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梁思礼之所以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转学普渡大学,是因为那时的他一直 想走工业救国之路,这学业的成功转型对他后来从事航天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 C.梁思礼在东风二号导弹发射中尝到了失败滋味,但他并不像其他在场 同行那样痛哭,而是鼓励自己坚持做下去,经历无数失败后他终于开创航天可靠 性工程学。 D.梁思礼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独自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 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功 不可没 E.梁思礼一生虽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乐观坚强始终伴其一生,“文革” 下放干校时,他高高兴兴做猪倌,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病危时仍欣赏旋律欢快 的乐曲
的照顾:逃离“文革”这块是非之地,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每天,梁思礼戴好 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高兴兴。看着自己喂养的肥 头大耳的八戒军团,梁思礼满心自豪,还与它们合影留念。 他的生活永远都是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即便是住院期间,梁思礼一见到家人, 就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讲讲,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做起什么,都别 有一番意趣。自去年住院以来,他的房间里重复播放着旋律欢快的《施特劳斯圆 舞曲》、《天鹅湖》等曲子。有时不小心被人替换成慢板、行板,梁思礼会立即 要求“换回刚才的圆舞曲”。旋律响起,躺在床上的梁思礼双手打起拍子。女儿 梁旋见他的脚部在动,便合着音乐节拍帮他活动脚部。她乐感不好,梁思礼便笑 着指挥道:“快了,哎,慢了。”只是,音乐还是没能留住这位老人。梁老走了, 带着他熟悉的旋律,带着亲朋对他的敬意与眷恋。 与那个年代中国所有驯火者一样,梁思礼所在之处是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 找不见他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光荣榜上也没有,他是戈壁滩上被尘土风沙 遮掩的背影,他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的名字却越 发清晰,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坐标轴上,留在时代的注脚里。“爱国,不需要理 由。”梁思礼总是这样说。大师风骨,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 (节选 自《人物周刊》,有删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梁思礼认为自己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主义思想,父 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的话支撑着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B.梁思礼 5 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生活在天津, 在留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期间,他边工作边读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C.梁思礼把一生中的 67 年献给航天事业,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到第一 艘神舟飞船的发射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这些失败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 D.梁思礼处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因为他没有青史留名,姓名被封印 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背影只常常出现在尘土风沙遮掩的戈壁滩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 分) A.梁思礼幼时就表现出聪明乖巧,深得其父梁启超疼爱,在其母言传身教与其 父遗著的影响下,梁思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心中萌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B.梁思礼之所以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转学普渡大学,是因为那时的他一直 想走工业救国之路,这学业的成功转型对他后来从事航天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 响。 C.梁思礼在东风二号导弹发射中尝到了失败滋味,但他并不像其他在场 同行那样痛哭,而是鼓励自己坚持做下去,经历无数失败后他终于开创航天可靠 性工程学。 D.梁思礼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独自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 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功 不可没。 E.梁思礼一生虽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乐观坚强始终伴其一生,“文革” 下放干校时,他高高兴兴做猪倌,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病危时仍欣赏旋律欢快 的乐曲